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谢惠芳 刘艳 +1 位作者 龙军 颜振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71-3273,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11株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125株(5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31.3%),真菌20株(9.5%),其中非发酵菌89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1.2%,在89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舒巴坦与β内酰胺类复合剂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该医疗单元非发酵菌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加强病原菌的诊断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卒中相关性肺炎 非发酵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申校燕 阳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以音乐护理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SCL-90量表评定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前心理状况,并予以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个人档案,指导功能锻炼,进行集体健康教育,予以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比较护理干... 目的探讨以音乐护理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SCL-90量表评定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前心理状况,并予以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个人档案,指导功能锻炼,进行集体健康教育,予以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分值,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患者 心理护理 音乐疗法
下载PDF
警惕止痛药越吃越头痛
3
作者 陈爱敏 《健康向导》 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
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在神经科门诊经常会碰到患者抱怨:“我头痛很多年,开始时吃止痛药还能止痛,可最近发作次数增多了,止痛药越吃越多,从吃1片到2片,现在吃4片也止不了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类患者很可能是继发了药物过度使用... 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在神经科门诊经常会碰到患者抱怨:“我头痛很多年,开始时吃止痛药还能止痛,可最近发作次数增多了,止痛药越吃越多,从吃1片到2片,现在吃4片也止不了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类患者很可能是继发了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门诊 常见症状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止痛药 发作次数
下载PDF
炎性介质阻断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惠芳 徐如祥 +2 位作者 魏继鹏 姜晓丹 刘振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阻断剂AG490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AG490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阻断剂AG490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AG490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AG490组于脑缺血即刻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AG490 1 mg/kg。再灌注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caspase-3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AG490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均P<0.05);凋亡细胞数及P-JAK2、P-STAT3、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AG490可阻断JAK2/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有效抑制caspase-3表达,减轻缺血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炎性介质阻断剂 AG490 半胱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的神经营养作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卉 刘亚杰 刘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的神经营养作用,为EA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胶质细胞(BV2),收集不同浓度(20、40、80mg/L)EA作用BV2细胞24h的条件培养基,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的神经营养作用,为EA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胶质细胞(BV2),收集不同浓度(20、40、80mg/L)EA作用BV2细胞24h的条件培养基,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含量并将条件培养基预处理原代培养的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6h,随后加入Aβ25-35损伤神经元,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80mg/LEA处理的BV2细胞条件培养基GDNF释放增加,可使Aβ25-35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出现形态学变化、存活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可通过促进GDNF的释放对抗Aβ25-35的毒性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黄芪提取物 神经营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新医科教育解析——新机遇下的未来医学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培东 庞丽敏 +1 位作者 吴宏超 郭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新医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全周期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以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医疗信息技术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对未来智能医学发展和新医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新医科的定义、背景,... 新医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全周期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以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医疗信息技术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对未来智能医学发展和新医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新医科的定义、背景,医学信息技术的已有成果、现实瓶颈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分别以知识体系、医疗理念、资源配置、信息技术与医科教学的融合和相关政策,探讨我国新医科与智能医学在疫情后时代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疗大数据 医学人工智能 智能医学
下载PDF
以顽固性呃逆、呕吐及线样脊髓征为唯一复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祝淑贞 卢达国 田时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0,共2页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a,NMO)是一种以视神经及脊髓受累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单向病程或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点,常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为此,提高对复发征象的认识,争取在复发早期进行及时、有...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a,NMO)是一种以视神经及脊髓受累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单向病程或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点,常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为此,提高对复发征象的认识,争取在复发早期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临床上,该病的复发征象多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力减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呕吐 线样脊髓征 视神经脊髓炎 复发
下载PDF
神经介入手术头颅气囊固定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华 段传志 +2 位作者 汪求精 刘亚杰 刘玉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为解决患者头颅移动给神经介入手术带来的不便,研制一种头颅气囊固定枕。方法:采用透X线、弹性及强度好的海绵和与皮肤相容性好的透X线的布料制作与人体后颅及颈肩相适应的枕座,用抗拉力的密气尼龙布制成的充气球囊进行下颌固定。... 目的:为解决患者头颅移动给神经介入手术带来的不便,研制一种头颅气囊固定枕。方法:采用透X线、弹性及强度好的海绵和与皮肤相容性好的透X线的布料制作与人体后颅及颈肩相适应的枕座,用抗拉力的密气尼龙布制成的充气球囊进行下颌固定。结果:使用该头颅固定枕进行手术与使用普通头枕固定治疗的手术比较,在成像次数、所受X线剂量、异常情况的发生上均较少,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该头颅气囊固定枕在神经介入手术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辐射剂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手术 头颅固定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气囊
下载PDF
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谢海庭 申伟 李忠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以教师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神经内科系统体格检查教学的应用。方法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先对8名教师随机抽取4人培训成为SP,再把32名实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目的探讨以教师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神经内科系统体格检查教学的应用。方法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先对8名教师随机抽取4人培训成为SP,再把32名实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名学生(每个教师带教4个学生)。观察组采用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教师需讲授体格检查要点并模拟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体格检查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并让学生两两随机配对互相体格检查。结果经授课后,观察组在体格检查考核成绩(笔试+操作)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欢迎以教师为标准化病人。结论以教师为SP的教学形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实习生迅速掌握体格检查的各项细节,明显提高了神经内科实习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实习生教学 神经内科
下载PDF
帕金森病人危重疾病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谭盛 陈健 +5 位作者 陈瑞清 刘卉 郭阳 李粲 张马辉 陈镇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分析1例帕金森病人发生危重疾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过程、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帕金森病危重疾病性多发神经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结果该病人败血症过程不典型、发展快,早期以内环境紊乱为表现,很快引起呼... 目的分析1例帕金森病人发生危重疾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过程、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帕金森病危重疾病性多发神经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结果该病人败血症过程不典型、发展快,早期以内环境紊乱为表现,很快引起呼吸肌无力,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肢体活动尚好。在有效抗生素应用、内环境紊乱纠正后,仍然难以撒离呼吸机,行肌酶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正常,肌电图发现四肢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及波幅降低,提示危重疾病性多发神经病可能。结论帕金森病人发生败血症后,出现脱机困难和肢体无力时,应重视神经系统检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和完善肌电图检查,考虑危重疾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可能。避免危险因素,预防脓毒血症的发生可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疾病性多发性神经病 帕金森病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对成年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谭盛 陈健 +3 位作者 郭阳 陈瑞清 李粲 陈镇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氧/糖剥夺条件下体外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血清培养成年Fisher 344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系,用Nestin和DAPI免疫荧光双染以确认其生物学特性。将三气培养箱氧气浓度调至1%以制备缺氧环境...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氧/糖剥夺条件下体外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血清培养成年Fisher 344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系,用Nestin和DAPI免疫荧光双染以确认其生物学特性。将三气培养箱氧气浓度调至1%以制备缺氧环境,将培养基换为无糖Earle’s平衡盐溶液缺氧培养6 h后更换为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7.5、17.5、27.75、41.75、83.75 mmol/L)的培养基恢复正常条件继续培养后,检测神经干细胞的活力和形态学改变。同时设置常氧常糖为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为渗透压对照组。结果 CCK-8检测显示,常糖常氧正常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较缺氧模型组高,7.5 mmol/l糖培养组以及41.75 mmol/L和83.75 mmol/L糖培养组吸光度值均较正常糖缺氧组(17.5 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7.75 mmol/L糖培养组吸光度值较正常糖缺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排除了高糖培养基引起的渗透压力的影响。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与CCK-8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缺氧后轻度升高的糖对体外缺氧成年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而较低浓度和更高浓度的葡萄糖则加重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 神经干细胞 葡萄糖 神经损伤与保护
原文传递
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体内外D_2受体的表达
12
作者 丁为民 田嘉禾 +3 位作者 杨晓华 白金柱 沈丽 张锦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h... 目的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hNPC-TERT,对照组动物脊髓内移植同等数量HeLa细胞,移植后第7天,以11C-raclopride为示踪剂,移植动物活体或处死动物剥离出脊髓进行D2受体PET显像,并行移植段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NPC-TERT在体内的D2受体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和放射受体分析显示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面表达大量D2受体(Bmax=8×104)。移植入兔脊髓后,D2受体显像显示移植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经ROI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7),离体脊髓PET显像、组织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了活体显像结果。结论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高表达多巴胺D2受体,并且在移植入体内后仍保持该特性,具有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等D2受体缺乏性疾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hNPC-TERT 移植 D2受体
下载PDF
^(11)C-raclopride PET显像兔脊髓移植神经前体细胞
13
作者 丁为民 田嘉禾 +3 位作者 杨晓华 白金柱 沈丽 张锦明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探索了放射性核素显像活体追踪动物体内移植干细胞的可行性。兔脊髓内移植3×106个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TERT),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移植前、后该细胞D2受体表达,并应用放射受体分析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以HeLa细胞作为移植对照,静脉注... 探索了放射性核素显像活体追踪动物体内移植干细胞的可行性。兔脊髓内移植3×106个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TERT),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移植前、后该细胞D2受体表达,并应用放射受体分析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以HeLa细胞作为移植对照,静脉注射11C-raclopride20分钟后,移植动物活体或处死动物剥离出脊髓进行PET显像。免疫荧光实验显示hNPC-TERT细胞在体外或移植入兔脊髓内后均表达D2受体。受体结合实验表明该细胞所表达的D2受体数量较多(Bmax=8×104),对raclopride具有较高亲和力(Kd=1.518nmol/L)。活体PET图像的hNPC-TERT移植部位有肉眼可见的放射性浓聚,作为对照的HeLa细胞移植部位仅有组织本底,ROI分析显示两组动物移植部位标准化摄取最大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n=6,P=0.0017),离体脊髓显像进一步验证了活体显像结果的特异性。该方法成功地在动物活体特异方面显示了移植入脊髓的神经前体细胞,为应用核素显像活体、无创地监测移植干细胞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D2受体 示踪
下载PDF
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孟云 谢惠芳 魏继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科监护病房(NCU)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85例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痰菌分离,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07株致病菌,其中以革... 目的了解神经科监护病房(NCU)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谱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85例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进行痰菌分离,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07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51%,阳性球菌占30.91%,真菌1例,占0.4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49%,肺炎型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7%,阴沟肠杆菌占6.76%,产气肠杆菌占6.28%,药敏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明显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结论神经科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监护病房 肺部感染 病原菌谱 耐药性试验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潘阳新 陈健 +2 位作者 钟水生 潘梦秋 杨慧 《广州医药》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治疗组...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一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RC)对两组患者的智商和记忆商进行测评,并比较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和记忆商得分分别为(95.4±8.5)分、(94.8±12.5)分、(92.8±7.5)分和(93.5±8.2)分,均高于治疗前的(89.5±7.2)分、(91.5±10.1)分、(88.5±6.9)分和(82.5±10.0)分,且也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5.4±6.8)分、(80.6±9.8)分、(80.1±5.9)分和(76.9±8.2)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智商和记忆商均见的下降,均低于治疗前各分数,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果,可为以后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复方丹参片 癫痫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与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不同组合对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影响
16
作者 高健 刘振华 +4 位作者 姜晓丹 谢惠芳 邹雨汐 杜谋选 蔡颖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33,i0002,共4页
目的:比较白细胞介素1α与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不同组合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情况,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条件。方法:2005-03/09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进行。①实... 目的:比较白细胞介素1α与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不同组合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情况,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条件。方法:2005-03/09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进行。①实验分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组,后者又分为10μg/L+100ng/L,10μg/L+200ng/L,20μg/L+100ng/L,20μg/L+200ng/L,1000μg/L+100ng/L组。②细胞模型制作:用全骨髓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③骨髓基质细胞以5×108L-1接种,悬浮于本实验室配制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空白对照组:血清终浓度为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细胞接种48h后,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各组分别加入相应质量浓度的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④应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抗-神经巢蛋白和D2受体阳性染色阳性细胞数目计数。结果:①加入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增殖培养48h可见细胞分裂相。②诱导6d,部分细胞有神经巢蛋白成分表达。③3周测出DA受体D2检测阳性,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10μg/L+100ng/L组细胞诱导分化率显著高于10μg/L+200ng/L,20μg/L+100ng/L,20μg/L+200ng/L,1000μg/L+100ng/L组及空白对照组犤依次为:(11.70±0.55)%,(3.62±0.78)%,(4.14±0.41)%,(3.3±0.63)%,(4.92±0.34)%,(1.61±0.68)%,P<0.05或0.01犦。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1α诱导分化作用,配合使用高浓度(体积分数为0.1)血清可获得巢蛋白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及表达D2受体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10μg/L+100ng/L为最佳诱导分化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细胞分化 多巴胺
下载PDF
关于举办201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第七届实用神经解剖学与临床综合症学习班》的通知
17
作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576,共1页
为了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向各地临床神经病学工作者推广神经综合症与解剖学的关系,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实用神经解剖学与临床综合症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3—07—40... 为了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向各地临床神经病学工作者推广神经综合症与解剖学的关系,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实用神经解剖学与临床综合症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3—07—408(国)1,拟定于2015年11月16日至11月20日在广州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临床综合症 继续教育项目 学习班 国家级 南方医科大学 医学 神经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早期腹部血氧饱和度联合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测价值研究
18
作者 周立立 李宏 吴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腹部血氧饱和度(StO_(2))联合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早产儿出生1 d、7 d的StO_(2)水平,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Vps)、舒张末期血流流... 目的 探讨早期腹部血氧饱和度(StO_(2))联合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早产儿出生1 d、7 d的StO_(2)水平,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Vps)、舒张末期血流流速(Vpd)、时间平均流速(Vtam)、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在进食前后的变化量及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trin)水平。根据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将早产儿分为不耐受组(n=52)和耐受组(n=28)。比较两组StO_(2)、进食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量、血清MOT、Gastrin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这些指标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测价值。结果 出生1 d、7 d,不耐受组和耐受组进食前后的Vps、Vpd变化量和血清Gastr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耐受组出生1 d、7 d的StO_(2)、进食前后Vtam、RI和PI变化量、血清MOT水平均低于耐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生1 d、7 d的StO_(2)、进食前后Vtam、RI和PI变化量及血清MOT水平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其中出生1 d的上述各指标联合检测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早产儿早期StO_(2)、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进食前后变化及血清MOT水平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早产儿早期各参数联合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其喂养不耐受风险并指导其预防性喂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腹部血氧饱和度 超声 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胃肠动力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29
19
作者 谢惠芳 徐如祥 +2 位作者 魏继鹏 姜晓丹 刘振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11,218,共5页
目的观察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 目的观察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以缺血周边区表达最明显,再灌注24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再灌注168h仍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细胞也显著增多,再灌注24h达高峰,凋亡细胞的变化与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发JAK2、STAT3的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与神经细胞生存和凋亡有关,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凋亡
下载PDF
“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阳 陈爱敏 +1 位作者 林浩春 赵连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4-1116,11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来穗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应激状况的研究,探讨躯体损伤对大地震幸存者心理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医治受灾群众身心,使之能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地震1周后来穗的受灾群众55人(其中有躯体损伤的27人,无躯体损... 目的通过对来穗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应激状况的研究,探讨躯体损伤对大地震幸存者心理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医治受灾群众身心,使之能尽早回归社会。方法地震1周后来穗的受灾群众55人(其中有躯体损伤的27人,无躯体损伤的28人),通过晤谈以及PCL-C、SRQ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此次大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应激(PCL-C≥50分占43.63%,SRQ≥7分占78.18%,PCL-C≥50并SRQ≥7分占41.82%)。有躯体损伤者的PCL-C、SRQ量表分值较高(PCL-C总分为49.780±14.503,SRQ总分为12.110±4.619),但与无躯体损伤者的得分(PCL-C总分为44.46±13.206,SRQ总分为10.460±5.000)差异不明显(P>0.05)。伤员的"回避症状"及"激惹症状"分值较高,其中"努力回避地震的相关活动或场所"及"感觉和周围的人隔离开来了"两个方面在有躯体损伤者和无躯体损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34,0.018)。结论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群众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其中伤员应激症状更趋于回避与激惹。因此在积极治疗躯体损伤的同时,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可以减缓灾难所致的心理创伤,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 躯体损伤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