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
1
作者 陆洁 丁晓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内镜下止血是临床常见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气胸是内镜检查及治疗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内镜下止血是临床常见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气胸是内镜检查及治疗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过程。包括密切的病情观察,内镜止血时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配合,内镜止血后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配合,院内安全转运及联合多学科(MDT)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止血 气胸 急救护理
下载PDF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经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的安全管理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晓娟 徐红 范淑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经留置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经留置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27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安全管理实践措施,包括化疗前治疗方案、药物性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签署拒绝...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经留置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经留置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27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安全管理实践措施,包括化疗前治疗方案、药物性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签署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同意书、护士合理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加强输液观察及输液通路安全护理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结果27例患者化疗顺利,无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结论应加强经外周静脉留置针化疗药物输注的全程管理,有效保证输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留置针 安全管理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癌抗原125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3
作者 苏峰 赵海燕 +2 位作者 冯如 唐春丽 朱美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癌抗原125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癌抗原表达水平,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癌抗原125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癌抗原表达水平,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肿瘤标志物对于特定证型的辨证价值。结果:癌抗原125表达水平在各中医证型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在水湿内阻证患者表达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对水湿内阻证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95%CI为0.886~0.921,最佳临界值为84.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90.1%,明显高于CA199和CA50。结论:癌抗原125水平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对水湿停聚为主要证候的证型更敏感,对肝硬化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CA125 中医证型
下载PDF
癌抗原125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海燕 洪伟 +2 位作者 邬海燕 刘瑞霞 苏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发消化道出血和并发腹水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析其血清癌抗原125的水平。采用logistics回...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发消化道出血和并发腹水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析其血清癌抗原125的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癌抗原125与肝硬化失代偿和并发腹水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评估癌抗原125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癌抗原125水平为9.38(6.42,15.22)IU/mL,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6.04(20.70,354.9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37,P<0.01);未并发消化道出血和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癌抗原125水平分别为15.15(8.32,48.34)IU/mL和21.22(13.18,55.79)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6,P=0.236);腹水患者的癌抗原125水平为105.01(22.08,419.53)IU/mL,高于无腹水患者的9.59(6.60,16.49)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92,P<0.01)。癌抗原125水平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腹水量均呈正相关(r=0.585、0.393、0.696、0.697,均P<0.01)。血清癌抗原125水平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的独立相关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方面,癌抗原12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高于癌抗原199和癌抗原50;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方面,癌抗原12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亦高于癌抗原199和癌抗原50。结论:血清癌抗原125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和腹水量均呈正相关,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无关,可作为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和腹水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抗原 腹水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