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衡阳市城区老年人能力受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鑫 谢雨欣 +3 位作者 符紫薇 刘硕 陈佳可 谢红卫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83-285,292,共4页
目的了解衡阳市城区老年人能力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42例老年人,应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试行)》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 目的了解衡阳市城区老年人能力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42例老年人,应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试行)》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衡阳市城区老年人标准化能力受损率为4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460,95%CI 1.764~3.431)、朋友聚会(OR=3.348,95%CI 2.082~5.384)、健康自评状况(OR=3.091,95%CI 2.196~4.350)、患慢性病种数(OR=1.795,95%CI 1.426~2.261)、睡眠状况(OR=2.204,95%CI 1.323~3.673)与老年人能力受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衡阳市老年人能力受损率较高,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群健康状况,防止过早能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城区 老年人 能力状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愈水凝胶的构建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福兵 李红 +3 位作者 刘洁 蒙丽君 杜文芳 杨胜园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5-864,共10页
水凝胶是一类亲水但不溶于水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含水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强的渗透能力。因水凝胶与生物组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输送、细胞培养等生物医学领域。然而,传统的水凝胶通常表现... 水凝胶是一类亲水但不溶于水的三维网络结构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含水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强的渗透能力。因水凝胶与生物组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输送、细胞培养等生物医学领域。然而,传统的水凝胶通常表现出机械强度低、易损伤、使用寿命短等局限。近年来,随着分子设计和合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出了一类具有自动修复损伤能力的自愈水凝胶,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水凝胶的缺陷。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动态非共价键和共价键构建自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基于非共价键(包括氢键作用、疏水缔合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和离子相互作用)和共价键(包括硼酸酯键、亚胺键、酰腙键和二硫键)等作用机理构建自愈水凝胶的方法,以及自愈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自愈水凝胶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作了简要总结,旨在为自愈水凝胶材料的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自愈水凝胶 非共价键 共价键 生物医学
下载PDF
创新背景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丽丽 柏琴琴 +2 位作者 梁好 肖福兵 杨慧仙 《右江医学》 2023年第6期569-57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卫生检验与检疫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4
作者 全苗苗 马青云 +4 位作者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郝玉娥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食品中诺如病毒的分离、富集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普春敏 陈丽丽 +2 位作者 索玉娟 赵晓燕 白亚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不同的基质制定不同的洗脱富集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食品基质的洗脱富集方法,对抗体、适配体、多肽以及组织血型抗原四种NoV分子识别元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NoV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NoV洗脱纯化及检测技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诺如病毒 分子识别 洗脱富集 分子检测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染毒对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姜媛娟 郑水林 杨飞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低染毒组、中染毒组、高染毒组,各组分别给与含0、1、60、120μg/L MC-LR的饮用水染毒6个月。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构建MC-LR慢性...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低染毒组、中染毒组、高染毒组,各组分别给与含0、1、60、120μg/L MC-LR的饮用水染毒6个月。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构建MC-LR慢性染毒体内模型。HE、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脂素、胰岛素(INS)水平。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质量、肝脏指数和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各染毒组小鼠肝脏体质量及肝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E、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低染毒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有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中、高染毒组小鼠肝小叶排列紊乱,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脂肪变性,且高染毒组脂肪变性程度最为严重。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染毒组GPT、GOT、TG、TC、FFA、白脂素、INS和血糖水平上升(P<0.05),HDLC水平下降(P<0.05)。结论MC-LR染毒处理可诱导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肝脏 糖脂代谢 小鼠
下载PDF
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7
作者 黄海霞 吴芷莹 +5 位作者 王秋平 曾利 彭诗慧 刘慧清 楼萍 柏琴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目的 探究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LEV)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生物被膜实验分为不同浓度LLY组、不同质量浓度LEV组、不同浓度LLY与不同质量浓度LEV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的生... 目的 探究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LEV)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生物被膜实验分为不同浓度LLY组、不同质量浓度LEV组、不同浓度LLY与不同质量浓度LEV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的生物量,MTT法检测生物被膜细胞相对活性,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生物被膜结构。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LEV处理后的噬菌斑直径;点滴裂解实验检测LEV诱导鲍曼不动杆菌ABLL释放前噬菌体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6 PFU/mL LLY+8 mg/L LEV组的ABLL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细胞相对活性降低(P<0.05),且降低效果优于8 mg/L LEV组和10~6 PFU/mL LLY组(P<0.05),该联合组对生物被膜网状结构破坏效果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LEV处理组噬菌斑的直径增大(P<0.05)。LEV可以诱导ABLL释放前噬菌体。结论 噬菌体LLY联合LEV可以有效抑制或清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的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LLY 左氧氟沙星 生物被膜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 联合作用
下载PDF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海洋 应婉琴 +3 位作者 何军 吕芷贤 谢小平 邓仲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270,共7页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在25-40℃均具有扩增能力,在35℃条件下对肺炎支原体的扩增效果最好,20 min内可完成扩增;该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检出限为10^(3) copies/μL;并对其他6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均无扩增曲线产生,有较好的特异性;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对34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的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8.89%。本研究构建的ERA实时荧光法可以快速简单、灵敏和特异地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 实时荧光检测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菠萝蛋白酶铜簇荧光猝灭法检测叶酸 被引量:3
9
作者 易雨欣 吴思思 +5 位作者 牟娇 符运雪 刘璐航 钱多 梁好 杨胜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以菠萝蛋白酶为模板,水合联氨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能发射橙色荧光的菠萝蛋白酶铜纳米簇(Bro-CuNCs),该Bro-CuNCs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25 nm和585 nm,基于Bro-CuNCs和叶酸之间的内滤效应(IFE),叶酸可导致Bro-CuNCs... 本文以菠萝蛋白酶为模板,水合联氨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能发射橙色荧光的菠萝蛋白酶铜纳米簇(Bro-CuNCs),该Bro-CuNCs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25 nm和585 nm,基于Bro-CuNCs和叶酸之间的内滤效应(IFE),叶酸可导致Bro-CuNCs的荧光发生猝灭。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叶酸在5.0×10^(-8)~2.0×10^(-6) mol·L^(-1)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度ΔF/F_(0)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F/F 0=1.56c(0.1μM)+0.046,相关系数r=0.9980,检出限为1.85×10^(-8) mol·L^(-1),加标回收率介于98.3%~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0%,说明该方法准确度好,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簇 叶酸 荧光猝灭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银纳米簇荧光探针用于沙眼衣原体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靓 周朴帆 +3 位作者 刘璐瑶 张雪冰 梁好 陈丽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6-511,共6页
采用化学法合成脱氧核糖核酸-银纳米簇(DNA-AgNCs)荧光探针,并用于沙眼衣原体色氨酸合成酶β链基因(目标序列)的选择性荧光检测。在pH 6.6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两条DNA探针和硝酸银,在还原剂硼氢化钠作用下合成了荧光强度大的DNA-AgNCs... 采用化学法合成脱氧核糖核酸-银纳米簇(DNA-AgNCs)荧光探针,并用于沙眼衣原体色氨酸合成酶β链基因(目标序列)的选择性荧光检测。在pH 6.6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两条DNA探针和硝酸银,在还原剂硼氢化钠作用下合成了荧光强度大的DNA-AgNCs。在pH 5.5乙酸铵缓冲溶液中加入目标序列和DNA-AgNCs溶液,使混合溶液体积达到100μL,其中DNA-AgNCs的浓度达到1.5μmol·L^(-1)(以DNA浓度计),于15℃反应10 min,目标序列与其中一条DNA探针杂交,DNA-AgNCs结构被破坏,检测体系荧光猝灭。结果显示:DNA-AgNCs颗粒呈类球形,粒径约为2 nm,分散性良好且未发生团聚,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分别在558,610 nm处。猝灭程度ΔF(目标序列添加后、前的检测体系荧光强度的差值)与目标序列浓度在0.23~1.10μmol·L^(-1)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57 nmol·L^(-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5%~4.9%。添加目标序列以及10倍目标序列浓度的同源序列、症状相似序列、衣原体序列和随机序列,仅目标序列加入时,检测体系荧光猝灭,说明合成的荧光探针具有优异的选择性;以海拉细胞裂解液和胎牛血清作模拟基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银纳米簇 沙眼衣原体 荧光检测
下载PDF
基于λ核酸外切酶辅助的级联型铜离子荧光检测体系的构建
11
作者 刘陈 刘金权 +2 位作者 郦瑜杰 廖力夫 肖锡林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9-76,共8页
通过将一种有效的级联信号放大策略引入铜离子荧光生物传感器中,构建了一种用于超灵敏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检测体系。这种级联型荧光检测体系结合了λ核酸外切酶辅助的靶标回收和催化发夹自组装的循环信号扩增。在铜离子的存在下,用于识别... 通过将一种有效的级联信号放大策略引入铜离子荧光生物传感器中,构建了一种用于超灵敏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检测体系。这种级联型荧光检测体系结合了λ核酸外切酶辅助的靶标回收和催化发夹自组装的循环信号扩增。在铜离子的存在下,用于识别铜离子的功能核酸的底物链被特异性切割和释放。释放出的单链DNA片段(tDNA)与5′端被磷酸标记的双链DNA(TQ-DNA)杂交形成具有平末端的双链DNA。随后,该DNA分子被λ核酸外切酶识别并切割,释放出游离的tDNA和TDNA。随着λ核酸外切酶的水解,越来越多的tDNA被回收,同时放出越来越多的TDNA。此时,TDNA作为催化发夹自组装反应的触发链,启动了新一轮的靶标循环。在TDNA的辅助下,作为分子信标的发夹DNA会与另外一个发夹DNA杂交形成新的双链DNA,同时,释放出高荧光强度。利用荧光光谱法对该体系不同反应阶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级联型铜离子荧光检测体系对痕量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核酸传感器 级联反应 λ核酸外切酶 催化发夹自组装 铜离子
下载PDF
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中国一新记录属种
12
作者 谢德春 何淑娴 +3 位作者 王超群 宋斌 郝玉娥 张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936,共6页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广东的一种腹菌类真菌进行鉴定与描述。结果表明:研究标本为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是2021年报道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广东的一种腹菌类真菌进行鉴定与描述。结果表明:研究标本为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是2021年报道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蘑菇科新属糙孢腹菌属(Asperospor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成员,目前该属只包含这一个物种,在我国首次被记录。埋生糙孢腹菌的主要特征是担子果不规则球形,外包被稍皱,初期白色至灰白色,后期呈淡棕色;子实体切开后初期淡绿色,后变为粉红色,有土腥味;担孢子14~18µm×11~16µm,宽椭圆形至近球形,粗糙,具锥形纹饰,在5%KOH溶液中呈橙褐色,在Melzer染液中加深为深棕色,孢子上常附着担子小梗残留物。研究标本保藏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GD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科 糙孢腹菌属 新记录 系统发育 形态学
下载PDF
钙蛋白酶在TOC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中的调节作用
13
作者 石晟源 肖双 +1 位作者 胡泽慧 龙鼎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究钙蛋白酶对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不同浓度TOCP处理未分化和分化的SH-SY5Y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钙蛋白酶活性。抑制钙蛋白酶活性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OCP对... 目的探究钙蛋白酶对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不同浓度TOCP处理未分化和分化的SH-SY5Y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钙蛋白酶活性。抑制钙蛋白酶活性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OCP对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抑制钙通道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胞质钙离子浓度对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TOCP诱导未分化和分化的SH-SY5Y细胞钙蛋白酶活性上升;钙蛋白酶抑制剂可降低TOCP诱导的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表达。维拉帕米和2-APB阻断钙通道后钙蛋白酶活性降低,维拉帕米而非2-APB可以抑制TOCP诱导的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结论TOCP在未分化和分化的SH-SY5Y细胞中诱导的自噬受钙蛋白酶活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钙蛋白酶 SH-SY5Y细胞系 TOCP
下载PDF
钴氮共掺杂碳点纳米酶检测血清中尿酸
14
作者 张鑫鑫 向吉玉 +5 位作者 王文娟 张旭 李婉婉 庹杨 刘金权 杨胜园 《分析试验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利用钴氮共掺杂碳点(Co, N-CD)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尿酸(UA)的还原性,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清尿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甘氨酸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通过水热法绿色合成Co, N-CD纳米酶,通过稳态动力学实验研究了Co, N-CD纳米酶的类过氧化... 利用钴氮共掺杂碳点(Co, N-CD)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尿酸(UA)的还原性,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清尿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甘氨酸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通过水热法绿色合成Co, N-CD纳米酶,通过稳态动力学实验研究了Co, N-CD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Co, N-CD纳米酶可催化H_(2)O_(2)氧化无色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色产物oxTMB,并在652 nm处有最大吸收,催化效率高。尿酸具有还原性,可与H_(2)O_(2)反应抑制催化氧化反应,降低oxTMB的生成并还原oxTMB,导致体系在652 nm处的吸光度值降低,且体系吸光度变化值(△A)与尿酸浓度(c)在12.5~20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0.0117c-0.03,线性相关系数r=0.9984,检出限为3.08μmol/L。实际血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7.4%~104.6%之间。该方法可用于人血清中尿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共掺杂碳点纳米酶 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 尿酸(UA) 比色法
原文传递
市场手持式接振工具卫生学调查研究
15
作者 贾乐乐 卜千 +3 位作者 李静芸 陈娜 龙鼎新 张忠彬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3年第2期111-113,121,共4页
目的调查市场上手持式接振工具参数并分析其特性,为手持式接振工具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调查市场常见的手持式接振工具,根据其物理参数描述其功能,研究分析目前市场手持式接振工具的卫生学情况。... 目的调查市场上手持式接振工具参数并分析其特性,为手持式接振工具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调查市场常见的手持式接振工具,根据其物理参数描述其功能,研究分析目前市场手持式接振工具的卫生学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1个品牌、118种手持式接振工具。在功能设计上,81.4%以电动机为动力来源(96种),18.6%以内燃机为动力来源(22种)。功率M(QR)为855(962.5)W,空载转速M(QR)为8000(10400)r/min。手柄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材质均为热塑性工程塑料。机身重量M(QR)为1.8(1.5)kg。在职业危害防控设计方面,27.1%有减振设计(32种),28.8%有低音降噪设计(34种),13.6%设计时有考虑了工效学因素(16种),4.2%有噪声等级标识(5种),但均无振动危害警示标识。结论手持式接振工具具有功率和重量大、空载转速快等卫生学特性,建议从材质、手柄等方面加强减振、降噪和工效学设计,规范危害警示与告知等职业危害防控设计,并完善相关参数,以便作业人员选用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接振工具 噪声 振动 卫生学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硕 谢红卫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25-829,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应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应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分析≥45岁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7.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75岁以上(OR=1.542,95%CI:1.117~2.129)会增加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P<0.0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836,95%CI:0.702~0.996)、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0.727,95%CI:0.543~0.975)、健康自评状况一般(OR=0.836,95%CI:0.712~0.981)、健康自评状况好(OR=0.802,95%CI:0.666~0.965)等因素有助于减少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的发生均有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以有效预防中老年人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雇 中老年人 农村 抑郁症状
原文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SINC蛋白激活宿主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17
作者 李昀霏 曾心靛 +5 位作者 罗宇辰 肖翠 曹赛红 胡丹 王川 陈丽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SINC蛋白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重组SINC蛋白刺激...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SINC蛋白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重组SINC蛋白刺激HeL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及ERK1/2的磷酸化程度,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SINC蛋白刺激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用50μmol/L MEK1/2抑制剂U0126预处理HeL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SINC蛋白刺激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用10μg/ml SINC蛋白刺激HeLa细胞18 h后,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最低;p-ERK1/2与ERK1/2的比值明显上调;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发现5、10、15μg/ml SINC蛋白刺激后,HeLa细胞内凋亡小体数量明显减少。加入抑制剂U0126后,Bcl-2表达下调,cleaved PARP表达量显著增加;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SINC蛋白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HeLa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SINC蛋白 MAPK/ERK通路 凋亡
原文传递
PB1样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HW2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芷莹 金泽源 +7 位作者 李万霞 曾飞 朱明卓 陈少贤 彭文仪 徐艳萍 童贻刚 柏琴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05-3217,共13页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引起医院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仍然是引起严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菌,其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噬菌体具有特异性杀菌的能力,在防治铜绿假...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引起医院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仍然是引起严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菌,其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噬菌体具有特异性杀菌的能力,在防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的】分离能裂解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为噬菌体治疗储备资源。【方法】采集环境水样,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其形态、一步生长曲线、感染复数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使用IlluminaMiSeq平台测定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Newbler3.0、GeneMarkS、BLASTp、Mauve2.4.0等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拼接、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到一株噬菌体PHW2,该噬菌体属肌尾病毒科成员,可裂解7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PA001的潜伏期为100 min,裂解期为360 min,裂解量为25 PFU/cell;噬菌体PHW2在温度25-50℃和pH 6.0-8.0范围内稳定;紫外照射7 min后PHW2活性明显下降;5%氯仿处理100 min内,PHW2仍保持较高的活性。噬菌体PHW2的基因组长65984 bp,GC含量为55.69%,编码92个ORFs,不含tRNA。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PHW2与PB1样噬菌体高度相似。体外生物被膜抑制试验和清除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PHW2能显著抑制宿主菌PA001形成的生物被膜并破坏24 h内形成的生物被膜。【结论】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PB1样噬菌体PHW2,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裂解能力强。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体外生物被膜抑制试验和清除试验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具有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B1样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厉玉婷 胡贻椿 +3 位作者 单晓云 杨晶鑫 曹杨 杨丽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7-88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初步探索中老年人维生素D适宜营养状况的界值并应用于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方法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中按年龄... 目的探讨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初步探索中老年人维生素D适宜营养状况的界值并应用于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方法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中按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取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样本750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季节等)并进行体格测量。血清中25(OH)D浓度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白细胞介素-6、甲状旁腺素含量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磷、白蛋白、肌酐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影响25(OH)D浓度、甲状旁腺素含量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校正,采用局部加权散点平滑法预测甲状旁腺素的拐点值,以非线性最小二乘和分段线性回归确定甲状旁腺素达到平台期的25(OH)D界值。以上述界值为切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不同25(OH)D切点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OH)D缺乏的界值为19.62 ng/mL,充足的界值为28.44 ng/mL。校正性别、年龄、地区、季节等混杂因素后,25(OH)D充足(≥28.44 ng/mL)能够显著降低本研究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风险[OR=0.617(0.439~0.869)]。按性别分层分析,经局部加权散点平滑法初步获得甲状旁腺素处于平台期时25(OH)D的浓度范围,男性、女性分别为20.03~28.43、13.12~26.33 ng/mL;但未能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切点。结论本研究观察到中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OH)D浓度为19.62~28.44 ng/mL时可使甲状旁腺素达到最大抑制,该界值可能因性别而异。更充足的维生素D界值水平(28.44 ng/mL)对该人群的代谢综合征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维生素D 界值 甲状旁腺素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多酶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茜盼 翁兴墉 +3 位作者 吕芷贤 蒋婷清 何军 邓仲良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49-3057,共9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长期以来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的】结合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和核酸试纸条建立一种快速检测... 【背景】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长期以来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的】结合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和核酸试纸条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以肺炎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RDS)毒素编码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等进行优化,评估其敏感性,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和其余7种病原体分析其特异性,并对35份临床样本进行验证。【结果】MIRA核酸试纸条法在37℃条件下,15 min内便可完成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 copies/μL;除肺炎支原体外,其余7种病原体均不能扩增,特异性较好。以实时荧光PCR检测为标准,MIRA核酸试纸条法对35份临床样本检测后的诊断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96.15%、阴性预测值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MIRA核酸试纸条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具有快速便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易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酶恒温扩增技术 核酸试纸条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