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朱迪 柯菊青 +7 位作者 解雨 杨忠青 盛晓娟 梅天舒 黄萍 陈雁 袁玲 陈秋菊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6-19,31,共5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灾害护理能力评估量表对江苏省13个城市53所三级医院18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11... 目的调查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灾害护理能力评估量表对江苏省13个城市53所三级医院18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11.57±34.9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专门针对灾难护理的相关培训、当前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满足灾难救援需求是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关部门应关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涵建设;重视专科护士师资力量建设及实践积累;依托专科护士再认证机制,完善灾害护理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专科护士 灾害护理能力 护理
下载PDF
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临床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丁从珠 王红 顾菲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1-892,共2页
目的探讨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特征与抗Jo-1抗体相关性。方法分析36例抗Jo-1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首发症状、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并与阴性组70例进行比较。结果抗Jo-1抗体阳性组呼吸系统表现起病者11例(30.1... 目的探讨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特征与抗Jo-1抗体相关性。方法分析36例抗Jo-1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首发症状、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并与阴性组70例进行比较。结果抗Jo-1抗体阳性组呼吸系统表现起病者11例(30.1%),典型皮疹和/或肌痛、肌无力起病者仅6例(16.7%),与抗Jo-1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阳性组出现肺间质病变(ILD)、肺部感染和多关节炎/关节痛分别为23例(63.9%)、28例(77.8%)和29例(80.6%),与抗Jo-1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阳性组出现吞咽困难6例(16.7%),阴性组21例(30.0%);阳性组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SSA/SSB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1例(61.6%)、16例(44.4%)和18例(50.0%),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Jo-1抗体综合征以呼吸道症状起病较多,而典型肌炎起病者较少,伴发ILD、肺部感染及多关节炎/关节痛表现突出,出现吞咽困难的概率低,ANA、ACL及抗SSA/SSB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下载PDF
瘦素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婷 孙凌云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瘦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除在能量消耗方面发挥效应外,在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瘦素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免疫调节作用及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 瘦素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促进氧化应激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
4
作者 查洁 江婷婷 +2 位作者 郭俊巧 肖帧 姚根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同浓度IL-12及JAK2、TYK2抑制剂作用于小鼠肝癌细胞。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其他两组小鼠相比,NOD小鼠GOT和GPT显著升高(P<0.05),血清GSH-PX、SOD和CAT降低(P<0.05)。不同浓度IL-12处理后,小鼠肝癌细胞CAT、GSH、GSH-PX和SOD有下降趋势,MDA增加。JAK2/TYK2抑制剂能逆转IL-12对肝癌细胞SOD、GSH和MDA的调节(P<0.05)。结论:IL-12可能通过促进干燥综合征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进而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肝脏病变 白细胞介素-12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韦格纳肉芽肿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TLR_4的表达
5
作者 姜波 刘布骏 +1 位作者 王红 孙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检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C)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人及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4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核细胞、BDCA... 目的检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C)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人及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4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核细胞、BDCA3+DC、CD11c+DC和DC样单核细胞-CD14+CD16+单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治疗组患者TLR4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TLR4在WG患者外周血DC、DC样单核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树突状细胞 韦格纳肉芽肿
下载PDF
IL-17R在韦格纳肉芽肿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达
6
作者 姜波 王红 刘布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34-36,共3页
目的检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IL-17R)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人(HC)及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IL-17R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7R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 目的检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别是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IL-17受体(IL-17R)的表达有无异常。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人(HC)及WG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IL-17R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7R在W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单核细胞(Mono)、总淋巴细胞(Lym)上的表达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但在B淋巴细胞(CD19+CD20+)(P<0.05)和浆细胞(CD19+CD38+)(P<0.05)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环磷酰胺(Cyc)和甲氨蝶呤(MTX)治疗组患者IL-17R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IL-17R在WG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的表达显著升高,但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表达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R B淋巴细胞 浆细胞 韦格纳肉芽肿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东海 孙凌云 +2 位作者 杨南萍 杨岫岩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肾脏受累...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诊断标准,同时伴有肾脏受累。患者服用国产吗替麦考酚酯(顺友)分散片,体重>60 kg者,2.0 g/d;体重≤60 kg者,1.5 g/d,均分两次服用。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1.0 mg/(kg·d),共6周,以后每2周减量5%~10%,治疗第6个月时将泼尼松控制在维持剂量10~15 mg/d;复发病例以及其他器官稳定但有肾炎活动的SLE患者维持原激素用量。观察指标包括狼疮活动指数(SLE-DAI)、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肾功能、抗ds-DNA和补体C3、复发率、患者存活率、感染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和脱发等)。结果入选27例患者治疗后SLE-DAI、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及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合治疗3个月的缓解率为74.1%,6个月的缓解率为88.9%。7例(25.9%)患者发生12人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大都轻微,继续服药可自行消失。27例患者均存活,存活率为100%。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对SLE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难治性和不耐受传统细胞毒药物的狼疮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吗替麦考酚酯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HER-2蛋白、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强 张华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共125例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瘤组织>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标...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共125例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瘤组织>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标本分别行HER-2、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染色结果并计算阳性染色率。分析观察组胃癌组织中HER-2与VEGF表达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ER-2、VEGF的阳性染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25例观察组胃癌组织中HER-2和VEGF的表达率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31,P<0.05)。结论:HER-2、VEGF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HER-2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华勇 王红 孙凌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35-236,308,共3页
对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有效率为50%,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率为33.3%,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为 66.7%。提示原... 对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有效率为50%,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率为33.3%,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为 66.7%。提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应早期联合用药,是自身免疫病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诊断治疗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婷 孙凌云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SS)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S合并HT住院患者和24例随机抽样的SS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结果合并HT的SS患者眼干、甲状腺增大及浆膜腔积液的发病率显著高于SS对照组...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SS)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S合并HT住院患者和24例随机抽样的SS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结果合并HT的SS患者眼干、甲状腺增大及浆膜腔积液的发病率显著高于SS对照组。与SS对照组相比,SS合并HT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血清IgA及α1球蛋白比例显著降低。所有S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呈显著正相关;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糖水平与血清TSH、A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IgG水平与血清T4、FT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C4水平与血清TSH、ATG及抗甲状腺髓过氧化酶抗体(ATM)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α2球蛋白比例与血清T4呈显著正相关;血清γ球蛋白比例与血清A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S患者易合并HT,当SS患者临床出现眼干明显、甲状腺增大、浆膜腔积液,CRP、甘油三酯、胆固醇及γ球蛋白升高,血糖、IgA、IgG、CA、α1及α2球蛋白水平下降时,需警惕合并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特点
下载PDF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成 华冰珠 +1 位作者 刘布骏 孙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9-31,35,共4页
目的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55例肌酐正常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行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补体C3、C4、ds-DNA测定和24h尿蛋白定量等常规检查。结... 目的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55例肌酐正常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行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补体C3、C4、ds-DNA测定和24h尿蛋白定量等常规检查。结果55例患者中,GFR在正常范围的仅有15例,占27.3%;GFR下降患者40例,占72.7%。40例肾小球损害的患者中,23例为轻度肾小球损害,17例为中度肾小球损害。肾小球损害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肾小球损害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6),补体C3、C4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患者年龄、血清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与GFR值负相关(P<0.01)。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可判断SLE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LN患者及对其进行随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99MTC-DTPA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中国不同年龄发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娅 李小峰 +30 位作者 黄慈波 王国春 栗占国 张卓莉 张晓 肖卫国 戴冽 王永福 胡绍先 李鸿斌 巩路 刘斌 孙凌云 张缪佳 曾小锋 赵岩 张烜 史群 张文 李梦涛 冷晓梅 侯勇 王迁 沈敏 苏金梅 徐东 费允云 李永哲 孙菲 孙媛媛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同。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国16家临床中心诊治、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据发病年龄<...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同。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国16家临床中心诊治、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据发病年龄<30岁,30~59岁,≥60岁将患者分为3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对不同年龄发病的pSS患者行组间对比。结果 pSS患者发病高峰期在40~49岁(32.3%),其次是50~59岁(24.9%)及30~39岁(21.3%),<30岁发病组及≥60岁发病组均占10.8%。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30岁发病组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60岁发病组女性比例低(P<0.05),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的时间间隔短(P<0.05),口干发病率高(P<0.05),反复腮腺肿大出现率低(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与<30岁发病组比较,≥60岁发病组口干发病率高(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结论随发病年龄增长,pSS患者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关节炎的发生率增高,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阳性率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发病年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MRL/lpr狼疮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婷 顾志峰 +1 位作者 吴敏 孙凌云 《交通医学》 2011年第4期325-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MRL/lpr狼疮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MRL/lpr鼠随机分为UC-MSCs1次移植治疗组(G1)、UC-MSCs3次移植治疗组(G2)、对照组(G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蛋白印...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MRL/lpr狼疮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MRL/lpr鼠随机分为UC-MSCs1次移植治疗组(G1)、UC-MSCs3次移植治疗组(G2)、对照组(G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肾脏MCP-1蛋白水平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肾脏MCP-1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蛋白在肾脏表达。结果:(1)29周时G2组血液MCP-1水平为827.70±259.36pg/mL,显著低于G3组1 325.45±352.28pg/mL(P<0.05);28周时G2组尿液MCP-1为239.93±31.47pg/mL,显著低于对照483.52±184.37 pg/mL(P<0.01)。(2)G2组(0.30±0.02)和G1组(0.40±0.02)MCP-1蛋白表达与G3(0.67±0.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组也显著低于G1组(P<0.05)。(3)G2组(0.30±0.01)和G1组(0.39±0.02)MCP-1基因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79±0.15)(P<0.05),G2组显著低于G1组(P<0.05)。(4)MRL/lpr鼠MCP-1主要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处及肾小管。G3组肾小球系膜区强表达MCP-1,治疗G1、G2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UC-MSCs可能通过抑制MCP-1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L/Ipr 小鼠 酶联免疫吸附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型FSGS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婧媛 魏青 +7 位作者 王桂花 伍敏 汤日宁 刘宏 马坤岭 王彬 孙凌云 刘必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6-69,共4页
复发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治疗缓解率低;传统治疗方法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但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出现重症感染、血糖升高、柯兴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当前文献报道,间充质干... 复发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治疗缓解率低;传统治疗方法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但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出现重症感染、血糖升高、柯兴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当前文献报道,间充质干细胞及利妥昔单抗均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新手段,但两者联合治疗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报道1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型FSGS的疗效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复发型FSGS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利妥昔单抗 复发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联合抗疟药治疗红斑狼疮对其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帆 冯学兵 孙凌云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抗疟药[羟氯喹(HCQ)与氯喹(CQ)]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为SLE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首次在我院住院的SLE患者,分为使用抗疟药组和未使用抗疟药组。记录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抗疟药[羟氯喹(HCQ)与氯喹(CQ)]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为SLE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首次在我院住院的SLE患者,分为使用抗疟药组和未使用抗疟药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随访时间、生存状态、病情活动度、脏器损害、系统受累、自身抗体以及用药情况,对两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抗疟药组共106例,其中皮肤黏膜受累者占67.9%,而未使用抗疟药组共94例,其中皮肤黏膜受累者占41.5%(P=0.00)。使用组和未使用组的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93.3%、93.3%、91.9%、91.9%和90.4%、85.1%、80.9%、77.4%、74.1%;两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抗疟药对SLE患者有保护作用,改善长期预后,可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疟药 羟氯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存率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HOXB7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姜方毅 陈桂明 +2 位作者 冯晓鸿 徐晓月 姚根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759-2761,276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例组)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5名志愿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OXB7 mRNA...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例组)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5名志愿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OXB7 mRNA及其蛋白水平,观察HOXB7 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及伴有髓外浸润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情况,并分析HOXB7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期、髓外浸润情况的关系。结果病例组HOXB7 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HOXB7 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Ⅰ期组、Ⅱ期组,Ⅱ期组相比Ⅰ期组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髓外浸润多发性骨髓瘤患者HOXB7 mRNA、HOXB7蛋白明显高于无髓外浸润者(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期和伴有髓外浸润与HOXB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2、0.298,P<0.05),但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HOXB7 mRNA及其蛋白水平明显上调,HOXB7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发生、进展和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同源异型盒基因B7蛋白 同源异型盒基因B7mRNA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靶向B淋巴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与泰它西普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莹莹 王世颖 +3 位作者 束庆 严晶 葛卫红 华冰珠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0期2356-2362,共7页
目前国内批准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以B淋巴细胞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仅有贝利尤单抗和泰它西普。本文通过比较两种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数据,以便临床更全面地了解两个药物。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制剂 贝利尤单抗 泰它西普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存分析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帆 张薇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首发症状死亡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记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00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用药等情况,并随访至2017年6月30日的生存情况,进行描述性统...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首发症状死亡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记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00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用药等情况,并随访至2017年6月30日的生存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生存分析以及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颊部红斑、关节炎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0%,96.4%,95.4%,89.3%。其中31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心肺及大血管受累、肾功能衰竭。入院时病程>2年,心脏呼吸累及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而使用抗疟药的患者死亡率降低。入院时病程>2年和抗ds DNA抗体阳性是SLE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较长、心脏呼吸系统累及及抗ds DN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预后较差,抗疟药对SLE患者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首发症状 死亡原因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下载PDF
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右下肢溃疡伴感染患者的慢性伤口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琼 徐任菊 +1 位作者 卞文娟 仲莹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本文回顾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右下肢皮肤溃疡伴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入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重度低蛋白血症、右下肢皮肤破溃伴感染,根据伤口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给予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输注白... 本文回顾1例狼疮性肾炎合并右下肢皮肤溃疡伴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入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重度低蛋白血症、右下肢皮肤破溃伴感染,根据伤口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给予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常规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给予加强慢性伤口的评估,按照"TIME"原则进行伤口床准备,及时清创、抗感染治疗,根据伤口湿性愈合原理做好渗出液管理,做好疼痛护理,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皮肤溃疡 感染 慢性伤口 伤口护理
下载PDF
近10年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
作者 卞文娟 徐任菊 +1 位作者 陈如梦 张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系统性分析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的现状,梳理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法回顾2008年—2017年发布于国内护理科技期刊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相关文献。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79篇,... 目的系统性分析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的现状,梳理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法回顾2008年—2017年发布于国内护理科技期刊上的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相关文献。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79篇,21(26.58%)篇为基金资助论文,总被引频次为443次,涉及19个地区,研究热点涉及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特殊药物或治疗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营养筛查。结论近10年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护理研究总体发文量较少,患者自我管理及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较欠缺,应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基金项目资助率,规范研究设计方法,提升研究整体质量,提高研究结果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研究 现状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