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
1
作者 童琴 欧阳曙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8期165-168,共4页
在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教育不仅扮演着医学教育的角色,也扮演着预防和健康宣教的角色,所以在新医科背景下对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研究不仅符合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要求,也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课程... 在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教育不仅扮演着医学教育的角色,也扮演着预防和健康宣教的角色,所以在新医科背景下对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研究不仅符合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要求,也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作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现象、课程体系重构等实际情况分析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问题及成因,并从专业课程内容、实验课程体系、人文学科教育和理实结合四个方面探讨肿瘤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肿瘤学 课程体系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易文中 庄英帜 +2 位作者 刘进才 李维金 苏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946-1950,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大剂量5.07%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piral CT enterography,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性病变而行SCTE检查者60例、正常志愿者10例,动物实验(8... 目的探讨口服大剂量5.07%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piral CT enterography,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性病变而行SCTE检查者60例、正常志愿者10例,动物实验(8只大鼠)。分析各种小肠肿瘤的SCTE表现,并比较了82例传统CT扫描与SCTE检查结果,分别计算出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70例SCTE检查者除2例回盲部充盈欠佳外,余病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腔充盈良好,对肿瘤的显示、衬托满意。动物试验显示50min大鼠小肠充盈最佳。SCTE检查的敏感度97.22%(35/36)、特异度95.83%(23/24)、阳性预测值97.22%(35/36)、阴性预测值95.83%(23/24),高于传统法CT扫描之敏感度76.19%(32/42)、特异度75%(30/40)、阳性预测值76.19%(32/42)、阴性预测值75%(30/40),两种方法比较其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5,2=5.45,P<0.05)。结论①口服等渗甘露醇SCTE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肿瘤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②口服等渗甘露醇SCTE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肠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甘露醇
下载PDF
山奈酚靶向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物行为
3
作者 陈选才 符浩 +4 位作者 唐亚纯 唐昕 祝乐喜 李雪峰 朱子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7-1405,共9页
目的 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靶向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CL2)A1抑制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cRCC细胞(ACHN和769-P)分成Vector组(转染空载质粒)或Control组(正常培养)、Kaempferol组(Kaempferol处理细胞)和Kaempfe... 目的 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靶向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CL2)A1抑制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cRCC细胞(ACHN和769-P)分成Vector组(转染空载质粒)或Control组(正常培养)、Kaempferol组(Kaempferol处理细胞)和Kaempferol+BCL2A1组(转染BCL2A1并用Kaempferol处理)。生物信息学预测Kaempferol靶点并分析其与临床不良表型之间关系。噻唑蓝(MTT)检测不同浓度Kaempferol处理细胞的活力。CCK-8试剂盒和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Kaempferol体内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抗原Ki67。Western印迹检测BCL2A1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软件分析显示,Kaempferol靶向BCL2A1,BCL2A1在ccRCC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临床不良表型有关。Kaempferol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ccRCC细胞BCL2A1蛋白表达(P<0.05)。以120或150μmol/L浓度分别作用ACHN、769-P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以相应浓度Kaempferol作用细胞后,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Kaempferol组移植瘤体积、重量、Ki67相对表达量和BCL2A1蛋白表达明显小于Control组(P<0.05)。与Vector组相比,BCL2A1组中BCL2A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Kaempferol组中BCL2A1蛋白表达、增殖细胞、克隆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Kaempferol组相比,Kaempferol+BCL2A1组上述指标明显增多(P<0.05)。细胞经Kaempferol干预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BCL2A1可明显逆转Kaempferol对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 Kaempferol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可能是通过靶向调节BCL2A1蛋白表达,影响EMT相关蛋白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山奈酚 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可溶性MICA抗原在湖南地区汉族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孝新 蒋艳 +2 位作者 李艳雯 谢小平 伍小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可溶性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sMICA)分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分布及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12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41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MICA浓度含量,分析sMICA含量在不同疾病中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可溶性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sMICA)分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分布及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12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41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MICA浓度含量,分析sMICA含量在不同疾病中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sMICA含量在恶性肿瘤中只有肝癌有诊断价值(AUC=0.843),而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不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sMICA含量最高,为743.4±304.1pg/mL(P=0.003),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胃癌次之,最差的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分别为162.5±116.1 pg/mL(P=0.115)和140.9±137.6 pg/mL(P=0.2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明显增加,sMICA含量可应用于肝癌的诊断,而对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 肝癌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增强DJ-1过表达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5
作者 寻艺 夏红 +3 位作者 李志敏 刘芳 苏琦 苏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是否增强DJ-1(protein/nucleic acid deglycase,蛋白/核酸去糖化酶)过表达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5-FU(5-fluorouracil, 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方法 实验分为Control组、DADS组、VCR(Vincri...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是否增强DJ-1(protein/nucleic acid deglycase,蛋白/核酸去糖化酶)过表达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5-FU(5-fluorouracil, 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方法 实验分为Control组、DADS组、VCR(Vincristine,长春新碱)组、VCR+DADS组、DJ-1组、DJ-1+DADS组;MTT检测DADS对5-FU抑制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AD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DADS对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DADS增强5-FU对VCR耐药细胞和DJ-1过表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DADS诱导VCR耐药细胞凋亡;DADS下调DJ-1表达、诱导DJ-1过表达细胞凋亡;过表达DJ-1上调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Bcl-2、XIAP(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下调caspase-3表达;DADS降低DJ-1过表达细胞和VCR耐药细胞P-gp、Bcl-2、XIAP,升高caspase-3表达。结论 DADS能增强DJ-1过表达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与其拮抗DJ-1介导的P-gp、Bcl-2、XIAP上调、caspase-3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DJ-1 P-糖蛋白 胃癌细胞 耐药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DADS通过Chk1/Cdc25C/CyclinB1/CDK1通路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G2/M期阻滞 被引量:8
6
作者 吉晓霞 曾颖 +5 位作者 何洁 谭晖 易岚 黄卫国 伍尤华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观察DADS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与周期阻滞效应。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HL-60细胞Chk1/2...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观察DADS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与周期阻滞效应。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HL-60细胞Chk1/2以及下游分子的影响。结果细胞计数显示,60、120μmol·L-1DADS处理后,其群体倍增时间从19.14 h增加到35.03、71.82 h(P<0.05)。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30、60、90、120μmol·L-1DADS对HL-60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抑制率分别为35.06%、62.10%、93.79%、99.35%(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60和120μmol·L-1DADS分别作用HL-60细胞24 h后,DADS可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诱导HL-60细胞G2/M期阻滞(P<0.05)。60μmol·L-1DADS处理HL-60细胞后,p-Chk1可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5),而Chk1与Chk2总蛋白和pChk2无改变(P>0.05)。并且,Cdc25C、CyclinB 1和CDK1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5),但14-3-3蛋白表达没有改变(P>0.05)。结论 DADS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通过Chk1/Cdc25C/CyclinB 1/CDK1通路阻滞HL-60细胞于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人白血病HL-60细胞 增殖抑制 G2/M期阻滞 Chkl/cdc25c/cyclinBl/cDKl通路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玲 王蓉 朱晨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修订,采用便利抽样法对399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保留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态度和关怀、能力和... 目的对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修订,采用便利抽样法对399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保留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态度和关怀、能力和安心感。2个公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93和0.854,累积解释方差量为62.15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指标基本适配。结论修订后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具有信效度好、条目少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了解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关系 信任 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欧阳学农 王文武 姜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6-308,312,共4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关系。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 7/S(化疗敏感细胞株 )和MCF 7/ADR(耐多柔比星细胞株 )为研究对象 ,用MTT比色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 (ADR)作用前...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的关系。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 7/S(化疗敏感细胞株 )和MCF 7/ADR(耐多柔比星细胞株 )为研究对象 ,用MTT比色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 (ADR)作用前后RB蛋白的表达状态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ADR能抑制敏感细胞MCF 7/S增殖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0 .12 8μg/ml,而对应的耐药细胞MCF 7/ADRIC50值为 10 .89μg/ml,MCF 7/S细胞较MCF 7/ADR细胞对ADR敏感 86倍。加ADR前两种细胞胞核中的磷酸化RB蛋白均为阳性 ,去磷酸化RB蛋白均为阴性。经不同浓度ADR处理后 ,随着ADR浓度的增加 ,MCF 7/S细胞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 ,而MCF 7/ADR细胞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增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结果表明ADR诱导MCF 7/S细胞凋亡作用比MCF 7/ADR强 (P <0 .0 1)。结论 :乳腺癌MCF 7/S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MCF 7/ADR细胞凋亡与去磷酸化RB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多柔比星
下载PDF
去磷酸化RB蛋白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1 位作者 姜浩 曹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2期1059-1061,F031,共4页
目的 :研究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在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 7/S(化疗敏感细胞株 )和MCF 7/Adr(耐多柔比星细胞株 )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 (ADR)作用前、后RB蛋白的表达状态 ;应用流式... 目的 :研究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在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 7/S(化疗敏感细胞株 )和MCF 7/Adr(耐多柔比星细胞株 )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多柔比星 (ADR)作用前、后RB蛋白的表达状态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R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程度。 结果 :加ADR前两种细胞胞核中的磷酸化RB蛋白均为阳性 ,去磷酸化RB蛋白均为阴性。经不同浓度ADR处理后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 ,MCF 7/S细胞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 ,而MCF 7/Adr细胞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增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 ,结果表明ADR诱导MCF 7/S细胞凋亡作用比MCF 7/Adr强 (P <0 .0 1)。 结论 :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与MCF 7/S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而与M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癌 细胞凋亡 多柔比星
下载PDF
Rac2在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岚 伍尤华 +4 位作者 谭晖 何洁 李林蔚 单健 苏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72-477,共6页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Rac2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c2、JNK、p38等蛋白的表达;基因沉默Rac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以...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Rac2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c2、JNK、p38等蛋白的表达;基因沉默Rac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晚期凋亡。结果随着DADS质量浓度的增加,Rac2基因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未干扰组相比,siRac2RNA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Rac2siRNA干扰的DADS诱导的K562细胞并未出现梯状条带。与未干扰组相比,siRac2RNA组在5.0,10.0和15.0mg·L-1 DADS作用于K562细胞8h后,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和15.0mg·L-1 DADS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蛋白Rac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用siRNA抑制Rac2蛋白的表达后,JNK1的表达显著降低,p38和磷酸化的p38的表达在Rac2干扰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Rac2与DADS诱导K562细胞凋亡、活性氧的产生密切相关。活化的Rac2选择性地激活JNK信号通路而不是p38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DS Rac2 活性氧 凋亡 K562细胞
下载PDF
Survivin与bcl-2基因反义寡核酸联合对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1 位作者 张霞 姜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与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对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在BALB/c裸鼠上建立MCF-7乳腺癌细胞株模型,然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分别为脂质体survivin正义脱氧寡核苷酸(SODN)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与bcl-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对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在BALB/c裸鼠上建立MCF-7乳腺癌细胞株模型,然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分别为脂质体survivin正义脱氧寡核苷酸(SODN)组、脂质体bcl-2SODN组、脂质体survivin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组、脂质体bcl-2ASODN组、联合反义给药组]。检测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及肿瘤缩小率。结果给药后,联合反义给药组的肿瘤体积抑瘤率为78.4%,肿瘤重量抑瘤率为75.3%,肿瘤缩小率为41.6%。在给药后,各组裸鼠体重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urvivin与bcl-2基因反义寡核酸联合在体内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脱氧核酸 SURVIVIN BCL-2 乳腺肿瘤 移植瘤
下载PDF
人性化医疗服务在癌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耀华 唐波涌 唐净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360-361,共2页
人性化医疗服务应从"空姐式"、"亲友式"向更高层次的"诚信式"医疗服务发展。人性化医疗服务需贯穿癌症诊疗的全过程,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需要和人格尊严,还要提高癌症治愈率、延长... 人性化医疗服务应从"空姐式"、"亲友式"向更高层次的"诚信式"医疗服务发展。人性化医疗服务需贯穿癌症诊疗的全过程,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需要和人格尊严,还要提高癌症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人性化医疗服务还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不断学习,提高职业道德和医学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医疗服务 医患沟通 癌症患者 医患关系 医学伦理学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姜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荷瘤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模型,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作用下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25mg·kg-1阿霉素的抑瘤率为43%。MCF7乳腺癌细...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荷瘤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模型,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作用下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1.25mg·kg-1阿霉素的抑瘤率为43%。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为1.93%,较荷瘤对照组的1.11%明显升高(P<0.05)。增殖指数为35.75%,较荷瘤对照组的56.38%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霉素有诱导小鼠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王文武 欧阳学农 姜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体外诱导人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 (MCF 7 S)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体外培养的MCF 7 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同时应用末端标记 (TUNEL)法观测ADR对MCF 7 S细胞凋亡程度的...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体外诱导人乳腺癌化疗敏感细胞 (MCF 7 S)凋亡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体外培养的MCF 7 S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同时应用末端标记 (TUNEL)法观测ADR对MCF 7 S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DR抑制MCF 7 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0 .12 8mg·L-1;ADR作用组MCF 7 S细胞的凋亡率(apoptoticrate ,AR)为 0 .2 6 1,较对照组 (0 .0 4 5 )明显增高 (P <0 .0 1) ;ADR作用组MCF 7 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MOD(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 )×area(阳性面积相对比 )均数是 987± 2 0 7,较对照组132± 32显著增高 (P <0 .0 1) ;ADR能促进MCF 7 S细胞内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在ADR作用组 ,MCF 7 S细胞的凋亡率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ADR抑制MCF 7 S细胞增殖和诱导MCF 7 S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阿霉素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VEGF-C、VEGF-D、Ets-1、CD44v6及VEGFR-3的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樊善继 徐海帆 +1 位作者 胡泽成 樊天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VEGF—D、Ets一1、CD44v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3(VEGFR一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VEGF—D、Ets一1、CD44v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3(VEGFR一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检查诊断的35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一1、MMP一2、MMP一3、MMP一7及VEGF—C、VEGF—D、Ets一1、CD44v6、VEGFR一3阳性表达率,并比较不同分期及有无转移观察纽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纽MMP一1、MMP一2、MMP一3、MMP一7及VEGF—C、VEGF—D、Ets一1、CD44v6、VEGFR一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Duke's分期较高者及有转移者的上述指标阳性率高于Duke’S分期较低者及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VEGF—C、VEGF-D、Ets一1、CD44v6及VEGFR一3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不同Duke’S分期及有无转移者之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基质金属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 VEGF-D Ets一1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3(VEGFR一3)
下载PDF
miR-7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玲 朱欢(综述) +1 位作者 伍尤华 苏琦(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3期322-326,共5页
近年来micro RNA(miRNA)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miR-7是其中重要的成员,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充当抑癌基因的角色。目前研究发现,miR-7在胃癌中存在多种信号通路调控不同的靶基因抑制胃癌的发生与发展。miR-7可能成为胃癌诊断、治疗... 近年来micro RNA(miRNA)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miR-7是其中重要的成员,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充当抑癌基因的角色。目前研究发现,miR-7在胃癌中存在多种信号通路调控不同的靶基因抑制胃癌的发生与发展。miR-7可能成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生物治疗靶分子。本文就miR-7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靶基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进展 靶基因 治疗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欢 邓玲 +1 位作者 伍尤华 苏琦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2048-2052,共5页
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病理改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多数肿瘤对放化疗存在的耐药性,因此在肿瘤的基... 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病理改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多数肿瘤对放化疗存在的耐药性,因此在肿瘤的基因水平寻找诊断指标以及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表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胃癌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血压对COVID-19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18
作者 胡诚毅 肖芦山 +4 位作者 朱红波 张艳培 张文峰 刘莉 朱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确定高血压对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20年1月1日~3月18日间就诊于洪湖市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442例COVID-19患者(包括61例高血压患者和381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配对队列研究。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年龄、... 目的确定高血压对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20年1月1日~3月18日间就诊于洪湖市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442例COVID-19患者(包括61例高血压患者和381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配对队列研究。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年龄、性别和其他合并症等混淆因素的影响,我们排除了患有除高血压外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并将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以1∶1的比例按相同年龄和性别进行配对,最终对32对(6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结局进行了分析。结果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P=0.002),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23)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P=0.035)更高。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在胸部CT扫描中出现双侧斑片状阴影(P=0.012),使用抗生素(P=0.035)和皮质类固醇激素(P=0.035)的频率更高。结论高血压增加了COVID-19患者细菌感染的风险。患有高血压的COVID-19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更高,更加需要抗生素治疗,因此患有COVID-19的高血压患者应更加谨慎,避免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高血压 临床特征 预后 肺炎
下载PDF
治疗前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亚型
19
作者 胡江 贺睿敏 +6 位作者 程品晶 刘小敏 伍海彪 刘霖霏 王柏琦 成浩 杨骏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胸部平扫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和突变亚型(19Del/21L858R)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经活...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胸部平扫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和突变亚型(19Del/21L858R)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经活检病理证实和接受EGFR基因检测的280例NSCLC患者的治疗前胸部平扫CT和临床特征数据,其中EFGR突变患者为136例。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和肿瘤医师勾画原发肺部大体肿瘤区域(GTV),然后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RELIEFF算法筛选具有预测性的特征,两家医院分别为训练组和验证组。经特征选择的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并与单独采用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模型进行比较。采用序贯建模流程,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预测EGFR突变状态和突变亚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特征筛选各有21个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EGFR突变和突变亚型时具有预测效能并用于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表现出最好的预测效能,预测EGFR突变状态的模型AUC在训练组为0.956(95%CI:0.952~1.000)、验证组为0.961(95%CI:0.924~0.998),预测19Del/21L858R突变亚型的AUC在训练组为0.926(95%CI:0.893~0.959)、验证组为0.938(95%CI:0.876~1.000)。结论基于治疗前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的序贯模型能够精准预测EGFR的突变状态和突变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miR-130b-5p靶向E26转录因子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
作者 陈选才 符浩 +4 位作者 唐亚纯 唐昕 祝乐喜 李雪峰 朱子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2-1449,共8页
目的探讨miR-130b-5p靶向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对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测定PCa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Ca细胞(LNCap、PC-3、DU-145)及正常... 目的探讨miR-130b-5p靶向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对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测定PCa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Ca细胞(LNCap、PC-3、DU-145)及正常前列腺细胞(RPWE-1)中miR-130b-5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Ca细胞中ETS1蛋白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法、q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预测和验证miR-130b-5p与ETS1的靶向关系。将PC-3细胞分为对照(不作任何处理)、mimic(转染miR-130b-5p模拟物)、mimic+ETS1组(转染miR-130b-5p模拟物+pcDNA-ETS1),采用克隆形成试验和CCK-8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活力,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PCa组织中miR-130b-5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t=12.450,P<0.001);与RPWE-1细胞比较,LNCap、PC-3和DU-145细胞中miR-130b-5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下降(t分别为4.463、7.103和5.741,P分别为0.0012、<0.001和<0.001),ET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分别为4.850、9.325和7.723,P分别为0.008、<0.001和0.002)。miR-130-5p可以靶向负调控ETS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mimic组细胞克隆率、细胞活力、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11.370、10.640、15.660,P均<0.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t=10.160,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分别为15.120、9.992和12.600,P分别为<0.001、<0.001和0.002),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t=6.928,P<0.00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t分别为7.746、8.041和11.510,P分别为0.002、0.002、<0.001);与mimic组比较,mimic+ETS1组细胞克隆率、细胞活力、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升高(t分别为6.988、6.642、6.660,P均<0.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t=4.082,P=0.002),MMP-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t分别为10.410、6.754和8.521,P分别为0.002、0.003、0.002),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4.648,P<0.01),PI3K、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t分别为4.850、4.323和10.840,P分别为0.008、0.008和<0.001)。结论miR-130b-5p可靶向ETS1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E26转录因子1 miR-130b-5p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