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劼 蒋德勇 陈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656-657,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为制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高校2000级、2001级130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001级为实验组,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知识讲座的干预措施,2000级为对照...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为制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高校2000级、2001级130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001级为实验组,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知识讲座的干预措施,2000级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新生和毕业生静脉血中的HBsAg,计算HBsAg阳性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0级、2001级新生入学体检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和6.2%,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52,P>0.05)。毕业生体检时,实验组的HBsAg阳性率为3.7%,对照组的HBsAg阳性率为9.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45.08,P<0.05)。2001级新生HBsAg阴转率为12.3%。2000级新生HBsAg阴转率为7.3%,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46,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知识讲座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人群HBsAg阳性率,在HBsAg阳性人群中进行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知识讲座可以提高HBsAg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实验流行病学 大学生
下载PDF
衡阳市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11
2
作者 奉水东 李卫军 +5 位作者 陈敏时 陈新 赵英 龙理良 李凤华 刘晓峰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和性行为状况,使性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衡阳市南华大学的4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44.2%的男生和46.6%的女生在大学谈过恋爱,其中...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和性行为状况,使性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衡阳市南华大学的4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44.2%的男生和46.6%的女生在大学谈过恋爱,其中52.3%的人是因为“相互爱慕”而发生感情;43.0%的男生和79.3%的女生认为童贞“非常重要”,而二者为整个调查人数的57.6%;有58.1%的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抱着“双方愿意就行”的态度;1.6%的人认为婚前同居“应受处分”,而55.6%的人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行”;关于恋爱中的性行为,分别有23.1%和8.7%的学生为单纯的拥抱和接吻,较为亲密的“性爱抚”和“性关系”发生率分别为2.1%和3.6%;大学生发生同居的占9.5%。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趋于开放和多元化,但大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未出现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观念 性行为
下载PDF
大学新生高中时期负性生活事件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敏时 陈新 赵英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了解湖南省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影响范围和程度。方法 采用郑延平编写的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对衡阳医学院 99级新生在高中时所遭遇的生活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 就生活事件对群体的影响而言 ,学习方面的事件... 目的 了解湖南省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影响范围和程度。方法 采用郑延平编写的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对衡阳医学院 99级新生在高中时所遭遇的生活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 就生活事件对群体的影响而言 ,学习方面的事件居生活事件发生率及应激指数的前三位 ,其次是社交与学习环境方面的生活事件 ;就生活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来说 ,家庭重大变故、家庭成员患重病、失恋、与友决裂等事件对高中学生的精神影响程度最大 ;在遭遇考试失败、复读、被人误会、与同学关系不和、名誉受损、与父母关系不和、生活习惯改变等生活事件时 ,女生的精神反映较男生大 (P <0 .0 5 ) ;其它生活事件对精神的影响程度男女学生相同。结论 高中学生在学习、社交等方面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学生 生活事件 频率 强度 应激指数 调查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新 李凤华 +3 位作者 龙斌 赵英 龙理良 蔡练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网络成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在某大学医科类学生中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小班(每班40人左右)3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S.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查阅学...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网络成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在某大学医科类学生中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小班(每班40人左右)3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S.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查阅学生成绩档案的方式获得学生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成绩及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情况。结果32名大学生被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率为8.37%,81.25%的网络成瘾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8小时以上,59.4%的网络成瘾人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在100元以上,网络成瘾大学生内、外、妇、儿、传等5门专业课考试成绩均较非网络成瘾大学生低(P<0.01),网络成瘾大学生大学期间有课程不及格需要重修的学生比例较非网络成瘾大学生高(χ2=56.50,P<0.001),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较非网络成瘾大学生低(χ2=24.60,P<0.001)。结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学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大学生 学习成绩 影响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毒品知识及知识来源的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敏时 胡良军 +1 位作者 陈新 罗晓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毒品知识及毒品知识的来源 ,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教育模式。 方法 在衡阳市五所高校随机抽取 3 4 9名大学生 ,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毒品知识及知识来源的调查。 结果 被调查者对...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毒品知识及毒品知识的来源 ,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教育模式。 方法 在衡阳市五所高校随机抽取 3 4 9名大学生 ,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毒品知识及知识来源的调查。 结果 被调查者对有关毒品危害的问题 ,平均得分 77分 (总分 10 0分 ) ,各问题正确回答率从 3 4 48~ 94 5 6%不等 ,有78 5 1%的人知道吸毒能传播艾滋病 (AIDS) ;有关毒品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 (74 2 1% )、报纸 (73 93 % )、书籍(66 76% )等大众媒介 ;3 72 %的学生想尝试毒品 ,2 2 9%的学生敢吸毒、认为凭自己的意志可以控制不上瘾。 结论 高校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但认识不全面、不深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知识 健康教育 调查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新 赵英 +1 位作者 杨保堂 彭万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 :了解心理应激对胰岛素分泌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以健康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速算作业使学生产生心理应激 ,测定应激前后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值。结果 心理应激后血糖较应激前明显增加 (t=3 81,p <0 0 0 1) ,血清胰岛... 目的 :了解心理应激对胰岛素分泌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以健康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速算作业使学生产生心理应激 ,测定应激前后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值。结果 心理应激后血糖较应激前明显增加 (t=3 81,p <0 0 0 1) ,血清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应激前降低 (t=4 2 3 ,p <0 0 0 1) ;肥胖学生应激所致的血糖增加值较体型正常学生大 ;应激所致的血糖改变量与胰岛素的改变量呈负相关 (r =-0 3 0 8,p <0 0 5 )。结论 :心理应激可使健康学生血糖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血糖 胰岛素 糖尿病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孝华 蔡亚平 +3 位作者 刘玲玲 雷创 李小芬 周清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10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急性肝衰竭2例(1.9%),亚急性肝衰竭2例(1.9%),慢加急性...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10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急性肝衰竭2例(1.9%),亚急性肝衰竭2例(1.9%),慢加急性肝衰竭102例(96.2%);HBeAg阳性37例(34.9%),HBeAg阴性69例(65.1%),入院后抗病毒治疗46例(43.4%);好转55例(51.9%),无效51例(48.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病基础状态、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清钠离子(Na+)、血清氯离子(Cl-)、凝血酶原时间(PT)、并发细菌感染、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和入院后是否抗病毒治疗,均与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病基础状态、凝血酶原时间及入院后是否抗病毒治疗和预后相关(P<0.05))。结论肝病基础状态和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改善乙肝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3 位作者 周寿红 王炳香 刘显庆 胡弼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为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t-hypertensive rats,IRHR)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高果糖饲养Sprague-Dawley大鼠8周,制备IRHR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随后... 为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nsulin resistant-hypertensive rats,IRHR)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用高果糖饲养Sprague-Dawley大鼠8周,制备IRHR模型,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随后采用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实验组动物离体胸主动脉环对新福林(L-phenylephrine,PE)、氯化钾(KCl)的收缩反应和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舒张反应;以及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预孵育血管30 min后,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反应;同时对各实验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罗格列酮能降低IRHR 的收缩压、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2)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PE、KCl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ROSI可逆转上述作用。(3)用L-NAME预处理后,高果糖组动物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进一步减弱, ROSI可部分对抗上述作用。(4)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对SNP的舒张反应无显著性差异。(5)ROSI对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不明显。(6)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动物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用ROSI处理后,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ROSI能改善IRHR主动脉的舒张功能,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NOS途径促进内皮NO释放,或是通过降低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导致血管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胸主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蒋孝华 蔡亚平 +2 位作者 雷创 刘玲玲 李小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并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91例HBV DNA阳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ETV组与对照组,ETV组44例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口服ETV 0.5 mg/d,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常...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并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91例HBV DNA阳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ETV组与对照组,ETV组44例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口服ETV 0.5 mg/d,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于治疗第12周比较两组有效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12周时ETV组有效率56.8%,对照组3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肝衰分期、是否合并肝硬化、入院后是否ETV抗病毒治疗与近期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PT和入院后是否采用ETV抗病毒治疗与近期疗效有关(P<0.01)。ETV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ETV抗病毒治疗能提高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基线PT和入院后是否采用ETV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功能衰竭 恩替卡韦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凌宏艳 胡小波 +4 位作者 奉水东 杨丝丝 何剑琴 张恺芳 廖端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miR-143)的表达,为阐明MSCs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将第5代MSCs采用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进行成脂诱导。...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miR-143)的表达,为阐明MSCs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将第5代MSCs采用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进行成脂诱导。运用miRNA芯片技术比较MSCs组和脂肪细胞组中miR-143的表达,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和培养MSCs;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胞内大量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阳性。MiRNA芯片及实时定量PCR结果均表明miR-143在MSCs脂向分化过程中显著上调(3.73±0.42 vs 1.00±0.14,P<0.01)。结论 miR-143可能参与调控MSCs的脂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3 间充质干细胞 脂向分化 MIRNA芯片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HBV基因型与耐药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孝华 李小芬 +1 位作者 蔡亚平 李红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湖南省衡阳地区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mg/d)48-96周,发生耐药变异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0mg/d)96周。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HBV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的关系。方法湖南省衡阳地区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0mg/d)48-96周,发生耐药变异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0mg/d)96周。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变异位点。结果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86例(70.49%),C基因型24例(19.67%),未分型12例(9.84%)。42例检出拉米夫定变异株,其中B基因型32例,C基因型10例,B、C基因型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7.21%(32/86)和41.67%(10/24),差异无显著性(x^2=0.16,P=0.69);42例经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和96周的变异发生率分别为0.00%(0/42)和2.38%(1/42),B、C基因型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13%(1/32)和0.00%(0/10)。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类型主要为rtM204V+rtL180M(35.71%)和rtM204I(38.10%);B、C基因型比较,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类型差异无显著性(x^2=17.44,P=0.23)。结论湖南省衡阳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HBV基因型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发生率及变异类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变异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大鼠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凌宏艳 奉水东 +3 位作者 周寿红 王炳香 刘显庆 胡弼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饲养的SD大鼠机体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对它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养SD大鼠4周,随机分为2组:高果糖组: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4周;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喂高果糖和...  目的 探讨高果糖饲养的SD大鼠机体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对它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养SD大鼠4周,随机分为2组:高果糖组: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4周;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喂高果糖和罗格列酮[5 mg/(kg·d),溶于饮水中]4周;8周后大鼠麻醉心脏取空腹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浆内皮素-1(en dothelin 1,ET 1)、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岐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①高果糖组 ET- 1、MDA高于对照组;NO、SOD、NO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用罗格列酮处理后能显著降低 ET- 1 和MDA,提高NO、SOD和NOS活性水平。②血浆ET的含量与血清SOD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MDA呈显著正相关;血清 NO 含量与血清 SOD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 MD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可提高高果糖饲养的大鼠主动脉NOS活性和机体的抗自由基能力,同时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高果糖 MDA 大鼠 ET-1 NOS活性 内皮细胞功能 结论 负相关 能力
下载PDF
不同盐敏感性者心理应激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心钠素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新 何爱桃 赵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 :探讨盐敏感者心理应激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和心钠素(ANP)浓度的变化。方法 :以 48名健康的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用口服盐水法将其分为盐敏感组与盐不敏感组 ,用速算比赛使其产生心理应激 ,比较两组人群心... 目的 :探讨盐敏感者心理应激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醛固酮 (ALD)和心钠素(ANP)浓度的变化。方法 :以 48名健康的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用口服盐水法将其分为盐敏感组与盐不敏感组 ,用速算比赛使其产生心理应激 ,比较两组人群心理应激前后血压、血浆AngⅡ、ALD与ANP的浓度。结果 :48名血压正常的大学生中 ,盐敏感者 14人 ,非盐敏感者 3 4人 ;两组人群心理应激后血压、血浆AngⅡ与ALD浓度均较应激前增加 (P <0 0 5 ) ,且盐敏感者上述三项指标的增幅较非盐敏感者大 (P <0 0 5 ) ,但两组人群应激前后的血浆ANP浓度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盐敏感者心理应激所致的血压、血浆AngⅡ与ALD浓度的增加幅度较非盐敏感组大 ;盐敏感与精神紧张在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盐敏感 心理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心钠素
下载PDF
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奉水东 陈敏时 +2 位作者 陈新 让蔚清 凌宏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应用PCR-SSCP检测36例肺癌标本的突变情况并与其它文献进行比较。结果在36例肺癌标本中,有11例存在突变,突变率为30.6%(11/36),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结论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 目的分析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应用PCR-SSCP检测36例肺癌标本的突变情况并与其它文献进行比较。结果在36例肺癌标本中,有11例存在突变,突变率为30.6%(11/36),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结论PCR-SSCP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其它文献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检测 突变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mi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凌宏艳 文格波 +6 位作者 胡弼 奉水东 张恺芳 杨丝丝 何剑琴 尹蔚兰 廖端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395,I0013,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iRNA调控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iRNA调控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体外分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C57BL/6小鼠MSCs,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的表达。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剂诱导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判断MSCs成脂分化情况。运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MSCs和脂肪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传5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MSCs;免疫组化显示90%以上的骨髓间质干细胞CD29、CD44阳性,CD34阴性。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胞内大量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阳性;②基因微阵列分析表明,小鼠MSCs分化成脂肪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共75个,其中20个表达上调、55个表达下调。结论:MSCs分化成脂肪细胞存在miRNA表达的变化,某些miRNA很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MSCs成脂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表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脂肪细胞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凌宏艳 胡必利 +4 位作者 奉水东 周寿红 何剑琴 杨丝丝 胡弼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诱导SD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4周后分别用与不用罗格列酮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8周末测定各组收缩压、空...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诱导SD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4周后分别用与不用罗格列酮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8周末测定各组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的含量及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模型组收缩压、血胰岛素和血浆内皮素均高于对照组;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出现脂质代谢紊乱。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模型组收缩压、血胰岛素和血浆内皮素;提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但罗格列酮不影响对照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通过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主动脉一氧化氮释放,同时抑制内皮素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胰岛素抵抗 放射免疫法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功能 罗格列酮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引起HBVYMDD变异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孝华 蔡亚平 +2 位作者 刘映霞 李红梅 唐武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HBVYMDD变异与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140例拉米夫定治疗48 ̄96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基因序列分析检测HBVYMDD变异,全自...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HBVYMDD变异与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140例拉米夫定治疗48 ̄96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基因序列分析检测HBVYMDD变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140例检测标本46例存在YMDD变异,变异率为32.86%,其中29例(20.71%)为rtM204V/rtL180M变异,16例(11.43%)为rtM204I变异,1例(0.72%)为rtM204I/rtL180M变异。HBVDNA>105拷贝/mL的发生率变异株组(40/46,86.96%)明显高于野生株组(6/94,6.38%)(χ2=90.889,P<0.01)。血清ALT水平变异株组(143.96±192.97)u/L明显高于野生株组(41.29±31.54)u/L(F=25.409,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48 ̄96周YMDD变异率为32.86%,变异类型以rtM204V/rtL180M为主,其次为rtM204I。变异时HBV-DNA病毒载量及ALT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变异 YMDD
下载PDF
衡阳市商店职员1995、2001年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敏时 陈新 +1 位作者 赵英 李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978-979,共2页
目的 了解近 6年衡阳市商店职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 1995年与 2 0 0 1年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中山路商店职员进行抽样 ,被抽取的研究对象以匿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结果 商店职员有 9... 目的 了解近 6年衡阳市商店职员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 1995年与 2 0 0 1年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中山路商店职员进行抽样 ,被抽取的研究对象以匿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结果 商店职员有 90 0 %的人知道性接触与血液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仍有 19 1%的人认为外表健康的人一定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有 2 9 0 %的人不知道艾滋病毒健康病原携带者能传播艾滋病 ,有 3 0 0 %左右的人认为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 ,知道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的人只有 61 1% ,一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会采取歧视态度 ,两次调查都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已无需了解艾滋病知识。结论 近 6年衡阳市商店职员的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 ,但对艾滋病的了解仍很片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调查
下载PDF
HCV1b型NS4B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LO_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孝华 谢玉桃 +4 位作者 蔡亚平 江波 唐梦颖 马涛 彭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0-14,共5页
目的构建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S4B)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基因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为深入研究HCVNS4B的功能及其致病机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以HCV1b NS4B全长克隆为模板扩增NS4B基因,并与荧光蛋白... 目的构建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S4B)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基因融合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为深入研究HCVNS4B的功能及其致病机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以HCV1b NS4B全长克隆为模板扩增NS4B基因,并与荧光蛋白mkate2基因融合,通过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AscⅠ酶切和T4 DNA连接酶连接,将NS4B-mkate2融合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构建PL6.3-NS4B-mkate2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其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以感染复数(MOI)为50感染LO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经Blasticidin筛选,获得表达NS4B基因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经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LO2NS4B中NS4B mRNA和NS4B-mkate2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6.3-NS4B-mkate2,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可见大量红色荧光,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1.815×108TU/mL;以MOI为50感染LO2细胞,经过Blasticidin筛选,感染效率在90%以上;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证实LO2细胞表达NS4B mRNA和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NS4B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为深入研究HCVNS4B基因在HCV慢性化和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4B 慢病毒
下载PDF
八氯二丙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奉水东 陈锋 +2 位作者 王灿虎 刘俊华 高洪彩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八氯二丙醚的免疫毒性。方法 采用经口灌胃染毒法 ,分别测定了给药 1w和 2w后小鼠的体重、脾脏、胸腺的重量 ,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α -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结果 给药 2w ,高浓度 (6 0 0mg kg)组小鼠脾脏系数明显减轻 (P ... 目的 探讨八氯二丙醚的免疫毒性。方法 采用经口灌胃染毒法 ,分别测定了给药 1w和 2w后小鼠的体重、脾脏、胸腺的重量 ,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α -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结果 给药 2w ,高浓度 (6 0 0mg kg)组小鼠脾脏系数明显减轻 (P <0 .0 5 ) ,其它浓度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表现为脾脏系数有减轻趋势 (P >0 .0 5 ) ;给药 1w ,高浓度 (6 0 0mg kg)组小鼠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增高 (P <0 .0 5 ) ,其它浓度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有增高趋势 (P >0 .0 5 ) ;给药 2w ,各浓度组小鼠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降低 (P <0 .0 5 )。结论 脾脏是八氯二丙醚的主要作用免疫器官 ,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八氯二丙醚对脾脏有免疫抑制作用 ;八氯二丙醚对T淋巴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氯二丙醚 小鼠 脏器系数 T淋巴细胞 α-醋酸萘酯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