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基于循证医学的新认识
1
作者 刘必成 周秋根 俞继荣 《铁道医学》 200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有不同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目前治疗方案较多 ,确切疗效仍不甚清楚。国际上经过循证医学论证了一些肾小球疾病治疗方法 ,并根据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提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首选推荐方案。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治疗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中药黄蜀葵花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尹莲芳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黄蜀葵花治疗肾病综合征 (NS)的作用。方法 应用阿霉素静脉注射法建立肾病大鼠模型 ,同时给予黄蜀葵花干预治疗 ,观察其对血浆蛋白、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提高NS大鼠血浆蛋白水平 ,降低NS大鼠明... 目的 探讨中药黄蜀葵花治疗肾病综合征 (NS)的作用。方法 应用阿霉素静脉注射法建立肾病大鼠模型 ,同时给予黄蜀葵花干预治疗 ,观察其对血浆蛋白、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提高NS大鼠血浆蛋白水平 ,降低NS大鼠明显增高的血脂水平。并明显改善NS大鼠尿钠排泄 (UNaV)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结论 中药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改善NS大鼠临床症状。黄蜀葵花的上述作用是改善NS大鼠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阿霉素 肾病综合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L-精氨酸致大鼠残余肾代偿性增生与NO无关
3
作者 刘必成 Joha Haylor A.M.EINahas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75-777,共3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肾大部切除大鼠 (SNx)残余肾代偿性增生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采用 5 /6SNx为实验模型 ,实验组于手术后分别给予 1%L arg或NO供体Molsidomine(MSD)。实验分假手术 (Sham)、SNx、SNx +L ...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肾大部切除大鼠 (SNx)残余肾代偿性增生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采用 5 /6SNx为实验模型 ,实验组于手术后分别给予 1%L arg或NO供体Molsidomine(MSD)。实验分假手术 (Sham)、SNx、SNx +L arg、SNx +MSD 4组 ,观察指标为体重、残余肾重、肾重 /体重比 (KW/BW)、尿蛋白定量、血压、肌酐清除率 (Ccr)、残余肾代偿性增生比率 (CRG)、残余肾蛋白质、DNA含量、小管间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表达、尿NO代谢产物NO-2 排泄量等。结果 L arg组大鼠尿残余肾代偿性增生指标 (KW、KW/BW、CRG、蛋白质、DNA及PCNA等 )较其对照组明显增加 (P分别小于 0 0 5 ,0 0 1) ,MSD组上述指标与SNx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L arg及MSD组NO-2 排泄量均较SNx组显著增加。结论 L arg可刺激大鼠残余肾代偿性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残余肾 代偿性增生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在慢性肾衰和透析患者中的意义
4
作者 阮雄中 徐虹 《铁道医学》 1993年第1期40-41,共2页
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15例血透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值观察发现,32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FN值明显低手正常对照组(P<0.05);15例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FN值无显著变化;10例稳定的血透患者血清FN与血Sn/Scr呈显著负相关(P<0.01)... 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15例血透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值观察发现,32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FN值明显低手正常对照组(P<0.05);15例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FN值无显著变化;10例稳定的血透患者血清FN与血Sn/Scr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慢性肾衰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FN降低与营养状态低下有关,FN测定简单,半衰期短,可作为观察CRF和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疗效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川芎嗪对环孢素A致大鼠离体灌注肾毒性作用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必成 林善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60-162,385,共4页
本研究应用环孢素 A(CsA)致大鼠离体灌注肾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模型,研究了川芎嗪对 CsA 肾毒性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有效地预防 CsA 所导致的离体灌注的肾灌注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下降及肾血管阻力升高等血流动力学障碍,... 本研究应用环孢素 A(CsA)致大鼠离体灌注肾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模型,研究了川芎嗪对 CsA 肾毒性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有效地预防 CsA 所导致的离体灌注的肾灌注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下降及肾血管阻力升高等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抑制剂血红蛋白可阻抑川芎嚷的上述作用,提示川芎嗪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EDRF 而对 CsA 急性肾毒性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环孢素肾毒性 防治作用
下载PDF
蛋白尿引起慢性小管间质性损害的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必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9-241,共3页
蛋白尿引起慢性小管间质性损害的机理刘必成综述阴东平审校大量病理资料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损害,表现为单核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增加、小管萎缩等。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这种小管间质性... 蛋白尿引起慢性小管间质性损害的机理刘必成综述阴东平审校大量病理资料研究表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损害,表现为单核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增加、小管萎缩等。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这种小管间质性损害不仅是肾小球疾病的伴随状态,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蛋白尿 肾小管损害
下载PDF
血浆中分子物质测定方法学的研究
7
作者 徐蘅 冯志民 +6 位作者 汤秀玉 杭可强 李新荣 魏涌 冯明利 王艳丽 王辉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88-190,共3页
1972年 Babb 等在研究透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尿毒症患者某些症状与体液内中分子质(MMS)积聚有关,继而提出 MMS 与尿毒症症状关系的假说。MMS 是指存在于体液内分子量在300(或500)~115000dalton(1dalton=0.9921u)的各种物质的混合物(非... 1972年 Babb 等在研究透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尿毒症患者某些症状与体液内中分子质(MMS)积聚有关,继而提出 MMS 与尿毒症症状关系的假说。MMS 是指存在于体液内分子量在300(或500)~115000dalton(1dalton=0.9921u)的各种物质的混合物(非均一成份)。体内 MMS 的来源迄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毒尿症患者细胞代谢紊乱和排泄阻滞所引起的代谢产物积聚是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中分子物质 测定
下载PDF
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IL-2水平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书芬 孙君江 +1 位作者 阴东平 张建明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1-223,共3页
为了检测被动型neymanng肾炎(PHN)大鼠细胞免疫状况,我们将抗肾小管刷状缘的抗体腹腔注射大鼠体内而建立了被动Heymann肾炎模型,在PHN的最初28d,用MTT比色法检测了7d.14d、28d时外周血淋巴细... 为了检测被动型neymanng肾炎(PHN)大鼠细胞免疫状况,我们将抗肾小管刷状缘的抗体腹腔注射大鼠体内而建立了被动Heymann肾炎模型,在PHN的最初28d,用MTT比色法检测了7d.14d、28d时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IL-2水平的变化,结果7d时IL-2水平为26.52±10.72U/ml,与正常对照组39.80±9.40U/ml相比显著差异(P<0.01),14d时IL-2水平为30.68±11.79U/ml(P<O.05),28d时IL-2水平为32.72±8.72U/ml(P<0.05),提示PHN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HEYMANN肾炎 白细胞介素2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