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力中心云服务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赵栖平 丁飞 +3 位作者 王诗怡 王瑞 吴迪 刘志帅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算力中心包含大规模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为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提供了统一的运算平台。如何设计并实现兼容通用算力、超级算力和智能算力的算力中心云架构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重点分析了教育云驱动的科研范式发展与演... 算力中心包含大规模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为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提供了统一的运算平台。如何设计并实现兼容通用算力、超级算力和智能算力的算力中心云架构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重点分析了教育云驱动的科研范式发展与演进趋势,以及不同代表性学科对算力需求的分析,同时给出业界在算力网络、超算中心、智算平台以及数据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算力中心云总体网络架构,阐述了该架构的基本结构、安全防护以及开放服务设计,并给出跨域场景下算力并网的典型对接方案。该架构能够满足科学计算在异构算力纳管、数据模型并发训练、分布式推理、高性能计算机仿真科研应用服务等多场景的需求。基于Spine-Leaf两层设备的扁平化网络设计,整合通用算力、超级算力、智能算力等平台能力,以能够形成异构融合、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能力开放的新型云服务网络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中心云 云原生 高性能计算 算力并网 算力调度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星座跳波束资源调度研究
2
作者 张晨 徐阳威 +2 位作者 李宛静 王威 张更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1,共17页
针对低轨星座跳波束资源调度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星座跳波束资源调度方法。通过多目标优化的选星接入方式,建立卫星与服务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类型和QoS需求的多样性,采用混合专家模型... 针对低轨星座跳波束资源调度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星座跳波束资源调度方法。通过多目标优化的选星接入方式,建立卫星与服务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类型和QoS需求的多样性,采用混合专家模型的方法,构建一个资源调度多智能体,用于星上资源与跳波束图案的实时决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资源调度方法不仅能满足不同业务对时延和吞吐量的性能需求,还能有效平衡算法的复杂度,适应多样化业务的融合传输需求,应对业务流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和动态变化,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跳波束 深度强化学习 资源调度
下载PDF
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3
作者 丁飞 张楠 +3 位作者 李升波 边有钢 童恩 李克强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63-2885,共23页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驱动,全球主要强国均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蜂窝车联网、边缘计算网络和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为车车、车路、车人和车云系统的全面融合提供了有效支撑.车辆、道路...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驱动,全球主要强国均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蜂窝车联网、边缘计算网络和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为车车、车路、车人和车云系统的全面融合提供了有效支撑.车辆、道路、云平台与蜂窝车联网(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网络的融合,加速打通车内与车外、路面与路侧、云上与云间的信息互通,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融合感知、群体决策及协同控制提供了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对该领域的演进特征、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总体概述;其次,阐述了新型车路云协同系统、智能网联C-V2X通信系统、云控系统和车路云协同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工作原理;然后,从C-V2X组网、融合定位、测试评价角度,介绍了车路云协同系统融合V2X网络、融合定位的技术演进与研究进展,给出了智能网联场景的仿真平台、实车测试及评价指标;最后,对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的协同组网与控制、互操作、边缘智能服务和安全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云协同系统 蜂窝车联网 智能网联汽车 边缘计算网络 高精度定位
下载PDF
语音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震 王婷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1,共9页
首先论述新型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图拓扑结构、图傅里叶变换、滤波及图学习。鉴于语音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和非线性的信号,为此,文中研究基于GSP技术的语音信号的图映射理论,即... 首先论述新型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图拓扑结构、图傅里叶变换、滤波及图学习。鉴于语音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和非线性的信号,为此,文中研究基于GSP技术的语音信号的图映射理论,即将时域语音信号映射为图域的语音图信号,通过设计语音图信号的图拓扑结构和图邻接矩阵来研究语音图信号的内在潜藏关系,进而设计优于经典DSP的语音图信号消噪算法和系统。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相关实际应用问题,例如麦克风阵列环境下如何通过GSP技术处理麦克风阵列声源(说话人)的定位及追踪问题。期望基于GSP技术语音图信号处理理论,为语音识别、合成、编码、增强等各个领域的图信号处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P 图傅里叶变换 图滤波器 语音增强 声源定位及追踪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票技术研究与实现
5
作者 胡南方 沈苏彬 《科技资讯》 2023年第2期5-13,共9页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密码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投票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传统电子投票系统普遍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存在投票数据不公开透明、用户身份被泄露的风险。基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提出...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密码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投票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传统电子投票系统普遍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存在投票数据不公开透明、用户身份被泄露的风险。基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特点,提出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投票方案,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区块链环境中用户身份真实性验证机制;设计基于以太坊Token的投票权认定方法,避免重复投票,保证选票的有效性和唯一性;使用环签名技术对选票进行加密保护,实现可审计性与隐私保护共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以太坊平台的仿真实现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电子投票系统数据公开透明和隐私保护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投票 去中心化 以太坊 智能合约
下载PDF
面向极化编码慢跳频的干扰状态迭代估计及译码算法
6
作者 高露琴 吴晓富 +1 位作者 张索非 胡海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考虑将循环冗余校验级联极化(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ssisted Polar,CA-Polar)码应用于受部分频带干扰的慢跳频通信场景,针对每跳干扰状态未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A-Polar码软输出解码的迭代干扰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广义似然... 考虑将循环冗余校验级联极化(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ssisted Polar,CA-Polar)码应用于受部分频带干扰的慢跳频通信场景,针对每跳干扰状态未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A-Polar码软输出解码的迭代干扰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广义似然比(Generalize Ratio Test,GRT)来启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极化解码,然后通过每次迭代译码的可靠度信息来不断提高每一跳干扰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基于干扰状态估计更新接收信号的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并用于CA-Polar码的新一轮迭代译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024,256+CRC-16)CA-Polar码在块错误率(Block Error Rate,BLER)为1×10^(-4)时,所提出的迭代处理相比于无迭代处理的性能有效提升近2.4 dB;相比于1/2码率的(648,324)LDPC码,同等码率的(512,256+CRC-8)CA-Polar码在相同跳频抗干扰场景下以及BLER为1×10^(-4)时性能增益近0.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慢跳频 脉冲噪声 软输出译码 对数似然比计算
下载PDF
多通路高分辨率网络与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车辆检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丁飞 米冠宇 +3 位作者 童恩 张楠 暴建民 张登银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为改善道路交通监测和保证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与稳定运行,提出了在路侧边缘平台中基于多通路高分辨率网络与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车辆检测模型MCHRANet。该模型采用多通路的高分辨率网络的结构设计,保留高分辨率特征并保障识别准... 为改善道路交通监测和保证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与稳定运行,提出了在路侧边缘平台中基于多通路高分辨率网络与注意力机制融合的车辆检测模型MCHRANet。该模型采用多通路的高分辨率网络的结构设计,保留高分辨率特征并保障识别准确率。融入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通过特征连接权重自学习实现多尺度特征的深度融合。各通路网络采用跳跃连接促进跨层特征融合,加速网络收敛,并利用公开数据集对车辆检测性能进行评估并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车辆检测性能优于3个传统模型,改进后的网络识别平均精度均值(mAP)指标接近95%,且对于不同场景下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高分辨率网络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跳跃连接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算法综述 被引量:108
8
作者 杨真真 匡楠 +1 位作者 范露 康彬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4-1489,共16页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席卷全球。传统的图像分类方法难以处理庞大的图像数据以及无法满足人们对图像分类精度和速度上的要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图像分类...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席卷全球。传统的图像分类方法难以处理庞大的图像数据以及无法满足人们对图像分类精度和速度上的要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图像分类方法冲破了传统图像分类方法的瓶颈,成为目前图像分类的主流算法,如何有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进行图像分类成为国内外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深入研究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后,给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所采用的主流结构模型、优缺点、时间/空间复杂度、模型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拓展模型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和胶囊网络进行介绍;然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在图像分类精度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优于传统图像分类方法,同时综合比较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之间的性能差异并进一步验证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对于过拟合问题、数据集构建方法、生成式对抗网络及胶囊网络性能进行相关实验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深度学习 生成式对抗网络 胶囊网络
下载PDF
一种改进强化学习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9
作者 陈松 沈苏彬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提升Q学习(Q-learning)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数据效率与决策准确度,无疑是算法性能优化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将因果模型引入Q学习算法,通过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Q学习算法的性能是新兴且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因果模型... 提升Q学习(Q-learning)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数据效率与决策准确度,无疑是算法性能优化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将因果模型引入Q学习算法,通过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Q学习算法的性能是新兴且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因果模型的Q学习算法,C-Q学习(Causal-model based Q-learning)算法。该算法包括基于智能体利用Q学习算法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关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结构因果模型;采用因果推断理论中的后门调整的方法去除模型中影响奖励的混淆因子所引起的混淆效应,评估了更为准确的Q值,并且精准识别出每个状态下可能获得最高奖励的动作,优化Q学习算法的动作选择过程。最后,将Q学习算法、Eva-Q学习算法、C-Q学习算法在栅格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Q学习算法在路径长度、规划时间、数据效率和决策准确度等多个指标上均优于其余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算法 因果模型 因果推断 混淆因子 后门调整
下载PDF
通感一体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与高频段无线接入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友云 许魁 《移动通信》 2022年第5期17-25,共9页
随着全息类通信、数字孪生、虚实空间融合互动等新兴应用的快速涌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支持超大容量无线传输和极高精度定位。基于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布式天线阵列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可伸缩服务架构,进行通信与感知一体化... 随着全息类通信、数字孪生、虚实空间融合互动等新兴应用的快速涌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支持超大容量无线传输和极高精度定位。基于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布式天线阵列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可伸缩服务架构,进行通信与感知一体化设计,实现高能/谱效传输与带内高精度感知定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首先介绍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潜在技术和应用需求;接着从波束成形与系统性能分析、导频分配与信道估计、回程/前向链路受限下的性能优化等方面介绍了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现状;之后从基本信息理论分析、通信感知一体化接入方法、联合信道估计和位置更新方法、位置信息辅助的分布式波束成形、高能/谱效的分布式资源优化、高频段近场无线接入等方面分析了通感一体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总结了通感一体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系统的主要优势和未来仍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蜂窝超大规模MIMO系统 通感一体用户接入 联合信道估计和位置更新 分布式波束成形 分布式资源优化 高频段近场无线接入
下载PDF
基于AE和Transformer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锐 孙刘婷 +2 位作者 王小明 李大鹏 徐友云 《物联网学报》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一直是海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对象。针对传统运动想象脑电识别系统不能精准提取显著特征、分类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自编码器(AE,auto-encoder)降维的Transformer分类识别模型。该方法使用滤...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一直是海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对象。针对传统运动想象脑电识别系统不能精准提取显著特征、分类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自编码器(AE,auto-encoder)降维的Transformer分类识别模型。该方法使用滤波器组共空间模式(FBCSP, filter bank common spatial pattern)对数据进行多个频段的特征提取,并利用AE获得降维后的特征矩阵。同时借助Transformer模型的位置编码考虑全局信号特征影响并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考虑特征矩阵的内部关联性,提升系统分类识别效果。与传统的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DA,linear discriminantanalysis)的K-近邻(KNN,K-nearestneighbors)法分类识别系统进行对比,实验表明AE+Transformer模型的分类识别效果优于LDA+KNN系统,说明这种改进后的算法适用于运动想象的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深度学习 自编码器 注意力模块 Transformer模型
下载PDF
基于椭球法的携能通信OFDM系统能效优化算法
12
作者 蒋锐 项家璇 徐友云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6-994,共9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设备日益增多,但系统能耗也在不断增长。具备无线携能通信能力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能量效率。本文针对以系统能效为优化目标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设备日益增多,但系统能耗也在不断增长。具备无线携能通信能力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能量效率。本文针对以系统能效为优化目标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椭球法的携能通信OFDM系统能效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椭球法对拉格朗日乘子进行更新,可以有效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提升算法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基于椭球法的能效优化算法能有效解决以系统能效为优化目标的资源分配问题,与次梯度法相比,椭球法的收敛速度更快,能够显著地降低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息和能量同传 正交频分复用 功率分割 能效优化 椭球法
下载PDF
异构蜂窝网络中分层任务卸载: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临东 庄文芹 +1 位作者 陈建新 周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4,共11页
为提高计算任务卸载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D2D通信、移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分层任务卸载框架,并引入D2D协作中继技术辅助用户接入远端计算资源。针对所提任务卸载框架在多用户场景中可能存在上行通信拥塞、边缘计算资源受限、D2D复用... 为提高计算任务卸载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D2D通信、移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分层任务卸载框架,并引入D2D协作中继技术辅助用户接入远端计算资源。针对所提任务卸载框架在多用户场景中可能存在上行通信拥塞、边缘计算资源受限、D2D复用干扰和云计算回程时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卸载调度和负载均衡方案,充分利用了所提任务卸载框架中各层计算和通信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端到端时延和卸载能耗,并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任务卸载 移动边缘计算 D2D通信 云计算 博弈论
下载PDF
低轨卫星物联网多址接入方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韦芬芬 刘晓旭 +1 位作者 谢继东 张更新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物联网的出现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地面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而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地面物联网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覆盖范围广,单一波束下用户数多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地面物联网的不足。然而,解决海量用户终端接入,... 物联网的出现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地面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而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地面物联网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覆盖范围广,单一波束下用户数多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地面物联网的不足。然而,解决海量用户终端接入,并保证其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低轨卫星通信的特点,设计一种面向物联网海量连接的高效可靠的多址接入协议。通过研究分析现有的基于争用解决的分集时隙ALOHA(CRDSA)多址接入协议,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址接入方法,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终端有数据包发送的概率、增大了终端数和终端发送数据包的随机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物联网 海量 CRDSA 多址接入
下载PDF
一种面向全双工多中继协作SWIPT网络的功率消耗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永峰 蒋锐 +1 位作者 徐友云 李大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0-286,共7页
在全双工多中继协作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中,传统的中继选择算法未考虑到未被选择中继的闲置利用问题,导致中继数量增加时网络的性能浪费愈加严重,如何开发未被选择中继的剩余潜能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对此,设计了一种新的HTT(Harvest t... 在全双工多中继协作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中,传统的中继选择算法未考虑到未被选择中继的闲置利用问题,导致中继数量增加时网络的性能浪费愈加严重,如何开发未被选择中继的剩余潜能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对此,设计了一种新的HTT(Harvest then Transmit)功率消耗方案,在中继配备电池的情形下,通过充分利用中继处的能量收集模块增加了被选择中继处的发射功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容量。此外,针对提出的新的HTT功率消耗方案,考虑了BIKT(Battery Information Known at Transmitter)和BIUT(Battery Information Unknown at Transmitter)两种应用场景。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3种中继选择算法,即单中继选择算法、贪婪中继选择算法和穷竭搜索算法,在采用提出的新的HTT功率消耗方案后,无论是应用于BIKT场景还是BIUT场景均能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并降低中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PT 全双工 中继选择 功率分割 中继协作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的移动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杰 白光伟 +2 位作者 沙鑫磊 赵文天 沈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研究表明,历史流量数据可以用于移动网络流量的预测,同时周边区域的流量信息可以提高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移动网络流量预测模型STFM。STFM模型利用目标区域及周围区域的历史移动网络流量对目标区域的流... 研究表明,历史流量数据可以用于移动网络流量的预测,同时周边区域的流量信息可以提高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移动网络流量预测模型STFM。STFM模型利用目标区域及周围区域的历史移动网络流量对目标区域的流量进行预测。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利用三维卷积网络(3D CNN)从流量中提取移动网络流量空间上的特征,再利用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移动网络流量时间上的特征,最后全连接层对提取的特征与实际的流量值建立映射关系,产生预测的流量值。根据实验的验证与分析,STFM在移动网络流量预测上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相比TCN,CNN和CNN-LSTM分别减少了28%,21.7%和10%。因此,STFM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移动网络流量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流量预测 时空特征 卷积网络 全连接层
下载PDF
基于跳波束的新一代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晨 张更新 王显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72,共14页
跳波束技术为卫星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现基础,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通量卫星的关键技术。以业务驱动、资源高效利用、随需覆盖为目标,从系统架构、通信体制、工作机理、资源分配和波束跳变图案设计、用户接入策略、空口协议设... 跳波束技术为卫星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现基础,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通量卫星的关键技术。以业务驱动、资源高效利用、随需覆盖为目标,从系统架构、通信体制、工作机理、资源分配和波束跳变图案设计、用户接入策略、空口协议设计和系统工作流程等维度,自顶向下为基于跳波束的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提供可行性方案、奠定技术基础,可以满足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灵活机动的信息服务,以及高可靠、大容量传输的天基骨干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卫星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跳波束 系统设计
下载PDF
综合人体自阻塞和普通阻塞模型的室内毫米波D2D通信建模
18
作者 王磊 俞晓婷 +1 位作者 陈鸣锴 钱毅 《物联网学报》 2017年第3期17-23,共7页
毫米波(mmWave)技术的高传输速率特性可以满足室内场景下智能设备大数据量通信的需求。但在封闭室内区域,如何在保证高吞吐量的同时降低传输干扰仍是一个挑战。对于室内的数据传输,人体被认为是除常规的阻塞之外的最主要的阻塞物。因此... 毫米波(mmWave)技术的高传输速率特性可以满足室内场景下智能设备大数据量通信的需求。但在封闭室内区域,如何在保证高吞吐量的同时降低传输干扰仍是一个挑战。对于室内的数据传输,人体被认为是除常规的阻塞之外的最主要的阻塞物。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系统模型,将人体阻塞构建为自我阻塞模型,并采用多球LOS链路状态模型来描述普通链路阻塞,将两者结合以更加全面且精确地表达室内阻塞的分布。然后基于所提出的新型阻塞模型,利用随机几何理论得出覆盖率的闭式表达式,从而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与蒙特卡罗仿真做逼近,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室内阻塞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D2D通信 随机几何 阻塞
下载PDF
零级像无缝光谱仪波长定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巴国鑫 季杭馨 +4 位作者 章华涛 李顺 侯永辉 丁飞 赵峥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6,共7页
无缝光谱仪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在空间天文低分辨率光谱观测中普遍应用,但它通常无光谱定标设备并面临光谱定标难的问题。依据空间无缝光谱仪零级像和光谱像同时存在的特点,可采用基于零级像的无缝光谱实现定标。首先根据无缝光谱仪工... 无缝光谱仪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在空间天文低分辨率光谱观测中普遍应用,但它通常无光谱定标设备并面临光谱定标难的问题。依据空间无缝光谱仪零级像和光谱像同时存在的特点,可采用基于零级像的无缝光谱实现定标。首先根据无缝光谱仪工作原理分析影响定标结果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改进高斯拟合算法,拟合出更精确的光斑中心坐标;然后搭建无缝光谱仪仿真光路,将神经网络用于定标过程中的波长预测,并训练相关数据;最后测试并验证神经网络在波长预测中的准确性。经模拟该方法的波长预测结果误差小于1nm,定标精度好于其他传统方法,从而证明基于零级像的波长定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天文 无缝光谱定标 高斯拟合 神经网络
下载PDF
LoRa调制在低轨卫星物联网下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庭薇 谢继东 张更新 《电视技术》 2018年第9期21-25,36,共6页
LoRa (Long Range)有着低功耗、广覆盖的优点,是目前地面物联网发展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在分析地面物联网中LoRa性能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LoRa在低轨卫星物联网下的性能。先仿照LEO系统(铱星)的仿真系数,得出LoRa在有高斯白噪声的莱斯... LoRa (Long Range)有着低功耗、广覆盖的优点,是目前地面物联网发展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在分析地面物联网中LoRa性能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LoRa在低轨卫星物联网下的性能。先仿照LEO系统(铱星)的仿真系数,得出LoRa在有高斯白噪声的莱斯信道模型下的性能,然后分析比较了LoRa体制在不同多普勒残余频差、扩频因子和发射功率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LoRa调制可满足系统的吞吐量要求。因此在本文的仿真条件下,LoRa调制可以满足低轨卫星物联网场景下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物联网 LoRa 低轨卫星物联网 残余频偏 自适应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