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色反演,探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途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师交流会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小青 朱江 +13 位作者 王槿 潘崇佩 王铮 惠王伟 郑大怀 王晓杰 李文华 张春玲 李强 刘东奇 牛紫平 钱钧 姚江宏 孔勇发 《物理与工程》 2022年第2期40-49,共10页
在2020年1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师交流会上,参会教师以学生的角色走进实验赛场,以模拟学生参加竞赛流程的形式,通过实验操作、完成竞赛试卷、试卷批阅、分组讨论、总结汇报五个环节来进行交流。本文总结此次角色反演式教师... 在2020年1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师交流会上,参会教师以学生的角色走进实验赛场,以模拟学生参加竞赛流程的形式,通过实验操作、完成竞赛试卷、试卷批阅、分组讨论、总结汇报五个环节来进行交流。本文总结此次角色反演式教师交流会的情况,从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培养、交流互促等方面探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探索提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物理实验 角色反演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石墨烯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小强 刘智波 田建国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6,共15页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及其与硅基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而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石墨烯有着优异的机械性能、超高的热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超宽带的光学响应谱及极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及其与硅基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而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石墨烯有着优异的机械性能、超高的热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超宽带的光学响应谱及极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使其在新型光学和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系列基于石墨烯的新型光电器件先后被研制出,已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介绍石墨烯光学性质、与光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方法,并给出其在光子和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分析了这些器件所使用的结构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在全内反射结构下,石墨烯与光相互作用的增强及其偏振依赖性质,及其利用该偏振依赖性质在光学传感、光存储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细胞传感方面的重要发现。最后对石墨烯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光电探测 全内反射结构 偏振吸收 光学传感
下载PDF
综合研究性实验题A: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测量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奇 朱江 +3 位作者 李强 刘丽飒 姚江宏 孔勇发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介绍了第5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题A的实验内容,并给出参考解答以及竞赛结果分析.综合研究性实验题A为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测量与应用.基于标量衍射理论,设计了傅里叶变换频谱测量实验,主要包含以坐标纸完成光栅常量... 介绍了第5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题A的实验内容,并给出参考解答以及竞赛结果分析.综合研究性实验题A为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测量与应用.基于标量衍射理论,设计了傅里叶变换频谱测量实验,主要包含以坐标纸完成光栅常量的测定和成像透镜焦距的测量,以光强仪与示波器联用完成网格字条纹密度的测量和频谱缩放方法的展现.竞赛结果表明:考生对教学大纲中的基本实验内容掌握较好,但是综合使用常规的探测器和数据采集仪器还存在不足,自主设计和搭建实验装置完成综合性实验的能力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频谱测量 频谱缩放 焦距
下载PDF
钽酸锂晶体高温富锂扩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金凤 商继芳 +3 位作者 李清连 毛乾辉 郝好山 孙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0-1015,共6页
为了采用扩散法制备大厚度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nSLT)晶体,本文从富锂多晶料配比及合成工艺、极化工艺和扩散条件等方面对钽酸锂晶体高温富锂扩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处理后晶片组分、畴反转电压和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扩散条件对... 为了采用扩散法制备大厚度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nSLT)晶体,本文从富锂多晶料配比及合成工艺、极化工艺和扩散条件等方面对钽酸锂晶体高温富锂扩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处理后晶片组分、畴反转电压和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扩散条件对晶体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富锂多晶料锂钽为60/40时较佳,多次使用对所制备晶片组分、畴反转电压和光学质量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制备了系列nSLT晶片,晶片厚度最大为3.2 mm,其组分达到化学计量比且组分均匀,矫顽场约为152 V/mm,晶体光学质量满足实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酸锂晶体 组分 近化学计量比 扩散
下载PDF
PbS及其光致氧化产物的显微成像拉曼散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家林 徐晓轩 +2 位作者 张攀 张存洲 俞钢 《光散射学报》 2006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使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通过显微拉曼扫描成像的方法获得了方铅矿结晶体的空间分辨的分子信息。实验中包括不同尺寸大小的晶体和不同强度的激发光功率。从逐点扫描(步长为0.5μm)的显微探针成像方法获得的光谱数据分析,得到了化学组分的... 使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通过显微拉曼扫描成像的方法获得了方铅矿结晶体的空间分辨的分子信息。实验中包括不同尺寸大小的晶体和不同强度的激发光功率。从逐点扫描(步长为0.5μm)的显微探针成像方法获得的光谱数据分析,得到了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多变量数据分析处理得到PbS及其退化产物的特征光谱。在非破坏性激发条件下,PbS的特征谱线很弱。在强激光的光化作用下,在微米尺度大的样品点上产生完全不可逆的氧化反应,把PbS氧化为α-PbO。对于大尺度的PbS晶体,通过拉曼扫描成像光谱在照明点附近还发现了铅的氧硫酸盐包括4PbO.PbSO4,3PbO.PbSO4和PbO.Pb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氧化 拉曼成像光谱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n-GaAs/SI-GaAs薄膜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6
作者 王斌 徐晓轩 +2 位作者 秦哲 宋宁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03-2106,共4页
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不同Si掺杂浓度(从1016cm-3到1018cm-3)的n-GaAs薄膜。通过在室温下拉曼光谱的测量对n-GaAs薄膜的谱形进行了分析,拉曼位移出现了明显的移动,光学横模TO峰相对的增强,光学纵模LO峰相对的... 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不同Si掺杂浓度(从1016cm-3到1018cm-3)的n-GaAs薄膜。通过在室温下拉曼光谱的测量对n-GaAs薄膜的谱形进行了分析,拉曼位移出现了明显的移动,光学横模TO峰相对的增强,光学纵模LO峰相对的减弱。文章分析了原因这是由于Si掺杂浓度不断的提高,致使界面失配位错不断地提高造成的,内部应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原来的晶格振动平衡被破坏,四价Si替代了三价Ga致使谱线移动。并且由于横声子模具有Raman活性,横声子模被相对的增强了。实验结果与理论是互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n-GaAs/SI-GaAs 掺杂浓度 拉曼光谱
下载PDF
金属-砷化镓界面的电调制反射光谱与Franz-Keldysh效应研究
7
作者 王斌 徐晓轩 +2 位作者 秦哲 宋宁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01-1704,共4页
通过调制光谱这种基础的光学方法来研究Au-GaAs,Al-GaAs,Ni-GaAs的金属半导体界面的一些电学性质,并且加以比较,其中包括电场、费米能级扎钉和界面态密度等情况。这些界面是通过在SIN+GaAs样品上沉积金属(Au,Al,Ni)生长成的。通过观察... 通过调制光谱这种基础的光学方法来研究Au-GaAs,Al-GaAs,Ni-GaAs的金属半导体界面的一些电学性质,并且加以比较,其中包括电场、费米能级扎钉和界面态密度等情况。这些界面是通过在SIN+GaAs样品上沉积金属(Au,Al,Ni)生长成的。通过观察电反射谱来研究金属GaAs的界面电场和费米能级扎钉的情况,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这些所取得的电反射谱来分析这些材料的界面性质。通过测量氦氖激光器诱导产生的光电压和激光器光强之间的关系来得到这些材料的界面态密度情况,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半导体界面 FRANZ-KELDYSH效应 光伏效应 电调制反射谱
下载PDF
三元同成分掺镁铌酸锂晶体的生长与抗光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孔腾飞 梁朋辉 +5 位作者 刘宏德 郑大怀 刘士国 陈绍林 孔勇发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7-1511,共5页
以三元同成分为基础配料,生长了掺杂浓度为6.5mol%、7.5mol%的掺镁铌酸锂晶体,并与传统的掺镁5.0mol%(Li/Nb=48.38/51.62)铌酸锂晶体作对比。光斑畸变法实验表明所生长的掺镁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均达到5×105W/cm2,与掺镁5.0mol%同... 以三元同成分为基础配料,生长了掺杂浓度为6.5mol%、7.5mol%的掺镁铌酸锂晶体,并与传统的掺镁5.0mol%(Li/Nb=48.38/51.62)铌酸锂晶体作对比。光斑畸变法实验表明所生长的掺镁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均达到5×105W/cm2,与掺镁5.0mol%同成分铌酸锂晶体相近。全息法测得晶体最大折射率变化分别为4.39×10-6、4.61×10-6,而掺镁5.0mol%晶体为5.62×10-6。晶体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谱显示,所生长的掺镁6.5mol%、7.5mol%晶体均已超过掺杂阈值。综上可知,采用三元同成分配比是获得高质量晶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同成分 掺镁铌酸锂晶体 抗光损伤 光学均匀性
下载PDF
Ce^3+在Ba2ZnB2O6中的晶体学格位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易欢 武莉 +2 位作者 武丽伟 孔勇发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0-1457,共8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_2ZnB_2O_6∶Ce^(3+)蓝色荧光粉。通过XRD、Rietveld结构精修、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以及变温荧光光谱等,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3+)的掺入并未对基质的晶格结构产生影响...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_2ZnB_2O_6∶Ce^(3+)蓝色荧光粉。通过XRD、Rietveld结构精修、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以及变温荧光光谱等,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3+)的掺入并未对基质的晶格结构产生影响,在35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Ba_2ZnB_2O_6∶x Ce^(3+)的发射峰为位于430 nm的不对称的宽谱,最佳掺杂浓度为x=0.01,Ce^(3+)在Ba_2ZnB_2O_6晶格中占据Ba1和Ba3两种格位,随掺杂浓度升高更倾向于占据Ba3位。Ce^(3+)的择优占位使荧光粉的发光由蓝光向蓝绿色区域发生了明显的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光致发光 Ba2ZnB2O6∶Ce3+ 晶体学格位
下载PDF
铌酸锂电光调Q晶体漏光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商继芳 杨金凤 +3 位作者 郝好山 李清连 张玲 孙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定向仪、锥光干涉法对各晶体的轴向偏差、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首次发现了LN晶体的电光不均匀性,即感应主轴偏离理论上的45°方向、通光截面各处感应双折射不一致。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电光不均匀性是造成光路无法关断、不同开关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电光不均匀性 电光调Q
下载PDF
综合研究性实验题B:基于铌酸锂晶体探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大怀 陈靖 +3 位作者 王晓杰 陈宗强 姚江宏 孔勇发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1期36-43,共8页
介绍了第5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题B的命题背景、实验原理、实验任务及试题答案,并对参赛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评析.综合研究性实验题B为基于铌酸锂晶体探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2部分:探究激光及铌酸锂晶体的基... 介绍了第5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题B的命题背景、实验原理、实验任务及试题答案,并对参赛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评析.综合研究性实验题B为基于铌酸锂晶体探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2部分:探究激光及铌酸锂晶体的基本性能,探究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效应.该综合研究性实验题突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考察学生知识积累、知识获取、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的全过程的综合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光折变效应 压电效应
下载PDF
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B:二维材料的剥离制备与微区光学测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崇佩 王苏云 +3 位作者 刘东奇 刘智波 姚江宏 孔勇发 《物理实验》 2022年第3期39-46,57,共9页
介绍了第7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B的命题背景、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并给出了试题答案以及考试结果评析.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B为二维材料的剥离制备与微区光学测量,试题涉及倒置金相显微镜操作、二维材料样品制备、... 介绍了第7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B的命题背景、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并给出了试题答案以及考试结果评析.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B为二维材料的剥离制备与微区光学测量,试题涉及倒置金相显微镜操作、二维材料样品制备、晶相测量、微区光学测量装置搭建等内容,综合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试题介绍了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融入了信息化研究手段,在科教融合、科研训练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光学特性 晶相测量
下载PDF
掺氮铌酸锂薄膜的制备及基本物性研究
13
作者 崔娇 钟海涛 +6 位作者 李文灿 孔勇发 刘士国 陈绍林 张玲 Romano Rupp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6-1270,共5页
采用激光脉冲沉积与射频等离子体相结合的方法(PLD-RF),在蓝宝石衬底上一步沉积了掺氮铌酸锂(LiNbO_3∶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UV-Vis-NIR)对LiNbO_3∶N的晶格结构、掺杂含量及... 采用激光脉冲沉积与射频等离子体相结合的方法(PLD-RF),在蓝宝石衬底上一步沉积了掺氮铌酸锂(LiNbO_3∶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UV-Vis-NIR)对LiNbO_3∶N的晶格结构、掺杂含量及价态、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铌酸锂薄膜沿(006)方向择优生长,其中氮的原子含量为2.04%,替代氧原子的位置,N的掺入有效的窄化了LiNbO_3的带隙,使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边出现红移,并且在铌酸锂禁带中引入了杂质能级(EN),能级深度为2.7 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氮掺杂 PLD-RF
下载PDF
掺钼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
14
作者 薛丽云 刘宏德 +7 位作者 郑大怀 Saeed Shahzad 于洪 刘士国 陈绍林 张玲 孔勇发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生长一系列掺钼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研究了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发现在488 nm和532 nm波长辐照下,当Mo的掺入量为0.5mol%时,晶体的光折变灵敏度分别达到0.25 cm/J和0.21 cm/J。此外,极化条件的改变可以缩短晶体在488 nm波长辐照下... 通过生长一系列掺钼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研究了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发现在488 nm和532 nm波长辐照下,当Mo的掺入量为0.5mol%时,晶体的光折变灵敏度分别达到0.25 cm/J和0.21 cm/J。此外,极化条件的改变可以缩短晶体在488 nm波长辐照下的光折变响应时间。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试,对掺钼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变化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 全息存储 光折变
下载PDF
大孔径液晶q波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玉娇 高少华 +3 位作者 宋筱 禹宣伊 王佳艺 张心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2-447,共6页
为了解决液晶q波片制备过程中重复性差、方法繁琐、孔径限制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紫外掩模曝光法和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的液晶q波片制备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搭建了紫外曝光系统,制备了直径为2.54cm,q=1,夹角α0=0的大孔径... 为了解决液晶q波片制备过程中重复性差、方法繁琐、孔径限制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紫外掩模曝光法和液晶面外区域定向技术的液晶q波片制备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搭建了紫外曝光系统,制备了直径为2.54cm,q=1,夹角α0=0的大孔径液晶q波片.结果表明,紫外掩模法构建的大孔径液晶q波片的自旋角动量-轨道角动量的转换效率可达到85%;利用该波片实现了涡旋光、矢量涡旋光的产生和转换.基于紫外掩模法构建大孔径液晶q波片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速度快等优点,可实现液晶q波片的批量化制作,有利于液晶q波片走向商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液晶q波片 特殊光场 涡旋光 琼斯矩阵
下载PDF
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及其应用
16
作者 贾鹏博 裴雨苗 +3 位作者 张平 李致力 胡毅 许京军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174,共12页
近年来,艾里光束/脉冲等光场因其独特的自加速传输特性以及在诸多应用中表现出的优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在非线性环境中,这类光场却面临失去其特殊结构以及加速特性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应运而生,使得... 近年来,艾里光束/脉冲等光场因其独特的自加速传输特性以及在诸多应用中表现出的优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在非线性环境中,这类光场却面临失去其特殊结构以及加速特性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应运而生,使得非线性过程具有加速的特质。本文基于作者近期的工作回顾了非线性自加速光场的研究进展。首先讨论了它们的物理图像以及它们与艾里光场的联系,其次详细介绍了自加速特性在非线性调控、非线性响应函数的可视化以及光控光中的独特应用优势,最后介绍了一种新式的光场自加速行为--可类比于经典力学中正负质量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些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可让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在弯曲时/空发生,能引起平坦空间无法实现的新现象与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调控 非线性光动力学 艾里光场 自加速
下载PDF
应对未来战争的“光学盾牌”——超大尺寸蓝宝石单晶板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亮 赵鹏 +4 位作者 庄宏岩 丁岩帅 李清连 孙军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30-1732,共3页
蓝宝石单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是目前透明装甲的优选材料。导模法能够制备出形状和尺寸都接近目标要求的晶体,可以大幅度降低晶体的生产成本。我们通过自主设计的晶体生长设备,优化晶体生长工艺和热场,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0 m... 蓝宝石单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是目前透明装甲的优选材料。导模法能够制备出形状和尺寸都接近目标要求的晶体,可以大幅度降低晶体的生产成本。我们通过自主设计的晶体生长设备,优化晶体生长工艺和热场,成功制备了尺寸为480 mm×1200 mm×12 mm的蓝宝石单晶板材,晶坯形状规则,加工去掉表面气泡层后在20 mW He-Ne激光照射下检测,整体无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单晶板材 导模法 超大尺寸 透明装甲
下载PDF
四丁基氢氧化铵改性TiO_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18
作者 匡元江 古瑶 +3 位作者 郭丽梅 王海涛 王恩君 曹亚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4-117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表面改性的方法制备出改性TiO2光催化剂(TBAH-TiO2).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晶体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表面改性的方法制备出改性TiO2光催化剂(TBAH-TiO2).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晶粒粒径和能带结构,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TBAH-TiO2催化剂的表面主要存在NOx(x=1,2,3)物种,该物种能级(价带上0.20eV)产生了可见光响应,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使催化剂的可见和紫外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TBAH-TiO2催化剂降解对氯苯酚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催化活性分别是TiO2的2.6倍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四丁基氢氧化铵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三维有序结构In掺杂TiO_2薄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景声 王恩君 +2 位作者 于彦龙 郭丽梅 曹亚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3-519,共7页
采用自组装生长聚苯乙烯胶体模板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维(3D)有序结构In掺杂TiO2(IO-TiO2-In)薄膜可见光催化剂.光催化实验证明,IO-TiO2-In薄膜降解甲醛的可见光活性是TiO2和三维有序结构TiO2(IOTiO2)薄膜的5倍.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XRD... 采用自组装生长聚苯乙烯胶体模板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维(3D)有序结构In掺杂TiO2(IO-TiO2-In)薄膜可见光催化剂.光催化实验证明,IO-TiO2-In薄膜降解甲醛的可见光活性是TiO2和三维有序结构TiO2(IOTiO2)薄膜的5倍.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XRD)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确定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表面微结构和能带结构.结果表明,IO-TiO2-In薄膜具有锐钛矿型三维有序结构,与TiO2相比,增加了比表面积,提高光的利用率;掺入的In离子在薄膜表面形成In2O3和O-In-Clx(x=1,2)物种,既增强可见光的吸收,又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提高了光生载流子在固/气界面参加光催化反应的利用率,使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序结构 TIO2薄膜 In离子掺杂 IN2O3 In-Clx物种 可见光催化活性 IN2O3
下载PDF
Er^(3+)浓度对Er^(3+)/Yb^(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上下转换发光的调控(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婷婷 赵丽娟 +3 位作者 兰子鉴 常利芬 李一明 余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在980nm激光激发下,Er3+/Yb3+共掺的发光材料既可以在可见光范围产生上转换发光,也可以在近红外波段产生下转换发光,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本文利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不同Er3+/Yb3+浓度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测量了样品在980 nm激... 在980nm激光激发下,Er3+/Yb3+共掺的发光材料既可以在可见光范围产生上转换发光,也可以在近红外波段产生下转换发光,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本文利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不同Er3+/Yb3+浓度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测量了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及下转换发射光谱。研究发现,改变Er3+的掺杂浓度可以调控上下转换的发光强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下转换发光的能量传递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该类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下转换 Er3+/Yb3+ 玻璃陶瓷 能量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