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佟琳 杨学习 +5 位作者 李粉霞 孙敏英 刘民锋 董建宇 郭昭泽 叶长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2检验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另外,根据临床治疗中癌组织ER、PR和HER-2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在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rs9260682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AT基因型可增加携带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P=0.04),且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rs9260734位点多态性分布在病例-对照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25),但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8);其余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ER、PR和HER-2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位于HLA-Ⅰ基因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9260682既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又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而rs9260734位点的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Ⅰ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下载PDF
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文姬 杨惠 +3 位作者 李晓瑾 马兰兰 刘芙蓉 周春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05-1710,共6页
目的:构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为中心组建核心团队,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开设淋巴水肿门诊,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联动居家患者及家属,构建并实施医院-居家联动乳腺... 目的:构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为中心组建核心团队,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开设淋巴水肿门诊,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联动居家患者及家属,构建并实施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对比该模式实施前后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住院和居家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项目实施后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住院和居家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P<0.05);淋巴水肿发生率由24.6%下降至18.2%。结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乳腺专科护士护理能力,帮助乳腺癌患者做好术后淋巴水肿自我管理,改善了临床结局,具有可行性及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居家 乳腺癌 淋巴水肿 医联体
原文传递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首次换药时间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颖华 李文姬 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2-277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对照组24 h内进行首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换药时穿刺点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情况,3周内心理状态(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和维护频率、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差异。观察组在置管后首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渗血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在置管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和3周内的维护频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PICC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可减少穿刺点出血、减轻疼痛,从而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同时也可降低换药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首次换药时间
下载PDF
中国1973—2009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流行趋势 被引量:21
5
作者 韩婷婷 叶长生 +3 位作者 刘民锋 姚广裕 董建宇 郭昭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分析1973—200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流行趋势。方法收集1973—200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和相应的人口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分析。结果 1973—200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分别由2.95/10万、2.... 目的分析1973—200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流行趋势。方法收集1973—200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和相应的人口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分析。结果 1973—200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分别由2.95/10万、2.88/10万上升至5.90/10万、3.97/10万。2004—200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城市是农村的1.68倍,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86/10万、5.91/10万、4.62/10万,79.96%分布在45~8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2009年我国乳腺癌在城市女性肿瘤死亡分类构成中已位居第5位,农村地区居第6位。结论 1973—200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龄、地域和经济状况差距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死亡率 流行趋势 中国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防治认知调查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文姬 李晓瑾 +3 位作者 周春兰 吴艳妮 吉雪 樊颖维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7-940,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及防治认知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乳腺癌且行腋窝清扫术患者194例,调查一般基本资料、疾病资料、治疗资料、防治认知情况。结果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目的了解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及防治认知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乳腺癌且行腋窝清扫术患者194例,调查一般基本资料、疾病资料、治疗资料、防治认知情况。结果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1.6%,其中手术后未放疗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3.6%,手术后放疗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为42.6%。水肿患者与未水肿患者的年龄、职业、疾病分期、是否放疗及防治认知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年龄、职业、疾病分期、是否放疗、防治认知情况是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应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高危水肿人群重点跟踪管理,帮助患者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做好护患对淋巴水肿防治的共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清扫术 淋巴水肿
下载PDF
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晓瑾 李文姬 +1 位作者 周春兰 区洁霞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目的了解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乳腺癌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功能锻炼为核心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 目的了解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乳腺癌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功能锻炼为核心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乳腺专科护士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徒手淋巴引流的方法。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侧上肢(患肢)疼痛感、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患肢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肢疼痛感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患肢疼痛感、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患肢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患肢疼痛,预防淋巴水肿,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淋巴引流法 功能锻炼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乳腺癌Ⅰ期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建宇 延艳 +3 位作者 刘民锋 郭昭泽 郭婧昀 叶长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0,共4页
假体植入术是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乳房重建的主要选择,近年来,在欧美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假体植入术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脱细胞基质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历史、种类、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乳腺癌 假体
下载PDF
MT1-MMP在乳腺癌中的独特表达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姚广裕 陈路嘉 +2 位作者 胡晓磊 李文姬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MT1-MMP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和m RNA的表达,研究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 目的探讨MT1-MMP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和m RNA的表达,研究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表达,发现阳性染色位于癌细胞胞膜;而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到MT1-MMP m RNA的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T1-MMP m RNA表达,所有标本均有MT1-MMP m RNA的表达,其中MT1-MMP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的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高(0.759±0.0802);在MT1-MMP免疫组化阴性染色的乳腺癌中相对表达量低(0.547±0.0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1-MMP很可能是由乳腺癌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激活后锚于癌细胞膜发挥作用,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产生和作用有其独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间质细胞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晓瑾 李文姬 周春兰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645-264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某三甲医院乳腺科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因素和治疗因素、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T和PL)疾病不...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某三甲医院乳腺科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因素和治疗因素、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T和P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心理困扰评分中位数4,四分位间距4,为中重度心理困扰。困扰问题列表发生频次最高前5位是:担忧(68.8%)、紧张(65.1%)、疲乏(56.3%)、恐惧(55.2%)、疼痛(49.5%),困扰问题大多来自身体问题(47.5%)和情绪问题(34.6%)。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为(78.19±9.98)分,为中度。心理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疾病不确定感对心理困扰影响最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心理困扰 疾病不确定感
下载PDF
pcDNA3.1-mTOR质粒体外转染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民锋 郭昭泽 +5 位作者 董建宇 杨翼鹏 嵇健 刘润奇 延艳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m TOR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的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用pc DNA3.1-m TOR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转染MCF-7;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 TOR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m TOR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的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用pc DNA3.1-m TOR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转染MCF-7;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 TOR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而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质粒组无明显变化。转染m TOR基因后,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m TOR可能通过PI3K/AKT/PTEN与m TOR信号转导通路负反馈调节PTEN的表达。m TOR的增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为m TOR的特异性的抑制剂的运用提供了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信号转导通路 乳腺癌
下载PDF
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信号通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路嘉 叶长生 +6 位作者 黄仲曦 李欣 姚广裕 刘民锋 胡晓磊 董建宇 郭昭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谱和信号通路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对乳腺癌患者癌和癌旁标本,验证其中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显示,436个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出现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有259个,下调的有177个。Pathway分析发现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亚洲人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经荧光定量PCR验证,KRT19、ADIPOQ、CFD、RBP4、LPL、ABCA8、CD36基因表达情况与芯片数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亚洲人乳腺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特征和所涉及的重要信号通路,其中CD36基因可能与亚洲人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ABCA8基因可能是亚洲人乳腺癌新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亚洲人 基因差异表达谱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嵇健 刘民锋 +3 位作者 杨翼鹏 郭昭泽 董建宇 叶长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但受抑制状态的小鼠,以期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BALB/c随机平均分成4组,按环磷酰胺和强的松用量多少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 目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但受抑制状态的小鼠,以期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BALB/c随机平均分成4组,按环磷酰胺和强的松用量多少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观察小鼠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的影像、病理学表现及其重要内脏器官转移情况等。结果:高剂量组成瘤率高,成瘤时间早,且内脏器官转移多,小鼠死亡率高。中剂量组成瘤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内脏器官转移少,小鼠死亡率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未见成瘤和小鼠死亡。结论:本实验成功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在免疫正常的小鼠中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较好的模仿乳腺癌在免疫正常的机体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强的松 免疫抑制 乳腺癌 小鼠 PET/CT
下载PDF
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文姬 李晓瑾 周春兰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2期51-5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临床在研数据库www.clinicaltr... 目的系统评价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临床在研数据库www.clinicaltrials.gov中关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综合消肿疗法的实验研究和类实验研究。由2名研究者使用澳大利亚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类试验研究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分别独立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录入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类试验研究,总样本为871例淋巴水肿患者。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水肿患者的水肿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368.85,95%CI(-465.53^-272.17),P<0.001]。对患者疼痛及水肿肢体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结论标准化综合消肿疗法对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体积、疼痛及水肿肢体肩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疗法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征象与Ki-67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伟镇 杨宇钦 +7 位作者 章婧文 刘娟 张妍琰 覃辉 李恋 何逸清 朱礼君 马焕容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分析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征象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分析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编码基因MKI67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72例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目的分析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征象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肿瘤基因图谱数据库分析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编码基因MKI67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时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72例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征象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其超声征象与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MKI67mRNA水平较浸润性非三阴性乳腺癌高(11.80±0.11vs.10.70±0.05);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高表达者,其总生存时间较Ki-67低表达者短[(34.9±5.1)个月vs.(40.3±4.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中,血流分级Ⅱ~Ⅲ级者Ki-67高表达的比例高于0~Ⅰ级者(63.2%vs.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Ki-67高表达的比例高于无转移者(58.8%vs.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中血流分级及腋窝淋巴结与Ki-67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癌 三阴性 浸润性 KI-67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华 胡晓磊 +1 位作者 李星宇 戴映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96-1002,共7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为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传统治疗手段有限;该亚型的免疫原性强,且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高,为免疫治疗的开展提供了基石。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单药免疫治疗,且在晚期一线TNBC的有效率高于既往...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为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传统治疗手段有限;该亚型的免疫原性强,且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高,为免疫治疗的开展提供了基石。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单药免疫治疗,且在晚期一线TNBC的有效率高于既往多线治疗组。联合其他治疗包括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剂和PARP抑制剂的尝试亦取得初步疗效。本文就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单药及联合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未来的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ADC PAPR抑制剂
下载PDF
免疫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嵇健 刘民锋 +2 位作者 郭昭泽 董建宇 叶长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并从行为学、影像学、核医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方面来评价此模型。方法将20只雌性C57小鼠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首日腹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共进行2次,...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并从行为学、影像学、核医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方面来评价此模型。方法将20只雌性C57小鼠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首日腹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共进行2次,对照组小鼠于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此后取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两组小鼠右侧胫骨,观察两组小鼠的成瘤时间、成瘤率,并观察肿瘤的组织学与影像学表现。结果模型组有8只成瘤,接种后第5天即可触及肿瘤,第21天胫骨影像评分高(P<0.05),PET/CT见右侧胫骨有异常浓聚影,右侧胫骨骨密度下降(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P<0.01),镜下见骨组织受肿瘤细胞侵犯现象。对照组未见小鼠成瘤。结论此乳腺癌小鼠骨转移模型克服裸鼠饲养繁琐、耐受力差、生存时间短等缺点。建立了简便、成瘤率高以及与人乳腺癌骨转移生物学特征相一致的小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乳腺癌 骨转移 动物模型 PET CT
下载PDF
“三步法”诊断乳腺炎7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婧昀 叶长生 +4 位作者 姚广裕 顾繁 陈路嘉 陈睿婷 李文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6-1567,共2页
乳腺炎是一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伴或不伴感染的乳腺炎症,包括感染性乳腺炎、非感染性乳腺炎、癌性乳腺炎,其诊治的最终目的是排除癌症和对症治疗[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诊治的71例乳腺炎病例,旨在对乳腺炎诊... 乳腺炎是一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伴或不伴感染的乳腺炎症,包括感染性乳腺炎、非感染性乳腺炎、癌性乳腺炎,其诊治的最终目的是排除癌症和对症治疗[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诊治的71例乳腺炎病例,旨在对乳腺炎诊治思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症 “三步法” 诊断 非感染性 2009年 对症治疗 诊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诱导CD44+ CD24-/low肿瘤干细胞生成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辐射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昭泽 刘民锋 +2 位作者 詹军芳 谢国柱 叶长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能诱导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的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是很强的 EMT 诱导因子,探讨 IL-6是否通过诱导 CD44+CD24-/low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乳腺癌 MCF7细胞的辐射抵抗。方法含50 ng/ml ... 目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能诱导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的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是很强的 EMT 诱导因子,探讨 IL-6是否通过诱导 CD44+CD24-/low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乳腺癌 MCF7细胞的辐射抵抗。方法含50 ng/ml IL-6的培养基培养 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标记的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 EMT 标记分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从诱导组中分选出 CD44+CD24-/low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分选后细胞的辐射抵抗能力。结果IL-6能诱导 MCF7细胞发生间充质样转化,诱导5 d 后 CD44+CD24-/low细胞显著富集,诱导形成的 CD44+CD24-/low细胞的辐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结论IL-6诱导了 CD44+CD24-/low 乳腺癌干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MCF7细胞的辐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干细胞 辐射抵抗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乳糜漏1例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兰兰 李文姬 张茂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6期144-145,共2页
乳糜漏可见于甲状腺、食管、肺、贲门等手术清扫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手术后。但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十分罕见.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0多例,术后发生乳糜漏者仅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 乳糜漏可见于甲状腺、食管、肺、贲门等手术清扫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手术后。但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十分罕见.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0多例,术后发生乳糜漏者仅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糜漏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