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肺脂氧合酶代谢8种化学物质的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原 A.P.Kulkarni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1-492,共2页
对大鼠肝、肺细胞液中脂氧合酶协同氧化 8种化学物质的活性进行比较研究。肝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Tris缓冲液、pH7 2、3 5mmol/L亚油酸和 2 13mg/L胞液蛋白 ;肺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Tris缓冲液、pH6 5、13 5mmol/L亚油酸和2 2 3mg/L胞液蛋... 对大鼠肝、肺细胞液中脂氧合酶协同氧化 8种化学物质的活性进行比较研究。肝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Tris缓冲液、pH7 2、3 5mmol/L亚油酸和 2 13mg/L胞液蛋白 ;肺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Tris缓冲液、pH6 5、13 5mmol/L亚油酸和2 2 3mg/L胞液蛋白。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NDGA)对肝、肺脂氧合酶氧化联苯胺的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除联苯胺外 ,四甲基联苯胺、邻苯三酚、愈创木酚、四甲基苯二胺、连氮双 ( 3-乙基苯并三唑 - 6 -磺酸 )、邻联 (二 )茴香胺和对苯二胺等 7种化学物质也被肝、肺脂氧合酶协同氧化。但肝酶活性仅相当于肺酶活性的 12 %~ 19%。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 :( 1)肝、肺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的脂氧合酶同工酶 :( 2 )肝脂氧合酶所占胞液蛋白量的比例低、数量少。结果提示 :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肺脏 脂氧合酶 化学物质 协同氧化作用
下载PDF
大鼠肝脂氧合酶对联苯胺协同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蔡原 万伯健 A.P.Kulkarni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4期217-220,共4页
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了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的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 通过体外实验方法测定了大鼠肝组织中的脂氧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浆组分中的脂氧合酶既可催化O_2插入亚油酸分子中的双加氧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又可在供氢体联苯胺存在的条件下,使上述产物羟化,并将联苯胺协同氧化。当亚油酸和H_2O_2共存时,该酶这一协同氧化能力明显增强。提示脂氧合酶可能参与某些致癌物的代谢过程,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联苯胺 协同氧化 卫生毒理
下载PDF
几种国际通用统计软件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汤旦林 王松柏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53,共6页
汤旦林,王松柏.几种国际通用统计软件的比较,数理统计与管理,1997,16(1),48~53.本文对七种著名的国际通用统计软件作了扼要的介绍。
关键词 数据管理 统计分析 统计软件 软件包
下载PDF
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跟踪及评估机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魏莉莉 李秀霞 +6 位作者 尚文茹 邢新 殷敏 令娟 毛国瑞 朱怡良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对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质量跟踪、评估及监管机制的证据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促进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评估和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3... 目的对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质量跟踪、评估及监管机制的证据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促进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评估和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3期)、The Campbell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 Fang Data数据库及卫生政策研究相关网站,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3月。纳入农村卫生服务跟踪、评估或监管机制的文献。采用End Note X7与Excel 2007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18篇(46.2%),综述18篇(46.2%),群随机试验2篇(5.1%),随机对照研究1篇(2.6%);发表于SCI收录期刊13篇(33.3%),中国核心期刊3篇(7.7%),普通期刊18篇(46.2%),学位论文5篇(12.8%)。涉及的理论模型包括:机制10种(12篇,30.8%),框架4种(7篇,18%),体系11种(12篇,30.8%),方法 12种(12篇,30.8%)。使用范围针对村卫生室3篇(7.7%),乡镇卫生院3篇(7.7%),社区2篇(5.1%)。研究内容包括:公共卫生19篇(48.7%),医疗卫生16篇(41%),医疗保险4篇(10.3%)。结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跟踪、评估及监管机制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且现有证据级别偏低。建议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跟踪、评估及监管机制研究,为推动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评估和监管提供有效证据,以促进农村卫生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服务 质量 跟踪与评估 文献计量分析
原文传递
氯乙烯遗传毒性及其基准剂量在职业接触限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郝延慧 王威 +3 位作者 仇玉兰 刘静 朱怡良 夏昭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氯乙烯累积暴露造成的遗传毒性效应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建立氯乙烯接触与遗传损伤效应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估算氯乙烯致遗传毒性的基准剂量值。方法选择上海某氯碱化工厂氯乙烯作业工人为氯乙烯接触组(229人),对照组138人,使... 目的探讨氯乙烯累积暴露造成的遗传毒性效应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建立氯乙烯接触与遗传损伤效应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估算氯乙烯致遗传毒性的基准剂量值。方法选择上海某氯碱化工厂氯乙烯作业工人为氯乙烯接触组(229人),对照组138人,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个人健康信息,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计算基准剂量(BMD),推算基准剂量的95%低限水平(BMDL)。结果对照组微核计数值为(1.23±0.11)‰,接触组微核计数值为(3.73±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乙烯累积接触量与微核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得到BMD10的范围在7.20~9.64 mg/(m3.年),基准剂量下限值介于1.71~3.614mg/(m3.年)之间[2.86 mg/(m3.年)]。将工作年限按40年计,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应为0.072 mg/(m3.年)。结论氯乙烯作为确定的致癌物质,氯乙烯累积接触量与氯乙烯作业工人微核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基于遗传毒性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以保护职业有害物质接触人群为目标的职业安全制度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 基准剂量 遗传毒性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