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拜占廷学发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访谈
1
作者 陈志强 孙丽芳 赵立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访谈主要涉及我国拜占廷学的建设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我国拜占廷学后备人才即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其二是关于我国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趋势问题。陈教授介绍了作为我国拜占廷研究重镇的南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 访谈主要涉及我国拜占廷学的建设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我国拜占廷学后备人才即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其二是关于我国拜占廷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趋势问题。陈教授介绍了作为我国拜占廷研究重镇的南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提出要本着"三原"原则,严格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并强化与国际一流学府的联合培养机制。陈教授还比较详细地谈到我国拜占廷研究的发展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尚在奠基阶段的我国拜占廷学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层面的问题。在谈及陈教授的治学方法时,他笑称并未刻意划分拜占廷历史与文化中的大问题或小问题,而是注重选择其中的一些"好"问题,即那些能够反映拜占廷史发展本质的要害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治学经历详谈了研究中强化问题意识,选准研究的切入点等治学心得。他强调,寄希望于我国年轻的拜占廷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拜占廷解释理论体系,进而在国际拜占廷学论坛上表达中国学者对拜占廷史发展的独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占廷 研究生培养 治学方法
下载PDF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度学术动态
2
作者 夏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0年第5期132-135,共4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均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历史 2009年 学院 学术动态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研究所 拉丁美洲研究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8年度学术动态
3
作者 夏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均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学院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资助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历史 学院 学术动态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研究所 “211”工程 中国古代史 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0年度学术动态
4
作者 夏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历史 2010年 学院 学术动态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研究所 拉丁美洲研究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成立
5
作者 陈志强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世界史学系 基础设施 师资力量
原文传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度学术动态
6
作者 夏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2011年,历史学院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弘扬"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优...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2011年,历史学院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弘扬"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优良传统,在科研教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本年度,李治安教授获全国"第六届高校教学名师奖",成为南开大学第8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历史 学术动态 学院 历史研究所 教学名师奖 中国近现代史 拉丁美洲研究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7年度学术动态
7
作者 夏炎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为了反映全国高校历年史学研究的业绩,加强兄弟院校的信息交流,本刊拟新辟“学术观象台”栏目。本栏目主要报导各兄弟院校本年度科学研究的动态,包括重要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成果,重要的学术会议的介绍、评述等。形式可为2007年... 为了反映全国高校历年史学研究的业绩,加强兄弟院校的信息交流,本刊拟新辟“学术观象台”栏目。本栏目主要报导各兄弟院校本年度科学研究的动态,包括重要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成果,重要的学术会议的介绍、评述等。形式可为2007年度综合报告,也可以单项形式(项目或会议)及时报导。 内容要求充实,充分反映该项目或会议的主要内容、特色、创新点和提出的新问题等。字数不限。欢迎各兄弟院校踊跃赐稿,本刊将按来稿先后次序随时刊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动态 大学历史 学院 史学研究 信息交流 科学研究 学术会议 综合报告
原文传递
努力进取 再创辉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及世界古代文明研究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8
作者 陈志强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32,共15页
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于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高校三个世界史“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之一(其他两个兄弟单位是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学科)。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与历史系同步发展,承担着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主要教学任务,自192... 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于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高校三个世界史“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之一(其他两个兄弟单位是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学科)。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与历史系同步发展,承担着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主要教学任务,自1923年建系之初到今天,世界史学系的发展奠定了世界史学科整体发展的基础。根据历史系老主任魏宏运先生编订的《魏宏运年谱》,1984年包括美国、日本、拉美研究中心在内的历史研究所“从历史系分离出去”以前,世界史学科的所有教师均担负着本科教学的重任,此前在校的本科生都聆听过上述各研究中心老师的授课。系所分立以后,系里的老师以教学为主,所里的老师以科研为主,系所老师共同承担了硕士和博士的人才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大学 世界史 世界古代文明研究
原文传递
推动历史学科发展的三十年──郑天挺教授在南开大学 被引量:3
9
作者 南炳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30,共10页
关键词 郑天挺 明清史研究 历史学科 南开大学 研究生 教授 学术活动 毛泽东思想 研究室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大学文科教改的实践和反思——南开大学历史系实行“半工半读”的历史记忆
10
作者 魏宏运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大学文科 历史记忆 半工半读 南开大学 实践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历史系 教改
下载PDF
知名学府与当代学术发展刍议——以南开大学为中心
11
作者 侯杰 《云梦学刊》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知名学府与当代学术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不论是知名学府的创办、发展,还是当代学术建设,都经历了国际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借助国际乃至世界的眼光加以审视。
关键词 当代学术 南开大学 名学 学术建设 国际化
下载PDF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师资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凯 吴建征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教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张伯苓管理南开30年,始终把师资建设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努力下,南开名师荟萃、人才辈出,成为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私立大学之一。张伯苓的师资建设经验与方法,是... 教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张伯苓管理南开30年,始终把师资建设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努力下,南开名师荟萃、人才辈出,成为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私立大学之一。张伯苓的师资建设经验与方法,是一笔宝贵而丰厚的教育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教师 南开大学
下载PDF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13
作者 史讯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7-69,共3页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讯1996年8月1日至4日,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自已故著名史学家明清史... 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讯1996年8月1日至4日,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自已故著名史学家明清史专家郑天挺先生创办以来,以郑老求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南开大学 明清时期 研究室 立储之争 日本 万历年间 历史研究 明末清初
下载PDF
“英国社会转型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14
作者 桑紫瑞 姜玉妍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2年第1期311-320,共10页
2021年5月8日,“英国社会转型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于南开大学举行。这部九卷本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成果,由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教... 2021年5月8日,“英国社会转型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于南开大学举行。这部九卷本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成果,由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连红教授,以及钱乘旦教授出席发布会并为新书发布揭幕。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蕾教授主持了揭幕仪式。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英国社会转型研究丛书”编辑团队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代表,各界媒体代表以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师生代表也齐聚现场,共同见证丛书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近现代史 副校长 新书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学者 研究丛书
下载PDF
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与时代性超越——兼论“三农”问题的历史累积与乡村振兴的实现
15
作者 王先明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洋务运动为始,中国走上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但是,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式现代化取向之间形成历史“悖论”,这种悖论关系更突出体现在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上。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一直是... 以洋务运动为始,中国走上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但是,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式现代化取向之间形成历史“悖论”,这种悖论关系更突出体现在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上。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从根本上摆脱这一困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之一。在总结和汲取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从根本上突破近代以来百余年的“三农”困境,从而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悖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三农”问题 城乡背离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德国大学历史学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刚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历史学科在今日中国大学校园里只能算是一门小学科,与数理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理工科相比是如此,与经济、法律、管理,甚至中文等文科相比也是如此.在许多综合性或师范院校里,历史系由于设置早,又未曾有过中断的厄运,往往又是师资... 历史学科在今日中国大学校园里只能算是一门小学科,与数理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理工科相比是如此,与经济、法律、管理,甚至中文等文科相比也是如此.在许多综合性或师范院校里,历史系由于设置早,又未曾有过中断的厄运,往往又是师资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于是形成了一个悖论:新设置的现实性强的社会学科学子莘莘,缺的是师资;古老的历史学科人才济济,缺的是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大学 历史学科 课程设置 史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历史学“无奴派”思潮的理论剖析与当下审视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治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2,共16页
1979年史学界兴起的“无奴派”思潮,对当代中国史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无奴派”与西方公然反对历史唯物论、否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学派不同,是表面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却主张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规律的学说既不是马克思... 1979年史学界兴起的“无奴派”思潮,对当代中国史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无奴派”与西方公然反对历史唯物论、否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学派不同,是表面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却主张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规律的学说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也不合乎历史事实。他们以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进行理论操弄,集中地否定奴隶制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其手法是给奴隶和奴隶社会私立一个片面、绝对、狭隘、僵化的标准,从而将世界许多地区的上古时代排除在奴隶制社会之外;用颠倒时空的方式,把马克思评议近代历史状况的论述,移用到古典世界;随意解释经典著作的内容,而不惜违背学理逻辑;甚至有移花接木、厚诬恩格斯的不端行为。从理论上阐明“无奴派”违反马克思主义,揭出其理论操弄的错误和荒谬,是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工作,非此不足以申正论、正视听,消除史学界许多学者的迷茫和彷徨,将历史学导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奴派” 马克思主义 历史规律 曲解
原文传递
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进路和旨归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利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生命需求作为思想起点,开展以生命为中心的历史思考;应借鉴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国外先进方法,运用多维立体“生命网络”思维梳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界面的庞杂关系,建立合理叙事论说框架;应以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之道”作为思想旨归,加强环境思想史和生态文化史研究,从本土文化中提取概念话语,凝练思想理论,提升研究境界,彰显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史 环境史学 环境思想史 生态文化史 生生之道
下载PDF
从自强到自省:近代中国历史的文化取向——聚焦于“经世文编”演进脉络的一个思考
19
作者 王先明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6,287,共13页
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新政到戊戌新政乃至革命重建,在“师夷”的历史惯性中一路求变,形成了中国历史选择的路向,绘就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取向的基线。道咸以及同光之后“经世文编”、续编、三编、四编以至新编踵起接续,从一个“切面”具... 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新政到戊戌新政乃至革命重建,在“师夷”的历史惯性中一路求变,形成了中国历史选择的路向,绘就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取向的基线。道咸以及同光之后“经世文编”、续编、三编、四编以至新编踵起接续,从一个“切面”具体而真切地标示了文化演进的趋向。民国之后,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选择为之一变,与当初求西学以自强的诉求相反,开始诉诸于文化自省,以建设本位文化为取向。由《民国经世文编》呈现出的这一文化取向的变动,着实代表着一代文化人的自觉与反省。这一历史方位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提,也是30年代之际“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论争高潮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强 西学 经世文编 文化自省 五四新文化
下载PDF
多重视野下的亚洲现代历史学——赵轶峰《在亚洲思考历史学》读后
20
作者 孙卫国 张璐瑶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2期27-34,157,共9页
赵轶峰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近期刊出《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一书,对中、日、韩(朝)、印四国亚洲现代史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他以国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欧洲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史学思潮为论题,采用亚... 赵轶峰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近期刊出《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一书,对中、日、韩(朝)、印四国亚洲现代史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他以国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欧洲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史学思潮为论题,采用亚洲史与全球史的视野,将学术史与思想史融合起来,运用比较的手法,对亚洲四国现代史学以及史学对四国现代化的形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提出亚洲史学应摆脱西方的影响,从自身的史学传统中,开掘出“新实证主义历史学”,方是未来史学发展的方向。本书是首次系统讨论亚洲史学理论,并将中国现代史学与日、韩(朝)、印史学置于比较视野下进行讨论的著作,学术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轶峰 《在亚洲思考历史学》 亚洲历史学 民族主义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