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外科快速周转病区的建立与管理 被引量:6
1
作者 申海燕 罗迎霞 +3 位作者 吴伟霞 李俊英 邹勇 李炳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效提高病床的周转率。方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泌尿外科特点,选择一些特色病种开展快速周转病区服务,通过设立医护一体化协调小组,畅通门诊-住院快速渠道,提供全程、系统、延续的整体护理。结果设置快速... 目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效提高病床的周转率。方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泌尿外科特点,选择一些特色病种开展快速周转病区服务,通过设立医护一体化协调小组,畅通门诊-住院快速渠道,提供全程、系统、延续的整体护理。结果设置快速周转病区后,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住院时间较设置前显著缩短(均P<0.01),再住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周转病区能有效缩短泌尿外科特色病种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前列腺增生症 快速康复 病床周转 快速周转病区 住院时间 再住院率
下载PDF
泌尿外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医护一体化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亚珍 申海燕 +3 位作者 刘春晓 高宇博 黄惠婷 罗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总结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强化入院流程管理,精细化病房管理,手术配合管理,优化疾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 2020年2月2~24日共收治患者39例... 目的总结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强化入院流程管理,精细化病房管理,手术配合管理,优化疾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 2020年2月2~24日共收治患者39例,其中5例发热患者经防控小组会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均顺利进行手术治疗后体温正常。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有利于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泌尿外科 医护一体化 感染防控 入院流程 病区管理 手术配合 人员管理
下载PDF
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文 刘春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在自制模拟训练箱内,对8名无实际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临床医师分别进行10次此3种术式的模拟训练,记录每... 目的探讨兔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在自制模拟训练箱内,对8名无实际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临床医师分别进行10次此3种术式的模拟训练,记录每人每次手术操作完成时间,观察学习曲线和训练效果。结果 8名医师均顺利完成培训,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时间从首次(45.75±6.88)min降至第6次、末次的(30.75±4.53)min、(25.86±3.31)min;腹腔镜下输尿管吻合手术时间从首次(56.75±7.13)min降至第8次、末次的(43.00±4.34)min、(35.50±4.04)min;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时间从首次(77.38±5.34)min降至末次的(59.13±7.2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训练后期,总体上参与者缝合时出现重缝、撕裂组织的概率明显下降,控制的针距和边距也更精确,完成的质量和外观上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兔可以便利地用来建立腹腔镜肾切除、输尿管吻合及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训练的动物模型;适合于临床医师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输尿管 吻合术 外科 培训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泌尿外科教学对八年制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鹏 刘春晓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泌尿外科根据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优势与欠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规范的科研训练模式,在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八年制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泌尿外科根据临床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优势与欠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规范的科研训练模式,在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八年制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学生们对科研的兴趣逐渐加深;在知识创新,查阅文献,实践操作,论文写作及学会发表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科研思维 培养模式 八年制
下载PDF
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应用于引流管大量渗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亚珍 申海燕 +1 位作者 甘华秀 李炳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0-12,31,共4页
探讨引流管大量渗漏时使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引流管渗漏的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A、B、C三组,每组各34例,A组采用常规换药后... 探讨引流管大量渗漏时使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引流管渗漏的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A、B、C三组,每组各34例,A组采用常规换药后覆盖无菌纱布再盖医用无菌棉垫;B组采用剪短引流管保留5~10 cm,将引流管末端放置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中,造口袋粘贴在引流管口收集引流液和渗漏液;C组采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粘贴在引流管口收集渗液,造口袋上剪一开口,引流管末端从造口袋开口穿出后接一次性抗反流尿袋.比较三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和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换药时间、次数和费用.结果 B、C组患者在疼痛/不适及焦虑/沮丧等方面的舒适度及满意度高于 A组,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A组,换药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低于A组;B组换药时间及换药费用又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处理引流管大量渗漏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和换药次数等;且采用将剪短的引流管末端放置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中的方法更能节省换药费用和换药时间,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件式泌尿造口袋 引流管 渗漏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蛋白1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鹏 徐啊白 刘春晓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的免疫逃逸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可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杀灭肿瘤细胞。但随着自身的变异,肿瘤细胞会表达或者激活各种免疫抑制分子,形成免疫逃逸,进而导致疾病[1]。而在肿瘤免疫逃逸的过程中,免疫检查点...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的免疫逃逸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可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杀灭肿瘤细胞。但随着自身的变异,肿瘤细胞会表达或者激活各种免疫抑制分子,形成免疫逃逸,进而导致疾病[1]。而在肿瘤免疫逃逸的过程中,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些表达在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诸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免疫逃逸 程序性死亡 CHECKPOINT 淋巴细胞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抑制 programmed 免疫检查 肝转移瘤
下载PDF
视频回授法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伟霞 申海燕 甘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回授法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目的探讨视频回授法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视频回授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认知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实施视频回授法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 健康教育 视频回授法。
下载PDF
尿道黏膜瓣渐进式预离断可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尿控功能
8
作者 陈春晓 刘春晓 +2 位作者 许鹏 陈玢屾 徐啊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瓣渐进式预离断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早期尿控恢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2—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质量、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瓣渐进式预离断技术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早期尿控恢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2—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质量、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及手术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并在术中采用尿道黏膜瓣渐进式预离断技术。记录手术总时间、剜除所占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拔除尿管后24 h内及术后1周和1、3、6个月的尿控情况进行随访。结果:5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无直肠损伤、膀胱损伤、前列腺包膜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手术总时间为(62.2±6.5)min,剜除时间为(42.8±5.2)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9.5±4.5)g/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7.9±1.4)h,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为10.0(9.2,11.4)h。拔除尿管24 h内仅2例(3.6%)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失禁,术后1周和1、3、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尿失禁表现,无需使用尿垫。患者术后1个月的最大尿流率为22.3(20.6,24.4)mL/s,术后1、3、6个月的I-PSS分别为8.0(7.0,9.0)、5.0(4.0,6.0)、4.0(3.0,4.0)分,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0(2.0,3.0)、2.0(1.0,2.0)、1.0(1.0,2.0)分,较手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采用尿道黏膜瓣渐进式预离断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彻底切除增生腺体,围手术期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尿控的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渐进式预离断技术 尿道黏膜瓣 尿控
下载PDF
双极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巨大(>300g)前列腺增生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加素尔·巴吐尔 库尔班江·阿布力克木 +5 位作者 马吾苏木·马木特 海日拉·吾拉木 塔叶尔江·阿不都卡得 刘春晓 艾尔肯·吐尔逊 徐啊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前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5例重量>300 g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年龄69~80(73....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前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5例重量>300 g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年龄69~80(73.2±4.32)岁,PSA水平8.07~42.90(22.81±13.97)μg/L,前列腺重量321.05~534.26(388.34±84.26) g,手术时间120~240(174±61.48)min,粉碎时间:40~120(63±32.71) min。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术后严重血尿1例,输血3例。短暂性尿失禁2例,分别在术后2周和4个月后好转至患者满意。术后1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平分、生活质量平分(和尿流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熟练的双极等离子剜除技术,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巨大前列腺增生 老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89
10
作者 卞军 刘春晓 +5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方平 徐啊白 陈玢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BPH患者完全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PKEP与PKRP;测定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比较2组术中冲洗液吸收...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BPH患者完全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PKEP与PKRP;测定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比较2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术后下降程度、残留前列腺重量及前列腺重量下降程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PKEP组、PKRP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20.8±201.6)和(627.4±243.2)ml、(126.5±18.3)和(180.3±38.5)ml、(36.5±7.4)和(25.2±5.8)g、(42.3±23.5)和(55.1±26.3)min、(1.2±0.3)和(2.0±0.5)d、(2.2±0.2)和(3.4±0.3)d、(3.4±1.1)和(4.5±1.3)d,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96例PKEP组患者和97例PKRP组患者完成随访,Qmax、PVR、IPSS、QOL较术前均有改善(P<0.01);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2组间IPSS、QOL评分、Qmax的改善无显著差别,术后6个月2组间IPSS、QOL评分的改善仍无显著性差异,而Qmax、PVR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KEP术与PKRP术相比,近期手术疗效相似,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KEP组组织标本获得率较PKRP组高,可增加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前列腺切除率亦高于PKRP组,有利于减少术后BPH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双极等离子切除术 冲洗液吸收 剜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233例的护理和尿失禁预防 被引量:28
11
作者 申海燕 刘亚珍 +3 位作者 杨绮璇 杨秀冬 许鹏 李朝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19-2420,共2页
目的总结233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免结扎血管筋膜复合体技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对尿控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33例前列腺癌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免结扎(ligat... 目的总结233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免结扎血管筋膜复合体技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对尿控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33例前列腺癌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免结扎(ligation free)技术处理血管筋膜复合体(DVC);术前1周开始至术后1年指导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同时运用快速康复理念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减少,均获得满意的控尿效果;手术时间平均(152.06±25.92)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10.19±1.80)d,住院时间为(6.28±1.77)d;233例患者拔除尿管后3、6、12个月尿控完全可控率分别为36.50%、50.60%、73.40%,随着手术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尿控率逐渐上升,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术术中采用免结扎血管筋膜复合体技术在术后尿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手术时间;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和早期、全程、连续的盆底肌功能锻炼降低了住院时间、有效减少了患者尿失禁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DVC 尿控 快速康复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中保存前列腺前括约肌治疗低龄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亚文 刘春晓 +5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方平 陈玢屾 许凯 申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08-27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低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例,年龄46~49岁,平均48.2岁。采用腔内剜除法逆行切除增生的中叶及两侧叶,保留前列腺前括约肌及前纤维肌肉区不受损伤。随访观察下尿路症状...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低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例,年龄46~49岁,平均48.2岁。采用腔内剜除法逆行切除增生的中叶及两侧叶,保留前列腺前括约肌及前纤维肌肉区不受损伤。随访观察下尿路症状改善及性生活相关情况。结果 12例随访3~6个月,随访期间下尿路梗阻症状改善明显,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平均24±5.1,术后3个月时降至8.8±1.4;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平均(8.1±4.2)ml/s,术后3个月时为(20.1±4.2)ml/s;术前12例均有膀胱残余尿(12~244ml),术后3个月仅4例有残余尿(<30ml)。所有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正常,术后1个月10例患者正常射精;另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5个月恢复正常射精。结论腔内剜除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梗阻症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前列腺前括约肌,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剜除术 经尿道切除术 逆行射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刨削器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啊白 罗福 +3 位作者 邹志辉 杜伟 赵朋朋 刘春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探讨刨削器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因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的患者共47例,将术中使用刨削器粉碎剜除剥离的腺瘤并利用其负... 目的探讨刨削器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因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的患者共47例,将术中使用刨削器粉碎剜除剥离的腺瘤并利用其负压吸引作用吸出的共29例患者(刨削器组)和术中使用双极电切袢按序将已剜除剥离的腺瘤快速、由浅入深的切碎、冲出的共18例患者(电切袢组)进行对比,记录腺瘤处理速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对比术中处理剜除剥离的腺瘤的时间和速度,刨削器组的速度为2.24±1.09 min和18.43±6.01 g/min,电切袢组的速度为17.19±11.74 min和1.91±0.65 g/min,两组间有明显差别。总手术时间刨削器组和电切袢组分别是28.13±14.71 min和43.22±25.39 min,两组间有差别。刨削器组和电切袢组的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是18.30±4.56 h、19.28±8.06 h、2.28±1.29、2.59±1.21、4.39±1.41、4.67±1.37 d,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使用刨削器处理剜除剥离的腺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加快手术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者疲劳程度。刨削器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削器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 双极等离子体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割法不同层面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亚文 刘春晓 +4 位作者 郑少波 余力 肖莎 李虎林 陈玢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割法(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时能否贴着外科包膜面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方法对51例行TUERP的BPH患者,术中取剜除组织深部(切片1)、剜除组织表面(切片2)及术后前列腺窝组织(切片3)标本,进行病理形态...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割法(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时能否贴着外科包膜面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方法对51例行TUERP的BPH患者,术中取剜除组织深部(切片1)、剜除组织表面(切片2)及术后前列腺窝组织(切片3)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分析。结果切片1组织形态较为多样,其中腺体增生为主10例;间质(平滑肌)增生为主2例;纤维、腺体、平滑肌均增生35例;纤维、腺体、平滑肌均增生且伴有炎症4例。切片2近中心侧腺体或间质较丰富,近创面侧很少见到腺体,以纤维组织为主。切片3主要有两种形态:钳取标本量少时以纤维组织为主,几乎见不到腺体;钳取标本量多、部位较深时以纤维组织为主,可以见到受压变形的腺体。结论TUERP确实能贴着外科包膜面如开放手术般剜除增生腺体。剜除法的应用,弥补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割慢、需反复止血、难以切到外科包膜面等不足,巩固了TURP治疗BPH的"金标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剜除法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金标准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治疗合并前列腺炎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少波 刘春晓 +4 位作者 徐亚文 方平 郭凯 杜伟 温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5-757,共3页
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本院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687例,其中前列腺体积≤30ml且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者82例,占同期患者的4.87%。现将这部分病例的治疗及随访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 慢性前列腺炎 膀胱颈梗阻
原文传递
局麻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研究
16
作者 何宗斌 杨秀冬 +2 位作者 黄静文 吴伟霞 申海燕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平均得分为(98.43±16.21)分,条目均分为(8.20±1.35)分,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个人状态(7.64±1.90)分、适应能力(8.35±1.39)分、预期性支持(8.44±1.32)分。出院指导质量、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自我感知出院准备度水平的主要因素(R2=0.611,调整R2=0.604,F=80.168,P<0.001)。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较高,但其个人状态维度得分偏低,需加强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过渡期自我管理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尿道腔内剜除法联合选择性膀胱颈切除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少波 刘春晓 +4 位作者 徐亚文 方平 郭凯 杜伟 温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介绍经尿道腔内剜除法联合选择性膀胱颈切除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 42例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腔内剜除法切除增生前列腺;以剥离面为参照,切平5~7点处颈口组织,切断3~4点8、~9点处纤维... 目的介绍经尿道腔内剜除法联合选择性膀胱颈切除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 42例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腔内剜除法切除增生前列腺;以剥离面为参照,切平5~7点处颈口组织,切断3~4点8、~9点处纤维环。行颈口切除组织、腺窝增生组织剥离面组织学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IPSS、Qmax、PVR、RE等指标,评估其疗效。结果 42例术后并发膀胱颈挛缩2例1,00%出现逆行射精。术前平均IPSS:21.4±3.2;Qmax:(8±2.5)mL/s;PVR:(95±22.4)mL。术后12个月平均IPSS:7.5±1.6;Qmax:(17.2±3.2)mL/s;PVR:(18±4.3)mL。手术前后各组数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显示:颈口组织以混杂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纤维组织、横纹肌组织为主;剥离面以增生的纤维组织为主,夹杂散在的腺体组织。结论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腔内剜除法联合选择性膀胱颈切除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 膀胱颈梗阻 小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传印 郑少波 +3 位作者 刘春晓 李虎林 李炳坤 赵朋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74-2177,共4页
目的:介绍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253例100mL以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增生的前列腺。比较本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IPSS、QOL、Qma... 目的:介绍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253例100mL以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增生的前列腺。比较本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IPSS、QOL、Qmax、PVR、PSA等指标,评估其疗效。结果:253例患者术后3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223例有射精史者,215例出现逆行射精;前尿道狭窄3例。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平均IPSS、QOL、Qmax、PVR、PSA,差异显著。结论: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方法可行、疗效确切。但术者应有一定的电切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双极电切术
下载PDF
SATB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春晓 温勇 +3 位作者 许凯 郑少波 徐亚文 陈玢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9-1391,1394,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差异(P<0.05);SATB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ATB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SATB1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膜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春晓 林阳彦 +1 位作者 李虎林 郑少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索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实验组12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术后2、4、8、16周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 目的探索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实验组12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术后2、4、8、16周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Ⅰ6只兔行尿道海绵体游离后即缝合切口,对照组Ⅱ6只兔切除尿道中段1.5cm建立尿道缺损模型后缝合切口依靠尿道自体再生修复缺损,术后8周、16周对照组Ⅰ及对照组Ⅱ每次3只行逆行尿道造影、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实验组12只兔应用丝素蛋白膜修复尿道缺损未见尿道狭窄,尿道粘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修复缺损区,未见纤维化形成,16周时丝素蛋白膜完全降解,粘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排列有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修复区腔面覆盖细胞为尿道移行细胞。结论丝素蛋白膜能够诱导尿道粘膜上皮细胞及尿道平滑肌的生长,具有促进尿道缺损修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尿道缺损 丝素蛋白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