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活动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陈红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10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2例...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10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活动干预联合气压疗法。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试验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明显长于参照组,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可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干预 气压疗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联合Lac、NLR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赵菊芬 旷晓晴 黄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81-786,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评分(LUS)联合外周血乳酸(La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43例,...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评分(LUS)联合外周血乳酸(La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43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6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4.26岁;细菌性肺部感染98例,病毒性肺部感染4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效果分为研究组(有效)97例与对照组(无效)46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 d、7 d时LUS、Lac、NLR变化情况;对上述临床指标同肺部感染评分间的数据关联,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探索;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对上述3项单个指标、3项联合对治疗效果的预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 d、7 d的LUS、Lac、NL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US:(12.15±0.16)分vs(14.33±0.25)分、(9.35±0.13)分vs(15.15±0.27)分;Lac:(3.75±1.01)mg/L vs(4.60±1.20)mg/L、(2.15±0.93)mg/L vs(5.62±1.36)mg/L;NLR:(3.20±0.17)%vs(5.03±0.25)%、(2.09±0.16)%vs(6.33±0.32)%。P<0.05];治疗3 d、7 d,LUS单项指标同肺部感染评分相关性最强(r=0.235、0.425),Lac相关性相较最弱(r=0.173、0.306);LUS、Lac、NLR均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P<0.05);上述3项单个指标和联合指标在治疗后3 d时AUC小于7 d时AUC;在治疗7 d后,AUC从大到小依次为联合指标、LUS、NLR、Lac,其中3项联合的AUC数值最大,为0.910。结论LUS联合Lac与NLR指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评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乳酸(Lac) 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肺康复训练对呼吸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徐月丹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呼吸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呼吸重症患者,遵循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呼吸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呼吸重症患者,遵循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肺功能状况、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PEF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重症患者实施肺康复训练,可有效维持较好生活质量,提升肺功能,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训练 呼吸重症 生活质量 肺功能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正念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主要照顾者自我感受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4
作者 屈娅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1期19-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主要照顾者自我感受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重症颅脑损伤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正念疗法。观察2...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主要照顾者自我感受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重症颅脑损伤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正念疗法。观察2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水平(CBI量表评分)、应对方式(MCMQ量表评分)、心理弹性程度(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CBI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MCMQ评分中面对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应用正念疗法干预后,能有效降低其自我负担感受,以积极的应对方式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对患者的照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疗法 重症颅脑损伤 主要照顾者 自我感受负担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继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桂培根 罗勇 +7 位作者 曾钧发 言彩红 李方 黄治家 杨吉军 肖宏 吴昆鹏 骆志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危重患者继发性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PO)的诊断与治疗要点,旨在提高早期ACPO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重症医学科55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危重症继发急性假性结肠... 目的探讨成年危重患者继发性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PO)的诊断与治疗要点,旨在提高早期ACPO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重症医学科55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危重症继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55例患者经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病情均有所缓解,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与该病关系不大。结论继发性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是一种一过性可逆性疾病,在危重症患者病程中是比较常见,只要早期采取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大部分均能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3120例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放置鼻空肠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桂培根 吴正茂 +2 位作者 曾均发 李方 张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共312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后24h内接受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共312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后24h内接受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置管时间为(15.5±5.61)min,成功率为99.07%(3091/3120),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5/3120),导管留置时间为(15.2±4.50)d。结论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放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快速、安全,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小和易耐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鼻空肠管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不同预充氧方式对重症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吉军 谢礼 +2 位作者 桂培根 许雪峰 王德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预充氧方式对重症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90例入ICU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鼻导管给氧组(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给氧组(球囊面罩组)和改良声门上给氧组(声门上组)各30例。记录3组患者预充氧前(T0),预充氧5min... 目的评价不同预充氧方式对重症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90例入ICU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鼻导管给氧组(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给氧组(球囊面罩组)和改良声门上给氧组(声门上组)各30例。记录3组患者预充氧前(T0),预充氧5min后(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MAP、HR、SPO2数值,插管一次性成功的例数,观察插管过程中返流误吸、呛咳反应的情况。结果 T0~T1时刻ΔSPO2上升值声门上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P<0.05);T2、T3时刻ΔMAP,ΔHR,ΔSPO2鼻导管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声门上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声门上组高于球囊面罩组及鼻导管组(P<0.05);返流误吸发生率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及声门上组(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组、声门上组(P<0.05)。结论改良声门上给氧更有利于重症患者清醒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充氧 重症患者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包娟 曾钧发 +3 位作者 罗勇 桂培根 冯靖 刘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临床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3例妊娠合并SAP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CRP...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临床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3例妊娠合并SAP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CRP、APACHEI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后20例痊愈,2例死亡,1例好转后转院。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淀粉酶、CRP、甘油三酯和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电解质、白细胞及pH值正常。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是治疗妊娠合并SAP的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控制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和母婴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应用 护理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娟 曾钧发 +3 位作者 罗勇 桂培根 冯靖 刘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X)治疗重症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旨在评价其在重症AFLP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重症AFLP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所有患者除了采用尽快终止妊娠等常规的综合治疗外,于分...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X)治疗重症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旨在评价其在重症AFLP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重症AFLP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所有患者除了采用尽快终止妊娠等常规的综合治疗外,于分娩后2~6天开始给予PEX治疗,每间隔24~48 h后重复使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PEX治疗期间,加强导管维护、并发症观察等护理,做好产褥期护理。结果 11例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其余9例经PEX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患者产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EX对重症AFLP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同时,合理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脂肪肝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包娟 曾钧发 +2 位作者 罗勇 桂培根 冯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2期155-155,157,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80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其并发症及其护理。结果:80例危重症患者体重稳定71例,体重增加5例,血糖控制稳定,营养状况良好。出现腹泻5例...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80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其并发症及其护理。结果:80例危重症患者体重稳定71例,体重增加5例,血糖控制稳定,营养状况良好。出现腹泻5例,电解质异常3例,高糖血症1例,胃潴留1例,脱管1例。结论:实施病情评估,采取及时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提高肠内营养的疗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阶段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功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2期98-100,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分阶段肺康复护理后,探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分阶段肺康复护理后,探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局。结果干预3 d、干预1周、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带管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实施分阶段肺康复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阶段肺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正茂 申文娟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9期170-171,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 目的研究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营养指标、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组间统计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营养不良反应率与试验组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可有效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采纳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场内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 危重症
下载PDF
行肠内营养支持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静 廖慧 高孝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06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营养风险... 目的分析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06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Nutric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营养风险组(Nutric评分>4分,94例)和低营养风险组(Nutric评分≤4分,11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伴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身体质量指数(BMI)、喂养不耐受症状、文化程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是影响营养风险的相关因素(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喂养不耐受症状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发生高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BMI、喂养不耐受症状和血清白蛋白均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发生高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制定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风险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重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影响因素、菌群分布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洁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9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重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菌群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76例,分析感染创面的菌群分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创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导致重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菌群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76例,分析感染创面的菌群分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创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有22例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28.95%,22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62株,G-菌46株,占74.19%;G+菌14株,占22.58%;真菌2株,占3.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休克为导致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充分了解重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因素,分析感染菌群的分布,制定相应防护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烧伤 创面感染 菌群分布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早期主动活动护理在行机械通气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秀 谢云香 田玉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活动护理在行机械通气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机械通气的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活动护理在行机械通气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机械通气的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细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主动活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脱机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脱机时间早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2周后及出院时,2组的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量表(MGFA-QMG)和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Katz-ADL)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出院时,2组的MGFA-QMG和Katz-ADL评分均低于护理2周后(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2周后及出院时的MGFA-QMG和Katz-ADL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腹痛、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早期主动活动护理能有效缩短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恢复时间,减轻其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提升其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机械通气 早期主动活动 基本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鹏 《当代医学》 2020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48,实施复方大承气汤治疗)与对照组(n=48... 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48,实施复方大承气汤治疗)与对照组(n=48,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缩短住院时间,又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大承气汤 重症胰腺炎 麻痹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溶凡 蒋先训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行降阶梯抗生... 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行降阶梯抗生素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应激反应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对比两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1.60±0.21)L]、FEV1/FVC[(56.09±8.1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43.02±0.37)%]均高于对照组[(1.27±0.07)L、(50.91±7.06)%、(32.60±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7.89、13.11,P=0.029、0.00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有所增高;其中观察组CD3+[(62.19±10.9)%]、CD4+[(39.02±7.66)%]较对照组高[(57.12±5.98)%、(34.34±4.98)%],(t=14.54、14.21,P=0.000、0.000),应激反应指标SOD[(78.54±10.54) pg/mL]、GSH-PX[(158.45±21.37)U/mL]、较对照组[(74.45±13.23)pg/mL、(147.87±15.07)U/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21.21,P=0.000、0.000)。治疗后观察组SGRQ分值[(9.32±2.18)分]较对照组[(14.34±1.98)分]低,呼吸困难环境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11.32,P=0.000、000)。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能改善肺功能、免疫功能,减少应激反应风险,改善短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肺炎 疗效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云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7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重症脑梗死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抽取30例为观察目标。将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重症脑梗死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抽取30例为观察目标。将常规护理模式施用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施用于综合护理实施干预,分别对两组护理期间的6个观察指标采取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在护理对策实施后,观察组血糖值较对照组低,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予以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病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疾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之神经功能损伤减弱,并控制血糖水平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死 血糖水平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对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鹰 罗勇 桂培根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对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高脂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9例),一组单独苯扎贝特治疗组(单独...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对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高脂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9例),一组单独苯扎贝特治疗组(单独治疗组,2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淀粉酶、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脂指标水平、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死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31.0%(9/29)、10.3%(3/29)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58.6%(17/29)、31.0%(9/29)(P<0.05)。结论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苯扎贝特对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较单独苯扎贝特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血浆置换 苯扎贝特 高脂性重症胰腺炎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俊标 彭庆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且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6例,利用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鼻... 目的观察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且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6例,利用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Alb、Hb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b及Hb水平均升高,BUN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5,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留置鼻肠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