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加入研究团队可加强中医科研实验室内涵建设
1
作者 刘亚伟 吕志平 +2 位作者 彭洁 蔡红兵 孙学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中医科研实验室是培养中医学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与实验室硬件建设迅速提高不匹配的是,实验室内涵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技术传承无序和人才招收困难等问题。我们前期进行了本科生加入科研... 目的中医科研实验室是培养中医学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与实验室硬件建设迅速提高不匹配的是,实验室内涵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技术传承无序和人才招收困难等问题。我们前期进行了本科生加入科研团队提高实验室内涵建设的尝试,结果表明,本科生进入研究团队后,其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就有可能找到研究的创新点、做出有深度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技术传承,同时这些学生也是我们招收高水平中医药基础研究生的人才储备,从而解决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提高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课外科研 人才培养 中医科研实验室 内涵建设
下载PDF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与大肠TLR4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学刚 范钦 +5 位作者 王启瑞 刘亚伟 唐靖 刁建新 石彩霞 吕志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Dachengqi Decoction,DCQD)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大肠关键信号分子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方法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mg/kg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Dachengqi Decoction,DCQD)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大肠关键信号分子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方法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mg/kg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DCQD组、模型组和LPS加DCQD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及LPS腹腔注射;DCQD组给予DCQD灌胃及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PS加DCQD给予DCQD灌胃及LPS腹腔注射。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肺、大肠组织HE染色切片的组织学变化;应用LiquiChip芯片检测肺、大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的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分析TNF-α和TLR4在肺与大肠组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与大肠TNF-α表达、TLR4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均增高(P<0.01);LPS加DCQD组肺与大肠TNF-α表达、TLR4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P<0.05),但较DCQD组仍显著增高(P<0.01,P<0.05)。经相关分析,肺与大肠组织在TNF-α表达水平(r=0.973,P<0.01)、TLR4蛋白表达水平(r=0.906,P<0.01)及基因转录水平(r=0.880,P<0.01)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大承气汤减轻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肺与大肠组织炎症,可能与大承气汤降低TNF-α表达、TLR4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有关;肺与大肠组织在TNF-α表达水平、TLR4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肺与大肠存在表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肺与大肠相表里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生长及p53、VEGF表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启瑞 黎春华 +4 位作者 符秀琼 刘亚伟 唐靖 范钦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作用及对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模型,观察在槐定碱作用下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 目的探讨盐酸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作用及对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模型,观察在槐定碱作用下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移植性实体瘤组织中p53、VEGF的表达。结果槐定碱组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体积和质量、p53表达、VEGF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移植性实体瘤抑瘤率为34.07%。结论槐定碱对裸鼠移植性实体瘤SW480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抑制p53、VEGF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实体瘤 SW480 槐定碱 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了哥王根茎中的酚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邵萌 黄晓君 +5 位作者 孙学刚 王英 杨雨 王启瑞 范钦 叶文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1-855,875,共6页
采用多种色谱手段,从了哥王根茎中共分离得到17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等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荛花酚(1)、罗汉松脂素(2)、丁香脂素(3)、松脂酚(4)、异落叶松脂素(5)、刺五加酮(6)、异鼠李素-3-O-刺槐双糖苷(... 采用多种色谱手段,从了哥王根茎中共分离得到17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等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荛花酚(1)、罗汉松脂素(2)、丁香脂素(3)、松脂酚(4)、异落叶松脂素(5)、刺五加酮(6)、异鼠李素-3-O-刺槐双糖苷(7)、wikstaiwanone A(8)、wikstaiwanone B(9)、山奈酚(10)、芦丁(11)、西瑞香素(12)、triumbelletin(13)、赤杨二醇(14)、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5)、绿原酸(16)、对羟基苯甲酸(17),其中化合物3~9、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实验表明,化合物1~4,6~9对人结肠癌SW480和SW620细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对两种细胞的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化学成分 酚性成分 抗肿瘤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通过影响caspase-3和β-catenin表达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雨 徐文娟 +1 位作者 彭康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观察穗花杉双黄酮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β-catenin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SW480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SW480细胞凋亡的... 目的观察穗花杉双黄酮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β-catenin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SW480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SW48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穗花杉双黄酮作用细胞后caspase-3、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对SW48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150μmol/L穗花杉双黄酮明显促进其凋亡,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olt结果表明,穗花杉双黄酮干预可以使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β-catenin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并影响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β-catenin的表达,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SW480 CASPASE-3 Β-CATENIN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热打击诱导人肠上皮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8与p38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志锋 唐丽群 +5 位作者 曾平 李炳玲 孙学刚 童华生 孟繁甦 苏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热打击诱导人肠上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方法 用不同温度的热打击(39、41、43 ℃)1 h刺激培养的人肠上皮细胞株(SW480)后,继续于37 ℃下培养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液.另将细胞进行...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热打击诱导人肠上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方法 用不同温度的热打击(39、41、43 ℃)1 h刺激培养的人肠上皮细胞株(SW480)后,继续于37 ℃下培养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液.另将细胞进行热打击(43 ℃,1 h),同时加用100 kU/L和1 000 kU/L的乌司他丁继续于37 ℃下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裂解液中p38蛋白表达.结果 低温度的热打击(39 ℃)对SW480细胞分泌IL-8没有诱导作用,但高温(41 ℃、43 ℃)可明显诱导IL-8水平的升高(均P【0.01);而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热打击对SW480细胞IL-8的诱导表达作用(均P【0.01),尽管大剂量乌司他丁对IL-8的抑制作用较小剂量组更加明显,但两个剂量乌司他丁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同温度的热打击可诱导SW480细胞p38表达上调,并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效应(均P【0.01).而乌司他丁不仅可以抑制SW480细胞p38的基础表达水平,并且小剂量的乌司他丁即可明显抑制热打击对p38的诱导表达作用(P【0.01),但两个剂量乌司他丁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p38表达来抑制热打击对肠上皮细胞释放IL-8的诱导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其他信号通路参与的可能,这为理解肠屏障细胞的炎症反应在重症中暑中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也为乌司他丁作为免疫调节剂未来用于治疗重症中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打击 白细胞介素-8 肠上皮细胞 乌司他丁 重症中暑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LOX-1基因RNA干扰抑制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彬 黄佳城 +5 位作者 周迎春 孙学刚 曾文璧 李杏 臧书文 郝文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8,172,共5页
目的构建大鼠凝集素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LOX-1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针对大鼠LOX-1的shRNA序列,将shRNA序列插入到pLentiLox3.7(pLL3.7)慢病毒载体中,构建慢病毒载体pLL3.... 目的构建大鼠凝集素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LOX-1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针对大鼠LOX-1的shRNA序列,将shRNA序列插入到pLentiLox3.7(pLL3.7)慢病毒载体中,构建慢病毒载体pLL3.7-LOXl。慢病毒载体及包装载体dR8.9、VSVG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慢病毒。慢病毒侵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RT-PCR鉴定对LOX-1抑制效率,CCK-8、Hochest33258染色检测LOX-1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双酶切鉴定,证实sh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正确,抑制LOX-1能抑制H_2O_2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减轻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与H_2O_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大鼠LOX-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LOX-1激活可能在H_2O_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RNA干扰 LOX-1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哈蟆油对D-半乳糖所致雄性衰老大鼠肝组织CyclinD1、CDK6和P1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姚晖 王晓娟 +2 位作者 黄莉萍 刁建新 邓虹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4-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哈蟆油对D-半乳糖所致雄性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周期性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CDK激酶的抑制因子P15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维生素E(VE)和哈蟆油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哈蟆油对D-半乳糖所致雄性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周期性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CDK激酶的抑制因子P15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维生素E(VE)和哈蟆油组,每组6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6周,另取雄性大鼠6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时间30d。给药结束后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CyclinD1、CDK6和P1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CyclinD1蛋白、CDK6蛋白、P1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雄性衰老大鼠口服哈蟆油后,CyclinD1、CDK6和P15蛋白表达量(与内参比较)分别为41.73±0.54、23.29±0.30和21.49±0.30。与模型组相比,哈蟆油组能明显上调肝脏CyclinD1、CDK6、P1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哈蟆油能不同程度上调CyclinD1和CDK6蛋白表达,促进衰老雄性大鼠肝细胞增殖。同时反馈性上调细胞增殖负性调控蛋白P15表达,防止不必要的过度增殖。哈蟆油延缓雄性衰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肝脏有关增殖蛋白表达发挥抗衰老作用,与VE作用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蟆油 衰老 肝脏 D-半乳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巨泡式死亡: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被引量:6
9
作者 蔡红兵 刘金坤 +1 位作者 范钦 李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44-1847,共4页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包括凋亡、坏死和自噬等。新近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methuosis,在这种细胞死亡过程中,由于过度刺激导致细胞内水泡吸收、积累、融合而逐步形成相...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包括凋亡、坏死和自噬等。新近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methuosis,在这种细胞死亡过程中,由于过度刺激导致细胞内水泡吸收、积累、融合而逐步形成相对于细胞本身而言的大量巨大液泡,最终导致细胞代谢活动减少、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本文对巨泡式死亡的命名来源、形态特征、可能的机制、与相关死亡方式的区别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methuosis 巨泡式死亡 细胞质空泡化
下载PDF
B超检测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刁建新 马文校 +3 位作者 代欢 李颖嘉 苟珊 杨运高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453-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肝脏B超检测与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模型组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硬化后给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打击...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肝脏B超检测与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模型组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硬化后给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打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B超监测大鼠肝脏及腹部,生化仪器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B超阳性结果 13例,血清中ALT、AST、TBIL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为100%,其中达到肝衰竭的有12例,B超检测阳性且病理损伤达到肝衰竭有11例。B超检测结果与病理学(r=0.786,P=0.000 1)、血清学(r=1,P=0.000 1)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B超检测的结果与病理学、血清学的结果有很高相关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B超检测可以作为活体筛选肝硬化、肝衰竭模型大鼠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肝衰竭 四氯化碳 丙氨酸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下载PDF
硫利达嗪诱导SW480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金坤 郝亚娟 +3 位作者 黄嘉维 李欣 蔡红兵 彭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研究硫利达嗪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5-30μmol/L硫利达嗪处理SW48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RT-qPCR分析... 目的:研究硫利达嗪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5-30μmol/L硫利达嗪处理SW48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RT-qPCR分析PDCD4、c-MYC、BCL2、CCND1、CASPASE3、PARP1、CDK4、EIF4A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PDCD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表明硫利达嗪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硫利达嗪处理细胞后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和核碎片化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流式检测表明硫利达嗪诱导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增加。RT-PCR结果表明硫利达嗪处理细胞后PDCD4表达上调,CCND1、CDK4、c-MYC、BCL2、CASPASE3、PARP1和EIF4A表达下调。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PDCD4蛋白表达上调,p-AKT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硫利达嗪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PDCD4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SW480 硫利达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Wnt/β-连环蛋白在高糖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小芳 张韬 +5 位作者 华玥 赵新军 陈红梅 刘彬 周迎春 黄桂琼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在高糖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新生乳鼠CFs,构建高糖(25 mmol/L)诱导CFs增殖细胞模型。采用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以及激动剂SKL2001调控Wnt/β-cateni...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在高糖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新生乳鼠CFs,构建高糖(25 mmol/L)诱导CFs增殖细胞模型。采用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以及激动剂SKL200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TT法和细胞计数检测心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CFs中β-caten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25 mmol/L高糖刺激48 h后CFs的细胞增殖显著增加,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P<0.01),XAV939能抑制CFs增殖(P<0.01),降低高糖诱导β-catenin及PCNA的表达(P<0.01),SKL2001能对抗XAV939抑制高糖诱导CFs增殖的作用。结论:高糖诱导的CFs增殖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心肌 高糖 Β-连环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信号传导
下载PDF
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GAT-1 mRNA和GAD65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晶晶 林春水 +4 位作者 古妙宁 李洋 刘亚伟 范钦 陈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时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GAT-1)及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mRNA的影响。方法 18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时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GAT-1)及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mRNA的影响。方法 18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和H组分别以丙泊酚5.5 mg/kg和7.0 mg/kg静脉注射,续以55 mg/(kg.h)和70 mg/( kg.h)恒速静脉输注50 min,分别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后,快速静脉注射10% KCl注射液2 mg/kg处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测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快速静脉注射10% KCl注射液2 mg/kg处死。3组均解剖获取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海马、脑桥、顶叶、额叶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脑组织中GAT-1 mRNA和GAD6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丙泊酚静脉输注50 min时,L组和H组丙泊酚血浆浓度(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颈内动脉和静脉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H组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 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脑区G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均无显著差异。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率,L组分别为(61.26±7.17)%和(79.34±3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分别为(74.64±19.63)%和(97.12±3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丘脑GAD65 mRNA 的相对表达量,L组和H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其他脑区GAD65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犬脑对丙泊酚的摄取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丙泊酚可明显上调下丘脑和海马GAT-1 mRNA以及背侧丘脑GAD65 mRNA的表达,呈非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γ氨基丁酸浆膜转运体1 谷氨酸脱羧酶2
下载PDF
论肝窦内皮窗孔异常是肝脾失调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观病机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学刚 符秀琼 +2 位作者 冯沃成 黎春华 吕志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脾主健运与肝主疏泄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协同运化精微,与现代解剖学的肝脏(在胁之肝)功能密切相关。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是肝脾不调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原因,与肝窦内皮窗孔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因此提出假说:解剖学的肝脏可能是肝脾... 脾主健运与肝主疏泄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协同运化精微,与现代解剖学的肝脏(在胁之肝)功能密切相关。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是肝脾不调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原因,与肝窦内皮窗孔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因此提出假说:解剖学的肝脏可能是肝脾不调致AS的靶器官,肝窦内皮窗孔形成的肝筛功能异常是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肝窦内皮窗孔异常可能是肝脾不调致AS的超微结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不调 动脉粥样硬化 肝窦内皮细胞 窗孔 肝筛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ebv-miR-BART7稳定过表达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存存 蔡红兵 +4 位作者 黄宇琦 叶艳芬 赵曼丽 吕晓明 李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构建ebv-miR-BART7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pLVTHM/BART7。方法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BART7。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CNE1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ebv-miR-BART7鼻... 目的构建ebv-miR-BART7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pLVTHM/BART7。方法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BART7。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CNE1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ebv-miR-BART7鼻咽癌细胞株。最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 PCR和测序验证pLVTHM/BART7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293FT细胞病毒包装,感染CNE1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LVTHM/BART7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ebv-miR-BART7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pLVTHM/BART7,为研究ebv-miR-BART7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和相应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miR-BART7 慢病毒 重组质粒 鼻咽癌细胞
下载PDF
苦地湿敷剂对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M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兆忠 李明亮 +5 位作者 隋京利 林晓春 陈秋源 刁建新 兰海梅 赖梅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5-649,I0004,共6页
目的 研究苦地湿敷剂(Kudi Shifu Ji,KDSFJ)对小鼠皮肤深Ⅱ度烧伤修复中MAPK激活蛋白激酶2(MAP kinas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APKAP-K2 or MK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0 ℃恒温水烫小鼠皮肤3 s制作60只深Ⅱ度烧伤小鼠模型,造... 目的 研究苦地湿敷剂(Kudi Shifu Ji,KDSFJ)对小鼠皮肤深Ⅱ度烧伤修复中MAPK激活蛋白激酶2(MAP kinas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APKAP-K2 or MK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0 ℃恒温水烫小鼠皮肤3 s制作60只深Ⅱ度烧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苦地湿敷剂组(A组),硼酸组(B组),空白组(C组),其中A和B组外喷伤口,每天治疗2次,C组不做处理.在建模后第4、8、12天,每组分别随机处死5只小鼠,第19天时终止研究,处死所有小鼠,每次测量创面或疤痕面积,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MK2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第4天,A组面积明显小于其他两组(F=28.655,P=0.000);第12天,A组小鼠全部已脱痂愈合,皮损最小(F=2.910,P=0.072);第19天,A组疤痕面积最小(F=7.447,P=0.008).②不同时间3组间MK2表达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实验第4~19天全程呈高表达,B组在实验第4~12天MK2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在第19天上升接近C组水平.A组MK2的表达呈现出先逐渐抑制,第12天时达到低点,第19天稍微回升,但明显低于其他组(F=25.687,P=0.000).结论 ①MK2在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发生和愈合过程中呈持续高表达;提示创面组织MK2通路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和修复;②苦地湿敷剂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逐渐抑制创面MK2表达,进而降低炎症过度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地湿敷剂 深Ⅱ度烧伤 MAPK激活蛋白激酶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对比超声评价急性脑缺血对犬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平 孙学刚 +4 位作者 查道刚 宾建平 周颖玲 陈勇驰 刘伊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应用对比超声(CEU)定量评价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6条,左侧顶骨开窗。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LCCA)后即刻、30、60、90及120min后行声学造影。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左右大脑皮质相应的脑组... 目的应用对比超声(CEU)定量评价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6条,左侧顶骨开窗。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LCCA)后即刻、30、60、90及120min后行声学造影。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得出不同时间点左右大脑皮质相应的脑组织微循环血管容积(A)、血流速度(β)及血流量(A×β)。以右侧颈总动脉血流及犬头部SPECT扫描与CEU结果相对照。结果 CEU估测脑血流量(CBF)与颈动脉血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夹闭LCCA后同一大脑半球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及双侧大脑半球同一时间点之间A、β及A×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夹闭侧大脑半球即刻出现缺血性低灌注,对侧大脑半球出现充血性高灌注,120min后两侧大脑半球CBF基本一致。结论对比超声实现了实时观察犬一侧颈总动脉夹闭后时双侧大脑半球CBF的动态变化过程,血流速度β可能是急性脑缺血时CBF变化的主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超声 脑缺血 脑组织血流灌注
下载PDF
芍药苷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协同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卓维 陈广鸿 符路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9-3205,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协同替莫唑胺对原代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检测芍药苷、替莫唑胺以及两药联合对原代胶质瘤胶质瘤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等效线图分析协同效应。采用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目的观察芍药苷协同替莫唑胺对原代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检测芍药苷、替莫唑胺以及两药联合对原代胶质瘤胶质瘤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等效线图分析协同效应。采用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通过反向药效团对接技术探索芍药苷抑制原代胶质瘤细胞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芍药苷及替莫唑胺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原代胶质瘤细胞活力,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芍药苷及替莫唑胺单药组;反向药效团对接技术提示Src可能是芍药苷的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芍药苷能够显著抑制p⁃Src和p⁃STAT3的表达,芍药苷通过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协同替莫唑胺增强了对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结论芍药苷能显著提高替莫唑胺的抗胶质瘤作用,此协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替莫唑胺 芍药苷 Src/STAT3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基于在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钦 刘亚伟 +1 位作者 王启瑞 孙学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4-745,共2页
应用荧光蛋白,包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等,建立的报告基因技术和在体成像技术能够实现肿瘤的在体荧光实时成像,是研究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理想工具之一。将其应用于中药研究,可以监测中药对肿瘤生长、转移、放化疗增效... 应用荧光蛋白,包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等,建立的报告基因技术和在体成像技术能够实现肿瘤的在体荧光实时成像,是研究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理想工具之一。将其应用于中药研究,可以监测中药对肿瘤生长、转移、放化疗增效、抑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将有助于遴选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并深化其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荧光成像 中药 肿瘤
下载PDF
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及储存方法探讨
20
作者 蔡红兵 闵清芬 +4 位作者 许文丹 彭求贤 张勤 李欣 张豫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方法和储存条件。方法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方法,检测不同标记时间(2、4、6、8分钟)和不同标记比例(l∶10、1∶15、1∶20)时标记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及免疫活性;并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和储存... 目的探讨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方法和储存条件。方法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方法,检测不同标记时间(2、4、6、8分钟)和不同标记比例(l∶10、1∶15、1∶20)时标记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及免疫活性;并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和储存条件下放化纯度的变化。结果标记时间4分钟以上标记率即可达90%、放化纯度达98%,标记4分钟的标记物免疫活性高于6、8分钟(P<0.05)。当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时,标记率、免疫活性高于1∶15、1∶20(P<0.05)。标记物内加l%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37℃CO2孵箱储存放化纯度高于原液4℃储存(P<0.05)。结论微量、高比活度131I-Rituximab标记时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标记时间为4分钟,宜内加1%人血白蛋白37℃CO2孵箱储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抗体 单克隆 放射性标记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