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融合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良 宾恩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27-31,共5页
在数智时代,数据驱动与智能化普及、数字化转型与连接无处不在、安全与隐私关注增强等新特征凸显,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亟待信息技术的改造。然而,职业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面临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与最新信息技术发展... 在数智时代,数据驱动与智能化普及、数字化转型与连接无处不在、安全与隐私关注增强等新特征凸显,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亟待信息技术的改造。然而,职业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面临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与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脱节,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融通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不足与共享机制不完善等新困境,需要在以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即教学模式变革助推教育教学持续融合信息技术,保持教学内容、方法紧密对接前沿信息技术;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加强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职业本科建设的中日比较——以日本专门职大学为例
2
作者 罗霞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专门职大学是日本在面对职业教育身份困境与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事物,也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兴力量。我国职业本科的实施背景与日本相似,发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日本专门职大学与我国职业本科从各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对... 专门职大学是日本在面对职业教育身份困境与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事物,也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兴力量。我国职业本科的实施背景与日本相似,发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日本专门职大学与我国职业本科从各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对我国职业本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比发现,日本专门职大学与我国职业本科在改革背景、课程设置、质量保障、学位授予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但在招考制度、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层面存在不同之处,同时在这些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职业本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专门职大学 国际化比较
下载PDF
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3
作者 陈良 韦英姿 何国林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6期93-97,共5页
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拓宽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训教学空间、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创新建筑技术类专业人才培... 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拓宽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训教学空间、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创新建筑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从内外双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面临建设理念不够明确与精准、建设基础薄弱、师资队伍数字化素养不高、产教融合不深等现实困境。为破解以上现实困境,课题组通过理念建设、数字化实训室建设、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手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建筑技术 职业教育 建设路径
下载PDF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超越与构建
4
作者 逯长春 叶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遵循一种闭环逻辑,其以结构化的制度设计,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专业化优势。但这种封闭性的培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招生评价方式单一、专业覆盖范围有限、培养规模超额供给、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等。为突破这些局...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遵循一种闭环逻辑,其以结构化的制度设计,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和专业化优势。但这种封闭性的培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招生评价方式单一、专业覆盖范围有限、培养规模超额供给、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等。为突破这些局限,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需要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有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开放性转型,可以从主体、招生、培养和就业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教师职前培养制度,进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师范教育 培养制度“ 开放性”
下载PDF
消费者行为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教材使用研究
5
作者 麦艳航 陈沛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全国8个省份的2991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综合分析了学生在使用专业课教材过程中的预期目标、过程体验和使用收获。结果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使用专业课教材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升学、就业、备赛和考证;学生...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全国8个省份的2991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综合分析了学生在使用专业课教材过程中的预期目标、过程体验和使用收获。结果发现,职业院校学生使用专业课教材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升学、就业、备赛和考证;学生对教材配套资源和内容设计的使用体验评分较低,部分专业大类教材的编写规范亟待提高;学生使用教材的总体获得感较高,专业课教材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潜在”教育作用。基于此,建议从关注学生需求、提升教材质量以及拓展教材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教材的育人功能,以期促进职业教育教材向“学材”转变,更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教材 预期目标 过程体验 学习收获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下载PDF
以爱润心以智启航--教育家精神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陈良 《广西教育》 2025年第5期1-1,共1页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我们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主动肩负起的责任。教育家精神,正是这一发展目标的“指向灯”。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发...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我们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主动肩负起的责任。教育家精神,正是这一发展目标的“指向灯”。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家精神以“大爱”为核心,爱既是知识的有效传递,又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怀与陪伴。一方面,有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边远地区,他们面临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与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农村边远地区 全面成长 技术进步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赋能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学院的研究
7
作者 韦武斌 《教育进展》 2023年第5期2462-2467,共6页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学院(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Stuttgart)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斯图加特国...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学院(Staatlic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Stuttgart)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课程设置灵活化、实践实习机会完善、行业联系紧密和国际化的特点,可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借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建筑工程装饰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供需匹配度研究
8
作者 陈曦萌 姜丽娜 陈燕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破除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共同期望,切实有效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能够推动产教融合实践有序开展。通过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遵循“政策供给统计—政策需求调...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破除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共同期望,切实有效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能够推动产教融合实践有序开展。通过从政策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遵循“政策供给统计—政策需求调查—政策供需匹配度分析”研究路径,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供需匹配度模型,深入剖析其现状及症结发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供需匹配度整体处于0.8575~1.0000之间,大多数政策供需匹配度大于0.9,整体供需匹配情况较好;整体政策要素中供需同步匹配类型仅占比13.04%,现有的政策供给大多呈现为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状态,尚未较好适配政策主体的需求;不同政策需求主体的政策供需匹配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政策的多元化需求,启示政府部门应注重差异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政策 政策供给 政策需求 政策供需匹配度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价值、困境、路径
9
作者 陈良 冯淑慧 刘迪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数字化转型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的现代化是促进职教高考现代化的现实之需和必由之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展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从宏观层面可为优化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新动力,从中观层面可为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 数字化转型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的现代化是促进职教高考现代化的现实之需和必由之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展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从宏观层面可为优化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新动力,从中观层面可为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提供新方案,从微观层面可为革新职教高考评价体系提供新手段。虽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职教高考的变革带来了技术支持和发展契机,但是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仍然面临着政策与制度支持不足、技术融合与应用不充分、数字新基建建设未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鉴于此,未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来指引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方向、优化组织管理来推进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进程、夯实要素保障奠定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基础,最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数字技术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及其路径研究
10
作者 陈良 廖珏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职业素养不仅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意义可知,当前...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职业素养不仅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意义可知,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还存在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较为薄弱、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及职业认知模糊、缺乏规划等问题。基于此,可通过以下路径来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即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产业导向,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相契合;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构建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提升其职业发展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热点与启示
11
作者 林洁瑜 《教育进展》 2025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筛选截至2024年6月1日知网收录的417篇与现代产业学院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聚类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SPSS 26.0、Bicomb 2.0和Ucinet 6.0等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与内容... 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筛选截至2024年6月1日知网收录的417篇与现代产业学院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聚类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SPSS 26.0、Bicomb 2.0和Ucinet 6.0等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得出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展开的。同时,文章还借助高频关键词和文献内容分析,从而推断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趋势:1) 加强现代产业学院的多主体协同育人能效,地方政府发挥引领作用;2) 打造区域产业学院;3) 加强顶层设计,发挥高校主体地位;4) 提高边缘位置高频关键词的注。The article use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s the search platform to select 417 literature related to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 included in CNKI as of June 1, 2024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luster analysis and high-frequency keyword analysis were used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SPSS 26.0, Bicomb 2.0, Ucinet 6.0 and other software were used as research tools for data min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of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 in China mainly revolve around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dustrial colleges, talent cultivation,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lso uses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literature content analysis to inf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 in China: 1) Strengthening the multi-subject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s, local governments playing a leading role;2) Building regional industrial colleges;3)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universities;4)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peripheral 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热点分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第四代评价理论对高职专业群建设评价的启示——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
12
作者 康安琪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第四代评价强调“协商沟通”,关注过程性评价,推进教育评价走向人性化和民主化。以其精髓进行反思,本研究发现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评价存在针对性、发展性和改进性不足,要建立分类分层的专业群评价体系,凸显主体满... 第四代评价强调“协商沟通”,关注过程性评价,推进教育评价走向人性化和民主化。以其精髓进行反思,本研究发现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评价存在针对性、发展性和改进性不足,要建立分类分层的专业群评价体系,凸显主体满意度的人文主义表达,增强专业群评价的针对性;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增强专业群评价的发展性;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总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提升专业群评价的改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评价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独特使命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宾恩林 郝天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22-27,共6页
职业教育是新技能培训与新劳动力再生产的推动者,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研究的中介者,是技术知识升级的开拓者。职业教育能够对接技术技能创新、满足劳动力需求,促进产教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应用,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其与新质生... 职业教育是新技能培训与新劳动力再生产的推动者,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研究的中介者,是技术知识升级的开拓者。职业教育能够对接技术技能创新、满足劳动力需求,促进产教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应用,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其与新质生产力的搭配能够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新技术技能普及与应用,进而为共同富裕提供持续动能。鉴于此,需要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确保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紧密对接;及时引进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技能,增强职业教育在数智时代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弥合技术技能不平等、区域不均衡,实现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共创共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的制度、要义与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蓝洁 黄惠璇 罗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30,共7页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层面以“科目”为单位推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递次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职业教育一流...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层面以“科目”为单位推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递次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形成信息化赋能、类型化发展两个方面的制度要义。其中,信息化赋能的机制较为成熟,类型化发展的要义则需要通过优化课程目标、改进课程内容与结构、深化课程资源建设、稳抓课程实施质量、打造示范引领样板效应五个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核心课程 信息化赋能 类型化发展 职业教育
下载PDF
中国—东盟30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雪翠 王忠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拥有对外开放国际化政策的全面支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回顾中国—东盟建立伙伴关系30年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双方在平台组建、政策制... 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拥有对外开放国际化政策的全面支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回顾中国—东盟建立伙伴关系30年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双方在平台组建、政策制定、跨境教育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持续性发展,但依然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保障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充;共同体意识缺失,影响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在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畅通渠道、提质赋能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建高质量的战略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合作30年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国际合作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确立的逻辑与路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晨 金明飞 王屹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共12页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是探索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诉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凝练中国式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既是类型化发展逻辑下生成职业教育“类型品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是探索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诉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凝练中国式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既是类型化发展逻辑下生成职业教育“类型品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向,还是厚植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主旨要求。从理论上来讲,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文化自觉为支撑的理念重塑为基础性前提、以产教融合为驱动的结构重组为支撑性逻辑、以人民满意为中心的要素和结构调整为目的性归宿。基于此,在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要立足文化内生力,涵养职业教育类型的文化品性;根植区域产业,厚植职业教育类型的实践根脉;以人民满意度为导向,激活职业教育类型的初心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价值意蕴 逻辑关联 实践路向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立意、要点和路径——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屹 梁晨 陈业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6-12,共7页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理论上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建设职业教育...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理论上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实践中要以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为逻辑前提、创建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为立足基础、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为核心任务,构建一体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据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实现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立足系统思维,构建制度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稳步拓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新场域;注重生态塑造,打造开放协同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 职业教育 高水平开放合作 职业教育国际化
下载PDF
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娟 梁晨 王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13,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路,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性选择,其中又以课程高质量发展为焦点议题。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课程质量观转换、从要素聚集到结构优化的课程效率观变革、从供应导向到需求助推的课程动力观转型,是职...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之路,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性选择,其中又以课程高质量发展为焦点议题。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课程质量观转换、从要素聚集到结构优化的课程效率观变革、从供应导向到需求助推的课程动力观转型,是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旨归,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更秩序的类型特征,更长远的未来性品质,更和谐的整体性特质,更持续的生态性品格。职业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包括瞄准技以谋生—技以载道的课程目标定位,优化理实一体—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设计,聚焦适需适时—技能适配的课程内容供给,以及遵循无序转化—有序生成的课程实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 高质量发展 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东航 张祺午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2,共7页
2023年12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论坛以“集聚开放·合作创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 2023年12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论坛以“集聚开放·合作创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就强化职教发展模式交流互鉴、创新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共创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新范式和加强职教智库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国际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
下载PDF
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建设:现状、问题与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沛酉 麦艳航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4,共10页
当前已有20个省份采取遴选、纳入、培育等方式建设省级规划教材。分析已公布教材发现:高职教材占比超7成、主编所在单位以高职院校为主、公共课教材主题多样、专业课教材涵盖19个专业大类、纸质教材仍为主要载体、半数教材由全国百佳图... 当前已有20个省份采取遴选、纳入、培育等方式建设省级规划教材。分析已公布教材发现:高职教材占比超7成、主编所在单位以高职院校为主、公共课教材主题多样、专业课教材涵盖19个专业大类、纸质教材仍为主要载体、半数教材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紧密对接区域需求,发挥优质学校主体作用、多方协同建教材,遵循教材建设规律、严控教材建设质量等举措值得借鉴。但也表现出建设思路存在分歧、建设领域存在短板、建设主体囿于省内、建设监管缺乏考虑等问题,原因在于自身利益考量、建设定位偏差、科学论证不足。建议从明确建设责任、找准建设定位、科学有序推进、创新建设思路、实现闭环管理等方面入手,更好地促进省级规划教材的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省级规划教材 教材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