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医院520例糖尿病及前期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凯 陈爱华 +5 位作者 蔡德鸿 张桦 马昭杰 衷锐 湛奕 唐福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危险情况。方法选取520例社区医院住院糖尿病及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简易评估方法"预测10年内缺...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危险情况。方法选取520例社区医院住院糖尿病及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简易评估方法"预测10年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生率,按10%分为高危和低危,并对各危险因素(性别、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年龄)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因素的正常组与异常组的发病危险度,并建立长期追踪随访。结果在单纯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危险度大于10%男性占9.3%,女性占2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包含单纯空腹血糖增高患者中发病危险度大于10%男性占8.2%,女性占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异常组的预测高危比例分别为40.1%,17.5%,24.3%,正常组为2.2%,8.8%,5.8%,异常组的预测低危分别为59.9%,82.5%,75.7%,正常组为97.8%,91.2%,9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人群的年龄(55.97±3.58)岁,低危人群的年龄(50.99±6.7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心血管发病风险增高,性别、血压、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年龄均为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降低易患因素的水平和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性心血管病 危险度评估
下载PDF
心内科教学中的网络教育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傅强 李志梁 +2 位作者 严全能 吴宏超 刘映峰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11期1084-1085,共2页
本文分析了心内科教学的特点,结合网络教育的优势。
关键词 心脏科 教学 网络教育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海鱼 陈爱华 +5 位作者 贺献芝 方胜先 宋旭东 钟庆华 郭盛 彭文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经择期PCI和单纯优化药物治疗住院期间及治疗后近期心血管事件比较,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选择。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8例,根据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组134例(发病后...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经择期PCI和单纯优化药物治疗住院期间及治疗后近期心血管事件比较,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选择。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8例,根据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组134例(发病后3~7d接受择期PCI)和药物组134例(未行PCI术,单纯优化药物治疗),分别比较住院10d、出院30、90d后2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左心室功能。结果出院30、90d随访2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再发心绞痛及左心室功能较药物组明显改善(P<0.05),介入组住院期间发生出血事件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行择期PCI有利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和抑制左心室重构,择期PCI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心病 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 支架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邓意 陈立珩 +7 位作者 王先宝 宋旭东 凌苑娜 陈爱华 杨平珍 郭敬宾 阙冬冬 陈贵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MP-2、MMP-9相关性,及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0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MP-2、MMP-9相关性,及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0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9例,急性心梗(AMI)患者25例,选取38名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Control, C)。留取研究对象5 ml静脉血,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静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2)、MMP-9、ICTP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AP与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水平稍增高,P〈0.05。UA组与SAP组、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水平升高,P〈0.05。AMI组与SAP组及C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升高,P〈0.05。AMI组与UA组比较,血清MMP-2、MMP-9、ICTP均无显著差异,P〈0.05。ICTP与MMP-2、MMP-9都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斑块纤维组成比例呈负相关,与脂质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CTP水平升高可提示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与MMP-2水平相关,可作为无创性的AC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赵一俏 傅强 +5 位作者 李志梁 严全能 吴宏超 缪绯 吕永恒 刘映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造影正常11例胸痛综合症患者为对照。借助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CD4^+T细胞比例[(6.55±2.45)%]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4.01±4.92)%]和胸痛综合征组[(13.55±3.87)%](P<0.05),而CD4+CD28-/CD4+T细胞比例[(10.55±4.76)%]则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64±1.33)%]和胸痛综合征组[(2.75±1.55)%](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而CD4+CD28-T细胞比例升高,Treg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耐受失去平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 CD4 CD28 CD25
下载PDF
香芹酚预处理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8
6
作者 宋旭东 陈爱华 +6 位作者 刘映峰 王先宝 周贻军 刘磊 张秀丽 王丽姿 杨平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结扎雄性C57 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结扎雄性C57 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I-R组)(n=13)、CAR组(CAR+I-R组):分为20、40及60 mg/kg组(每组n=13)。CAR于缺血前15 min给药。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后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同Vehicle组相比,CA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Vehicle组及CAR组DCFDA强度分别为(158.21±6.43)%及(123.47±9.82)%。Vehicle组及CAR组Mn-SOD活性分别为0.67±0.16及1.12±0.17 U/mg protein。Vehicle组及CAR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0.14±0.09及0.63±0.07 U/mg protein。结论 CAR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缓解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广州海珠区中老年人群不同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强 陈爱华 +5 位作者 宋旭东 严全能 郭敬宾 郝培远 周珊珊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血糖早期干预及CHD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该地区45岁以上社区居民1800人,以空腹指尖血糖≥5.6 mmol/L为初筛标准,对... 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血糖早期干预及CHD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该地区45岁以上社区居民1800人,以空腹指尖血糖≥5.6 mmol/L为初筛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择期进一步以问卷调查、抽血化验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3组。比较各组CHD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应用Framingham CHD预测模型预测10年内CHD发病风险。结果 (1)海珠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组患病率为11.00%,糖尿病组发病率为7.56%。(2)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但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的CHD 10年风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患者人群的CHD 10年危险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与CHD关系密切,早期控制血糖对防治CHD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入路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肖华 陈爱华 +4 位作者 李志粱 宋旭东 傅强 缪绯 刘映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48例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随访术后6...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46例行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48例行经皮股动脉入路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随访术后6个月内冠状动脉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结果94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诊行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复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桡动脉入路 经皮股动脉入路 心肌梗塞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心源性休克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中期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同汉 刘映峰 +2 位作者 李志梁 魏向龙 石向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6例ST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心衰和/或休克90例。对心衰或/和心源性休克患者行PCI58例(PCI组:急诊PCI41例...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中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6例ST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心衰和/或休克90例。对心衰或/和心源性休克患者行PCI58例(PCI组:急诊PCI41例,外院转入行补救性PCI17例),药物溶栓20例(溶栓组),一般治疗12例(未行再灌注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PCI组及溶栓组的住院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PCI组血管开通时间、TIMI血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CI组、溶栓组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8.3%和65.0%(P<0.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5)d和(20.5±4.4)d,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率PCI组6.9%,溶栓组25%(P<0.05)。PCI组两亚组术后心功能恢复均好于溶栓组(P<0.01和P<0.05)。结论对于ST段抬高AMI伴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PCI与溶栓相比,能及时开通血管且开通率高,术后近期及中期心功能恢复较好,不良心血管事件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谒 心源性休克 PCI 溶栓 梗死相关血管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华 季爱民 +2 位作者 李志粱 宋旭东 陈爱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加入ox-LDL(10、20、50、100μg/ml)干预24h,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细胞DNA合成,3H-脯...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加入ox-LDL(10、20、50、100μg/ml)干预24h,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细胞DNA合成,3H-脯氨酸掺入法观察胶原的合成,酶谱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MMP-2、MMP-9的mRNA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ox-LDL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24h后,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DNA合成,同时抑制细胞胶原合成。ox-LDL显著增加MMP-2和MMP-9活性,但各组间作用无明显区别;同时MMP-2和MMP-9蛋白表达也显著性增加,以100μg/ml组作用最强。50μg/ml ox-LDL能显著增加MMP-2和MMP-9的mRNA表达,100μg/ml组作用更强。结论ox-LDL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能减少胶原的合成并增加胶原的降解,提示其在心肌重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心肌成纤维细胞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薪 刘映峰 +2 位作者 王世祥 陈安 汪新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制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4周后模型组大鼠死亡7只。根据前列地...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制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4周后模型组大鼠死亡7只。根据前列地尔给药浓度,将存活的51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2周。Masson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羟脯氨酸(HYP)水平及胶原总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MMP-2、MMP-9 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其活性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CVF、HYP水平及胶原总含量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或P<0.01)。与未治疗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MMP-2、MMP-9 mRNA表达和活性水平均下调(P<0.05或P<0.01),低、中剂量组间MMP-2、MMP-9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MMP-2、MMP-9 mRNA表达明显低于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前列地尔剂量增加,低、中、高剂量组间MMP-2、MMP-9活性水平逐渐下降,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剂量与大鼠心肌CVF、HYP水平、胶原总含量、MMP-2和MMP-9 mRNA表达及活性水平均存在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活性而减轻心肌纤维化,限制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塑和心衰进展,改善慢性心衰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前列地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公信 江玲 +3 位作者 刘芃 缪绯 张培东 刘映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45-2946,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运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为反搏组,另一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房室腔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浆脑钠肽含量,并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反搏组左房、左室内径较前缩小,LVEF较前增加,脑钠肽前体较前减少,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反搏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反搏期间,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轻中度心衰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增强型体外反搏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血浆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并促进其分解(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华 季爱民 +3 位作者 李志粱 宋旭东 苏丹 陈爱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61,共7页
本文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法及^3H-脯氨酸(^3H-proline,^3H-Pro)掺入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Spague-Dawley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用明胶酶谱法和Weste... 本文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法及^3H-脯氨酸(^3H-proline,^3H-Pro)掺入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Spague-Dawley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用明胶酶谱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MMP-9活性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MMP-2、MMP-9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1)0.1、1、10、100ng/mL的IL-1β作用于细胞24h后,各组^3H-TdR掺入量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P〈0.01),同时^3H-Pro掺入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0.01ng/mL的IL-1β作用于细胞后,对^3H-TdR掺入量和^3H-Pro掺入量无明显影响。(2)不同剂量(0.01-100ng/mL)的IL-1β均刺激MMP-2和MMP-9活性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IL-1β增加MMP-2和MMP-9蛋白表达(P〈0.05,P〈0.01)。(3)IL-1β(0.01-100ng/mL)刺激MMP-2和MMP-9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以上结果表明,IL-1β通过减少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分裂来降低胶原的合成,同时促进MMP-2和MMP-9的转录及转录后的表达来促进胶原的分解,提示其在心肌重塑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女性冠心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缪绯 刘映峰 +6 位作者 傅强 李公信 吴宏超 赵一俏 尹学亮 余志国 李志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女性冠心病的时间、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介入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经桡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组40例,经...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女性冠心病的时间、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介入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经桡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组40例,经股动脉介入(transfemor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FI)组40例。随访30d,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似(95%及97.5%,P=0.55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分别为(61±16)min与(61±10)min,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999)。但TRI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TFI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时间及成功率相似,但前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 老年女性 支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欢 徐琳 +4 位作者 魏向龙 缪绯 刘芃 张紫微 刘映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8例。30例经冠...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8例。3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PD-1蛋白及mRNA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S组、SA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ACS组与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1在冠心病患者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降低,这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D-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汉华 刘映峰 +1 位作者 钟华英 杨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83-2385,共3页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引起的右心结构重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三年住院治疗的PP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川芎嗪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 目的评价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引起的右心结构重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三年住院治疗的PP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川芎嗪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治疗12 w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并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比较,川芎嗪组和联合组患者的SPAP水平较传统治疗组患者明显下降,CI和6-MWD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患者,且联合组患者CI和6-MWD明显高于川芎嗪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FEV1、FEV1/FVC、PaO2、RVD、TRVmax、RVEF、血清ET和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但其他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且三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西地那非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右心室结构重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西地那非 肺动脉高压 右心结构 重塑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17
作者 贾洪顺 刘磊 +1 位作者 杨建明 全显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显示64层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6.0%,阴性预测值为97.5%;64层CTCA在冠心病诊断准确性上与SC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在图像质量满意的前提下,可作为怀疑冠心病患者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全血中miR-92a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石虎 李志梁 +2 位作者 李峰进 付强 严全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静脉血中miR-92a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miR-92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技术检测11例健康者静脉血及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前后...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静脉血中miR-92a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miR-92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技术检测11例健康者静脉血及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前后静脉血中miR-92a的表达。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中的miR-92a水平高于健康人,PCI术后的miR-92a表达明显比术前下降。结论 miR-92a可能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抑制miR-92a的表达可能是未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小RNA miR-92a 介入 全血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依那普利干预效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永恒 李志樑 +4 位作者 刘映峰 吴宏超 叶文胜 严全能 付强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分离CHD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分离CHD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C。CHD患者的DC并加以依那普利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与正常人比较,CHD患者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84.1±2.6vs59.2±10.0,P<0.001),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1.3±0.2vs0.7±0.2,P<0.001),CD86的表达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培养基中依那普利终浓度分别为1,10,100ng/mL时,CHD患者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75.3±5.1,66.9±4.1,58.8±5.3比84.1±2.6,P<0.001),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下降(A值分别为1.0±0.2,0.8±0.2,0.7±0.1比1.3±0.2,P<0.001)。结论CHD患者DC处于激活状态,DC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ACEI对CHD患者DC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树突状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依那普利
下载PDF
直接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一俏 尹学亮 +1 位作者 傅强 李志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5-776,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择期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AMI患者中32例于12 h内直接行PCI,48例择期行PCI,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转归。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择期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AMI患者中32例于12 h内直接行PCI,48例择期行PCI,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转归。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直接PC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泵功能衰竭较择期PCI组明显降低,术中直接PCI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高于择期PCI组、直接PCI组LVEF优于择期PCI组。结论AMI患者直接PCI能更早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能更好地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