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朱肖 邓小军 +3 位作者 涂逸轩 刘一剑 张宏文 尹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8-1047,共10页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局部和全身效应的多功能脂肪组织,其解剖位置特殊,代谢和组织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脂肪组织.在生理条件下,EAT具有产热和保护心脏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EAT通过分泌多...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局部和全身效应的多功能脂肪组织,其解剖位置特殊,代谢和组织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脂肪组织.在生理条件下,EAT具有产热和保护心脏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EAT通过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脂肪因子,参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发展.EAT的厚度/体积及其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与CVD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减轻体重和药物等均可恢复EAT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提示其有望成为CVD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的指标.本文通过对EAT的特征、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血管损伤后重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CVD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CVD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血管外膜 炎症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体会研究
2
作者 杨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探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调取2023.1-2024.3期间临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者资料,总例数50,抽签分组,一组例数25,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组间患者情绪、自护技能、满意情况、血凝指... 探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调取2023.1-2024.3期间临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者资料,总例数50,抽签分组,一组例数25,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组间患者情绪、自护技能、满意情况、血凝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2组HAMA/HAMD情绪分差异显著,实验组分值更低,P<0.01;干预前比较组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分数P>0.05,干预后各分值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技能、概念、责任感、知识等分数更高;实验组满意度评分较另一组更高,P<0.05;干预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下降,3项指标低于参照组,P<0.01。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多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提升其自我照护技能,进一步疏解其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影响 负面情绪 满意度 血凝指标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徐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61-264,共4页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患者采取手术疗法时配合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2023年1月开始研究,2023年12月结束,从该时段内抽选研究样本,均是在我院采取手术疗法,罹患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总计58例,抽签模式分组,29例患者...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患者采取手术疗法时配合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2023年1月开始研究,2023年12月结束,从该时段内抽选研究样本,均是在我院采取手术疗法,罹患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患者,总计58例,抽签模式分组,29例患者/组,包括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疗法,于此过程中,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配合优质护理,评估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溃疡面及血肿情况痊愈用时、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有研究意义,研究组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阶段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有研究意义,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心理、生活质量等分数比较有研究意义,不良心理及疼痛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数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缩短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恢复身体用时,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疾病疼痛程度、消除不良心态、促进日常生活品质方面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大隐静脉曲张 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鑫国 张宏文 +3 位作者 邓小军 彭鹏 谢卫华 段诗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C)-病因(E)-解剖(A)-病理生理(P)即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8例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先行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高位结扎,根据患... 目的分析临床(C)-病因(E)-解剖(A)-病理生理(P)即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98例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先行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高位结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微创治疗手术,其中泡沫硬化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85例,激光腔内闭合术、泡沫硬化和点状剥脱13例。结果所有98例静脉曲张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切口感染及严重皮肤灼伤;所有患者溃疡愈合。结论在CEAP 5级以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要灵活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泡沫硬化术、激光腔内闭合和曲张静脉点状剥脱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微创治疗 CEAP5级
下载PDF
中药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堃昊 张宏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6期37-39,共3页
随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ASO患者通过腔内治疗后静息痛、跛行等症状得到缓解,而部分患者会因为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病情进展、下肢缺血症状加重。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西药、中药及... 随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ASO患者通过腔内治疗后静息痛、跛行等症状得到缓解,而部分患者会因为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病情进展、下肢缺血症状加重。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西药、中药及中西结合等治疗手段可减少ASO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中药防治
下载PDF
胃饥饿素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靖海岭 张宏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1293,1298,共4页
胃饥饿素(Ghrelin)是Kojima等1999年发现的具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脑肠肽。Ghrelin在体内主要活性形式是酰基化后的ghrelin,其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受体的一种亚型,即GHSR-1a相结合,
关键词 抗动脉粥样硬化 饥饿 RECEPTOR GHRELIN GHRELIN 氨基酸残基 生长激素
下载PDF
Galectin-3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谭阳辉 靖海岭 张宏文 《蛇志》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进行性动脉血管疾病,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从单一的内膜改变到血管狭窄,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BNP、hc-CRP、c-TNI、心肌酶等许多生物标志...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进行性动脉血管疾病,病理表现复杂多样,从单一的内膜改变到血管狭窄,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BNP、hc-CRP、c-TNI、心肌酶等许多生物标志运用于心脑血管病变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CTIN-3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成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1-064,共4页
探析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截取2023.1至2024.2期间临床PHC治疗患者64例,分组调查,抽签法分组,一组32例,参照组:常规的放化疗,研究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不良反应、症状评分、肝... 探析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截取2023.1至2024.2期间临床PHC治疗患者64例,分组调查,抽签法分组,一组32例,参照组:常规的放化疗,研究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不良反应、症状评分、肝功能及AFP等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中晚期肝癌治疗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P<0.05;治疗前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显著减轻,肝区疼痛、乏力、腹胀等评分低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更小,各指标TBIL、AST、ALT、GGT水平低于参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直径明显缩小,研究组甲胎蛋白水平呈明显的递减趋势,与参照组相比,P<0.05。结论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PHC疾病中总体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AFP和临床症状评分,对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更小,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中晚期 治疗效果 肝功能 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新型微创剥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探讨
9
作者 罗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3-095,共3页
分析新型微创剥脱器(NMI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SV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07月~2024年07月本医院收治的GSVV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VCSS评... 分析新型微创剥脱器(NMI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SV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07月~2024年07月本医院收治的GSVV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高,P<0.05。结论 NMIS治疗GSVV,可改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微创剥脱器 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和置管溶栓对87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鑫国 陈堃昊 +5 位作者 胡章 邓小军 段诗姣 谢卫华 鄢琼 张宏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3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机械性血栓抽吸与置管溶栓(CDT)对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急性中央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87例,其中男45例,女42例。血栓抽吸组39例,采用大导管或者鞘管行血栓抽吸,术后辅... 目的回顾性分析机械性血栓抽吸与置管溶栓(CDT)对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急性中央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87例,其中男45例,女42例。血栓抽吸组39例,采用大导管或者鞘管行血栓抽吸,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CDT组48例,采用溶栓导管行血栓接触式溶栓,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1、2年的股浅静脉有效内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血液返流时间、返流距离和出院后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概率。结果术后数据分析显示,两组间股浅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处理=10 197.500,P<0.001),治疗后6个月,1、2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42.770,P<0.001),同时处理方法与时间因素间存在协同的交互效应(F处理×时间=317.749,P<0.001)。两组间股浅静脉瓣膜返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处理=14 529.193,P<0.001),治疗后6个月,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70.189,P<0.001),同时处理方法与时间因素间存在协同的交互效应(F处理×时间=501.604,P<0.001)。两组间股浅静脉血液返流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处理=4 842.897,P<0.001),治疗后6个月,1、2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13.343,P<0.001),同时处理方法与时间因素间存在协同的交互效应(F处理×时间=313.582,P<0.001)。在随访期内,CDT组PTS发生概率[35.42%(17/48)]与血栓抽吸组[15.40%(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50,P<0.001)。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可以早期扩大股浅静脉有效管腔,减轻瓣膜处血液返流时间和距离,降低远期PTS发生概率,较CDT可以有效保护静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置管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功能
原文传递
PTVE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鑫国 邓小军 +4 位作者 刘旭云 段诗姣 谢卫华 鄢琼 张宏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4-97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搜集本院130例行PTVE的患者发生除栓塞后综合征以外的其他并发症,总结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有效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搜集本院130例行PTVE的患者发生除栓塞后综合征以外的其他并发症,总结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有效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结果发生特殊并发症者18例,发生率为13.85%,包括TH胶栓塞肺动脉8例,栓塞门静脉5例,穿刺导丝折断2例,肋间动脉损伤2例,肋间动脉合并肺动脉损伤1例。其中死亡1例,为肋间动脉合并肺动脉损伤的病例,其余患者经过适当处理,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PTVE治疗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但具有一定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后可降低并发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条封堵穿刺通道在经皮经脾门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孙鑫国 邓小军 +4 位作者 张宏文 刘琼 胡章 段诗姣 谢卫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9-902,共4页
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12例门静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皮经脾途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均通过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条栓塞封堵穿刺通道。12例患者中有11例封堵技术上都是成功的,没有出现穿刺通道的出血。1例患者术后... 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12例门静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皮经脾途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均通过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条栓塞封堵穿刺通道。12例患者中有11例封堵技术上都是成功的,没有出现穿刺通道的出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与穿刺通道相关性出血,经输血后好转,未行手术干预。术后随访未出现与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条应用有关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条封堵经皮经脾门静脉置管术后穿刺通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栓塞治疗 弹簧圈 明胶海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