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删除行为的动因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孟利 沈文瀚 郑博雯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3年第4期84-95,121,共13页
随着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的持续积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删除已经发布的内容。信息删除不仅是用户个人的信息管理行为,该行为的高频发生也会对社交平台信息资源发展形成冲击。基于自我觉知理论和“防御-获得”的信息管理视角,本研究以... 随着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的持续积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删除已经发布的内容。信息删除不仅是用户个人的信息管理行为,该行为的高频发生也会对社交平台信息资源发展形成冲击。基于自我觉知理论和“防御-获得”的信息管理视角,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探究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删除行为的动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信息安全、场域环境和内容价值显著影响了社交媒体中的用户删除行为,而用户的自我表露对其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范式的理解,对社交媒体的数据资源维护和数据驱动的平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社交动态 信息删除 行为动因 信息管理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网络动画海外传播的渠道与策略研究
2
作者 田亦洲 杨欣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在中国动画产业网络化转向的背景下,网络动画开始崛起,其海外传播亦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网络动画的海外传播,在渠道方面呈现出以网络化平台为主,趣缘化的评分网站及其榜单、平民化百科信息网站,以及社交... 在中国动画产业网络化转向的背景下,网络动画开始崛起,其海外传播亦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网络动画的海外传播,在渠道方面呈现出以网络化平台为主,趣缘化的评分网站及其榜单、平民化百科信息网站,以及社交化的社交媒体与同人网站为辅的特征,在策略方面采取了寻求中外合制、实施借船出海与重视媒介经营的跨文化、跨平台、跨媒介策略。对其加以梳理和分析,或可在网络视听文化领域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动画 海外传播 传播渠道 传播策略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银发网红短视频的时尚表达与规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宁 柯玉媛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5,共4页
技术赋权至个体的短视频平台催生了诸多拥有潮流外表和年轻态生活方式的时尚银发网红。不同性别的时尚银发网红通过身体、场景和价值观念维度完成的时尚展演显露出或保守或具有挑战性的性别意识、建构了固化与颠覆并存的性别气质。本文... 技术赋权至个体的短视频平台催生了诸多拥有潮流外表和年轻态生活方式的时尚银发网红。不同性别的时尚银发网红通过身体、场景和价值观念维度完成的时尚展演显露出或保守或具有挑战性的性别意识、建构了固化与颠覆并存的性别气质。本文通过聚焦银发网红时尚表达的自我赋能和社会规训问题,探究老年群体媒介呈现的性别意识,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动提供性别视角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银发网红 时尚 短视频 规训
下载PDF
网络视听内容创新与海外传播研究
4
作者 陈鹏 《现代视听》 2023年第8期20-21,共2页
今天我交流的是网络视听内容创新和海外传播研究的一些情况。在网络视听市场当中,一个公司达到10亿级的用户规模,就会成为国际性头部公司。我们看到,Facebook、YouTube等国际性公司,都是达到了这样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视频用... 今天我交流的是网络视听内容创新和海外传播研究的一些情况。在网络视听市场当中,一个公司达到10亿级的用户规模,就会成为国际性头部公司。我们看到,Facebook、YouTube等国际性公司,都是达到了这样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突破10亿,而且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讯。这给网络视听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娱乐休闲仍然是网络视听用户主要的使用方向。我们做出精品化的内容产品、新闻作品,就是抓住这个市场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 网络视听 FACEBOOK 娱乐休闲 海外传播 统计数据 视频用户 精品化
下载PDF
虚拟媒体人的发展及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培源 钟沈军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8,共3页
虚拟媒体人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形神兼备、AI驱动等多个阶段,目前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可持续性差、智能化不高、个性化缺乏以及应用场景相对单一等挑战。从技术与社会互构的角度看,未来虚拟媒体人需要与人类信息获取范式的发展同步,... 虚拟媒体人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形神兼备、AI驱动等多个阶段,目前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可持续性差、智能化不高、个性化缺乏以及应用场景相对单一等挑战。从技术与社会互构的角度看,未来虚拟媒体人需要与人类信息获取范式的发展同步,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播 虚拟记者 新闻传播 元宇宙
下载PDF
以快制胜、即刻满足:加速社会下的微短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石小溪 范可欣 《现代视听》 2023年第6期11-17,共7页
在加速社会背景下生成的微短剧契合了人们观看习惯的变化,通过高速叙事、信息直给与流观审美,满足了人们对于加倍爽感体验的渴望。但同时,微短剧的盛行也暴露出速度与效率至上标准下审美距离的消蚀及人的异化等文化隐忧。当人们长时间... 在加速社会背景下生成的微短剧契合了人们观看习惯的变化,通过高速叙事、信息直给与流观审美,满足了人们对于加倍爽感体验的渴望。但同时,微短剧的盛行也暴露出速度与效率至上标准下审美距离的消蚀及人的异化等文化隐忧。当人们长时间沉迷于虚假满足制造的躲避式爽感,便难以跳出空间异化所编织的结界和时间异化带来的“体验短-记忆短”的记忆消退症,最终在不自觉中走向一种新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加速社会 高速叙事 异化
下载PDF
虚拟媒体人介入新闻传播的优势与隐忧
7
作者 周培源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23,共4页
当前虚拟媒体人在新闻实践的全生命周期均表现出相对优势,并且在相关技术群落的支持下营造出良好媒体生态并催生出新闻复合型功能。然而在虚拟媒体人的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隐忧,包括媒体让渡部分话语权、同质化风险、对新闻伦理与新闻... 当前虚拟媒体人在新闻实践的全生命周期均表现出相对优势,并且在相关技术群落的支持下营造出良好媒体生态并催生出新闻复合型功能。然而在虚拟媒体人的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隐忧,包括媒体让渡部分话语权、同质化风险、对新闻伦理与新闻公共性形成挑战等。文章呼吁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对虚拟媒体人技术的期望与警惕,以人为核心,实现技术与人性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媒体人 媒介演进 技术群落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基于Z世代的法国TikTok传播机制研究
8
作者 高冉 史婧怡 林诗婧 《科技传播》 2023年第2期91-99,共9页
法国作为西方传媒强国,传媒业生态良好,且极重视下一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面对TikTok(抖音海外版)这个目前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软件,Z世代法国人既体现了自身媒介素养,也表现出了与上一辈法国人截然不同的时代特性。作为“数字原住民”,... 法国作为西方传媒强国,传媒业生态良好,且极重视下一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面对TikTok(抖音海外版)这个目前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软件,Z世代法国人既体现了自身媒介素养,也表现出了与上一辈法国人截然不同的时代特性。作为“数字原住民”,Z世代法国人正巧妙地运用TikTok缓解自身的经济、就业、心理等问题,他们对TikTok由“蔑视”到“追捧”的态度一方面由于疫情“契机”,另一方面也归功于TikTok自身平台优势及对年轻人时代需求的敏锐捕捉。探寻TikTok的成功之道,及其与Z世代法国人的契合点,有助于为我国新兴社会化媒体进一步“走出去”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法国人 TikTok 新兴社会化媒体 全球传播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的媒资系统革新
9
作者 陈鹏 张烜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媒资系统作为进行媒资管理和分发的基础设施,不仅保存着主流媒体最为宝贵的内容资源,更在数据检索、素材处理、内容资源匹配等环节中影响着不同生产要素间的协作和配置,成为传媒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效创新发展的关键工具。然而,... 媒资系统作为进行媒资管理和分发的基础设施,不仅保存着主流媒体最为宝贵的内容资源,更在数据检索、素材处理、内容资源匹配等环节中影响着不同生产要素间的协作和配置,成为传媒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效创新发展的关键工具。然而,当前媒资系统存在检索效率低下、信息利用率低、技术滞后、算力不足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提出将媒资系统革新作为传媒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应用,提高媒资利用效率,增强内容创新能力,推动传媒产业实现降本增效、革新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资系统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内容资源
原文传递
新媒介赋权视角下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实践及发展制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宁 杨蕊 《现代视听》 2022年第11期37-41,共5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媒介赋权与老年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抖音平台头部银发网红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新媒介赋权语境下的新型媒介形象,运用深度访谈法探究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实践动因与现实困境,并将广大网民的媒介反馈纳入...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媒介赋权与老年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抖音平台头部银发网红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新媒介赋权语境下的新型媒介形象,运用深度访谈法探究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实践动因与现实困境,并将广大网民的媒介反馈纳入审视视角。研究发现,银发网红的媒介实践兼具媒介赋权力量与自我意识觉醒的双向合力,其积极向上、多元丰富的媒介形象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老年形象的藩篱,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正向理解和喜爱。但调查中也发现,部分银发网红仅能充当表演者角色,被迫让渡媒介制作和运维权力,生硬迎合年轻态流行文化,在资本市场的规训中愈发远离其使用媒介权力切近老年真实生活的文化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赋权 银发网红 短视频
下载PDF
在不确定性中探寻确定性:2023年中国综艺的市场、美学与文化
11
作者 石小溪 范可欣 《现代视听》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2023年,中国综艺行业在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制作环境中找到了具有确定性的破局之径。市场层面,制作方与卫视平台坚持长期主义,积极调整布局策略、转变创制路线、丰富题材品类,以优质内容增强行业的活力与韧性。美学层面,节目采用层次丰... 2023年,中国综艺行业在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制作环境中找到了具有确定性的破局之径。市场层面,制作方与卫视平台坚持长期主义,积极调整布局策略、转变创制路线、丰富题材品类,以优质内容增强行业的活力与韧性。美学层面,节目采用层次丰富的融合美学,通过剧综联动、数实融合、风格杂糅等手法,构建更为深化的媒介交融景观。文化层面,对人与土地的深切关怀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基本取向。这种关怀既面向个人与群体,为观众带来精神与情感疗愈;又面向社会,促进视听产业与文旅产业的双向赋能;更兼具家国情怀,于天人合一的中华哲思与农耕文明的视听呈现中传递出共建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彰显综艺节目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节目 长期主义 融合美学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道全媒体呈现中的叙事策略
12
作者 陈鹏 金天 《海河传媒》 2022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持续营造党的二十大主流舆论氛围,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制作推出了一大批匠心独运的全媒体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精神气象。本文结合新闻叙事学理论,分别从叙事声音、叙事话语和叙...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持续营造党的二十大主流舆论氛围,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制作推出了一大批匠心独运的全媒体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精神气象。本文结合新闻叙事学理论,分别从叙事声音、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三个方面来分析党的二十大报道全媒体呈现中的叙事策略,总结出“多样化叙事主体,贴近式叙事视角”“智能化叙事技术,本体化叙事特征”“沉浸化叙事体验,交互型叙事模式”等叙事特点,探索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主题报道 全媒体 新闻叙事 融合报道
下载PDF
带货男主播的数字化性别表演与权力关系新变——以男性美妆带货主播的劳动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宁 李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9-84,共6页
电商平台的带货男主播在数字化性别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实践中,构建了男性气质的流动化形态,有效规避了针对“男性气质危机”的批评。通过情感劳动的“深层表演”,男主播不断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和想象,进而引导女性消费,将直播间变为消费... 电商平台的带货男主播在数字化性别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实践中,构建了男性气质的流动化形态,有效规避了针对“男性气质危机”的批评。通过情感劳动的“深层表演”,男主播不断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和想象,进而引导女性消费,将直播间变为消费文化和性别文化合谋的场域。这一场域下的性别权力关系一定程度上模糊和消解了传统的两性“凝视”关系,形成互利互惠的新态势。与此同时,消费视角下的性别话语始终未能摆脱父权制的桎梏,亟待从政策监管等维度推进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货男主播 性别表演 两性关系 消费主义
下载PDF
生成式AI嵌入创意产业内容生产的应用与风险——以ChatGPT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鹏 付真 《海河传媒》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正在重塑整个社会,而且正在重塑各个行业、职业和工作岗位。对于创意产业而言,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引发内容生产者的“技术性失业潮”担忧。作为生成...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正在重塑整个社会,而且正在重塑各个行业、职业和工作岗位。对于创意产业而言,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引发内容生产者的“技术性失业潮”担忧。作为生成式AI技术发展前沿的ChatGPT,可以扮演辅助者、生产者和协作者的角色赋能内容生产,但也要警惕技术深度嵌入人类创意领域后带来的反向驯化可能性。ChatGPT在让人类看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的同时,也在内容生产、社会伦理和法律条例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创意产业的内容生产领域做到“科技向善”,更好地实现人机协作?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定位人工智能之于创作者的角色,平衡人与机器的尺度,实现技术伦理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ChatGPT 创意产业 内容生产 人机协作
下载PDF
AIGC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互动:对宣传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应对
15
作者 陈鹏 刘郁文 《海河传媒》 2023年第6期27-31,36,共6页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形成的新的信息生成与媒介平台,愈发成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但其带来新契机、新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应用与...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形成的新的信息生成与媒介平台,愈发成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但其带来新契机、新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应用与社会风险。因此,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角度深入探析ChatGPT等AIGC应用平台在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的风险挑战与应对之道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意识形态 风险挑战 应对之道
下载PDF
传承与消解:乡土电影中的民间艺术映现与精神内涵
16
作者 王若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6,共6页
中国民间对“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体现为世俗、乐天的精神,而这种价值取向普遍反映在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之中。近十年以来的乡土电影在传承民间艺术的同时,具有显著的多元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们延续了民间艺术饱满而艳丽的视觉样式与... 中国民间对“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体现为世俗、乐天的精神,而这种价值取向普遍反映在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之中。近十年以来的乡土电影在传承民间艺术的同时,具有显著的多元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们延续了民间艺术饱满而艳丽的视觉样式与荒诞而戏谑的叙事风格,继承了民俗文化中的道德功能与重生思想;另一方面,它们通过疏离、寥落的乡村影像及伦理秩序失衡的乡村现状,反映了乡土现实与民间艺术精神、文化内涵的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电影 民间艺术精神 民俗文化 传承 消解
下载PDF
媒介竞合·交互沉浸·关切时代:2022年中国综艺节目探析
17
作者 石小溪 王含月 《现代视听》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2022年,中国综艺行业直面大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理性发展中积极探索破局之策。各大卫视与网络视频平台在媒介竞合的过程中借助综N代节目凸显各自的平台特色,利用台网合作实现不同媒介内容的优势互补。交互沉浸是全年综艺节目最为突出... 2022年,中国综艺行业直面大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理性发展中积极探索破局之策。各大卫视与网络视频平台在媒介竞合的过程中借助综N代节目凸显各自的平台特色,利用台网合作实现不同媒介内容的优势互补。交互沉浸是全年综艺节目最为突出的美学特征,并反映于内容、空间与情感等各个层面。时代感成为关键词,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积极承担起引领价值导向的使命,通过极具时代特色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创造出内蕴思想魅力与人文价值的综艺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竞合 交互沉浸 时代感 治愈文化
下载PDF
“再生影像”的双重媒介特性与文化逻辑——以B站的“CP向”混剪视频为例
18
作者 石小溪 李姿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0-29,共10页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UGC作品的繁荣,以混剪视频为代表的“再生影像”作品的生产与传播不仅表征着媒介边界的消融,还推动了粉丝文化中“嗑CP”现象的进一步拓展。兼具电影特性与媒介间性的“再生影像”体现了颠覆重构和累积强化两种“...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UGC作品的繁荣,以混剪视频为代表的“再生影像”作品的生产与传播不仅表征着媒介边界的消融,还推动了粉丝文化中“嗑CP”现象的进一步拓展。兼具电影特性与媒介间性的“再生影像”体现了颠覆重构和累积强化两种“嗑CP”形式。本文以B站影视区CP向混剪视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受众在“嗑CP”的“再生影像”中获得了游戏狂欢、圈地自萌、情感慰藉三种不同快感体验,并认为其背后隐含着享受矛盾、享受“剩余快感”和享受“圈层”认同幻觉的三重文化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影像” “嗑CP” 媒介融合 媒介间性
下载PDF
中华老字号品牌海外传播的内容特征与形象建构
19
作者 张含融 叶茜林 周培源 《海河传媒》 2022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了探索老字号品牌海外传播中的内容特征与形象建构策略,研究选取《中国日报》近十年来对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相关报道,通过LDA主题建模与语料库话语分析的方法开展主题分析与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在数量上年度波动较大,主题上主... 为了探索老字号品牌海外传播中的内容特征与形象建构策略,研究选取《中国日报》近十年来对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相关报道,通过LDA主题建模与语料库话语分析的方法开展主题分析与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在数量上年度波动较大,主题上主要围绕品牌生产、传统文化、特色美食、合作发展等展开;叙事话语上将中华老字号品牌形象与城市、国家形象相结合,凸显中华老字号整体形象与个体品牌协同发展的特征;报道整体上构建了历史悠久、保质保量、注重创新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形象。研究指出,我国外宣媒体还应对中华老字号品牌进行持续化和常态化的报道,注重中华老字号品牌多元形象的构建和品牌年轻化叙事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老字号品牌 海外传播 形象建构 《中国日报》
下载PDF
人本叙事、家国空间与新国风影像: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的三重美学维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若璇 《电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多元化、台网联动常态化时代,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创作实践的纪录片,通过以人为本的叙事模式、“家—国”意识的空间建构与“新国风”审美思潮下的数字影像制作呈现出三重美学维度,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下创作形...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多元化、台网联动常态化时代,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创作实践的纪录片,通过以人为本的叙事模式、“家—国”意识的空间建构与“新国风”审美思潮下的数字影像制作呈现出三重美学维度,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下创作形式、媒介语境的衔接,探索出传统艺术形式与新兴技术、审美趋势的融合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以人为本 家国意识 新国风 美学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