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在关节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强 方永超 +4 位作者 曹丽 王强 袁涛 王北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7例髋关节翻修的界膜组织标本为界膜组,同时收集7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骨折滑膜组,7例因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关节炎滑膜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WEAK mRNA及TWEAK蛋白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界膜组HE染色可见细胞增生明显并伴有局灶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见大量TWEAK染色阳性细胞。RT-PCR检测TWEAK mRNA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16±0.016,关节炎滑膜组为0.318±0.021,界膜组为0.437±0.008;Western blot检测TWEAK蛋白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98±0.014,关节炎滑膜组为0.537±0.033,界膜组为0.715±0.062;TWEAK mRNA和TWEAK蛋白表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EAK可能是炎性骨溶解的启动因素之一,进一步探索TWEAK在骨溶解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 骨溶解 炎性因子 界膜
下载PDF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倪建法 周幸 +5 位作者 周光新 计忠伟 胡斌 陆萌 吴苏稼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髋臼肿瘤发病率较低,由于肿瘤部位特殊,临床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文中探讨髋臼部位肿瘤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髋臼肿瘤发病率较低,由于肿瘤部位特殊,临床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文中探讨髋臼部位肿瘤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64岁,平均(45.2±6.3)岁。良性肿瘤8例,占22%,其中单纯性囊肿4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血管瘤2例。恶性肿瘤28例,占78%,其中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12例,脊索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恶性肿瘤患者行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5例患者出现可控性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5~96个月,1例良性肿瘤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随访。7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髋关节活动正常;恶性肿瘤患者中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6例出现肺部转移,均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其余无瘤生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死于术后2年,1例带瘤生存;截至末次随访日骨巨细胞瘤、恶性软骨母细胞瘤及脊索瘤患者未见局部复发或肺部转移;转移性肿瘤5例均死于术后3年内。术后3个月,患者肢体功能评价参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良性肿瘤患者7例>90分,恶性肿瘤患者9例70~79分,19例<70分。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能满足一般日常活动;手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可明确减少出血和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应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肿瘤 手术治疗 重建
下载PDF
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倪建法 周光新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脊索组织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呈低至中度恶性。脊索瘤以局部侵袭性及高复发性为特点,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其对传统的放化疗均不敏感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文中对脊索瘤治疗的基础与临...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脊索组织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呈低至中度恶性。脊索瘤以局部侵袭性及高复发性为特点,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其对传统的放化疗均不敏感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文中对脊索瘤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脊索瘤 治疗 重建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对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志强 王强 +4 位作者 陈勇 方永超 袁涛 王北岳 赵建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580干预的B组细胞为C组。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p-p38MAPK蛋白含量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亦有所减少,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 Ps能通过刺激RAW246.7细胞,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可作为抑制炎性骨溶解的新靶点,对临床上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抑制剂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骨肉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流小舟 赵建宁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复发与转移的预测以及避免化疗耐药已成为目前骨肉瘤治疗领域的关键。DNA甲基化是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目前已证实多种基因的甲基化与骨肉瘤临床指标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故有望用于骨肉瘤的临床... 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复发与转移的预测以及避免化疗耐药已成为目前骨肉瘤治疗领域的关键。DNA甲基化是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目前已证实多种基因的甲基化与骨肉瘤临床指标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故有望用于骨肉瘤的临床诊治。文中就DNA甲基化与骨肉瘤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骨肉瘤 肿瘤相关基因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恶性肿瘤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亚威 施鑫 +1 位作者 吴苏稼 周光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3,共4页
伴有kazal基序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RECK)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atalloproteinase,MMP)抑制剂,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侵... 伴有kazal基序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RECK)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atalloproteinase,MMP)抑制剂,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转移。RECK与乳腺癌、胰腺癌、骨肉瘤等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文中综述RECK和MMP与各系统肿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复引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含kazal基序 基质金属蛋白酶 恶性肿瘤 预后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评估原发性骨肿瘤血流灌注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志平 施鑫 靳激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 imaging,CTPI)可以得到体内动态的定量血流参数,但用于骨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通过应用CTPI来评价各种原发性骨肿瘤的血流灌注,并进一步探讨各灌注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 imaging,CTPI)可以得到体内动态的定量血流参数,但用于骨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通过应用CTPI来评价各种原发性骨肿瘤的血流灌注,并进一步探讨各灌注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治疗前行CTPI检查,获得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和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其中28例为骨肉瘤,11例为软骨肉瘤,8例为骨巨细胞瘤。对3组间灌注参数基础值数据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TDC明显不同,且3组间BF、BV、TTP和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肉瘤组与骨巨细胞瘤组的BF、BV及PS值显著高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而TTP值显著低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骨肉瘤组的BF、BV及TTP值与骨巨细胞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PS值显著低于骨巨细胞瘤组(P<0.05)。结论CTPI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的、有价值的方法来评估原发骨肿瘤的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肿瘤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与组织细胞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涛 赵建宁 包倪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4-997,共4页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脂肪的代谢产物,能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如过氧化氢和次氯酸。研究表明FFA与心肌、血管内皮、肝、肺等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红细胞损伤的机制则是细胞膜表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胞内血红蛋白受到...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脂肪的代谢产物,能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如过氧化氢和次氯酸。研究表明FFA与心肌、血管内皮、肝、肺等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红细胞损伤的机制则是细胞膜表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胞内血红蛋白受到活性氧的氧化过程。高浓度FFA可导致高活性反应分子氧簇活性氧生成增多,从而启动了氧化应激机制,活性分子可直接氧化和损伤脫氧核醣核酸、蛋白质、脂类等分子。文中综述近年来对FFA与红细胞损伤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氧化性贫血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红细胞损伤 活性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北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7-552,共6页
运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思路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新型材料的出现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于脊髓的组织工程支架多采用可降解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该文作者对常用的脊髓组织工程支架作一... 运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思路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新型材料的出现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于脊髓的组织工程支架多采用可降解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该文作者对常用的脊髓组织工程支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nail与骨肉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流小舟 黎承军 +1 位作者 周光新 赵建宁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1期67-69,72,共4页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但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而核转录因子Snail不仅参与与骨肉瘤复发转移及预后有关的上皮细胞间质化过程,而且在肿瘤干细胞特性产生和维持、细胞生存和凋亡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有望成为骨肉瘤...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但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而核转录因子Snail不仅参与与骨肉瘤复发转移及预后有关的上皮细胞间质化过程,而且在肿瘤干细胞特性产生和维持、细胞生存和凋亡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有望成为骨肉瘤等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Snail 骨肉瘤 上皮细胞间质化
下载PDF
原发性冻结肩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陈文祥 包倪荣 赵建宁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原发性冻结肩又称为特发性肩周炎,病因尚未明确,病理学研究证实了其存在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及神经组织增生。目前,原发性冻结肩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因素、纤维化因素、神经纤维及神经递质、酸感受性离子通道以及高脂血... 原发性冻结肩又称为特发性肩周炎,病因尚未明确,病理学研究证实了其存在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及神经组织增生。目前,原发性冻结肩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因素、纤维化因素、神经纤维及神经递质、酸感受性离子通道以及高脂血症等方面。本文就原发性冻结肩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发病机制 肩关节囊 炎症因素 炎症细胞浸润 离子通道 成纤维细胞 病理学研究 肩关节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炎性骨溶解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志强 方永超 +2 位作者 王强 王北岳 赵建宁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许多研究揭示了与假体周围磨损颗粒相关的炎症反应,且这种炎症反应最终能促使假体周围的骨组织以骨吸收为主,而非骨形成。事实上,当机体假体周围组织受到破坏时,机体组织也会通过保护及再生机制对炎症反应进行紧密调节,试图平衡组... 许多研究揭示了与假体周围磨损颗粒相关的炎症反应,且这种炎症反应最终能促使假体周围的骨组织以骨吸收为主,而非骨形成。事实上,当机体假体周围组织受到破坏时,机体组织也会通过保护及再生机制对炎症反应进行紧密调节,试图平衡组织的结构,减轻反应程度。因此,发生骨溶解的真正原因就是局部组织内平衡机制的失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磨损颗粒 人工关节假体 骨溶解 生物学机制 炎症反应 炎性 机体组织 平衡机制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强 王北岳 +4 位作者 周利武 郭亭 王强 方永超 赵建宁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于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1-12的75例(76髋)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9髋,ⅡA型21髋,ⅡB型18髋,ⅡC型11髋,ⅢA型10髋,ⅢB型7髋。髋臼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于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其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3—2011-12的75例(76髋)全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9髋,ⅡA型21髋,ⅡB型18髋,ⅡC型11髋,ⅢA型10髋,ⅢB型7髋。髋臼骨缺损采用不同方式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松动、植骨是否融合。结果 75例(76髋)均获得平均36(16~73)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症状和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髋臼骨折、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X线片可见移植骨与宿主骨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假体未见松动迹象。结论髋臼假体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是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型法对髋臼翻修重建方法有指导意义,正确选择假体类型及合理选择植骨方式是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臼骨缺损 植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