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物学本科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兴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4期619-620,共2页
神经生物学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科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新兴和基础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该文作者结合多年神经生物学课程教授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在神经生物本科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运用... 神经生物学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科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新兴和基础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该文作者结合多年神经生物学课程教授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在神经生物本科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开设实验课程、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 教学方法 教育 医学 本科
下载PDF
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抑制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龚芝 孙丽荣 +3 位作者 曹雄 李树基 朱心红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1-2125,共5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马钱子生物碱,分离去除其中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制备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分别在HEK293和PC12细胞系上,采用MTT法观察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细胞存活的... 目的探讨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马钱子生物碱,分离去除其中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制备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分别在HEK293和PC12细胞系上,采用MTT法观察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然后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采用BrdU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HEK293细胞的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当其浓度>0.5mg/ml时,对HEK293细胞产生毒性作用(P<0.0001),但在PC12细胞中,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在5μg/ml的浓度下即可明显抑制PC12的存活(P<0.0001)。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50μg/ml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减少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P<0.01),当浓度增加到100μg/ml时则能够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P<0.001)。结论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及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具有细胞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 抑制 增殖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NMDA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全忠 胡德辉 +2 位作者 陈明 王颖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NMDA受体的激活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NMDA诱导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拟建立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模型,观察了3种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在NMDA处理前和处... NMDA受体的激活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NMDA诱导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拟建立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模型,观察了3种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在NMDA处理前和处理后使用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的存活率影响不同,仅NMDA处理前给药才有保护作用。SITS对NMDA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最强并有浓度依赖性,DIDS次之,NPPB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SITS和DIDS可阻断NMDA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可能与NMDA的效应和氯通道活动均被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阻断剂 NMDA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油炸马钱子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丽荣 袁春华 +4 位作者 李晓文 李树基 方莹莹 朱心红 高天明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从中药油炸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中分离得到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士的宁(1)、士的宁氮氧化物(2)、马钱子碱(3)、马钱子碱氮氧化物(4)、诺弗新(5)、依卡精(6)、异士的宁(7)、异马钱子碱(8)、异马钱子... 从中药油炸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中分离得到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士的宁(1)、士的宁氮氧化物(2)、马钱子碱(3)、马钱子碱氮氧化物(4)、诺弗新(5)、依卡精(6)、异士的宁(7)、异马钱子碱(8)、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9)、异士的宁氮氧化物(10).为其潜在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科 马钱子 生物碱 马钱子碱 士的宁
下载PDF
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树基 陈荷 +3 位作者 陈明 李勃兴 朱心红 高天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氧葡萄糖剥夺(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基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 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氧葡萄糖剥夺(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基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 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钾通道阻断剂TEA,继续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OGD组、OGD+不同浓度TEA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GD+10μmol.L-1TEA组和OGD+500μ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而OGD+1μmol.L-1TEA组和OGD+5 m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TEA能保护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氧葡萄糖剥夺 钾通道阻断剂
下载PDF
5-HT_(2A)受体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偶联O_2^-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国军 吴中海 陈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偶联O2-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对呼吸调控作用中的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制作新生大鼠体外延髓脑片标本,进一步参照Johnson方法制作mNRF“岛”,逐个移入mNRF“岛”于按预案加有试剂的带盖24孔板,24孔板置入5%...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偶联O2-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对呼吸调控作用中的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制作新生大鼠体外延髓脑片标本,进一步参照Johnson方法制作mNRF“岛”,逐个移入mNRF“岛”于按预案加有试剂的带盖24孔板,24孔板置入5%CO2、37℃培养箱培养60min;取上清液100μl,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550nm)检测吸光度。分别观察5-HT、5-HT2A受体激动剂盐酸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DOI)对mNRF产生O2-的影响,及5-HT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Ketanserin)、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能否抑制5-HT及DOI在mNRF“岛”产生O2-的作用。结果5-HT的浓度曲线显示5-HT在1μmol/L时对mNRF作用达到峰值,随着浓度增加,O2-无显著增加;DOI浓度曲线显示DOI使mNRF产生的O2-达到峰值的浓度是20μmol/L;5-HT、DOI均可显著使mNRF产生的O2-增加(P<0.01),而5-HT、DO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Ketanserin、α-LA可显著抑制5-HT、DOI在mNRF产生O2-。结论在mNRF通过激活5-HT2A受体,可显著产生O2-,提示5-HT2A受体对呼吸的调控可能与O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 受体 5-Hk O2^- 凯坦色林 DOI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文 田映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取材困难、供体有限、可能病毒污染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目前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存在于骨髓,还存在于外周血,尤其是脐血。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扩增纯化方法及其神经分化潜能。...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取材困难、供体有限、可能病毒污染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目前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存在于骨髓,还存在于外周血,尤其是脐血。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扩增纯化方法及其神经分化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应用研究,体外细胞学观察,于2005-10/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材料:新鲜脐血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足月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取脐血前征得新生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脐血,去除红细胞,采用低糖DMEM/F12进行培养;取扩增第3或4代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全反式维甲酸。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贴壁细胞的表面标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后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内抗原和神经丝蛋白表达。结果: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13、CD29、CD44和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34、CD11a、CD14、CD33和CD45。培养基添加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表型,诱导后高表达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元特异性核内抗原和神经丝蛋白。结论:人脐血富含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后于培养基添加神经营养因子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L-型钙通道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神经元上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明 胡德辉 +1 位作者 朱心红 高天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特异性地标记脑型L-型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CaV1.2α1C和CaV1.3α1D。结果CaV1.2α1C主要分布在CA1区锥体细胞突起部分及...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特异性地标记脑型L-型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CaV1.2α1C和CaV1.3α1D。结果CaV1.2α1C主要分布在CA1区锥体细胞突起部分及CA3区锥体细胞的胞体区、基树突和远端顶树突;CaV1.3α1D则主要集中分布在海马各亚区的胞体区和近端突起;此外,CaV1.2α1C和CaV1.3α1D在细胞局部的分布特性上亦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现簇状分布,而后者则呈均匀分布。结论L-型钙通道CaV1.2α1C和CaV1.3α1D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呈现差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L-型钙通道亚单位 差异性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氯通道阻滞剂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全忠 胡德辉 高天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8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4-乙酰氨基-4’-异氰酸芪-2,2’-二磺酸(SITS)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完成。新生1dSD大鼠64只,无菌断头取双侧海马,胰酶消...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4-乙酰氨基-4’-异氰酸芪-2,2’-二磺酸(SITS)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完成。新生1dSD大鼠64只,无菌断头取双侧海马,胰酶消化,离心,筛网过滤,把神经元种植在96孔或24孔培养板内。取离体培养12d的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组、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时加SITS组和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后加SITS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加入含有N-甲基-D-天冬氨酸300μmol/L、甘氨酸5μmol/L的培养液,作用10min后更换培养液,N-甲基-D-天冬氨酸的作用时间是10min。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时加SITS组、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后再加SITS组分别于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时及作用10min后使用氯通道阻断剂SITS,SITS的作用终浓度是0.5mmol/L,作用时间18h。正常对照组神经元用DMEM/F12培养基换液。18h后进行Hoechst荧光染色和MTT实验,定量检测神经元凋亡数目和神经元存活率的变化。并对SITS抗凋亡的浓度效应(0-1000μmol/L)作以观察。结果:①SITS抗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的浓度效应:SITS浓度低于100μmol/L时,保护作用不明显,当浓度达到250、500、1000μmol/L时具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②神经元细胞核形态的观察:经Hoechst33258染色后,正常神经元的细胞核呈卵圆形,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均匀的淡蓝色荧光,凋亡的细胞皱缩变圆、染色质浓集或断裂或出现凋亡小体,呈强亮的蓝色荧光,凋亡计数显示,N-甲基-D-天冬氨酸可诱导31.44%左右神经元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细胞的同时使用SITS,细胞的凋亡数目减少为19.23%,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10min后再使用SITS,细胞的凋亡数目升高为31.6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SITS在对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神经元前后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在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细胞的同时使用SITS,细胞存活率为93.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N-甲基-D-天冬氨酸作用10min后再使用SITS,细胞存活率为73.95%,与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时加SIT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TS作为氯通道阻断剂能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死亡有保护作用,且在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神经元前后使用作用效果不同,作用机制可能与N-甲基-D-天冬氨酸的效应和氯通道活动均被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凋亡 4-乙酰氨基-4’-异氰酸芪-2 2’-二磺酸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大鼠
下载PDF
依卡精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树基 孙丽荣 +1 位作者 吴翠莹 袁春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依卡精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钠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先在大鼠皮层神经元诱导出钠电流,然后观察依卡精对钠电流的影响。结果:依卡精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可逆地抑制皮层神经元钠电流,抑制的半有效浓度为... 目的:研究依卡精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钠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首先在大鼠皮层神经元诱导出钠电流,然后观察依卡精对钠电流的影响。结果:依卡精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可逆地抑制皮层神经元钠电流,抑制的半有效浓度为125μM。依卡精不改变钠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特征。结论:依卡精能够抑制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卡精 钠通道 皮层神经元
下载PDF
脑缺血后应用缬沙坦的远期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
11
作者 李晓文 席菁乐 陈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38-39,共2页
选用大鼠四血管夹闭的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损伤后第3~10天腹腔注射给予缬沙坦3mg/(kg·d)或生理盐水(对照),使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行为学方法检测指标变化。发现给予缬沙坦对大鼠脑内海马CA1短期(损伤后第14天... 选用大鼠四血管夹闭的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损伤后第3~10天腹腔注射给予缬沙坦3mg/(kg·d)或生理盐水(对照),使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行为学方法检测指标变化。发现给予缬沙坦对大鼠脑内海马CA1短期(损伤后第14天)的神经元存活力和Morris水迷宫行为无显著影响,但是远期(损伤后第56天)能显著增加神经元存活力,且大鼠Morris水迷宫行为表现得到显著改善,同时,CA1区的MAP1B阳性神经突起的数目显著增加。提示缬沙坦有助于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远期空间认知能力,可能机制是增强了损伤灶的神经元远期存活能力和突起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脑缺血 远期神经保护 神经突起生长
下载PDF
GABA受体激动剂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皮层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吴翠莹 李树基 高天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研究GABA受体激动剂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皮层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d的皮层神经元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s,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h后恢复正常... 目的:研究GABA受体激动剂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皮层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d的皮层神经元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s,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液内加入GABA A受体和B受体激动剂作用24h,用Hoechst33342/PI的染色方法检测其死亡情况。结果:GABA A受体激动剂(musci mol)和GABA B受体激动剂(baclofen)均分别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死亡率49.9%和35.3%。结论:GA-BA A受体激动剂和B受体激动剂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死亡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激动剂 GABAB受体激动剂 皮层神经元 氧-葡萄糖剥夺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及其激活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简葵欢 陈明 +1 位作者 冯文龙 高天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0,319,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eNOS均分布在神经元上。另外,eNOS还分布在胶质细胞上。当给予NOS的底物L-精氨酸时,海马神经元的膜电位出现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OS广泛分布在海马神经细胞中,当其激活时对海马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细胞兴奋性 海马 免疫荧光标记 膜片钳记录
下载PDF
BK8644对河豚毒素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揭艳玲 李树基 +3 位作者 行艳丽 龚芝 朱心红 高天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α-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α-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作用。方法建立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稳态可塑性离体模型,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突触内自发的mEPSC。结果TTX组mEPSCAMP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EPSCAMPA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BK8644组和TTX+BK8644组与对照组比较,mEPSCAMPA的频率和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TTX+BK8644组与TTX组比较,mEPSCAMPA频率降低(P<0.05),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K8644可对抗TTX引起的mEPSCAMPA频率升高,提示L-型钙通道可能参与稳态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钙通道 海马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下载PDF
成年大鼠全脑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周期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鸥 朱心红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4-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促脑神经元再生药物干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3)。分别于缺血后第7~14...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促脑神经元再生药物干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3)。分别于缺血后第7~14天,单日4次间隔2h腹腔注射BrdU75mg/kg。缺血第29天灌注固定,另取3只正常大鼠以同样方法注射BrdU,次日处死。取脑,连续冰冻冠状切片,分别做BrdU免疫组化标记及BrdU/NeuN荧光免疫组化双标记并计数BrdU+细胞密度及BrdU+/NeuN+细胞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缺血后不同时间增殖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损伤促进了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海马齿状回DG区和CA1区的新生细胞在缺血后第7~10天处于较高的水平且逐渐减少,11d后降至稳定水平。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未受缺血后时间变化的影响。结论全脑缺血对神经前体细胞的促分裂作用主要发生在缺血后10d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元再生 神经前体细胞 脑缺血 海马 齿状回
下载PDF
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
16
作者 施志敏 陈亮 +4 位作者 冯锦丽 杨建明 朱心红 李晓文 高天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3,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分析T型钙通道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孕鼠1只,分离大脑半球,制成单细胞悬液,...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的调节,分析T型钙通道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8/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孕鼠1只,分离大脑半球,制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B27supplement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当神经球增大至50~200个细胞/球时,即可传代。取第3代胚胎神经干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25,0.5,1.0mmol/L的氯化镍,以BrdU免疫荧光、四唑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指数以及DCX和S-100β阳性细胞数。结果: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鉴定:取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发现均有细胞表达nestin抗原。传至第3代时,其阳性比例可达99%。②诱导分化及鉴定:分化2d后,镜下观察细胞长出突起,已初步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化细胞呈现DCX和S-100β阳性。③细胞增殖检测结果:加入0.25,0.5,1.0mmol/L的氯化镍处理细胞,MTT检测其吸光度值分别为未加入氯化镍的62.09%,48.20%,34.85%,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均<0.001);免疫荧光检测BrdU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未加入氯化镍的85.75%,74.25%,57.01%(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0.5mmol/L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其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未加入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66.11%,1.016%,P<0.001)。④镍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单细胞悬液加入0.25,0.5,1.0mmol/L氯化镍后,BrdU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均<0.001);DCX阳性细胞数分别比未加入氯化镍的单细胞悬液增加23%,52%,58%(P<0.05或0.01);S-100β阳性细胞数增加85%,105%,110%(P<0.05或0.01)。结论:T型钙通道阻断剂镍可抑制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其分化,提示T型钙通道可能参与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系统/细胞学 钙通道 T型
下载PDF
芍药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7
作者 孙丽荣 曹雄 +2 位作者 侯凤青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28-2032,共5页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揭示其药物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查阅了PubM 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芍药苷的研究,并结合作者的实验,从芍药苷的检测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予以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酶联免疫吸附 离子通道 受体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三种芍药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孙丽荣 严华成 +3 位作者 曹雄 马骥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693-69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2~4h)和煎煮次数(1~2次)对上述3种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果煎煮时间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2~4h)和煎煮次数(1~2次)对上述3种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果煎煮时间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的芍药苷的析出量影响不明显,而煎煮次数明显影响各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相同的煎煮时间和用水量,增加煎煮次数能增加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论本研究为传统中医方剂汤液的制备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药法 芍药苷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不同血浆样品制备方法对芍药苷血液药物浓度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丽荣 严华成 +3 位作者 曹雄 马骥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1期846-848,共3页
目的比较乙腈法、高氯酸法和磷酸二氢钠酸化法三种不同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对芍药苷血液药物浓度测定的影响,优选最佳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不同浓度的芍药苷,比较三种方法对样品中芍药苷的回收率、检测... 目的比较乙腈法、高氯酸法和磷酸二氢钠酸化法三种不同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对芍药苷血液药物浓度测定的影响,优选最佳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不同浓度的芍药苷,比较三种方法对样品中芍药苷的回收率、检测的灵敏度以及实验结果可重复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用乙腈和高氯酸处理芍药苷浓度>50μg/ml的血浆样品时,均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但对于芍药苷浓度<50μg/ml的血浆样品,仅高氯酸处理的样品才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并且高氯酸处理血浆能检测的最低芍药苷血液药物浓度为0.5μg/ml,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结论对于检测芍药苷的血液药物浓度,用高氯酸处理血浆样品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血浆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拟胚体高密度培养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明 毕琳琳 +3 位作者 赵芳 王智泉 干学东 王扬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2-785,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拟胚体(EBs)培养密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小鼠ESCs经过悬滴培养后形成EBs后,以高、低密度(120、60个EBs/60mm组织培养皿)贴壁培养,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在不同时间点... 目的探讨拟胚体(EBs)培养密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小鼠ESCs经过悬滴培养后形成EBs后,以高、低密度(120、60个EBs/60mm组织培养皿)贴壁培养,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在不同时间点计算不同密度组搏动EBs百分比;RT-PCR检测Nkx2.5、GATA4、β-MHC及ANF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TnT及p38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悬滴培养法形成的EBs能够出现自发性搏动并且有TnT表达。高密度培养组与低密度培养组相比具有更高的搏动EBs百分比,Nkx2.5、GATA4、β-MHC和ANF基因高表达水平,以及TnT蛋白高表达水平(P<0.05)。高密度培养组的p38活性更高,使用p38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能够降低高密度组搏动EBs百分比和TnT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EBs贴壁培养密度是影响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EBs高密度培养相比于低密度培养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心肌分化,且该现象可能是由p38信号通路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细胞计数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分化 肌钙蛋白T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拟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