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医院心内科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振坤 李鹏 +1 位作者 范永臻 郭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研究1995年与2005年广州地区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995年和2005年广州地区9家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2005... 目的研究1995年与2005年广州地区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995年和2005年广州地区9家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2005年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较1995年增加,而2005年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较1995年下降;1995年1级(轻度)高血压人数百分比较2005年下降,2级(中度)高血压人数在2005年所占百分比较1995年上升;2005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率比1995年显著增加,同时他汀类降脂药2005年使用率较1995年也明显增加。结论广州10年来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有显著性变化,血压、血糖、血浆甘油三酯控制不理想。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在心血管病的使用迅速增加,成为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高血压 Ⅱ型糖尿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药物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2
作者 吴平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在春光明媚的4月,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7-4-05~08在广州东方宾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是跨学科、国际化、大规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以发布及传递最新、最快、最权威的心血管病防治技术与进展为宗旨。
关键词 学术会议纪要 国际会议中心 心血管病防治 中国南方 跨学科 国际化
下载PDF
第八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3
作者 吴平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木棉花又开,宾客四方来,恳谈科技事,盛况暖胸怀.第八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6-03-30~04-02在中国广州东方宾馆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关键词 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南方 国际会议 心血管病 木棉花
下载PDF
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61
4
作者 屠燕 房洁 +1 位作者 孟江南 黄莹 《护理学报》 2011年第7期47-49,共3页
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我科开展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加强护士对有关文件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了服务理念;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与模式、开展护理责任大包干,创建了以"... 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我科开展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加强护士对有关文件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了服务理念;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与模式、开展护理责任大包干,创建了以"医疗特色"进行护理责任小组包干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均衡、层级、人性化和责任包干制,调整并明确了排班模式及岗位职责,确保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力配备;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加强三级护理质量监控,确保了护理质量与安全。以上措施的开展与改进,提高了护士优质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实现护理零投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责任包干制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SCN5A基因多态位点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关联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溢琳 孟素荣 +4 位作者 陈智 周国忠 冯旭光 谢昌联 邓春凤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SCN5A基因多态位点C5457T(D1819D)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汉族SSS患者108例为病例组,以南方健康汉族人群123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SCN5A基因C5457T(D1819D)... 目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SCN5A基因多态位点C5457T(D1819D)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汉族SSS患者108例为病例组,以南方健康汉族人群123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SCN5A基因C5457T(D1819D)的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并随机挑选样本进行测序,检验其可靠性。结果SCN5A基因C5457T(D1819D)多态位点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SSS组和正常组比较,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1819D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S组T等位基因高于正常组;CC为保护基因型,CC基因型对病窦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D1819D多态位点可能和SSS发生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SSS的保护基因;T等位基因可能是SSS发病的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因多态性 SCNSA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 ANRIL CNV-2738282增加中国南方人群肺动脉高压的易感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惠波 段跃兴 +14 位作者 赖晓纯 冯燕玲 黄莲枝 陈钦修 程宏基 郑栋 伍金雷 程颖 黄冰生 林桂雄 吴钰燕 张鹏 李国扬 曾庆春 卓裕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78-1683,共6页
目的本项目拟探索位9p21.3的非编码RNA(LncRNA ANRIL)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为PAH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587例PAH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36例健... 目的本项目拟探索位9p21.3的非编码RNA(LncRNA ANRIL)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为PAH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587例PAH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3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TaqMan方法检测ANRIL CNVs的基因型,分析其与PAH发病的相性;通过系列生物学实验揭示阳性CNV影响PAH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 ANRIL CNV-2738282与人群PAH发病存在显著关联,其拷贝数缺失能降低PAH的发病风险(OR=0.40,95%CI:0.31~0.53)。CNV-2738282的拷贝数缺失可降低ANRIL表达,进而改变ANRIL对靶基因CARD8的转录调控而影响PAH发生。结论 ANRIL CNV-2738282与PAH发病有关,可作为人群PAH易感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核糖核酸 拷贝系数变异 肺动脉高压 易感性
下载PDF
5项炎症指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风险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60
7
作者 卢浩 李梦豪 +5 位作者 王媛媛 罗甜甜 刘季晨 赖文岩 戴萌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 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 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无症状AS组及正常组,分析炎症5项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各组间差异性及临床价值。结果:ACS组Lp-PLA2、CRP均较其余4组人群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1.024,P<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使得整体χ2值明显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可使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升。结论:Lp-PLA2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Lp-PLA2与CRP水平对于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载脂蛋白B 炎症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甜甜 田迪 +2 位作者 刘挺榕 孙海阁 郭志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为基础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的增加,尤其是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为基础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的增加,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增加,高度提示AS的发生;炎症反应增加,一些炎症因子的升高,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等因子的升高,也与AS的发生、进展有关,可作为AS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标志物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慢性炎症性疾病 冠心病 价值 应用
下载PDF
8种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5
9
作者 苏亮 白书昌 +4 位作者 Bundhoo Kaviraj 黄铮 侯玉清 任昊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比较8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进行GFR检测的208例患者,测量血浆Cr、Cys-C并使用各种eGFR估算方程计算出相应eGFR。结果 (1)在慢性肾脏病(CKD... 目的比较8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估算方程评价心血管病患者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进行GFR检测的208例患者,测量血浆Cr、Cys-C并使用各种eGFR估算方程计算出相应eGFR。结果 (1)在慢性肾脏病(CKD)13期,Scr-eGFR估算方程与同位素GFR的相关性明显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在CKD4、5期,Cys-eGFR估算方程与GFR相关性略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2)MDRD、简化MDRD会高估CKD4、5期患者GFR,Rule方程在CKD1、2期患者出现低估,Macisaac方程在CKD25期均高估GFR,Tan方程则在CKD2、3期出现高估。(3)轻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高于Cys-eGFR估算方程,中度肾衰竭患者Scr-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与Cys-eGFR估算方程并无明显差异,而重度肾衰竭患者Cys-eGFR估算方程的AUCROC高于Scr-eGFR估算方程。(4)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参考值相比较,各CKD分期均无明显差异的eGFR评估方程有:基于Scr的改良MDRD方程和基于Cys-C的Arnal-Dade方程。结论改良MDRD方程(或简化MDRD方程)和Arnal-Dade方程更适于国内心血管病患者eGFR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心血管保护作用新进展:功能及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海阁 刘挺榕 +3 位作者 罗甜甜 习丹 刘季晨 郭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8-911,共4页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脂质和蛋白含量大致均等的异质性脂蛋白,可分为多种亚类。高密度脂蛋白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血管炎症,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内皮修复,抗细胞凋亡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已经成为共识...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脂质和蛋白含量大致均等的异质性脂蛋白,可分为多种亚类。高密度脂蛋白通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血管炎症,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内皮修复,抗细胞凋亡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已经成为共识。最近研究发现了高密度脂蛋白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新机制,主要为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调节血糖代谢等,对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类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总结高密度脂蛋白心血管保护的新功能以及HDL亚类与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HDL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 炎症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硝酸甘油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昌联 孟素荣 +3 位作者 王蔚 陈少敏 李鹏 冯旭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9-842,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min、6h及24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min、6h及24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24h后液体的出入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其中硝酸甘油组使用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μg/min,每3~5分钟增加5μg/min,根据个体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rhBNP组使用rhBNP,首先以1.5μg/kg弹丸式静脉冲击,随后以0.0075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72h。结果rhBNP组患者静脉给药后30min和6h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P值分别为0.042和0.019)和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P值分别是0.018和0.044)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24h后两组未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是0.192和0.179);用药24h后的尿量rhBNP组(1513.8±242.9)ml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1341.2±239.7)ml(P=0.015);用药24h时rhBNP组患者射血分数的增加以及肺动脉压和收缩压的降低均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P值分别是0.001、0.000及0.002),用药72h后rhBNP组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值分别是0.000、0.001和0.002)。结论rhBNP通过促进尿量的排泄、降低肺动脉压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等途径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以及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硝酸甘油 心力衰竭 失代偿性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心脏毒性的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覃晶 张鹏海 +3 位作者 钱新宇 李爱民 罗荣城 许顶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2例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筛...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心脏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2例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筛选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的指标。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心电图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LVEF值的改变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初步认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存在轻度的心脏不良反应,对心肌有一定的损伤,但是心功能未受到明显改变。CK-MB和心电图可作为早期监测心脏毒性的检查指标。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的过程中应该警惕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心脏毒性 早期诊断指标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谭珍妮 李崇信 +4 位作者 邓伟 李蘅 孙少喜 罗苑苑 彭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PVC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及不同室性早搏数目负荷与HRV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8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室性早搏总数,分为A组(<1000个),B组(1000~10000个),C组(>...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PVC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及不同室性早搏数目负荷与HRV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8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室性早搏总数,分为A组(<1000个),B组(1000~10000个),C组(>10000个),分别计算出HRV的时域指标:RR总体标准差(SDNN)、24h每5分钟时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每5分钟时段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ow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HF)以及两者比值LH/HF。分析HRV各指标与特发性室性早搏的相关性及不同室性早搏负荷组间HRV有无差异。结果特发性室性早搏与LF/HF(r=0.322,P=0.000)、HF(r=-0.017,P=0.014)、rMMSD(r=0.163,P=0.019)明显相关。各组间HRV指标比较,rMMSD在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其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相关,室性早搏数目负荷>10000/24h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减低可能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频域指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尼可地尔与硝酸酯类药物对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罗碧辉 吴平生 +1 位作者 曾昭华 卜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39-394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系统文献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立足于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尼可地尔和硝酸酯类药物对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应用计算机搜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 目的本研究应用系统文献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立足于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尼可地尔和硝酸酯类药物对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应用计算机搜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收集范围由数据库建立初始至2013年5月,实施比较口服尼可地尔与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RCT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变及头痛发生情况。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4篇文献,最后纳入10篇相关的RCT研究。共计纳入患者872例,尼可地尔组和硝酸酯类药物组各4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加用硝酸酯类药物相比,在降低心绞痛症状发作方面,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6,95%CI(1.30,2.96),P=0.001〕;两组药物在改善活动平板心电图ST段压低1 mm需要的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7);两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不是影响心绞痛症状改善和头痛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方面,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较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更具优势;两种药物的头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别对上述结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硝酸酯类 心绞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威 郭志刚 +1 位作者 陈君 周忠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 目的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年龄。结论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浆血管加压素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邬真力 许顶立 +3 位作者 林昇 叶桃春 黄鹏 白书昌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浆血管加压素(AV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结扎冠脉前降支,建立CHF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组),芪苈强心高、中、低剂量治疗组(Q1、Q2、Q3组)和呋塞米治疗组(F组)...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浆血管加压素(AV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结扎冠脉前降支,建立CHF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组),芪苈强心高、中、低剂量治疗组(Q1、Q2、Q3组)和呋塞米治疗组(F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药物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VP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C组大鼠心脏功能显著减退,血浆AVP浓度显著升高(P<0.01)。经过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后,Q1、Q2、Q3组大鼠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血浆AVP浓度显著降低(P<0.05);F组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善,而血浆AVP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改善CHF大鼠的心脏功能,降低血浆AVP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加压素 心力衰竭 慢性 芪苈强心胶囊 大鼠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对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子粼 许顶立 +2 位作者 郭志刚 吴平生 沈安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38例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内皮祖细胞动员剂G-CSF(600μg/d)... 目的研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38例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基础上给予内皮祖细胞动员剂G-CSF(600μg/d)静脉注射,连续注射7 d。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4个月BNP值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行心脏超声检测LVSD、EDV、LVEF。结果治疗组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尤其第7天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浆BN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恢复正常值(P<0.01);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尤以治疗组LVEF值第4个月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可有效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郑华 屠燕 马立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总结123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91例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及防治策略。结果术前伴... 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总结123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91例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及防治策略。结果术前伴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CIN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率,以及术后1年的心源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非CIN组患者的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3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而且CIN可以影响病人的预后。目前加强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榕 邓烈华 +2 位作者 沈安娜 苏亮 许顶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73例和非LVH组127例,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技术...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73例和非LVH组127例,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技术测定FMD,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内皮素1,Griess法测定外周血NO含量。结果与非LVH组和对照组比较,LVH组FMD明显降低,AGEs和内皮素1均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与AGEs和内皮素1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5;r=0.428,P=0.036),与FMD和NO呈显著负相关(r=-0.718,P=0.003;r=-0.337,P=0.041);FMD和AGEs为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P=0.035);随着FMD降低、AGEs增加,LVH发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和大动脉硬化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肥大 左心室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威 郭志刚 +2 位作者 陈君 周忠江 修建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女性冠心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冠心病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酯。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多于男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不同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