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代理的多媒体网络QoS分布式关联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雁飞 丁文洁 张顺颐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分布式监测机制来实现多媒体网络业务QoS(服务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分析当前多媒体网络QoS分布式监测方法的相关研究;然后将移动代理技术引入QoS分布式监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QoS分布式关联监测框架;并以... 采用分布式监测机制来实现多媒体网络业务QoS(服务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分析当前多媒体网络QoS分布式监测方法的相关研究;然后将移动代理技术引入QoS分布式监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QoS分布式关联监测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QoS劣化网段定位方法。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也表明提高了网络接口利用率和减少了网络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QoS 分布式监测 移动代理 关联监测 QoS劣化定位
下载PDF
基于因特网的连续媒体交互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载龙 沈苏彬 张顺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4-28,共5页
对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传输特性、要求和协议标准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对因特网上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特殊需求和支持多媒体网络协议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关键词 多媒体通信 连续媒体交互技术 INTERNET TCP/IP协议
下载PDF
IP网络接纳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毕征 沈苏彬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8-44,共7页
在深入研究了各种接纳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探测接纳方法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探测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探测的接纳控制技术即在传统的基于探测的方法上加载了"改进的链路探测标签"机制。最后,通过... 在深入研究了各种接纳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探测接纳方法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探测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探测的接纳控制技术即在传统的基于探测的方法上加载了"改进的链路探测标签"机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改进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接纳控制 服务质量 链路探测标签机制
下载PDF
开放电信业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沈苏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24,共9页
讨论了开放电信业务所面临的若干技术问题:开放业务接口规范、开放业务发布和发现、开放业务标识、基于开放业务的增值业务创建和部署、开放业务与下层协议的绑定、开放业务的安全控制和业务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个开放业务平台的设计... 讨论了开放电信业务所面临的若干技术问题:开放业务接口规范、开放业务发布和发现、开放业务标识、基于开放业务的增值业务创建和部署、开放业务与下层协议的绑定、开放业务的安全控制和业务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个开放业务平台的设计实例:多媒体个人移动业务平台的设计,介绍了在实际设计开放业务平台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业务 PARLAY/OSA 协议绑定 WEB服务
下载PDF
一种规则生成和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 陈长林 +1 位作者 孙雁飞 李明河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控制过程中,对象常具有非线性、时滞、不确定性和参数时变的特点,而普通模糊控制器因控制规则固定,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设计一种模糊控制器,对学习算法进行推导,实现模糊控制规则的自生成和参数自调整.... 控制过程中,对象常具有非线性、时滞、不确定性和参数时变的特点,而普通模糊控制器因控制规则固定,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设计一种模糊控制器,对学习算法进行推导,实现模糊控制规则的自生成和参数自调整.经仿真实验并根据其特点,将之应用于烧结控制过程,表明该控制器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生成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 模糊神经网络 烧结终点
下载PDF
会话发起协议SIP的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波 张顺颐 沈苏彬 《数据通信》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SIP是 IETF的 MMUSIC工作组提出的支持多媒体会话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终止多媒体会话或呼叫 ,在现代的多媒体通信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成为 H.3 2 3协议族的有利竞争者。本文对 SIP协议功能特点及 SIP与 H.3 2
关键词 会话发起协议 H.323协议 通信网 通信协议
下载PDF
基于开放业务的网络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苏彬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文章以IP电话为应用背景论述了网络融合的两种典型模型,讨论了采用Parlay/OSA4.0开放业务规范实现网络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能提供跨越因特网与传统电话网之间IP电话业务的网络融合方案:一种基于开放业务的网络融合方案,并讨论了该... 文章以IP电话为应用背景论述了网络融合的两种典型模型,讨论了采用Parlay/OSA4.0开放业务规范实现网络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能提供跨越因特网与传统电话网之间IP电话业务的网络融合方案:一种基于开放业务的网络融合方案,并讨论了该方案在实现网络融合相关的电信业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业务 网络融合 IP电话 PARLAY/OSA
下载PDF
未来联网技术——主动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载龙 沈苏彬 张顺颐 《中国数据通信》 2001年第11期48-53,共6页
本文介绍主动联网的概念、原理、体系结构和应用,并且综述一些与主动网有关的研究。
关键词 主动网 体系结构 网络编程 可编程结点法 封装方法 化共编程 多播传输 网络管理 ANTS 交换件 网络脚本
下载PDF
基于Parlay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研究
9
作者 张载龙 沈苏彬 张顺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6-61,共6页
下一代开放的电信业务是最有前途的,为了验证开放的电信业务平台,对ParlayAPI规范的体系结构以及基于Parlay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构件技术,以基于Parlay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并且介绍了关于在设... 下一代开放的电信业务是最有前途的,为了验证开放的电信业务平台,对ParlayAPI规范的体系结构以及基于Parlay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构件技术,以基于Parlay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并且介绍了关于在设计该系统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一些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Parlay 多媒体会议 构件
下载PDF
交互式多媒体通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载龙 孟岿 《中国数据通信》 2002年第5期63-68,共6页
传统上数据、话音和视频信息分别采用不同的网络传送。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自然就产生了在IP网上传输和交互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的需求。本文对交互式多媒体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通信技术 多媒体数据 交互式多媒体通信
下载PDF
实现SPIRITS的关键问题研究
11
作者 桂文明 张顺颐 沈苏彬 《数据通信》 2001年第4期49-51,62,共4页
SPIRITS提供了智能网与 Internet互通的又一种模型 (从 PSTN/ IN请求 Internet业务 )。本文简要介绍了 SPIRITS标志性业务及体系结构 ,着重对实体之间使用的服务及原语作了阐述、归类 ,并给出了使用 SIP实现的业务流程 ;讨论了实现的细... SPIRITS提供了智能网与 Internet互通的又一种模型 (从 PSTN/ IN请求 Internet业务 )。本文简要介绍了 SPIRITS标志性业务及体系结构 ,着重对实体之间使用的服务及原语作了阐述、归类 ,并给出了使用 SIP实现的业务流程 ;讨论了实现的细节 ,提出用 XML实现 INAP在SIP报文体中的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ITS 可扩展标记语言 智能网 因特网 网络互通
下载PDF
对现有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征 陈弘毅 沈苏彬 《数据通信》 2003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介绍了现有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并对其适用范围和实用价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比较 ;研究了信息安全评估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
关键词 信息安全 评估标准 安全标准 ITSEC CC ISO17799 ISO13335 信息安全管理
下载PDF
IP网络安全多播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李治宇 沈苏彬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41,共7页
多播的安全问题不单单只包括多播分组数据的安全性。利用多播的安全隐患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现象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多播的安全隐患根源是多播的开放组模式。通过研究现有多播控制协议的安全问题,总结恶意攻击的特性并提出一种多播安... 多播的安全问题不单单只包括多播分组数据的安全性。利用多播的安全隐患发起拒绝服务攻击现象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多播的安全隐患根源是多播的开放组模式。通过研究现有多播控制协议的安全问题,总结恶意攻击的特性并提出一种多播安全控制的解决方案,用于缓解多播安全漏洞对多播传输造成的危害。该方案可以使网络管理员按照网络应用的具体要求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多播分组。并且在Linux平台下实现了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多播 安全控制 拒绝服务攻击
下载PDF
对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研究和比较
14
作者 毕征 陈弘毅 沈苏彬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3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介绍了现有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并对其适用范围和实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比较;研究了信息安全评估的现状,展望了未来的趋势;给出了笔者实际的工作进展。
关键词 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适用范围 实用价值 ITSEC IS017799 IATF
下载PDF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技术介绍及其前景展望
15
作者 李莉 王远峰 《中国数据通信》 2002年第10期29-31,共3页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是一种崭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凭借其自身的诸多优势,LMDS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LMDS技术,然后介绍了LMDS的应用场合,最后结合LMDS技术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 宽带无线接入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音频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载龙 高旭 +1 位作者 沈苏彬 张顺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0-52,共3页
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音频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处理音频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网络音频工具NAT(Network Audio Tool)。简单地分析... 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音频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处理音频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网络音频工具NAT(Network Audio Tool)。简单地分析了实现NAT中的缓存管理问题和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会议系统 音频工具 因特网 服务质量 通信协议
下载PDF
协议组合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苏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46-15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顺序进程(CSP)理论的协议组合模型.该模型将协议表示为协议实体的组合,使得协议模型可以表示分解为协议实体层和协议交互层.协议可以进一步组合成复杂协议.为了准确地描述协议交互,采用实体连接点及其关联的概念取代...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顺序进程(CSP)理论的协议组合模型.该模型将协议表示为协议实体的组合,使得协议模型可以表示分解为协议实体层和协议交互层.协议可以进一步组合成复杂协议.为了准确地描述协议交互,采用实体连接点及其关联的概念取代原CSP理论中的信道概念,利用关联进程明确了协议组合过程中的交互.举例说明了该模型在利用组合单播协议研究多播协议以及描述和分析会话发起协议(SIP)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议组合 通信顺序进程 多播协议 会话发起协议
下载PDF
基于SIP的Parlay CC/DSC API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管有庆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5-130,共6页
首先给出了基于SIP构建ParlayCC/DSCAPI的体系结构,然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时序图说明各组成部分关系,并归纳出全部ParlayCC/DSCAPI接口函数与SIP的映射原则,对于无法与SIP映射的接口函数说明其实现方法.
关键词 SIP 呼叫控制 数据会话控制 应用程序接口 映射
下载PDF
网格:Internet的未来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波 纪其进 《中国数据通信》 2002年第10期51-55,共5页
网格技术是国际上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它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超级计算机、存储系统、数据资源和特殊类型的设备等地理上分散的资源集合在一起,成为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并且为用户提供透明的服务。本文首先研究了网格的基本概念,接下来... 网格技术是国际上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它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超级计算机、存储系统、数据资源和特殊类型的设备等地理上分散的资源集合在一起,成为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并且为用户提供透明的服务。本文首先研究了网格的基本概念,接下来分析了网格研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一个重要的网格体系结构,然后给出了现阶段网格的一些应用,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并对网格发展的未来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体系结构 应用 透明服务 INTERNET
下载PDF
Parlay CC API与SIP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有庆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5,共5页
首先描述了ParlayCCAPI(Parlay规范中的呼叫控制应用程序接口)和SIP(会话初始化协议)的逻辑组成与结构,然后通过SIP与ParlayCCAPI逻辑关系比较,给出了从SIP到ParlayCCAPI的方法、响应码和地址的映射关系,最后给出了基于SIP的ParlayCCAP... 首先描述了ParlayCCAPI(Parlay规范中的呼叫控制应用程序接口)和SIP(会话初始化协议)的逻辑组成与结构,然后通过SIP与ParlayCCAPI逻辑关系比较,给出了从SIP到ParlayCCAPI的方法、响应码和地址的映射关系,最后给出了基于SIP的ParlayCCAPI构建基本会话的时序图,并通过模拟实验说明基于SIP的ParlayCCAPI主要功能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初始化协议 呼叫控制 应用程序接口 映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