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孔育姗 田科 +2 位作者 谷刚 张婷 曾丹 《蛇志》 2020年第2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校2017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随机分成两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实验组采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进行教学,即学生关注呼吸公众号,... 目的探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校2017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随机分成两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实验组采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进行教学,即学生关注呼吸公众号,并参与呼吸公众号内容推送,以PBL模式即问题加答案的形式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均选用同一教材,由同一临床老师带教,实习结束同时测试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及呼吸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知识的掌握水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公众号 PBL法 呼吸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
下载PDF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1
2
作者 谷刚 田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9-66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与无创正压通气方式(NIPPV)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支气管镜合并NIPPV...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与无创正压通气方式(NIPPV)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支气管镜合并NIPPV方式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NIPPV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NIPPV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测,观察组的病原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一旦呼吸道感染情况恶化,气道分泌的杂质难以自己排出时,对其实施支气管镜联合NIPPV方式治疗,可以帮助分泌物排出,使得呼吸道畅通,缓解呼吸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治疗使用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令波 张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分析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 目的探讨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肺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分析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结果80例肺心病患者中有19例不能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率为2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疾病认知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有恐惧心理、有压迫和憋气不适感、护理操作不得当是导致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肺心病无创呼吸机治疗失败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高度警惕并应对高危因素,提高患者配合度,保证其顺利完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无创呼吸机 治疗失败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癌症
4
作者 张婷 黄蓉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10期1145-1149,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可能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增加癌症死亡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OSA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OSA与癌症密切相关。动物实验揭示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通过改变肿瘤生物学参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流行病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可能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增加癌症死亡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OSA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OSA与癌症密切相关。动物实验揭示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通过改变肿瘤生物学参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对癌症危险因素筛查提供新视角,同时为OSA合并癌症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癌症
下载PDF
综合呼吸训练式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陈可馨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0期30-30,共1页
分析面向 COPD 患者实施综合呼吸式训练护理对其肺功能的影响程度。 方法:在我院呼吸科选取 82 例确诊患有 COPD 疾病的患者,观察患者在接受综合呼吸训练式护理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运用综合呼... 分析面向 COPD 患者实施综合呼吸式训练护理对其肺功能的影响程度。 方法:在我院呼吸科选取 82 例确诊患有 COPD 疾病的患者,观察患者在接受综合呼吸训练式护理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运用综合呼吸训练式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有非常显著地促进作用。 组间对比显示出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提升患者的肺功能,优化患者对于整体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都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患者 综合呼吸式训练 肺功能 满意度
下载PDF
血气分析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卫忠 蒋宏辉 +1 位作者 石旺 蒋宏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估血气分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动脉血气结果。结果4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气分析显示:PaO2降低的敏感性为81.40%;PaCO2降低的敏感性为69.77%;P(A-a)O2升高的敏... 目的评估血气分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动脉血气结果。结果4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气分析显示:PaO2降低的敏感性为81.40%;PaCO2降低的敏感性为69.77%;P(A-a)O2升高的敏感性为88.37%;当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时,PaO2降低或PaCO2降低的敏感性为90.70%;PaO2降低或P(A-a)O2升高的敏感性为95.35%;P(A-a)O2升高或PaCO2降低的敏感性为97.67%;1例P(A-a)O2和PaCO2均正常者。结论PaCO2和P(A-a)O2均正常可作为排除急性肺栓塞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气分析 诊断价值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忠 石旺 +1 位作者 蒋宏辉 蒋宏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6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3例患者795支肺动脉分支中254支发生栓塞(32%),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152处(60%)、完全性阻塞76处(30%... 目的评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3例患者795支肺动脉分支中254支发生栓塞(32%),直接征象:部分性充盈缺损152处(60%)、完全性阻塞76处(30%)、轨道征8处(3%)、附壁血栓6处(2%),灌注减低并密度不均12处(5%);间接征象:肺动脉扩张13例(30%)、栓塞近端肺小动脉异常增粗6例(14%)、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22例(51%)、马赛克征3例(7%)、胸腔积液7例(16%)、肺不张7例(16%)、肺楔形变4例(9%)、磨玻璃影6例(14%)。结论SCTPA是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准确、简便、无创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病因及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昭红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继发性气胸 特发性气胸 病因 发病机理
下载PDF
气管神经鞘瘤误诊为难治性哮喘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卫忠 陈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气管神经鞘瘤 误诊 吸入治疗 反复发作 支气管哮喘 普米克都保 奥克斯都保
下载PDF
62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卫忠 陈博 周菁华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2例SCLC中,中心型SCLC 53例(85.5%),周围型SCLC 9例(14.5%)。61例(98.4%)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1例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其中...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2例SCLC中,中心型SCLC 53例(85.5%),周围型SCLC 9例(14.5%)。61例(98.4%)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1例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其中肿块密度均匀58例(93.5%),钙化及空洞1例。37例(59.7%)发现支气管狭窄,16例(25.8%)伴阻塞性肺炎,10例(16.3%)伴阻塞性肺不张。34例(54.8%)纵隔大血管被包埋或侵犯。60例(96.8%)肺门淋巴结增大,54例(87.1%)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 SCLC的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旺 陈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综合检查而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16例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右心系统扩大41例、肺动脉增宽37例、室间隔运动异常2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综合检查而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16例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右心系统扩大41例、肺动脉增宽37例、室间隔运动异常28例、三尖瓣反流41例、肺动脉收缩压增高3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大致正常者7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临床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卫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学观念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13
作者 王卫忠 田科 吴令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8-1658,共1页
患者,男,26岁,已婚,警察,湖北人。因发热1月余,干咳10 d 于2013年1月29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骤起发热,伴寒战,体温可达40.3℃,发热多在每天下午到晚上出现,次日晨出汗热退,伴有纳差。无咳嗽、咳痰、胸痛,无腹痛... 患者,男,26岁,已婚,警察,湖北人。因发热1月余,干咳10 d 于2013年1月29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骤起发热,伴寒战,体温可达40.3℃,发热多在每天下午到晚上出现,次日晨出汗热退,伴有纳差。无咳嗽、咳痰、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心悸气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 心悸气促 发热 患者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行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质沉积症一例
14
作者 黄希 邓立普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4-645,共2页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是一种以慢性肺泡沉积大量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质类物质为特征的极少见肺部疾病。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和低氧血症等。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弥散性磨玻璃影。全肺灌洗术(WLL)通过灌...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是一种以慢性肺泡沉积大量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质类物质为特征的极少见肺部疾病。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和低氧血症等。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弥散性磨玻璃影。全肺灌洗术(WLL)通过灌洗将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清除,从而改善PAP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全肺灌洗术 全身麻醉 进行性呼吸困难 治疗 活性物质 胸部X线片 肺部疾病
下载PDF
难治性哮喘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王卫忠 田科 吴令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176-177,共2页
难治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高,急诊就诊频率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15倍,住院频率则为20倍[1]。为充分认识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作者收集4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诊断
下载PDF
以子宫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误诊1例
16
作者 刘昭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子宫出血 误诊
下载PDF
肺灌洗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17
作者 钟焕晖 侯立力 石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BIS监测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与丙泊酚恒速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下肺灌洗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5例ASAⅠ~Ⅲ级行肺灌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T)组和恒速输注组(H)组:T组予丙泊... 目的:比较BIS监测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与丙泊酚恒速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下肺灌洗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5例ASAⅠ~Ⅲ级行肺灌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T)组和恒速输注组(H)组:T组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基值分别为3μg/mL、3ng/mL,调整靶浓度以保持BIS值在40~60之间;H组予丙泊酚与芬太尼,负荷量分别是1.5 mg/kg、5ug/kg,丙泊酚维持量5mg.kg.h,根据血压、心率的变化趋势同向调整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剂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与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均少。结论:BIS监测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平稳,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少,不失为肺灌洗术麻醉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灌洗术 BIS 丙泊酚 瑞芬太尼 TCI
下载PDF
示教及反示教在用力肺活量检查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新衡 张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5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受试者配合度的方法,以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报告的测试质量。方法将2013年3月~2013年7月的200例用力肺活量检查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检查方法,观察组在检查前强化示教与反示... 目的探讨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受试者配合度的方法,以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报告的测试质量。方法将2013年3月~2013年7月的200例用力肺活量检查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检查方法,观察组在检查前强化示教与反示教程序,按《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的质控标准评价2组检查质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平均秩次为113.15,对照组平均秩次为87.85,提示对照组用力肺活量报告质量检测的重复性差、控制差(P〈0.01)。结论加强示教及反示教练习,可以明显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报告的测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教 反示教 用力肺活量检查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失败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荣 王卫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162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根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127例)与失败组(3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年龄;...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162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根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127例)与失败组(3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年龄;入院时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 h及3 h后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结果 162例患者中有127例成功(78.4%),男∶女=96∶31;5例失败(21.6%),男∶女=29∶6;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h后,成功组RR、HR均低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治疗1、3 h后的RR,治疗3 h后的H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失败组治疗3 h后的RR,治疗1、3 h后的HR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治疗3 h后的RR高于本组治疗1 h后,成功组治疗3 h后的HR低于本组治疗1 h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后:成功组pH值、PaO2、PaO2/FiO2均高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h后:成功组pH值、PaO2、PaO2/FiO2高于失败组, PaCO2低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h后与治疗前比较:成功组pH值、PaO2、PaCO2、PaO2/FiO2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PaO2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h后与治疗1 h后比较:成功组治疗3 h后PaCO2低于本组治疗1 h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3 h后呼吸过速、心动过速、氧合状态、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无明显动态改善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失败的可能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失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水通道蛋白1,5与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艳 邓立普 《蛇志》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种可快速完成水分子细胞内外跨膜转运的跨膜蛋白家族,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症,死亡率高。有大量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Ps)与肺水清除密切相关,其中AQP1,5在肺水转运中尤...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种可快速完成水分子细胞内外跨膜转运的跨膜蛋白家族,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症,死亡率高。有大量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Ps)与肺水清除密切相关,其中AQP1,5在肺水转运中尤为重要,这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肺内液体跨膜转运及细胞内外环境平衡调节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肺损伤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AQP1 AQP5 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