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A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翁兴墉 邹林涛 +3 位作者 周璇 唐红花 何军 邓仲良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聚合酶编码区(P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温度、荧光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ERA实时荧光法最佳反应体系,再对其敏感性、特...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聚合酶编码区(P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温度、荧光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ERA实时荧光法最佳反应体系,再对其敏感性、特异性、抗干扰能力、临床样本检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ERA实时荧光法在42℃、20 min内可完成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2 copies/μL;除乙肝病毒外,其他4种病毒(甲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未产生荧光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检测58份乙肝病毒临床样本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24%、阳性预测值为100%、Kappa值为0.96。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乙肝病毒早期检测方法,满足乙肝病毒快速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乙肝病毒 ERA实时荧光法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现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唯晗 周维 +3 位作者 陈梦竹 刘彦伶 叶祖峰 陈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22-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认识及体验,为制定ICU-AW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至4月,对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南华医院10名ICU护士实施关于ICU-AW的认识情况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主题分析法对所获...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认识及体验,为制定ICU-AW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至4月,对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南华医院10名ICU护士实施关于ICU-AW的认识情况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主题分析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访谈结果中提炼出4个主题:ICU护士对ICU-AW认知受限、ICU护士对ICU-AW重视度不够、ICU护士学习ICU-AW相关知识途径少、ICU护士无法获取ICU-AW知识的原因。结论ICU护士仍缺乏ICU-AW相关知识的认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培训与学习,才能为后期制定和实施ICU-AW干预措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质性研究 重症监护室 护士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及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甜 陈丽 +1 位作者 苏晓玲 何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02-304,共3页
肺炎支原体(MP)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MP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阐述NLRP3炎... 肺炎支原体(MP)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MP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阐述NLRP3炎症小体激活途径,探讨其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总结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发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MP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NLRP3炎症小体 中药治疗
下载PDF
UAS-Mlp84B-GFP转基因果蝇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4
作者 姜婷婷 张佳伟 +4 位作者 刘小玲 聂宏运 唐旻 佘美华 曾群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0-207,共8页
黑腹果蝇作为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模式生物,已经成为研究基因调控器官发育以及各种疾病发生的一个强有力的模型。为了探究Mlp84B在果蝇体内的表达定位及互作蛋白质,首先将含启动子元件的果蝇Mlp84B基因组融合GFP序列克隆至pUAST表达... 黑腹果蝇作为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模式生物,已经成为研究基因调控器官发育以及各种疾病发生的一个强有力的模型。为了探究Mlp84B在果蝇体内的表达定位及互作蛋白质,首先将含启动子元件的果蝇Mlp84B基因组融合GFP序列克隆至pUAST表达载体中,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注射到果蝇早期受精卵;其次通过杂交获得红眼果蝇,经单果蝇建系、平衡子定位后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果蝇;最后通过在果蝇体内检测到GFP的表达,同时经qRT-PCR检测到Mlp84B的表达水平上升,证实转基因果蝇构建成功。GFP定位结果显示,内源Mlp84B在果蝇肌肉系统表达,并且Mlp84B与Act57B在果蝇体内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UAS-Mlp84B-GFP转基因果蝇可以作为肌肉的标记品系,这为探究肌肉系统形成和稳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重组质粒 绿色荧光蛋白(GFP) 转基因果蝇 肌肉系统
下载PDF
鼻内滴入罗伊氏乳杆菌TR02减轻肺炎支原体诱导的小鼠肺部炎症损伤
5
作者 田巍 杜霆锋 +3 位作者 何桂婷 谭田平 孟雁 魏红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滴入罗伊氏乳杆菌TR02(Lactobacillus reuteri TR02,Lr TR02)对BALB/c小鼠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免疫调节。方法小鼠随机分2组,分别连续2 d经鼻滴入PBS或Lr TR02,第3天经呼吸道感染2×107... 目的探讨经鼻滴入罗伊氏乳杆菌TR02(Lactobacillus reuteri TR02,Lr TR02)对BALB/c小鼠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免疫调节。方法小鼠随机分2组,分别连续2 d经鼻滴入PBS或Lr TR02,第3天经呼吸道感染2×107菌落形成单位的Mp。Mp感染后第3天处死小鼠,固体培养和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p载量,病理切片HE染色分析肺组织炎症,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ELISA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7A和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预先经鼻滴入Lr TR02不影响Mp感染第3天小鼠肺组织Mp载量,但可阻止Mp感染引起的小鼠体重减轻,并显著减轻肺组织炎症。与对照组比较,经鼻滴入Lr TR02小鼠感染Mp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比例减少,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肺组织TNF-α、IL-8和IL-17A的分泌水平降低,IL-10的表达增加,但未显著影响IL-6的产生。结论经鼻滴入Lr TR02可减少Mp感染小鼠中性粒细胞浸润和MPO活性,减少TNF-α、IL-8和IL-17A的分泌,增加IL-10的产生,减轻感染早期肺组织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罗伊氏乳杆菌TR02 中性粒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期间红细胞分布宽度波动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秀娟 余珊 +4 位作者 苏剑辉 甘甜 叶祖峰 何军 田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期间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提取重症临床科研数据库中数据,选取马塞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2008—2019年收治的1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红...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期间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提取重症临床科研数据库中数据,选取马塞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2008—2019年收治的1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将患者分为高RDWCV组(RDWCV>2%,n=721)与低RDWCV组(RDWCV≤2%,n=389)。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RDWCV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入院后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高RDWCV组患者年龄、平均红细胞小于低RDWCV组,简化急性生理功能评分Ⅱ(SAPSⅡ)、RDW、平均白细胞、肝疾病比例大于低RDW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RDWCV、年龄、种族、SAPSⅡ、高脂血症、平均白细胞均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RDWCV预测接受吸氧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未发生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57(95%可信区间0.53~0.61),敏感度0.78,特异度0.63,最佳截断值1.65%。低RDWCV组患者入院后90 d死亡发生率为42.8%(166/389),高于高RDWCV组的35.2%(254/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RDWCV、年龄、种族、SAPAⅡ、平均白细胞、入院RDW、高脂血症、肝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均为入院后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低的RDWCV为接受吸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吸氧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多酶恒温扩增核酸试纸条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茜盼 翁兴墉 +3 位作者 吕芷贤 蒋婷清 何军 邓仲良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49-3057,共9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长期以来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的】结合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和核酸试纸条建立一种快速检测... 【背景】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长期以来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而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的】结合多酶恒温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和核酸试纸条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以肺炎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RDS)毒素编码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等进行优化,评估其敏感性,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和其余7种病原体分析其特异性,并对35份临床样本进行验证。【结果】MIRA核酸试纸条法在37℃条件下,15 min内便可完成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 copies/μL;除肺炎支原体外,其余7种病原体均不能扩增,特异性较好。以实时荧光PCR检测为标准,MIRA核酸试纸条法对35份临床样本检测后的诊断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96.15%、阴性预测值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MIRA核酸试纸条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具有快速便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易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酶恒温扩增技术 核酸试纸条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