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2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6
1
作者 欧阳劭 陈琳 匡希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620-623,共4页
水通道蛋白2是1993年被克隆确认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位于肾脏集合管主细胞管腔侧和靠近管腔侧的囊泡内,是血管加压素依赖性水通道,是调节肾脏集合管对水通性的关键蛋白,在调节肾脏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维持体内水平衡的... 水通道蛋白2是1993年被克隆确认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位于肾脏集合管主细胞管腔侧和靠近管腔侧的囊泡内,是血管加压素依赖性水通道,是调节肾脏集合管对水通性的关键蛋白,在调节肾脏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必须物质;水通道蛋白2是血管加压素对肾脏集合管调节的重要对象,进而达到改变集合管主细胞水通透性的目的,起调节方式有两种,即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水通道蛋白2的调节机制异常与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发病和其所致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2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下载PDF
炎性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喻思扬 王燕 +2 位作者 刘洋 赵国军 曾高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1-1286,共6页
炎性体是一个识别多种固有免疫系统激活物的多蛋白复合体,它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炎症反应,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和心肌病... 炎性体是一个识别多种固有免疫系统激活物的多蛋白复合体,它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炎症反应,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和心肌病变等。炎性体激活及其下游产物生成的调控机制已成为CVD研究领域新的热点。此外,炎性体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为CVD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体 固有免疫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电刺激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自立 张萍 雷长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435-437,共3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等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病例疗效尚不理想且治疗费用高,研究表明,适宜的电刺激对支配心脏的神经、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血管内皮...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等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病例疗效尚不理想且治疗费用高,研究表明,适宜的电刺激对支配心脏的神经、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均有积极作用,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那些不适合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内科药物等治疗或效果极差的病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下载PDF
外泌体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家显 桂庆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6期2461-2464,共4页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细胞内涵体网产生的膜性囊泡状结构小体,分为早期核内体和晚期核内体,可携带多种多肽类、生物活性脂质、核苷酸。其代谢过程广泛参与了体内生理和病理调节。国内外的很多证据表明,外泌体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由细胞内涵体网产生的膜性囊泡状结构小体,分为早期核内体和晚期核内体,可携带多种多肽类、生物活性脂质、核苷酸。其代谢过程广泛参与了体内生理和病理调节。国内外的很多证据表明,外泌体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最近的研究证明,从缺血预调或各种干细胞中收集的外泌体能提供心肌保护作用,有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干细胞 心血管疾病 综述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邓丽 匡希斌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 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表达的急性应激细胞因...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 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表达的急性应激细胞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13)超家族的一员,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综述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鼠肺纤维化病理形态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伟 谢剑锋 +1 位作者 何振华 欧阳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554-3557,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中血管新生及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泼尼松组(C组)、辛伐他汀组(D组)4组,每组6只。B、C、D组...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中血管新生及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泼尼松组(C组)、辛伐他汀组(D组)4组,每组6只。B、C、D组应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不造模,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起,C组和D组分别给予泼尼松(5 mg/kg)和辛伐他汀(10 mg/kg)每天灌胃1次,A组及B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1次。各组于7、14、28 d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肺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消化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HYP),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血管新生情况,采用Weidner微血管计数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组及D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及HYP含量较B组各相应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组之间不同时间段比较,肺泡炎在第7天达高峰,肺纤维化在第28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组大鼠肺组织MVD高于同时间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组MVD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组之间不同时间段比较,血管新生在第14天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是辛伐他汀能够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微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血管新生 微血管密度 辛伐他汀 羟脯氨酸
下载PDF
CGRP通过抑制p38MAPK/NOX4通路保护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欧奇林 曾泗宇 +4 位作者 骆竞妃 彭虹艳 洪陈亮 曾高峰 秦旭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p38MAPK/NOX4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外源性给予过氧化氢(H2O2)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氧化刺激因素,CGRP作为保...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p38MAPK/NOX4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外源性给予过氧化氢(H2O2)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氧化刺激因素,CGRP作为保护剂处理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HUVECs活力;流式细胞仪(FCM)观察分析HUVECs增殖指数的改变;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p38MAPK、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500μmol/L H2O2或100 nmol/L AngⅡ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活力和增殖指数(PI);CGRP可以显著增加HUVECs活力和及其PI。同时,H2O2、AngⅡ均能诱导p38 MAPK磷酸化,并能上调NOX4蛋白和mRNA表达,p38 MAPK阻断剂能部分增强CGRP抑制AngⅡ或H2O2诱导的NOX4的表达。结论 CGRP对内外源性的氧化应激损伤HUVECs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O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 NADPH氧化酶4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平 刘访遥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各项控制感染措施执行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医院感染方面,对照组发生率为12.0%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率为4.0%显著较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在各项控制感染措施执行评分上,观察组环境清洁卫生、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6、6.652、5.836,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1.0%较观察组97.0%显著较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5,P=0.000)。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既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率,且可提升医护人员对各项控制感染措施的执行力,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PDCA循环模式
下载PDF
Wnt替代蛋白对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9
作者 杨宏发 欧奇林 +1 位作者 徐健强 曾高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Wnt替代蛋白(Wnt-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HEK293F细胞中瞬时转染pcDNA3.1(+)-Wnt-S质粒,表达纯化Wnt-S蛋白;Topflash,qPCR以及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最佳... 目的:研究Wnt替代蛋白(Wnt-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HEK293F细胞中瞬时转染pcDNA3.1(+)-Wnt-S质粒,表达纯化Wnt-S蛋白;Topflash,qPCR以及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最佳的Wnt-S激活Wnt信号通路浓度;MTT实验检测HUVEC存活率以及最佳的ox-LDL处理浓度;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成功表达和纯化Wnt-S蛋白;Wnt-S蛋白的最佳激活浓度是100ng/mL;ox-LDL最佳处理浓度是60mg/L;Wnt-S蛋白提高HUVEC的存活率,可通过减少Cleaved Caspase-3而有效拮抗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结论:Wnt-S蛋白可通过激活Wnt细胞通路拮抗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替代蛋白 WNT信号通路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对氧磷酶生物学特性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三华 匡希斌 《社区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4-1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损伤可作为针对膜磷脂氧化发生的特异性炎症反应,与炎症有关,也与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关。对氧磷酶(paraoxonasse,PON)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PON...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损伤可作为针对膜磷脂氧化发生的特异性炎症反应,与炎症有关,也与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关。对氧磷酶(paraoxonasse,PON)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PON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A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主要是由PON1活性决定的。吸烟可以降低血清PON的活性和浓度,酒精对PON的影响与其摄入量有关,而炎症等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对氧磷酶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葛花提取物通过激活PPARγ上调ABCA1的表达而抑制THP-1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11
作者 朱容蓉 陈梦娇 +4 位作者 赵真旺 刘嘉怡 吴剑锋 王宇菲 张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5-401,共7页
[目的]探寻葛花提取物(PFE)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筛选PFE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的作用浓度,采用油红O染色和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采用胆固醇流出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胆固醇流出水平,使... [目的]探寻葛花提取物(PFE)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筛选PFE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的作用浓度,采用油红O染色和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采用胆固醇流出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胆固醇流出水平,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PFE显著降低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的脂质蓄积。PFE不影响CD36、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mRNA表达,但能上调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P<0.01)。PFE可以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活性(P<0.01)及上调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PFE对照组相比,加入GW9662处理后PPARγ和ABCA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胆固醇流出水平降低(P<0.01)。[结论]PFE可显著改善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的脂质蓄积,通过PPARγ上调ABCA1表达及其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抑制泡沫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提取物 泡沫细胞 ATP结合盒转运体A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碎裂QRS波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12
作者 凌静 吴瑶 田国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9-669,共11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碎裂QRS波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碎裂QRS波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实验室指标、心电参数。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将纳入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152)和非冠心病组(n=64)。依据平板运动试验中是否出现碎裂QRS(fQRS)波,将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又分别分为QRS组(未出现fQRS波)和fQRS组(出现fQRS波)。对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观察其12个月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情况,并据此将冠心病组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n=80)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n=72)。使用ROC曲线分析运动平板试验中fQRS波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探讨fQRS波时限与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关系。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室性心律失常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依据回归方程y=1-1/(1+e^(-x)),得到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公式。Bootstrap法验证预测模型。结果 冠心病组的运动平板试验中fQRS波发生率(116/152,76.32%)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1/64,3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中fQRS波对冠心病检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99(P<0.0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3%、78.2%,约登指数为0.725。在冠心病组中,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QRS波和fQRS波时限均明显延长(均P<0.05),且fQRS波运动前后时限变化明显比QRS波长(P<0.05)。在152例冠心病患者中,与QRS波比较,fQRS波的双支及多支病变的病例占比明显较高,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病例占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QRS波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中,运动前和运动后的fQRS波时限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在冠心病组中,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7/116,66.38%)明显大于QRS组(3/36,8.33%)。运动前、运动后的fQRS波时限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平板试验中fQRS波发生率明显增加,fQRS波时限明显延长。fQRS波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运动平板试验中fQRS波及其时限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fQRS波 fQRS波时限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血浆五聚素3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侯长安 雷长城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20-23,共4页
血浆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是一类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其它急性炎症期蛋白一样在先天性体液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属于具有五聚体结构的蛋白家族,具有可溶性、多功能、模型识别的特点,五聚体蛋白有一个共同... 血浆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是一类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其它急性炎症期蛋白一样在先天性体液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属于具有五聚体结构的蛋白家族,具有可溶性、多功能、模型识别的特点,五聚体蛋白有一个共同的C-末端正五聚蛋白结构域,而PTX3的C-末端正五聚蛋白结构域与一个单独的N-末端域耦合。由于PTX3的基因序列以及调控在鼠及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守恒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来研究人类的PTX3。PTX3的缺乏可增加炎症反应、心肌损害及动脉再狭窄,而PTX3的高度表达可以减少血管成形术后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本文的目的主要讨论PTX3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实验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五聚素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湘壹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14-16,共3页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机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体内NO是由NO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蛋白家族催化L-精氨酸产生的。NO在多种细胞中均能生成,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增生、稳...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机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体内NO是由NO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蛋白家族催化L-精氨酸产生的。NO在多种细胞中均能生成,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增生、稳定血管容积等作用。NO介导着血管内皮细胞、心肌、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等程序性死亡与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NO作为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细胞信号分子,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本文就将NO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徐健强 赵国军 +2 位作者 王燕 喻思扬 曾高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阿托伐他汀具有强效降脂功能,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此外,阿托伐他汀还能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的合成,具有显著抗炎效应。但是,阿托伐他汀抗炎... 阿托伐他汀具有强效降脂功能,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此外,阿托伐他汀还能明显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的合成,具有显著抗炎效应。但是,阿托伐他汀抗炎效应的具体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Toll样受体(TLR)、炎性体、microRNA(miRNA)、小G蛋白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在阿托伐他汀抗炎效应中的作用,为深入认识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TOLL样受体 炎性体 小G蛋白 microRNA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下载PDF
载脂蛋白AI对HDL生成影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剑锋 唐艳艳 +1 位作者 曾高峰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主要蛋白成分,其中两性α-螺旋是apoA-I相应功能的结构基础。ApoA-I分子N-端是动态的四螺旋束结构,C-端形成无规则的螺旋结构,是介导蛋白质与磷... 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主要蛋白成分,其中两性α-螺旋是apoA-I相应功能的结构基础。ApoA-I分子N-端是动态的四螺旋束结构,C-端形成无规则的螺旋结构,是介导蛋白质与磷脂结合的功能域。两分子apoA-I呈反向平行的双带结构环绕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圆盘状HDL,而球状HDL表面的apoA-I分子则形成三叶草结构。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apoA-I与磷脂及胆固醇相互作用形成新生HDL,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ApoA-I、HDL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作用靶标,深入了解其分子结构与功能、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脂质代谢平衡的机制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高密度脂蛋白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分子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劲松 刘运阳 +3 位作者 曾高峰 刘访遥 黄冰 袁慧英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53-656,714,共5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分子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7例CHF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核转录因子kappa B(NF-...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分子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7例CHF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髓样分化因子(My D88)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CHF的心功能分级、浆膜腔积液、再次入院和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TLR-4、NF-κB和My D8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的TLR-4(F=4.026,P=0.032)、NF-κB(F=5.152,P=0.025)和My D88(F=7.323,P=0.019)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随访期间发生全因死亡患者的TLR-4(t=-2.149,P=0.033)和My D88(t=-2.506,P=0.014)水平显著高于未死亡者;TLR-4作为预测发生全因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77%,而My D88分别为77%和71%。结论 TLR-4信号通路分子与CHF的心功能密切相关,TLR-4和My D88是潜在的全因死亡预测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SREBP1在阿托伐他汀抑制NLRP1炎性体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波 喻思扬 +4 位作者 刘洋 王燕 徐健强 曾高峰 赵国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05-1808,1814,共5页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阿托伐他汀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性体表达中的作用。方法:160 nmol/L佛波酯孵育THP-1细胞12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加入脂多糖和(或)阿托伐他汀... 目的: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阿托伐他汀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性体表达中的作用。方法:160 nmol/L佛波酯孵育THP-1细胞12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加入脂多糖和(或)阿托伐他汀进行处理。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NLRP1、SREB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LRP1、SREBP1蛋白的表达;检测SREBP1 siRNA预处理细胞后对阿托伐他汀抑制NLRP1表达的影响。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抑制THP-1巨噬细胞NLRP1和SREB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单独使用SREBP1 siRNA处理细胞可有效抑制NLRP1的表达,且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无明显差异;同时使用SREBP1 siRNA和阿托伐他汀处理细胞比单独使用一种对NLRP1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SREBP1途径抑制NLRP1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抗炎作用 SREBP1 NLRP1炎性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通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中华 贾薇 +8 位作者 Xi-Lin NIU 黄谙非 刘录山 易光辉 王佐 任重 唐朝克 田国平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观察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对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A-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使用THP-1巨噬细胞,通过瞬时转染使之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依次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或)丙... 目的观察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对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A-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使用THP-1巨噬细胞,通过瞬时转染使之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依次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或)丙泮尼地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的蓄积。结果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加,巨噬细胞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明显增强,两者呈伴行关系。丙泮尼地能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减少,并且能减少细胞内脂滴生成。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pcDNA3.1-HA-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能使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巨噬细胞能使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蓄积,并协同增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加入丙泮尼地后,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作用被减弱。结论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能上调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可能通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 胆固醇酯蓄积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尿液水通道蛋白-2与低肾素型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欧阳劭 陈伟 匡希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与低肾素型高血压(LRE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LREH患者110例,分为1、2、3级高血压三个亚组,设置健康对照者40名,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浓度,监测平均动脉压(MA...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与低肾素型高血压(LRE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LREH患者110例,分为1、2、3级高血压三个亚组,设置健康对照者40名,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浓度,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分析患者尿液AQP2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的关系。结果LREH组不同血压级别三个亚组血浆AVP浓度、尿液AQP2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2.99、t=3.01,P<0.05),并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升高(P均<0.05);尿液AQP2浓度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均呈正相关(r=0.862、r=0.694、r=0.797,P<0.05)。结论LREH患者肾脏集合管主细胞内AQP2穿梭、表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蛋白类 精氨酸升压素 肾素 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