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单节段棘突间Coflex^TM固定对脊柱三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毛仲轩 江建明 +3 位作者 闫慧博 赵卫东 李勇 吴伟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单节段固定后对固定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L1~S1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计算L2/3,L3/4和L4/5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单节段固定后对固定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L1~S1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计算L2/3,L3/4和L4/5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分别比较完整标本(a);CoflexTM固定L3/4(b);L3/4双侧部分失稳(c);c+b(d)4种状态下3个节段的活动度。结果:ROM值:L3/4前屈时状态b<a,d<c(P<0.01),后伸时状态b、d<a、c(P<0.01),旋转时状态b<a、d<c(P<0.05);L2/3和L4/5后伸时状态b、d>a、c(P<0.05),前屈及旋转时无差别(P>0.05);侧弯时3个节段4种状态下均无差别(P>0.05)。结论:CoflexTM可以限制固定节段的前屈、后伸和旋转运动,使上下各一个邻近节段后伸活动度增加,前屈和旋转活动度无变化;对侧弯活动度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生物力学 棘突间稳定装置 COFLEX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术后长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忠泉 李逸群 +4 位作者 关宏刚 吴峰 曹正霖 张忠民 金大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术后复发、长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脊柱结核手术患者214例,颈椎24例,胸椎47例,胸腰段41例,腰及腰骶椎93例,长节段病变9例。前入路152例,并前路固定83例;后入路13例,联合入路49例,并后路...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术后复发、长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脊柱结核手术患者214例,颈椎24例,胸椎47例,胸腰段41例,腰及腰骶椎93例,长节段病变9例。前入路152例,并前路固定83例;后入路13例,联合入路49例,并后路固定57例。从临床治愈、内固定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结果 214例中,187例获得1~11年随访,平均4.9年;179例达到了临床治愈,8例复发,9例出现了内固定相关并发症,45例合并神经功能损害获得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长期效果,术后复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能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预防,损害的神经功能均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复发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水木 黄金承 +3 位作者 胡争波 陈克冰 谭文乐 吕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例脊柱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27例行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RFA...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例脊柱溶骨性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27例行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RFA组)。PVP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47.0±8.5岁,PVP+RFA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9.0±7.6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评价患者功能状态,观察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并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6~18个月,PVP组11.68±3.29个月,PVP+RFA组12.19±3.33个月。PV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86±0.85分降至3.07±0.90分,PVP+RFA组从术前的7.67±0.96分降至2.96±0.94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疼痛明显缓解(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两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42.86%,PVP+RFA组为11.11%;PVP组肿瘤复发率为32.14%,PVP+RFA组为7.41%,两组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PVP+RFA组为13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VP相似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早期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射频消融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原文传递
Coflex^(TM)和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应用对腰椎三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毛仲轩 江建明 +4 位作者 闫慧博 赵卫东 王凤龙 吴毅 李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固定后对固定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L1~S1段),在三维运动测试仪上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计算L2/... 目的探讨采用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固定后对固定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L1~S1段),在三维运动测试仪上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计算L2/3,L3/4和L4/53个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分别比较完整标本(a)、L4/5节段坚强固定(b)、b+L3/4节段棘突间CoflexTM固定(c)3种状态下标本3个节段活动度。结果L4/5节段6个方向上ROMb、ROMc<ROMa(P<0.05);L3/4节段后伸时ROMa、ROMc<ROMb(P<0.01),左右侧弯时ROMa<ROMb、ROMc(P<0.01),前屈和左右旋转时ROMa<ROMc<ROMb(P<0.05);L2/3节段后伸时ROMa、ROMb<ROMc(P<0.01),其他运动方向上3种状态ROM值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钉坚强固定后其上一节段活动度明显增大,而采用棘突间稳定装置CoflexTM固定邻近节段后此节段活动度明显减少,仅仅造成更上的节段后伸时活动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 生物力学 CoflexTM 棘突间稳定装置
下载PDF
正常腰椎髓核MRI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女兆 黄曹 金大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518-252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髓核MRI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对髓核假体置换术的参考价值。方法正常者腰椎进行MRI薄层扫描成像,得到扫描图像。将MRI图像导入软件,合理选择阈值,选定感兴髓核趣区域范围,进行图像初步分割;然后分别对冠状面、... 目的探讨腰椎髓核MRI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对髓核假体置换术的参考价值。方法正常者腰椎进行MRI薄层扫描成像,得到扫描图像。将MRI图像导入软件,合理选择阈值,选定感兴髓核趣区域范围,进行图像初步分割;然后分别对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的感兴趣区域进行修剪、编辑,完成图像的准确分割。通过Mimics软件计算出髓核的三维模型,并完成各髓核三维模型的跌代计算,进行模型表面的光滑处理。结果图像分割结果理想,3D髓核模型上测量的矢径、横径、高度、角度与MRI图像上的测量相近,结论MRI图像可建立正常腰椎髓核立体解剖结构,为临床髓核假体选择提供更直接的影像学资料,可实现患者个体化假体的定制,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 髓核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吴金伟 邹伟民 +1 位作者 许汉权 吕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27-4131,共5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组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非融合减压手术的患者共83例(非融合组),选取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组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非融合减压手术的患者共83例(非融合组),选取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全脊柱X光侧位片结果,评估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脊柱参数包括矢状垂直轴(SV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PT)和骶骨斜坡(SS),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和胸椎后凸(TK),以及腰部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对比不同术前脊柱矢状面失衡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01),且两组患者的PT、LL、TK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SVA距离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PI、SS、PT、LL和TK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融合患者中术后轻度组和重度组的SVA参数均显著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非融合组不同程度患者术后的LL角度均显著较术前提高(P <0.05),术后1年重度失衡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平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融合减压手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显著改善术前脊柱矢状面失衡,与融合手术效果相当,且脊柱矢状面失衡是影响术后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 矢状面 平衡 减压
下载PDF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牟朋林 陈克冰 杨建惠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868-869,879,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并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h、48h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 CRP、IL-6、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老年病人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争波 吕海 +4 位作者 史本超 黄金承 陈克冰 陈水木 靳安民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因素,总结应对策略。方法:收集在外院误诊或我院误诊的老年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31例;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在60-83岁,平均7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因素,总结应对策略。方法:收集在外院误诊或我院误诊的老年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31例;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在60-83岁,平均71.3岁;在院外误诊17例,本院误诊14例;误诊为脊柱结核22例,椎间盘突出症5例,脊柱椎转移瘤4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提供病灶定位进行穿刺取材活检+病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诊治,终获治愈。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9例。随访13~51个月,平均26.7个月,未见复发。结果:老年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其基础疾病是原发性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危险因素;尽早根据CT、MR病灶定位进行病灶穿刺取材病理活检和(或)病原体培养及敏感试验是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非特异性感染 误诊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进行脊柱微创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牟朋林 陈克冰 杨建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科接诊的经X线检查确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78例,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科接诊的经X线检查确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78例,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微创手术组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提高程度较保守治疗组明显,而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椎体后凸Cobb角较保守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P<0.05);微创手术组的Frankel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肌力恢复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结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该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骼力学变化,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脊柱微创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腰腿痛,先从脊柱找原因
10
作者 尹刚辉 《晚霞》 2019年第21期60-61,共2页
脊柱出问题,可致腰腿痛脊柱对人体除了有承重作用,还与肋骨一起构成了保护内脏的“容器”,其中脊柱中的椎管保护着重要的神经系统,当脊柱的组成结构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腰腿痛。比如腰椎,包括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骨性结构包括椎体... 脊柱出问题,可致腰腿痛脊柱对人体除了有承重作用,还与肋骨一起构成了保护内脏的“容器”,其中脊柱中的椎管保护着重要的神经系统,当脊柱的组成结构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腰腿痛。比如腰椎,包括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骨性结构包括椎体以及后面的椎弓根附件、椎板、棘突横突,而软组织结构包括椎间盘、小关节囊以及各种各样的韧带,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出问题都可引起疼痛。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劳损、外伤、肿瘤、感染、风湿性自身性免疫性疾病等。其中,腰椎盘突出症可以引起腰腿痛,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滑脱、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引起腰痛,椎管狭窄可以引起下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结构 骨性结构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管狭窄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滑脱 关节囊 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闪腰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1
作者 陈克冰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20年第2期21-21,共1页
打个喷嚏居然闪了腰,一阵咳嗽下来发现腰转不动了……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小意外,一个动作过后突然闪腰了,敷药或按摩虽然能缓解,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医学上把闪腰称为急性腰扭伤,多数是由姿势不当、用力过猛、超限活动... 打个喷嚏居然闪了腰,一阵咳嗽下来发现腰转不动了……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小意外,一个动作过后突然闪腰了,敷药或按摩虽然能缓解,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医学上把闪腰称为急性腰扭伤,多数是由姿势不当、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闪腰 按摩
下载PDF
纤维环修复同步行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早期腰椎功能恢复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传将 黎庆初 +2 位作者 王小勇 刘则征 杨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386-7390,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 背景:研究表明有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面临更高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如何在既保证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概率,纤维环修复技术可能是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极少。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同步行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患者224例,其中56例同时行纤维环缝合作为修复组,对照组168例单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两组均记录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6,12,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痛和下肢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修复组5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对照组均获得完整随访。修复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腰部和下肢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10 d 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持续到术后18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5%复发,其中有31.2%再次手术,修复组中3.9%复发,无再次手术者。结果证实,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可获得显著的早期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的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工程 显微内窥镜 椎间盘 髓核摘除 纤维环修复 同步 疗效评价 近期随访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置钉准确率对比 被引量:29
13
作者 罗鹏刚 金大地 +3 位作者 吴增志 凌华军 林伟文 钟思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50-1055,共6页
背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为主,但是不同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及置钉准确率存在争议,导致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 背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为主,但是不同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及置钉准确率存在争议,导致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置钉准确率的影响。方法:纳入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根据置钉方法分为2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组43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经皮椎弓根螺钉组47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通过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等)、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术后并发症及置钉准确率等进行综合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1)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少(短)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长(多)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0.05);(2)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后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0.05),但术后2个月矢状位Cobb角小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P<0.05);(3)经皮椎弓根螺钉组术后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经皮椎弓根螺钉组置钉准确率为92.1%(共置入279枚螺钉),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组77.0%(共置入257枚螺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将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用于修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有助于伤椎复位,维持椎体高度,安全性及置钉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胸椎 腰椎 骨折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5
14
作者 黎庆初 胡辉林 +2 位作者 刘宝戈 闫慧博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行腰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下行腰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观察滑脱角、椎间隙高度、Taillard指数及融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及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2.8~3.5cm,平均3.2cm,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15min,术中出血量120~700ml,平均170ml,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5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硬脊膜撕裂1例,术中予以修补,无脑脊液漏;术后足下垂1例,给予神经营养药物,3个月后恢复;下肢疼痛2例,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后症状缓解;切口周围皮肤坏死1例,二期缝合后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末次随访矢状面X线片示滑脱角从术前平均6.02°±1.91°减至1.22°±0.70°,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5.06±1.61)mm增至(10.78±0.90)mm,Taillard指数从术前平均26.17±8.50降至8.34±2.35,融合率93.7%。末次随访时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69±1.61)分降至(2.34±1.60)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15±1.76)分降至(2.15±1.77)分,JOA评分从术前平均(10.09±3.18)分增至(23.14±2.81)分。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腰椎滑脱复位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微创 多裂肌间隙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HIF-1α、MMP-2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伟平 江建明 +2 位作者 瞿东滨 魏清柱 蒋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对照组为取自青壮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依据术...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对照组为取自青壮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依据术前MRI影像表现分为3组。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4组椎间盘组织中HIF-1α、MMP-2表达。结果 HIF-1α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2±3.41)%、(46.81±3.63)%、(66.88±4.60)%、(89.63±2.27)%;MMP-2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61±3.03)%、(47.31±4.41)%、(69.54±5.96)%、(90.05±3.16)%。HIF-1α、MMP-2在实验组退变的椎间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退变程度的表达也不同(P<0.05),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HIF-1α和MMP-2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MMP-2均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HIF-1α、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的增高趋势,HIF-1α可能作为MMP-2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与MMP-2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椎间盘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建民 刘方刚 +3 位作者 闫慧博 陈步俊 李新忠 曹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6年8月~2009年2月共行经皮椎体成形及椎体后凸成形术92例167个椎体,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随访4~2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水泥平均...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6年8月~2009年2月共行经皮椎体成形及椎体后凸成形术92例167个椎体,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随访4~2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水泥平均注入量3.8 ml,58例症状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均于术后6 h或第2天即下地行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41例);其中骨水泥渗漏59椎,发生率按椎体数计为35.3%;渗漏部位:椎间盘内渗入4.2%(7椎),椎外静脉或硬膜外静脉13.8%(23椎),椎旁软组织16.2%(27椎),椎管内渗漏1.2%(2椎);一过性疼痛症状加重4例,皮下血肿1例,一过性单侧下肢神经症状1例,相邻椎体骨折3例。结论:椎体成形术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及良好的手术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许勇 周荣平 +1 位作者 鲁凯伍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建立胸9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A组,n=20)、氯化锂组(B组,n=20)、细胞移植组(C组,n=20)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D组,n=20)。于术后1d...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建立胸9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A组,n=20)、氯化锂组(B组,n=20)、细胞移植组(C组,n=20)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D组,n=20)。于术后1d、3d及每周的最后1天,应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8周后取材,通过Brdu细胞核标记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通过荧光金逆行追踪,观察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与分布。结果 4只大鼠死亡。术后8周可观察到Brdu标记的脐血干细胞在体内存活并在脊髓内迁移;细胞移植组和氯化锂+细胞移植组可见少量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荧光金逆行脊髓追踪显示C组和D组可见被荧光金标记的神经锥体细胞穿越损伤区。术后8周A、B、C、D四组后肢功能运动BBB评分分别为4.11±0.14、4.50±0.15、8.31±0.11、11.15±0.18。结论氯化锂能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区的存活并向神经细胞分化,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与脊髓去细胞支架移植能够促进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氯化锂 脐血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骨科常见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 被引量:64
18
作者 邱贵兴 裴福兴 +4 位作者 唐佩福 杨惠林 罗卓荆 赵宇 张忠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患者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但是目前尚无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高质量骨科常见疼痛管理指南。通过收集临床常见问题,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 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患者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但是目前尚无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高质量骨科常见疼痛管理指南。通过收集临床常见问题,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骨科常见疼痛的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疼痛的分类、疼痛的评估、疼痛的管理目标以及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疼痛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黎庆初 闫慧博 +1 位作者 刘宝戈 金大地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21例因高处坠落导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MRI及CT检查示无明显椎...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21例因高处坠落导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MRI及CT检查示无明显椎管内占位,无需行椎管减压术。所有患者均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辅助下直接显露伤椎及上下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关节,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3 d均佩戴腰围下床行走。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结果评定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结果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手术切口长3.7~5.8 cm,平均4.4 cm;手术时间为45~95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为55~110 mL,平均75 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末次随访矢状面X线片示伤椎矢状面中位线高度从术前平均2.2 cm增至术后平均3.1 cm,末次随访时CT片示骨性愈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7分降至平均0.5分。结论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3D-View微创拉钩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椎旁肌的破坏小、术中出血少、术后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23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女兆 胡文凯 王文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2-725,共4页
背景:迟发性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引起下腰痛及椎管骨性压迫。为了消除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常需手术治疗,其目标是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但究竟采取何种手术入路仍存在争论。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 背景:迟发性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引起下腰痛及椎管骨性压迫。为了消除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常需手术治疗,其目标是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但究竟采取何种手术入路仍存在争论。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6-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术前腰椎功能损伤程度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为(11.02±1.24)分,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为(37.43±3.76)°。23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椎管减压及重建矢状面矫形方法,比较截骨前后腰椎功能恢复、骨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腰椎功能及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4.04±2.12)分,Cobb角为(11.02±3.58)°,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截骨面均于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及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提示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可促使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骨折 胸腰椎 后凸畸形 手术治疗 楔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