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原表位CART-30细胞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优化研究
1
作者 邹丹丹 张苗 +3 位作者 齐霄 邱鸣寒 杨臻 王华庆 《癌症》 CAS 2023年第11期599-606,共8页
背景与目的CD30-CART细胞现已应用于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患者中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其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选择不同抗原表位的两种单克隆抗体Ki-4和Ber-H2,优化性构建不同CAR基... 背景与目的CD30-CART细胞现已应用于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患者中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其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选择不同抗原表位的两种单克隆抗体Ki-4和Ber-H2,优化性构建不同CAR基因片段载体,探讨两种CART细胞对CD30阳性的cHL细胞L428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不同抗原表位的CD30-CAR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载体,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比较两种不同抗原表位CART-30细胞对cHL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分析不同抗原表位的CART-30细胞对cHL细胞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不同抗原表位的CD30-CART细胞,平均阳性率为65.7%。Ki-4组效靶比为1∶1时,杀伤效率平均值为(35.15±4.13)%(n=6);效靶比为10∶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66.99±4.36)%(n=6)。Ber-H2组效靶比为1∶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31.95±3.11)%(n=6);效靶比为10∶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56.11±2.73)%(n=6)。CD19组效靶比为1∶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21.92±2.14)%(n=6);效靶比为10∶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45.49±5.31)%(n=6)。CIK组效靶比为1∶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16.99±0.79)%(n=6);效靶比为10∶1时,杀伤效率的平均值为(32.22±2.11)%(n=6)(P<0.001)。WB结果显示,TNF-α组及Ki-4的2 h和3 h组的磷酸化P65表达呈强阳性,IκBα蛋白表达呈弱阳性;而空白对照组、Ki-4的0 h组、Ber-H2各组的磷酸化P65和IκBα蛋白表达均呈弱阳性。结论不同抗原表位的CD30-CART细胞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杀伤作用不同;Ki-4的单链可变区片段能有效激活NF-κB,但Ber-H2-CARs不能激活NF-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 CD30 Ki-4 Ber-H2
下载PDF
^(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 被引量:8
2
作者 庞雁 常克力 +3 位作者 何景华 庹培昱 刘江 朱殿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博宁和放疗3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82.4%,78例骨转移灶消退,206例治疗结束6个月以内未出现新的转移灶... 目的:探讨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89Sr、博宁和放疗3种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为82.4%,78例骨转移灶消退,206例治疗结束6个月以内未出现新的转移灶,总有效率59.4%。结论:89Sr联合放疗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简便,无痛苦,无创伤,副作用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锶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治疗 帕米膦酸二钠
下载PDF
^(131)I治疗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庞雁 朱殿清 +3 位作者 何景华 庹培昱 刘江 常克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一般生长缓慢,按目前常规治疗,可获得很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转移。一旦发生肺、骨等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且死亡率增加。
关键词 131碘 甲状腺癌 远处转移
下载PDF
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放射性核素^(131)I-MIBG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庞雁 刘江 +3 位作者 庹培昱 常克力 朱殿清 何景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9-20,共2页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使131I-MIBG在肿瘤的放射性活度是肝的6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MIBG 恶性嗜铬细胞瘤 转移灶 放射性核素 治疗效果 神经分泌颗粒 放射性活度 体外放疗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3
5
作者 庞雁 何景华 +2 位作者 朱殿清 庹培昱 常克力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采用静脉滴注^(89)Sr的方法进行治疗,每6个月注射一次。结果:^(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91.7%),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 目的:探讨利用^(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采用静脉滴注^(89)Sr的方法进行治疗,每6个月注射一次。结果:^(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91.7%),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有显著的治疗作用(85.11%)。结论: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9锶 前列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玮 王鹤桐 +3 位作者 尹晓东 张龙 张泰 张明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近25年,直肠癌治疗有了很大进步,早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达80%以上,晚期患者预后也有明显提高,治疗模式由单一手术逐渐发展为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多个Ⅲ期临床实验显示,术前或术后同步放化疗,
关键词 直肠癌 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下载PDF
癌症恶病质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恶病质治疗的方向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国平 邱鸣寒 +3 位作者 赵轩竹 梅汉玮 齐瑞丽 王华庆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28-1035,共8页
癌症恶病质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征,其特征是体重降低、厌食和骨骼肌萎缩。既往这种综合征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对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病机制的了解,癌症恶病质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虽然癌症恶病质的发... 癌症恶病质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征,其特征是体重降低、厌食和骨骼肌萎缩。既往这种综合征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对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病机制的了解,癌症恶病质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虽然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异常复杂,但其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从恶病质病理变化的角度概述了与骨骼肌萎缩、脂肪组织丢失/褐变、食欲减退有关的恶病质介质和途径的最新知识,并追溯迄今为止开发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恶病质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IEC-6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秦浩人 孙婉君 +4 位作者 张恒 阎皓 张诗武 朱思伟 王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2、4、6、8、10 Gy)的6 MeV高能X射线对大鼠IEC-6细胞进行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应用CCK-8检测不同...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2、4、6、8、10 Gy)的6 MeV高能X射线对大鼠IEC-6细胞进行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0.5、1、5、10、20、40μmol/L)对IEC-6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1、2、4、6、8μmol/L)对照射后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Gy)和白藜芦醇组(10 Gy,1μmol/L),对照组接受伪照射并予等量载体孵育;模型组接受6 MeV高能X射线照射,予等量载体孵育;白藜芦醇组在照射前2 h予相应浓度的白藜芦醇预处理,接受与模型组等剂量的高能X射线照射。采用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检测p16、p21、CAT和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Tukey’s HSD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4~10 Gy电离辐射明显抑制IEC-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浓度为0.1、0.5、1、5μmol/L的白藜芦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浓度为0.1μmol/L、1μmol/L的白藜芦醇可增加电离辐射后细胞活力(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强度、β-Gal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中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但p16、p21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降低活性氧水平,抑制细胞衰老和凋亡,从而减轻IEC-6细胞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电离辐射 放射性肠炎 氧化应激 衰老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