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阵填充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玉娟 郑宝玉 陈守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36,共14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矩阵填充的应用背景,给出了矩阵填充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矩阵填充中的低秩特性和非相干特性,重点介绍了矩阵填充三种典型的重构算法:SVT(Singular Value Thresholding)算法、ADMiRA(Atomic Decomposition for Minimum R... 本文首先阐述了矩阵填充的应用背景,给出了矩阵填充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矩阵填充中的低秩特性和非相干特性,重点介绍了矩阵填充三种典型的重构算法:SVT(Singular Value Thresholding)算法、ADMiRA(Atomic Decomposition for Minimum Rank Approximation)算法和SVP(Singular Value Projection)算法,文中的仿真实验对这三种算法的重构性能进行了比较;文章随后分析了矩阵填充和压缩感知的联系;最后介绍了矩阵填充在协同过滤、系统识别、传感器网络、图像处理、稀疏信道估计、频谱感知以及多媒体编码和通信等方面的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秩最小 低秩特性 非相干特性 重构算法
下载PDF
Polar码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施鹏 郑芝芳 +1 位作者 巩龙延 赵生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中研究Polar码在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讨论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码长、码率等因素对恢复图像的影响,并与等同条件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数值仿真表明:随着Polar... 文中研究Polar码在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讨论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码长、码率等因素对恢复图像的影响,并与等同条件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数值仿真表明:随着Polar码译码迭代次数增加、码长增长和码率减小,图像传输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ER)减小,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增大。同时在码长为2 048,码率为0.5时,Polar码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比LDPC码的性能有明显地提高,在输入信噪比为3 dB时,Polar码的误块率有102增强,PSNR值有4倍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码 图像传输 误块率 峰值信噪比 block error rate(BER)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e(PSNR)
下载PDF
不对称速率双向中继传输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浩 郑宝玉 +1 位作者 侯晓赟 朱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48-2754,共7页
在实际双向中继信道的通信传输中,由于信道质量,发射功率,业务需求等条件的不对称,双向信道的传输速率往往也是不对称的。该文针对双向中继信道中不对称速率传输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提出两种不对称传输的方案。第1种... 在实际双向中继信道的通信传输中,由于信道质量,发射功率,业务需求等条件的不对称,双向信道的传输速率往往也是不对称的。该文针对双向中继信道中不对称速率传输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提出两种不对称传输的方案。第1种方案采用级联信道编码;第2种方案采用子集编码和子集调制。这样设计使得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只需一次译码就可以直接解出信息比特的异或,从而降低了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结合信道编码的不对称传输设计,在提高系统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误比特率,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信道 信道编码 网络编码 不对称速率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颜振亚 郑宝玉 林志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5-218,共4页
该文基于Nakagami信道且考虑节点电路处理能耗,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解决"怎么协作""何时协作""协作的性能"3个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机会协作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机会协作传输... 该文基于Nakagami信道且考虑节点电路处理能耗,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解决"怎么协作""何时协作""协作的性能"3个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机会协作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机会协作传输能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节点的电路处理能耗会影响系统性能,当节点电路处理能耗大到一定程度,机会协作传输不能带来任何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机会协作 NAKAGAMI信道 中断概率
下载PDF
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图像传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小亮 曹非 +2 位作者 丁建 赵生妹 郑宝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9,共5页
轨道角动量是光子角动量的一种描述形式。不同于极化角动量态,一个光子可同时包含任意多轨道角动量态。文中考虑将光子轨道角动量态应用于量子图像传输。首先基于图像比特信息,提出比特直接关联传输方案,以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 轨道角动量是光子角动量的一种描述形式。不同于极化角动量态,一个光子可同时包含任意多轨道角动量态。文中考虑将光子轨道角动量态应用于量子图像传输。首先基于图像比特信息,提出比特直接关联传输方案,以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传输速率,文中对比特直接关联传输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JPEG结合线性分组码传输方案,并以数值仿真和实验方法比较两种方案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JPEG结合分组码传输方案相对于比特流直接关联传输方案,在增加1.225倍的传输次数情况下,图像质量会有16 db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鬼成像 图像压缩 图像传输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中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颜振亚 郑宝玉 李世唐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研究无线网络中如何利用信道的实时信息(信道幅度)进行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首先讨论机会协作传输策略;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不同衰落下机会协作传输的可能性,并给出闭式表达式;然后,分析机会协作传输的功率分配方案以最优化系统性能;最... 研究无线网络中如何利用信道的实时信息(信道幅度)进行机会协作传输及其性能。首先讨论机会协作传输策略;接着从理论上分析不同衰落下机会协作传输的可能性,并给出闭式表达式;然后,分析机会协作传输的功率分配方案以最优化系统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1)机会协作传输能明显提高性能,而节点间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则能进一步提高协作传输性能;2)即使协作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统计特性次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统计特性,机会协作传输仍能带来明显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机会 协作传输 中断概率
下载PDF
基于量子算法的MIMO-OFDM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敏 李飞 郑宝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2,93,共6页
信号的最优检测在常规条件下是一NP难解问题,针对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简单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新型的量子智能算法,并应用于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中:算法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用遗传... 信号的最优检测在常规条件下是一NP难解问题,针对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和简单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新型的量子智能算法,并应用于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中:算法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初始值,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时采用量子计算操作。由于QGA(量子遗传算法)给RBF网络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值,故能够使RBF网络快速收敛到最优解,避免了由初始值的随机选取而带来的检测误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信号检测性能,降低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算法 量子遗传算法 RBF神经网络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信号检测
下载PDF
基于MDI-QKD协议的国际业务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高中玲 赵生妹 +2 位作者 马媛媛 曾荣 黄秀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尤其是国际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技术可大幅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级别,并提供对窃听者的可检测性.基于与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MDI-QKD)协议,针对国际电力业务数... 电力信息系统数据(尤其是国际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技术可大幅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级别,并提供对窃听者的可检测性.基于与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MDI-QKD)协议,针对国际电力业务数据传输的特殊性,提出将MDI-QKD协议应用到传统的电力系统国际业务数据传输的即插即用MDI-QKD方案,此方案包括测量控制中心、外网国际业务专区和海外传输前置区.测量控制中心负责光脉冲的产生和贝尔态测量,外网国际业务专区和海外传输前置区通过密钥管理端口与量子虚拟专用网(VPN)相连,实施数据加密,理论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国际业务数据传输 即插即用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下载PDF
DCT域的语音信号自适应压缩感知 被引量:27
9
作者 郭海燕 王天荆 杨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2-1268,共7页
利用语音信号在DCT域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信号能量特性的帧间与帧内自适应压缩感知方法。首先根据语音信号各帧能量和各帧所属能量区间自适应分配每帧观测个数,称之为帧间自适应。然后当帧观测个数确定后,根据每帧完全观测各... 利用语音信号在DCT域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信号能量特性的帧间与帧内自适应压缩感知方法。首先根据语音信号各帧能量和各帧所属能量区间自适应分配每帧观测个数,称之为帧间自适应。然后当帧观测个数确定后,根据每帧完全观测各分量的能量自适应选取相应个数的观测,称之为帧内自适应。实验表明,用该算法重构的语音具有较高的平均分段信噪比和平均意见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语音合成 稀疏性 L1优化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案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朱佳 郑宝玉 邹玉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的多用户协作频谱感知方案,通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用户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获得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认知用户的检测性能.针对所提出的多用户协作感知方案,在瑞利衰落环境下分析了相应的系统检测概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的多用户协作频谱感知方案,通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用户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获得明显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改善认知用户的检测性能.针对所提出的多用户协作感知方案,在瑞利衰落环境下分析了相应的系统检测概率,同时也理论推导了传统非协作方案的感知性能.根据检测概率的解析式,对非协作方案和多用户协作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实验和性能比较.与非协作感知方案相比,多用户协作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主用户的检测概率.此外,随着候选中继用户数目增加,多用户协作方案对主用户检测概率的改善量越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感知 检测概率 分集增益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磊 郑宝玉 崔景伍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9-1897,共9页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应用前景广阔,极有可能引发无线通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但频谱感知作为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首要环节,其性能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研究出一种真正能够实际应用的高性能频谱感知方法已经成为...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应用前景广阔,极有可能引发无线通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但频谱感知作为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首要环节,其性能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研究出一种真正能够实际应用的高性能频谱感知方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与无线通信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理论——随机矩阵理论(RMT),在频谱感知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实现了高性能频谱感知。且RMT最新研究成果——非渐近随机矩阵理论(Non-AsymptoticRMT)有望将这项高性能感知技术真正推向实际应用。因此,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频谱感知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总结RMT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其基本原理、归纳其主要特点,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随机矩阵理论 渐近谱理论 自由概率理论 非渐近
下载PDF
基于SL0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良龙 赵生妹 +1 位作者 郑宝玉 唐文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4-841,共8页
SL0算法是一种基于近似L0范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算法,它采用最速下降法和梯度投影原理,逐步逼近最优解,具有匹配度高、重建时间短、计算量低、不需要信号的稀疏度这个先验条件等优点。但是,它的迭代方向为负梯度方向,存在"锯齿效... SL0算法是一种基于近似L0范数的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算法,它采用最速下降法和梯度投影原理,逐步逼近最优解,具有匹配度高、重建时间短、计算量低、不需要信号的稀疏度这个先验条件等优点。但是,它的迭代方向为负梯度方向,存在"锯齿效应",并且SL0算法及其改进算法(NSL0)中的连续函数"陡峭性"不大,使近似L0范数的估计不精确、收敛速度慢。本文采用"陡峭性"大的近似双曲正切函数,结合修正牛顿法和阻尼牛顿法,提出一种更快速高效的信号重建算法(ANSL0)。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相比SL0和NSL0算法,ANSL0算法在匹配度、峰值信噪比和信噪比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重建算法 光滑L0范数 修正牛顿法 阻尼牛顿法
下载PDF
基于近似KLT域的语音信号压缩感知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郭海燕 杨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48-2952,共5页
压缩感知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该文基于语音信号在KLT域的稀疏特性,提出了基于模板匹配的近似KLT,并在基于模板匹配近似KLT域上研究了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性能。首先验证语音信号在基于模板匹配近似KLT域上的稀疏性,然后由语音信号与... 压缩感知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该文基于语音信号在KLT域的稀疏特性,提出了基于模板匹配的近似KLT,并在基于模板匹配近似KLT域上研究了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性能。首先验证语音信号在基于模板匹配近似KLT域上的稀疏性,然后由语音信号与观测矩阵构造相应的观测,采取固定分配每帧观测个数和按帧能量自适应分配每帧观测个数两种方案,再以观测为已知条件利用L1优化算法重构语音信号在基于模板匹配近似KLT域的稀疏系数向量,进而重构原始语音信号。实验表明,语音信号在基于模板匹配的近似KLT域的压缩感知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合成 压缩感知 稀疏性 L1优化 Karhunen-Loeve变换(KLT)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协作通信的能耗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江若宜 季薇 郑宝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5-1479,共5页
针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文综合考虑了协作节点数量和调制方式对系统能量有效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能量最优的综合优化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下,协作通信系统采用二相相移键控(BPSK)和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 针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文综合考虑了协作节点数量和调制方式对系统能量有效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能量最优的综合优化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在Rayleigh衰落信道环境下,协作通信系统采用二相相移键控(BPSK)和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时误码率的闭式表达,同时对协作通信的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能耗最小化原则对协作节点数量和调制方式进行了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调制方式固定或协作节点数固定的系统相比,该方案能进一步降低协作通信的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有效性 协作通信 调制方法
下载PDF
协作MIMO中分布式空时编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小潮 郑宝玉 许晓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利用单天线终端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多天线发射阵列,结合接收端基站多天线接收,以此实现协作MIMO系统,同时将MIMO中的空时编码理论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抵抗多径衰落并提高系统性能。其中,由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 利用单天线终端相互协作,形成虚拟多天线发射阵列,结合接收端基站多天线接收,以此实现协作MIMO系统,同时将MIMO中的空时编码理论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抵抗多径衰落并提高系统性能。其中,由于分布式空时分组码(D-STBC)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分集,且编码简单、性能优越,因而重点研究其在协作MIMO中的运用,对其进行了建模,设计了D-STBC接收端检测器结构,指出极大似然(ML)检测的复杂度随协作节点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并推导了在ML检测下的系统成对差错概率(PEP)性能;同时介绍了基于空间复用的分布式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编码(D-VBLAS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吞吐量),且译码算法复杂度可以随着数据速率的增加线性升高,适合于相对较高SNR的协作MIMO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MIMO 分布式空时编码 分布式空时分组码 分布式垂直型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编码 计算复杂度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次用户的一种协作传输策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建白 郑宝玉 +1 位作者 褚御芝 池新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32-1438,共7页
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主用户和次用户,次用户的通信行为必须在不影响主用户数据传输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保证次用户的传输连续性并改善次用户Qos,研究人员提出了次用户间相互协作传输的策略,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双... 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主用户和次用户,次用户的通信行为必须在不影响主用户数据传输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保证次用户的传输连续性并改善次用户Qos,研究人员提出了次用户间相互协作传输的策略,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双中继协作传输方案并对所提方案次用户的无冲突传输时间及误比特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双中继协作传输策略能在单中继协作传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次用户的无冲突传输时间并减小误比特率,双中继协作传输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通信 双中继 无冲突传输时间 等增益分集
下载PDF
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在“鬼”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小亮 赵生妹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683,共7页
"鬼"成像(GI)提供了一种用常规手段很难达到的特殊的获取图像方法,在量子光学领域是近些年来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中,主要研究压缩感知(CS)的重构算法在"鬼"成像中的应用。我们使用具有高斯分布的热光源强度分布... "鬼"成像(GI)提供了一种用常规手段很难达到的特殊的获取图像方法,在量子光学领域是近些年来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中,主要研究压缩感知(CS)的重构算法在"鬼"成像中的应用。我们使用具有高斯分布的热光源强度分布,来作为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分别以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作为压缩感知中图像物体的稀疏矩阵,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最终获得基于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的"鬼"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比为0.5时,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基的压缩"鬼"成像(DCT-CS)和基于小波变换基的压缩"鬼"成像(DWT-CS),比"鬼"成像原始重建算法有超过10dB的峰值信噪比提升;同时,基于DCT-CS算法的重建质量要优于DWT-C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鬼”成像 离散余弦变换 离散小波变换 正交匹配追踪
下载PDF
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协作传输策略 被引量:21
18
作者 褚御芝 郑宝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6,共7页
认知无线网络中在保证主用户数据有效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节点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次用户的数据吞吐能力,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以满足不同无线业务的通信要求.通过认知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放... 认知无线网络中在保证主用户数据有效传输的条件下,通过次用户节点间的彼此协作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次用户的数据吞吐能力,从而改善次用户传输性能以满足不同无线业务的通信要求.通过认知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中继选择的放大转发协作传输方案,并且对所提方案的无冲突传输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非协作和协作传输模式下的无冲突传输时间的解析表达式。数值和仿真实验表明,协作传输的无冲突传输时间明显优于非协作传输,在多个认知中继共存的条件下,基于最佳中继选择方案相对单个中继转发方案所获得的时间增益更加明显,证明了次用户协作为认知无线网络带来可观的性能增益,并随着协作节点数的增大性能得到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协作传输 无冲突传输时间 放大转发 最佳中继选择
下载PDF
轨道角动量态复用通信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生妹 蒋欣成 +2 位作者 巩龙延 程维文 郑宝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共13页
任何带有螺旋相位分布的波束拥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其螺旋相位取决于OAM态拓扑荷。OAM态拓扑荷取值可从负无穷至正无穷,不同拓扑荷的OAM态空间模相互正交。因此,与能量、波长和极化一样,OAM态成为一种可载荷信... 任何带有螺旋相位分布的波束拥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其螺旋相位取决于OAM态拓扑荷。OAM态拓扑荷取值可从负无穷至正无穷,不同拓扑荷的OAM态空间模相互正交。因此,与能量、波长和极化一样,OAM态成为一种可载荷信息的新型自由度。目前,基于OAM态这一新型自由度的复用通信体制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文中阐述OAM态的概念,OAM态复用,OAM态复用在自由空间光通信、光纤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等场景下的研究进展。OAM态复用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带利用率,它的应用前景令人兴奋,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态 轨道角动量态复用 轨道角动量态复用通信系统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中继选择的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案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邹玉龙 郑宝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0,共8页
协作分集通过使网络用户共享彼此天线以形成虚拟多天线阵列,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容量,然而针对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与无线传输的时变特性,仅靠协作分集并不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考虑相应的自适应传输策略.本文提出动态网络环... 协作分集通过使网络用户共享彼此天线以形成虚拟多天线阵列,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容量,然而针对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与无线传输的时变特性,仅靠协作分集并不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考虑相应的自适应传输策略.本文提出动态网络环境中协作中继的最佳选择准则,在此基础上给出最佳协作中继的分布式选择协议.根据协作中继与源节点间的无线信道质量,进一步提出一种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案,以有效抵抗多用户网络环境中的无线衰落.此外,对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案的误码性能,在瑞利衰落信道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误比特率的解析表达式,据此给出数值仿真实验以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协作分集而言,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案获得了进一步的性能增益,误比特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分集 自适应协作 最佳协作中继 误比特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