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视角下新医科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探讨
1
作者 易岚 李国庆 +6 位作者 喻翠云 贺冬秀 虞佳 李京 靳志忠 雷小勇 颜红霞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156-159,共4页
产业学院旨在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产业视角的新医科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大胆改革创新,探索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 产业学院旨在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产业视角的新医科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大胆改革创新,探索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南华大学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积极抓住成为湖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的契机,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育人模式的七个方面不断探索,为新医科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生物医药 育人模式 复合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纳米递送系统线粒体靶向策略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瞿俊 晏霜 +3 位作者 雷龙天洋 欧阳妃君 张海涛 秦旭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引发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策略。线粒体作为细胞...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引发多药耐药、毒副作用大等缺点,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和策略。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被认为是肿瘤、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新药设计的最重要靶点之一。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具有易被主动靶向基团修饰的特点,可实现细胞乃至细胞器的精准靶向给药。本文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综述了线粒体靶向纳米载体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 肿瘤诊断 纳米载体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佳荣 张纪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免疫系统是重要的人体健康卫士,免疫系统失调是引发各种疾病的源头,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调控能力的降低导致病原体和恶变细胞难以及时清除,从而增加了致病概率和病死风险。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压力过大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重要因素,已在动... 免疫系统是重要的人体健康卫士,免疫系统失调是引发各种疾病的源头,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调控能力的降低导致病原体和恶变细胞难以及时清除,从而增加了致病概率和病死风险。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压力过大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重要因素,已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中发现,压力加大会提高体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而且应激激素对免疫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综述重点梳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调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免疫力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
4
作者 王丽雯 刘惠美 +1 位作者 李兰芳 胡小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铁死亡被定义为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的调节形式,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铁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巨... 铁死亡被定义为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的调节形式,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铁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巨噬细胞极化、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多个病理过程之间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总结了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的铁死亡抑制剂及相关靶点,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曹泽敏 王家奇 邓平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究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顺铂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 目的探究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肝癌患者,按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顺铂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及CD8^(+)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肠胃反应、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采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紫杉醇 肝癌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靶向铁死亡防治重大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耀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037-2044,共8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的细胞死亡途径,其特征在于引起脂质过氧化物的积聚,同时过量Fe2 通过芬顿反应(Fenton reaction)氧化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从而引发铁死亡。已经有报道铁死亡在...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的细胞死亡途径,其特征在于引起脂质过氧化物的积聚,同时过量Fe2 通过芬顿反应(Fenton reaction)氧化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从而引发铁死亡。已经有报道铁死亡在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重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防治作用。本综述总结了铁死亡在肿瘤、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铁死亡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前景,为防治重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物 重大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TO901317经LXRα/NF-κB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
7
作者 涂剑 王彦翔 +3 位作者 周志刚 杨萍 刘晓旺 余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XRα、NF-κB p65与IκBα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XRα与IκBα的表达逐渐增强,而NF-κB p65的表达则显著降低。LXRαsiRNA可显著延缓TO901317的上述作用,PDTC处理则进一步增强TO901317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TO901317可激活LXRα,下调NF-κB p65、上调IκBα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901317 肝X受体Α 核因子ΚB MCF-7乳腺癌细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全方位培养药学专业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9
8
作者 谢伟全 谢志忠 +2 位作者 贺冬秀 雷小勇 涂剑 《药学教育》 2018年第5期6-9,共4页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为依托,紧盯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药学类专业人才发展的固有特点,吸收南华大学药学学科十六年来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思路、方...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为依托,紧盯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药学类专业人才发展的固有特点,吸收南华大学药学学科十六年来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思路、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方位药学人才培养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导向 协同创新平台 全方位培养体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创业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岚 彭颖 +1 位作者 姚旭 郭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2期185-186,共2页
文章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建立“四级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不仅具有深厚扎实的药... 文章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建立“四级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不仅具有深厚扎实的药学基础知识,而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双一流”
下载PDF
探索药学专业课程思政 深化“三全育人”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贺冬秀 喻翠云 +3 位作者 雷小勇 彭俊梅 刘阳 王卫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从探讨“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联系出发,分析高校药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通过校院相关政策落地、课程目标修订、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教师思政基本功培养以及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来推进药学专业课程... 从探讨“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联系出发,分析高校药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通过校院相关政策落地、课程目标修订、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教师思政基本功培养以及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来推进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形成“人人育人、门门课程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 课程思政 药学专业
下载PDF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阳 雷小勇 +3 位作者 郑兴 贺冬秀 刘运美 喻翠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23期3-4,共2页
培养高水平创新型药学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与医药学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南华大学药学创新实验班为例,结合近年来依托于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培养高水平创新型药学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与医药学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南华大学药学创新实验班为例,结合近年来依托于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从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探讨,以促进高水平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方案 本科教育 药学人才
下载PDF
药学专业硕士“实践为主、质量为先”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冬秀 雷小勇 +2 位作者 喻翠云 刘阳 刘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700-703,共4页
药学专业硕士教育在药学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药学专业硕士培养存在重学术、轻实践、师资力量薄弱及培养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该校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以“职业胜任力与实践创新力培养”为核心,通过采取“四同合作”完善... 药学专业硕士教育在药学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药学专业硕士培养存在重学术、轻实践、师资力量薄弱及培养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该校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以“职业胜任力与实践创新力培养”为核心,通过采取“四同合作”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行“四引联动”构建“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坚持“四化”运作,打造高标准的实践基地,探索分类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一改革两完善”提升导师队伍质量,多主体协同参与创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实践为主、质量为先”药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学位 硕士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下载PDF
PLIN2通过Rab18上调ACSL3表达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13
作者 张星星 张荣 +5 位作者 杨丽 刘兰 罗健雄 王语婷 胡博雅 袁中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20-1028,共9页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2(PLIN2)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不同PLIN2表达组、不同活性Rab18组,测定高表达和沉默表达PLIN2巨噬细胞中的Rab18和脂酰辅酶A长链合成酶3(ACSL3)蛋白水...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2(PLIN2)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不同PLIN2表达组、不同活性Rab18组,测定高表达和沉默表达PLIN2巨噬细胞中的Rab18和脂酰辅酶A长链合成酶3(ACSL3)蛋白水平,不同活性Rab18的高表达PLIN2巨噬细胞中的PLIN2、Rab18、ACSL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相关蛋白定位情况,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结果]高表达PLIN2的细胞中Rab18、ACSL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PLIN2与Rab18、ACSL3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的现象。转染Rab18显性突变体Q67L质粒(Rab18活性增强)后的PLIN2高表达巨噬细胞中ACSL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脂滴的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 PLIN2可通过Rab18上调ACSL3表达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2 Rab18 脂酰辅酶A长链合成酶3 脂质蓄积
下载PDF
选择性自噬和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惠美 彭国龙 +1 位作者 欧阳雪倩 李兰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37-745,753,共10页
选择性自噬对降解的底物蛋白具有专一性,包括线粒体自噬、脂噬、炎症小体自噬、内质网自噬、过氧化物酶体自噬、聚集体自噬、核糖体自噬等。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其主要特征包括脂质堆积、泡沫细胞形成、内皮细胞功能... 选择性自噬对降解的底物蛋白具有专一性,包括线粒体自噬、脂噬、炎症小体自噬、内质网自噬、过氧化物酶体自噬、聚集体自噬、核糖体自噬等。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其主要特征包括脂质堆积、泡沫细胞形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和局部炎症。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选择性自噬参与As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选择性自噬的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自噬、脂噬、炎症小体自噬、内质网自噬和过氧化物酶体自噬在As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As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自噬 脂噬 炎症小体自噬 内质网自噬 过氧化物酶体自噬
下载PDF
常见中药在治疗血脂异常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琴 刘惠美 李兰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64-572,共9页
血脂异常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导致的人体代谢性疾病,山楂、银杏叶、绞股蓝、泽泻、虎杖作为常见中药,在治疗血脂异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常见中药山楂、银杏叶、绞股蓝、泽泻、虎杖等在治疗血脂异常中... 血脂异常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导致的人体代谢性疾病,山楂、银杏叶、绞股蓝、泽泻、虎杖作为常见中药,在治疗血脂异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常见中药山楂、银杏叶、绞股蓝、泽泻、虎杖等在治疗血脂异常中的作用,提示这些中药在防治血脂异常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绞股蓝 泽泻 虎杖 银杏叶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含NO供体的水杨酸卟啉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
16
作者 瑜文美 杨玲艳 +6 位作者 刘振华 李辉 田泽杰 李嘉欣 易小婵 何军 刘运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9,共8页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含NO供体的水杨酸-卟啉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同时使用SYBYL软件初步探索卟啉-水杨酸化合物的作用机理。采用硝化、取代等方法得到含NO供体的水杨酸衍生物,再以酯键与卟啉相连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含NO供体的水杨酸-卟啉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同时使用SYBYL软件初步探索卟啉-水杨酸化合物的作用机理。采用硝化、取代等方法得到含NO供体的水杨酸衍生物,再以酯键与卟啉相连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设计合成的20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卟啉-水杨酸衍生物(7a-10e)均经1H NMR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利用MTT法评估了目标化合物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HCT-116和A549的抑制效果,其中9b和9c在光照条件下对HCT-116细胞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强,最后,分子对接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与CDK和PI3K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NO供体 卟啉-水杨酸衍生物 光动力治疗 靶向药物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转录组学图谱的影响及其机制
17
作者 谢胜强 阿迪莱·阿卜杜热西提 +6 位作者 黑俊如 宋梦文 王翠 程岗 刘志强 袁增强 张剑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3-1161,共9页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后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运动功能和脑组织转录组学图谱的变化,探讨海水浸泡对TBI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51只雄性C57/BL成年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TBI+海水组,每组17只。在损伤后1 d、3 d和7 d采用行为学...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后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运动功能和脑组织转录组学图谱的变化,探讨海水浸泡对TBI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51只雄性C57/BL成年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TBI+海水组,每组17只。在损伤后1 d、3 d和7 d采用行为学测试(转棒和平衡木试验)检测小鼠耐力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变化;于损伤后12 h和24 h进行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伊文思蓝(EB)染色]、脑组织病理检测(HE染色);损伤后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进行脑组织转录组学检测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损伤后1、3、7 d的行为学测试显示,与假手术组和TBI组比较,TBI+海水组小鼠在转棒仪上的停留时间均明显缩短(P<0.001),通过平衡木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EB染色结果显示,TBI+海水组EB渗透面积明显大于TBI组(P<0.05);两组组内比较,损伤后24 h EB渗透面积均明显小于损伤后12 h(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TBI+海水组病理损伤加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损伤后24 h,TBI+海水组小鼠损伤区域脑组织Bax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录组学分析显示,与TBI组比较,TBI+海水组损伤区域脑组织有625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P<0.05),且p53相关基因和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节、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通路显著富集(P<0.05)。结论海水浸泡可促进TBI小鼠受损神经细胞凋亡,导致小鼠运动协调能力和耐力受损,其机制可能与p53介导的内源性凋亡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海水 转录组 自然杀伤细胞 P53蛋白
下载PDF
慢性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梦雅 赵名 +4 位作者 江亚群 史子毕 成祥 李云峰 朱玲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5,共8页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暴露4周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其中低压低氧组模拟海拔6000 m,暴露时长为4周。低压低氧暴露后每周进行一次体重测量;暴露4周后,开场、悬尾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用于...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暴露4周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其中低压低氧组模拟海拔6000 m,暴露时长为4周。低压低氧暴露后每周进行一次体重测量;暴露4周后,开场、悬尾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用于检测小鼠情绪行为的变化;负重游泳和转棒实验用于检测小鼠体能的变化;新物体识别、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用于检测小鼠认知及学习记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1周引起小鼠体重显著下降(P<0.001),且低氧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开场实验结果显示低氧暴露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没有影响,悬尾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低氧暴露小鼠未见明显的负性情绪。负重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低氧后小鼠力竭潜伏期缩短(P<0.01),转棒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低氧后小鼠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探索时间减少,认知指数下降(P<0.05),Y迷宫实验中工作记忆显著降低(P<0.05),空间学习记忆两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模拟高原低氧暴露4周可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多个指标产生影响,其中力竭游泳实验中的力竭潜伏期、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认知指数和Y迷宫实验中进入新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比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神经行为 认知
下载PDF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与心血管疾病
19
作者 范思思 王丽雯 +2 位作者 李琴 李兰芳 姜志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45-653,共9页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翻译后脂质修饰。在大多数情况下,棕榈酸主要通过不稳定的硫酯键共价结合到蛋白质底物特定的半胱氨酸残基上,从而发生S-棕榈酰化修饰。由于硫酯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水解,引起蛋白质...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翻译后脂质修饰。在大多数情况下,棕榈酸主要通过不稳定的硫酯键共价结合到蛋白质底物特定的半胱氨酸残基上,从而发生S-棕榈酰化修饰。由于硫酯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水解,引起蛋白质底物发生去棕榈酰化修饰,因此S-棕榈酰化修饰通常是可逆的。S-棕榈酰化修饰也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和去棕榈酰化修饰过程,以及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与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和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 蛋白质酰基转移酶 酰基蛋白硫酯酶 棕榈酰基蛋白硫酯酶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肿瘤细胞死亡对细胞增殖的双重调控
20
作者 栾璐璐 董珊珊 +2 位作者 王冉冉 李倩倩 曾勇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533-541,共9页
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是控制整个生命体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过程。癌症的特征是两者的异常调节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持续增殖。最初,人们认为细胞死亡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抑制机制,这一特性被用于癌症治疗。然而,随着对细胞死亡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是控制整个生命体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过程。癌症的特征是两者的异常调节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持续增殖。最初,人们认为细胞死亡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抑制机制,这一特性被用于癌症治疗。然而,随着对细胞死亡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人们发现,死亡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肿瘤进展。因此,本文就几种不同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CD)在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以及自噬,并深入了解这些细胞死亡方式作为“双刃剑”如何通过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增殖,以期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细胞自噬 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