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龙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8-0080,共3页
在肝衰竭诊断环节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探索分析该检验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40例肝衰竭患者(视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视为对照组),均... 在肝衰竭诊断环节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探索分析该检验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40例肝衰竭患者(视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视为对照组),均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对照分析两者检验结果,旨在为该疾病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结果 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水平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水平表达均高于中期患者、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水平表达均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应用于肝衰竭临床诊断环节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医师诊断疾病、评估病情进展、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等多个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价值 病情进展
下载PDF
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诊断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伍耀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0-033,共4页
探究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验应用于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项目起止时间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此时间段抽取本院诊治的8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84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分别采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检测... 探究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检验应用于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项目起止时间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此时间段抽取本院诊治的8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84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分别采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检测,并进行对比论证。结果 试验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B、T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而DBIL、AST、ALT以及ALP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学指标HDL-C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而LDL-C、TC、TG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肝功能联合血清学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检测(P<0.05)。结论 肝功能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任意一种方法单独检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确切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血清学指标 诊断 脂肪肝
下载PDF
血清Cys-C水平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陈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临床期DN患者(n=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入院时静脉血样、离心,检测血清Cys-C、肌酐(Scr)、尿酸(SUA)等...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临床期DN患者(n=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入院时静脉血样、离心,检测血清Cys-C、肌酐(Scr)、尿酸(SUA)等指标水平。探索分析血清Cys-C水平和临床期DN疾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V期DN患者血清Cys-C水平(5.21±1.74mg/L)、Scr水平(48.34±34.64μmol/L)、UA水平(489.34±32.64μmol/L)均高于III期、IV期DN患者(P<0.05);血清Cys-C水平、Scr水平、UA水平和临床期DN分期为正相关(r=0.823、0.768、0.292),且三项指标检测灵敏度、特异度较高(P<0.05)。结论 血清Cys-C水平和临床期DN病情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诊断效能较为理想,能为临床期DN病情评定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水平 病情进展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碧莎 刘双全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梅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播性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Omp)是一类具有关键性功能的蛋白。Omp在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原性、黏附宿主细胞以及转运营养物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梅毒螺旋... 梅毒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播性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Omp)是一类具有关键性功能的蛋白。Omp在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原性、黏附宿主细胞以及转运营养物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梅毒螺旋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等特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外膜蛋白 稀有外膜蛋白 外膜脂蛋白
下载PDF
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5
作者 黄海霞 吴芷莹 +5 位作者 王秋平 曾利 彭诗慧 刘慧清 楼萍 柏琴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目的 探究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LEV)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生物被膜实验分为不同浓度LLY组、不同质量浓度LEV组、不同浓度LLY与不同质量浓度LEV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的生... 目的 探究噬菌体LLY联合左氧氟沙星(LEV)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生物被膜实验分为不同浓度LLY组、不同质量浓度LEV组、不同浓度LLY与不同质量浓度LEV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的生物量,MTT法检测生物被膜细胞相对活性,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生物被膜结构。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LEV处理后的噬菌斑直径;点滴裂解实验检测LEV诱导鲍曼不动杆菌ABLL释放前噬菌体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6 PFU/mL LLY+8 mg/L LEV组的ABLL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细胞相对活性降低(P<0.05),且降低效果优于8 mg/L LEV组和10~6 PFU/mL LLY组(P<0.05),该联合组对生物被膜网状结构破坏效果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LEV处理组噬菌斑的直径增大(P<0.05)。LEV可以诱导ABLL释放前噬菌体。结论 噬菌体LLY联合LEV可以有效抑制或清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的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LLY 左氧氟沙星 生物被膜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LL 联合作用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T3SS效应蛋白CT622通过激活ERK/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Hela299细胞凋亡
6
作者 胡艺宝 彭彬峰 +2 位作者 曹倩 雷文波 刘双全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究沙眼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CT622对Hela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CT622蛋白刺激Hela299细胞,筛选最佳刺激质量浓度。将细胞实验分为PBS组(空白对照)、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阳性对照)、CT622组... 目的探究沙眼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CT622对Hela299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CT622蛋白刺激Hela299细胞,筛选最佳刺激质量浓度。将细胞实验分为PBS组(空白对照)、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阳性对照)、CT622组、CT622+TNF-α组、CT622+PD98059(ERK1/2抑制剂)组、CT622+SB203580(p38抑制剂)组、CT622+TNF-α+PD98059组、CT622+TNF-α+SB203580组。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299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裂解的Caspase-3(cleaved-Case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凋亡信号通路中信号分子ERK/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5 mg/L CT622蛋白为Hela299细胞最佳刺激质量浓度。CT622蛋白显著抑制Hela299细胞的凋亡,并上调ERK1/2、p38 MAPK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利用ERK1/2和p38 MAPK抑制剂与CT622联合处理可以明显增加Hela299细胞凋亡程度。结论T3SS效应蛋白CT622通过激活ERK/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Hela29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T622效应蛋白 ERK/p38 MAPK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上调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的表达及改善完全费氏佐剂所致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雅娟 杨彬 +4 位作者 曾学晴 梁玥 刘志文 曹文宇 钟小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疼痛模型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6只ICR雌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组、CFA组和DEX+CFA组,每组n=12。向小鼠右后肢足底皮下注射10μl ... 目的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疼痛模型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6只ICR雌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组、CFA组和DEX+CFA组,每组n=12。向小鼠右后肢足底皮下注射10μl CFA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模型,DEX+CFA组小鼠在痛阈检测前30 min腹腔注射0.025 mg/kg DEX,1次/1 d,持续7 d。实验采用von-frey纤维丝评价3组小鼠机械性痛阈值;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采用糖水偏好、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检测3组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海马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B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及突触相关蛋白谷氨酸受体1(GluR1)和GluR2的表达,每组n=8;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新生神经元标记物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的表达情况,每组n=4。结果痛阈检测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注射后的第1天、3天、7天小鼠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CFA组相比,DEX+CFA组小鼠机械疼痛阈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旷场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进入中央格区域的时间(P<0.01)、次数(P<0.01)和中央格运动距离(P<0.01)均明显减少,而DEX+CFA组小鼠进入中央格区域的时间(P<0.01)、次数(P<0.05)和距离(P<0.05)明显多于CFA组。抑郁样行为检测结果显示,CFA组小鼠糖水偏好百分比(P<0.05)与NS组相比明显减少,悬尾不动时间(P<0.01)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01)与NS组相比均显著增加;而DEX干预能明显增加小鼠糖水偏好百分比(P<0.05),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ADRB2(P<0.001)、BDNF(P<0.001)、TrkB(P<0.01)、GluR1(P<0.001)和GluR2(P<0.001)明显减少;DEX干预能明显增加ADRB2(P<0.05)、BDNF(P<0.001)、TrkB(P<0.001)、GluR1(P<0.001)和GluR2(P<0.00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DCX平均吸光度显著降低(P<0.05);与CFA组相比,DEX+CFA组小鼠海马DCX平均吸光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上调BDNF-TrkB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从而改善CFA所致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右美托咪定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发生 焦虑样行为 抑郁样行为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原文传递
沙眼衣原体T3SS效应蛋白CT622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以及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彬峰 陈诗诗 +3 位作者 舒明艺 陈恩 雷文波 刘双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CT622蛋白,制备CT622多克隆抗体,初步探讨CT622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CT622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t D型基因组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 目的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CT622蛋白,制备CT622多克隆抗体,初步探讨CT622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CT622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t D型基因组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GEX-6p-1/CT622;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beads纯化GST-CT622融合蛋白,PreScission Protease酶切除GST标签后获取纯化的CT622蛋白;将纯化的CT622蛋白去内毒素处理后,经皮下免疫新西兰兔获取抗CT622抗体,采用抗原亲和纯化层析柱进行抗体纯化,BCA测定抗体浓度,SDS-PAGE鉴定多克隆抗体纯度,ELISA检测抗体效价;用不同浓度的CT622蛋白处理HeLa细胞24 h,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CT622蛋白,该蛋白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0.8 mol/L,30℃、180 r/min条件下诱导4 h。制备兔源性抗CT622多克隆抗体,纯化后抗CT622抗体浓度为0.75 mg/ml,纯度>70%,ELISA检测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512000左右;经1~15μg/ml浓度梯度的CT622蛋白处理HeLa细胞后,其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沙眼衣原体CT622蛋白,制备了高效价兔源性抗CT622抗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T622蛋白能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T622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