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大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贺更生 陈国栋 +1 位作者 文武 曹金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68例拟行大手术治疗的腹部外科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3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3 d和术后第7天营养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大手术围手术期病人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68例拟行大手术治疗的腹部外科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3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3 d和术后第7天营养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PN组病人术后第7天各项营养和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3 d(P<0.05);而EN组病人的体重(WT)、总蛋白(TP)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降幅明显小于PN组(P<0.05)。EN组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分别比PN组提前18 h和29.1 h(P<0.05),术后住院天数亦短于PN组(P<0.05)。EN组病人腹腔感染、消化道瘘和术后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围手术期EN支持可显著改善腹部外科大手术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肝癌精准切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国栋 余子建 +3 位作者 贺更生 罗加兴 李汉贤 黄秋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22-2625,共4页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模式下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1)及肠外营养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7 d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消...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模式下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1)及肠外营养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7 d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肠外营养组营养及免疫指标术后7 d较术前3 d均降低,其中以血红蛋白(HB)(P<0.05)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P<0.01)较显著;而对术后7 d与术前3 d的各项指标降幅相比,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的TP及ALB降幅明显减少(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排便平均时间分别比肠外营养组提前15.1h和27.9 h,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降低(17.3%比40.4%,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对其存在营养风险的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快速康复模式下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肝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 精准肝切除
下载PDF
APC/β-catenin/TCF通路在奥曲肽调控结肠癌SW480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松 包铮 +3 位作者 龙建武 肖忠盛 李峰 梁庆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857-3862,共6页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rotide,OCT)对结肠癌SW480细胞中APC/β-catenin/TCF通路各热点分子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影响,初步探讨OCT调控SW480细胞APC/β-catenin/TCF通路的分子靶点.方法:(1)mRNA检测: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rotide,OCT)对结肠癌SW480细胞中APC/β-catenin/TCF通路各热点分子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影响,初步探讨OCT调控SW480细胞APC/β-catenin/TCF通路的分子靶点.方法:(1)mRNA检测: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OCT组(10-10mol/L),分别提取两组细胞的总RNA,以RT-PCR法检测APC2、AXIN、CK1α、CyclinD1、FZD7的mRNA,筛选出两组细胞5个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2)蛋白检测: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OCT1、2、3组(10-14、10-12、10-10mol/L),分别提取4组细胞的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法检测APC2、CK1α、CyclinD1的蛋白质,鉴定4组细胞中3个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1)mRNA检测:OCT组(10-10mol/L)中APC2、CK1α的mRNA表达上调(均P<0.05),CyclinD1的mRNA表达下调(P<0.05),AXIN和FZD7的mRNA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2)蛋白检测:OCT1、2、3组中APC2、CK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OCT通过强化APC2、CK1α"负反馈"调节作用,下调靶基因CyclinD1,负性调控结肠癌SW480中APC/β-catenin/TCF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SW480细胞 APC/β-catenin/TCF信号通路 APC2 CK1α CYCLIND1
下载PDF
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戴小明 黄秋林 +2 位作者 贺更生 罗加兴 韩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例改良腹壁吊线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例改良腹壁吊线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除1例因局部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于剑突下增加1个操作通道改为吊线二孔法外,其余19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9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2~8mL,平均5mL;术后无近期并发症,腹壁几乎见不到疤痕。结论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并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1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曹金敏 陈国栋 +2 位作者 张伟 廖黎 贺更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31-632,637,共3页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4岁,因“反复上腹胀痛半年,发现胃体隆起病变1月”人院。患者自述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剑突下腹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便血等其他特殊症状。我院2013年12月2日胃镜提示:①胃体溃疡(Al期),②胃体粘...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4岁,因“反复上腹胀痛半年,发现胃体隆起病变1月”人院。患者自述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剑突下腹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便血等其他特殊症状。我院2013年12月2日胃镜提示:①胃体溃疡(Al期),②胃体粘膜隆起病变;镜下组织活检提示:胃体粘膜浅表性炎伴灶性腺体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查体:腹平软,未扪及明显包块,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腹腔镜 胃镜 胃间质瘤
下载PDF
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秋林 戴小明 +1 位作者 罗加兴 韩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09年7月,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3例胆囊息肉患者采用2丝线经腹壁胆囊浆肌层缝合打结后不同部位腹壁穿出牵引辅助下实施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09年7月,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3例胆囊息肉患者采用2丝线经腹壁胆囊浆肌层缝合打结后不同部位腹壁穿出牵引辅助下实施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采用此术式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80min,平均55min,出血量均小于5mL;另1例因胆囊三角解剖过程中出血转三孔法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术后3、4d痊愈出院。随访无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结论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辅助下的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可行的,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及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秋林 于永政 +1 位作者 阳勇 吕忠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并在体外检测其对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靶向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cDNA序列并与pSUPER载体连接,构建VEGF siRNA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后,脂质体2000介导V... 目的:构建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并在体外检测其对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靶向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cDNA序列并与pSUPER载体连接,构建VEGF siRNA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后,脂质体2000介导VEGF siRNA转染HepG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 siRNA表达载体转染的HepG2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结果:通过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成功构建了靶向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VEGF siRNA表达载体的HepG2细胞VEGF mRNA及VEGF165表达下调,其抑制率分别为65%和74%.实验组中的HepG2中VEGF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空载体组表达量显著下降(0.304±0.062vs0.896±0.061,0.884±0.074,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且该载体在体外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VEGF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肝癌
下载PDF
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siRNA表达载体裸鼠成瘤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秋林 刘璇 +4 位作者 阳勇 曹超 戴小明 韩东 雷俊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siRNA表达载体对人肝癌细胞株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设计并合成构建好的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psuper.retro.neo-VEGF-siRNA表达载体转入HepG2细胞,通过G418抗性筛选出稳定株(HepG2/psuper... 目的探讨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siRNA表达载体对人肝癌细胞株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设计并合成构建好的靶向肝癌HepG2细胞VEGF基因的psuper.retro.neo-VEGF-siRNA表达载体转入HepG2细胞,通过G418抗性筛选出稳定株(HepG2/psuper.retro.neo-VEGF-siRNA,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HepG2/psuper.retro.neo组)和空白组(HepG2组)。分别移植BALA/c裸鼠成瘤,计算各组鼠成瘤潜伏期和接种20 d后瘤重,Western-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裸鼠成瘤潜伏期分别为(9.2±1.2)、(3.9±0.7)和(3.8±0.9)d;接种20 d后3组平均瘤重分别为(194±57)、(566±86)和(626±96)g;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75±0.012)、(0.198±0.009)和(0.205±0.008);MVD分别为(13.6±2.8)、(34.3±2.9)和(35.3±3.5),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成和构建的靶向人肝癌HepG2 VEGF基因干扰质粒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成瘤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RNA干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胰腺癌扩大根治手术与血管骨骼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余子建 戴小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0-494,共5页
胰腺癌确诊时大约有50%-90%患者的肿瘤已发生转移,除通过血液循环向远处如肺部转移、淋巴结转移外,胰腺癌腹腔神经丛侵犯转移发生率也高达70%.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有的手术方案还建议切除胰腺周围沿动脉血... 胰腺癌确诊时大约有50%-90%患者的肿瘤已发生转移,除通过血液循环向远处如肺部转移、淋巴结转移外,胰腺癌腹腔神经丛侵犯转移发生率也高达70%.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有的手术方案还建议切除胰腺周围沿动脉血管分布的神经丛和其他软组织,全部切除胰周区域的神经纤维板,即所谓的血管骨骼化.目前关于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是否能提高患者生存期的认识尚不一致,但是对选择的合适患者如淋巴结阳性者应当考虑实施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这有可能延长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骨骼化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研发及临床应用评价新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国栋 贺更生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632-634,共3页
恶性肿瘤发生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是对恶性肿瘤缺乏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纵观恶性肿瘤的各种诊断方法,血清检测最为简便、快捷、经济实用,但是目前应用的各种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且运用上尚存在许多不足... 恶性肿瘤发生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是对恶性肿瘤缺乏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纵观恶性肿瘤的各种诊断方法,血清检测最为简便、快捷、经济实用,但是目前应用的各种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且运用上尚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如何研发出新的具有较好诊断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临床应用 评价
下载PDF
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提高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亮亮 陈国栋 +4 位作者 王艳 王亚荻 匡睿 刘江华 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8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地方某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提高对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该高校附属医院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 目的:了解地方某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提高对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该高校附属医院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赞同开设医患沟通方面教程,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理论教学形式单一,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能力缺乏并缺少医患沟通技巧相关培训,同时存在影响医患关系的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结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存在不足,提高需要个人、培养单位、社会方面共同努力及全面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医患沟通能力 问卷调查 对策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东 罗加兴 +3 位作者 黄秋林 戴小明 丁成明 刘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8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两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吗啡用量、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吗啡用量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淋巴清扫数目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与传统结直肠癌手术一样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根治
下载PDF
患者及家属视角下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小艳 陈国栋 +5 位作者 欧阳瑶 王艳 武亮亮 匡睿 贺军 刘江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50期216-2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医患沟通现状的调查,从患者及家属视角下了解其对医患沟通的认识,分析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探讨改进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某高校附属医...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医患沟通现状的调查,从患者及家属视角下了解其对医患沟通的认识,分析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探讨改进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某高校附属医院的住院病人或家属共200名进行调查,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总体不太满意,希望医学生重点能从切身理解患者心理、提高人文技巧及媒体正面宣传几种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结论:加强了解患方心理、提高医患沟通人文技巧及加强媒体正面宣传是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社会心理学 医患关系
下载PDF
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加兴 黄秋林 +2 位作者 王志伟 肖友忠 刘润和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化脓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38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37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至清...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化脓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38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37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至清亮,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腹膜缝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12h后腹胀及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8例中切口感染2例(5.3%),术后12h后腹胀者4例(10.5%),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1例(2.6%);对照组37例中切口感染10例(27.0%),术后12h后腹胀者27例(73.0%),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7例(18.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术尔泰具有抗炎,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和减少肠粘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尔泰 腹膜炎 治疗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东 罗加兴 +2 位作者 黄秋林 贺军 刘璇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7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检测两组患者术前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白蛋白(27.15±8.24)g/L、淋巴细胞总数(1.48±0.86)×109/L、住院时间(17.2±6.9)d、并发症发生率4%、发热时间(3.8±1.6)d均优于对照组在术后白蛋白(23.65±5.45)g/L、淋巴细胞总数(1.13±0.42)×109/L、住院时间(7.2±3.3)d、并发症发生率14%、发热时间(28.5±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壶腹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海 周佳 +2 位作者 蒋迪 李嫒 韩东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98-200,21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或胆道镜检查证实的壶腹部病变患者,包括壶腹部癌16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或胆泥21例,十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或胆道镜检查证实的壶腹部病变患者,包括壶腹部癌16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或胆泥2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的显示能力及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性,并分析其超声造影表现。结果超声造影对病变显示率98.4%(61/62)明显优于常规超声54.8%(34/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0.0%、55.3%、41.7%与95.2%、97.4%、91.7%,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壶腹部病变的显示能力,且有助于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壶腹部
下载PDF
PBL联合SP教学法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国栋 匡睿 +4 位作者 姚楠 武亮亮 文兰 贺军 刘江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749-752,共4页
分析和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介绍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及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取得的成绩,设想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医患沟通教育的可... 分析和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介绍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及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取得的成绩,设想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医患沟通教育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如何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29例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小明 黄秋林 +2 位作者 贺更生 罗加兴 余子建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总结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经验,探讨其在直肠肿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29例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总结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经验,探讨其在直肠肿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29例内镜超声联合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为直肠腺瘤12例,早期直肠癌和腺瘤癌变10例,直肠炎性息肉及直肠间质瘤等粘膜下结节共7例.距肛缘为5~15 cm.术后平均随访5~17月.结果:29例全部成功完成TEM术式,其中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T2期直肠癌1,例进一步扩大手术行TME,另1例拒绝进一步手术而放弃.肠壁全层切除17例,粘膜下及部分肌层切除12例.所有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手术时间35~130 min,平均时间70 min;术中失血2~20 mL,平均失血7 mL.术后并发出血2例,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住院日3~8 d,平均住院日5 d;术后随访5~17月,除1例外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内镜超声联合TEM治疗直肠肿瘤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理想的方法,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图3,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直肠肿瘤 局部切除
下载PDF
miR-331-3p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军 文武 +3 位作者 陈国栋 丁成明 黄秋林 贺更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2-ΔΔCt的qRT-PCR检测miR-331-3p在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肝癌...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2-ΔΔCt的qRT-PCR检测miR-331-3p在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HCCLM3)的表达,同时收集5例正常肝组织、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miR-331-3p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程度增加,其表达下调越明显(P<0.05);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iR-331-3p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且与肝癌患者肿瘤多发结节(P=0.036)、低分化程度(P=0.035)以及伴有静脉浸润(P=0.016)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结论 miR-331-3p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miR-331-3p有望成为肝癌新的生物标志物或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miR-331—3p 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端粒锌指相关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椰 何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6-50,共5页
目的端粒锌指相关蛋白(ZBTB4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90例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及配对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ZBTB48的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 目的端粒锌指相关蛋白(ZBTB4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90例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及配对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ZBTB48的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ZBTB48、Ki-67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ZBTB48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网络公共数据库,分析ZBTB48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ZBTB48 m 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ZBTB48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ZBTB48蛋白的表达水平与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05);ZBTB48的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ZBTB48的表达水平低则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结论 ZBTB48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锌指相关蛋白 端粒 乳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