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奉水东 伍迪 +3 位作者 杨丝丝 何剑琴 张恺芳 凌宏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30、50、100、300、500μmol/L)槟榔碱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30、50、100、300、500μmol/L)槟榔碱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低浓度(0、10、30、50μmol/L)槟榔碱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高浓度(100、300、500μmol/L)槟榔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MCF-7细胞凋亡、提高P53和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结论:高浓度槟榔碱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P53和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棕色/米色脂肪细胞发育中的调控网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丝丝 伍迪 +3 位作者 何剑琴 朱责梅 奉水东 凌宏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9-444,共6页
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主要作用是燃烧脂肪产热和消耗能量去防御寒冷和肥胖。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各种措施提高BAT的活性可调节代谢稳态和导致一个健康的表型。近年来研究显示非编码RNA(nc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 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主要作用是燃烧脂肪产热和消耗能量去防御寒冷和肥胖。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各种措施提高BAT的活性可调节代谢稳态和导致一个健康的表型。近年来研究显示非编码RNA(nc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和代谢中扮演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就一些对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起调节作用ncRNA进行综述,以期通过对提高BAT活性的靶向ncRNA的研究进行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米色脂肪细胞 MIRNAS lncRNA 脂肪形成 肥胖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脑病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责梅 杨丝丝 +2 位作者 伍迪 奉水东 凌宏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400,共6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弱,或维持正常生理效应时需超常量的胰岛素,其主要机制是胰岛素信号通路敏感性下降。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由糖尿病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弱,或维持正常生理效应时需超常量的胰岛素,其主要机制是胰岛素信号通路敏感性下降。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大脑神经生理及结构的改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IR与DE的关系以及IR在DE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糖尿病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经激活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吕慧婕 罗金定 +5 位作者 伍迪 许拓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1·d^-1)或高剂量(250 mg·kg^-1·d^...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1·d^-1)或高剂量(250 mg·kg^-1·d^-1)的DHM处理16W。实验期间每4周测一次小鼠体质量,16周后小鼠空腹过夜测空腹血糖,接着处死小鼠,测量体长后算出Lee’s指数,随后取肩胛下脂肪组织,一部分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另一部分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肩胛下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锌指转录因子PR结构域包含子16(Prdm16)、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D组)相比,高脂饮食组(HFD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说明肥胖小鼠模型复制成功;此外,HFD组小鼠血糖、Lee’s指数和肩胛下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直径增加,UCP1、Prdm16、AMPK、PGC1α和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DHM可逆转HFD小鼠上述指标的改变,但DHM不影响正常小鼠这些指标。结论二氢杨梅素可能经激活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肩胛下脂肪组织 棕色化 高脂饮食 肥胖 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
下载PDF
DHM抑制海马内质网应激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梦伟 吕慧婕 +6 位作者 王紫涵 罗金定 丁星星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H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普通饲料+柠檬酸盐缓冲液(30 mg·kg^(-1));T2DM模型组(n=60):高糖高脂+低剂量STZ(30 mg·kg...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H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普通饲料+柠檬酸盐缓冲液(30 mg·kg^(-1));T2DM模型组(n=60):高糖高脂+低剂量STZ(30 mg·kg^(-1))(未成功的4只剔除)。将上述2组大鼠分别用或不用DHM处理(250 mg·kg^(-1)·d^(-1),灌胃),12周后,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检测,观察DHM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各组剩余大鼠分别侧脑室置管给与内质网应激(ERS)拮抗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10μg·d^(-1)或ERS激活剂衣霉素(TUN)10μL,行为学检测之后,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ERS蛋白GRP78、p-PERK的表达。结果 DHM和TUDCA均能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相反,TUN降低DHM对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Western blot显示,TUDCA降低T2DM大鼠GRP78和p-PERK蛋白表达,TUN增加DHM处理的T2DM大鼠GRP78和p-PERK蛋白表达。结论 DHM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2型糖尿病大鼠 认知功能障碍 内质网应激 GRP78 p-PERK
下载PDF
糖尿病高血糖症增加患帕金森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罗金定 王紫涵(综述) +1 位作者 奉水东 凌宏艳(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915-921,共7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症,长期的DM病理状态导致机体各项功能紊乱,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近几年大量研究显示DM患者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风险,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症,长期的DM病理状态导致机体各项功能紊乱,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近几年大量研究显示DM患者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风险,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可能与DM引起的高血糖症有关,由于大脑对高血糖导致的能量代谢改变相对敏感,因此由血糖升高引起的病理改变包括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神经炎症和神经毒性都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本文主要从DM高血糖症增加PD风险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糖症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引起和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紫涵 罗金定 +2 位作者 田英入 奉水东 凌宏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免疫细胞,具有双重特性,既可以通过免疫反应增强吞噬能力、释放抗炎因子维持脑组织的稳态和保护神经元,又可以增加炎性反应、降低有害蛋白清除能力损伤神经元。受衰老的影响,在基因表达方面,小胶质细胞CD33表达增... 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免疫细胞,具有双重特性,既可以通过免疫反应增强吞噬能力、释放抗炎因子维持脑组织的稳态和保护神经元,又可以增加炎性反应、降低有害蛋白清除能力损伤神经元。受衰老的影响,在基因表达方面,小胶质细胞CD33表达增加而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减少;在活化表型方面,衰老环境下的小胶质细胞更倾向活化为促炎表型,从而促进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进展。本文从小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促炎表型和免疫调控3方面阐述小胶质细胞诱发和促进AD的途径及机制,以期通过小胶质细胞为AD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性反应 免疫调控
下载PDF
Lnc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8
作者 阳际花 奉水东 +2 位作者 杨丝丝 朱责梅 凌宏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起初认为它是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无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不但在细胞增殖、分化和代谢中发挥重要的...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起初认为它是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无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不但在细胞增殖、分化和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还参与癌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进程。本文主要就LncRNA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经激活AMPK/ULK1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帕金森病样病变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琪 陈碾 +5 位作者 罗金定 伍惠霖 王紫涵 李梦伟 奉水东 凌宏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8,共10页
本文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病变的作用及机制。喂养SpragueDawley(SD)大鼠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 本文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病变的作用及机制。喂养SpragueDawley(SD)大鼠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T2DM模型,用DHM(每天125或250 mg/kg灌胃)处理24周,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运动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中脑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细胞变化和自噬启动相关蛋白ULK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脑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和AMPK活化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长期患T2DM的大鼠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中脑α-syn聚集增加,TH蛋白表达水平下调,DA能神经元数目减少,AMPK活化水平降低,ULK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24周DHM(每天250 mg/kg)处理明显改善T2DM大鼠上述PD样病变,提高AMPK活性,上调ULK1蛋白表达。上述结果提示,DHM可能通过激活AMPK/ULK1通路改善T2DM大鼠PD样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2型糖尿病大鼠 帕金森病样病变 AMPK/ULK1通路
原文传递
氢杨梅素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及机制
10
作者 吕慧婕 许拓 +6 位作者 彭俊 罗刚 何剑琴 杨丝丝 张天成 奉水东 凌宏艳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824-839,共16页
有文献报道,SIRT1-AMPK信号通路可能在DHM改善肝脏细胞甘油三酯蓄积、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中发挥作用。为此,本课题拟进一步观察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 有文献报道,SIRT1-AMPK信号通路可能在DHM改善肝脏细胞甘油三酯蓄积、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中发挥作用。为此,本课题拟进一步观察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或高剂量(250 mg/kg)的DHM处理16周。实验期间,每两周检测体重一次。16周后,眼眶静脉取血并处死动物,同时取肩胛下、附睾与腹股沟的脂肪并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并记录脂肪重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取肝脏甲醛固定、HE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脂肪沉积情况;比色法检测肝脏MDA和SOD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相关指标的基因表达:IL-6、IL-8、TNF-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SIRT1和AMPK。WesternBlot检测SIRT1、AMPK、SIRT1-AMPK、ACC、SREBP-1、FAS、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体脂显著增加;TG、TC、LDL水平增加,HDL水平降低,肝细胞体积增大,脂滴数量、脂肪沉积、MDA、IL-6、IL-8、TNF-α、SREBP-1c、FAS、ACC1水平显著增加,SOD活力、PPARα、CPT1、SIRT1m RNA和AMPKm RNA、SIRT1、AMPK PPARα、CPT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DHM能显著逆转HFD组小鼠上述指标的改变;但DHM对ND小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总之,DHM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和脂质合成,促进脂质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肥胖小鼠 肝脏脂肪沉积 氧化应激 炎症 脂质合成 脂质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