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对患者死亡状况的影响
1
作者 宁晓红 闫静 王友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 目的对比分析缓和医疗开展前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384例)及2019年(244例)全年死亡病例信息,记录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终前诊治细节。结果2013及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都集中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和国际医疗部4个科室,累积构成比分别为67.7%和62.7%。2019年涉及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科室数由2013年的7个增加至14个。与2013年相比,2019年死亡患者中接触到安宁缓和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1),更多的患者得到符合缓和医疗基本标准的人文关怀照顾(P<0.001);2019年离世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0.006)、实施心肺复苏(P=0.002)、接受气管插管(P=0.00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P<0.001)、接受侵入性操作(P<0.001)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缓和医疗的理念和实践使临终患者接受创伤性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 人文关怀 有创救治
下载PDF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2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下载PDF
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
3
作者 农冬晖 玉钰 +1 位作者 邹小惠 谢先乾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个性化药物治疗... 目的探究集成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抗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个性化药物治疗并加入预防跌倒的指导及宣教,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成式训练.对比两组的中文版Morse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TUGT)、跌倒发生率的情况变化.结果训练后第8周、6、12个月,两组的BBS评分有所升高,MFS评分、TUGT评分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情况较对照组改善良好(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训练12个月内跌倒发生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过集成式训练,可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减少跌倒发生率,以促进病情加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训练 跌倒
下载PDF
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探讨及反思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英 黄莉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837-2840,共4页
全科医师立足于基层医疗,旨在提高、满足基层居民卫生服务的全面需求。正是由于全科医师的定位及服务人群的特殊性,相对于专科医师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培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如今,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培... 全科医师立足于基层医疗,旨在提高、满足基层居民卫生服务的全面需求。正是由于全科医师的定位及服务人群的特殊性,相对于专科医师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培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如今,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但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不足。本文进一步强调了全科医师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国内外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反思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方式
下载PDF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农冬晖 玉钰 +2 位作者 邹小惠 闫静 张丽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尿失禁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可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抑郁症、睡眠障碍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主要采用物理疗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周期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患者身心均... 尿失禁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可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抑郁症、睡眠障碍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主要采用物理疗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周期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患者身心均饱受疾病折磨。因此,研究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探讨对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现就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康复与护理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治疗与预后改善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老年 女性 护理
下载PDF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谢兴 农青芳 +4 位作者 农冬晖 潘晓艳 柳书仪 李先锋 陈国英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现实环境进...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作业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作业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MMSE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MSE中定向力维度,注意力和计算力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虚拟现实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焦虑 抑郁 日常活动
下载PDF
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闫静 陈莘桃 +4 位作者 莫冬妮 吴竹杰 马俐 黄莉婷 刘英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衰弱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衰弱的早期评估、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6例。采用Fried标准评估衰弱状态,采用MMSE评估病...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认知衰弱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衰弱的早期评估、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0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6例。采用Fried标准评估衰弱状态,采用MMSE评估病人的认知情况,同时存在衰弱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定义为认知衰弱。将106例病人分为认知衰弱组(26例)和非认知衰弱组(80例),对2组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综合征及慢性病病史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发生率为24.5%。与非认知衰弱组相比,认知衰弱组的病人年龄更大(P<0.01),高血压3级更多见(P<0.01);认知衰弱组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跌倒、慢性疼痛、多重用药、T2DM、CHD及慢性肾脏病更为多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7.828,95%CI1.558~39.321)、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OR=20.364,95%CI3.724~111.346)及慢性肾脏病(OR=5.699,95%CI1.172~27.716)是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慢性肾脏病是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认知衰弱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认知衰弱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露 林桦 +2 位作者 张婷 宋静雯 农冬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06-0110,共5页
分析在失能老人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支持,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失能老人共计2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106例),干预组(延续性护理... 分析在失能老人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支持,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失能老人共计2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106例),干预组(延续性护理,n=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失能老人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支持能够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失能老人 生活质量 效果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