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贤林 郑欣 杜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B和C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毒株全基因序列进化关系。方法对30例HBsAg(-)/HBV DNA(+)标本进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BCP/PC,295 bp)、HBV全基因(3 162 bp)巢式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后测序。... 目的了解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B和C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毒株全基因序列进化关系。方法对30例HBsAg(-)/HBV DNA(+)标本进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BCP/PC,295 bp)、HBV全基因(3 162 bp)巢式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后测序。2者均为阳性的5份标本合成3 215 bp长的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HBV A~H基因型23株的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基因型,将所属基因型B和C亚型再作系统进化树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获得5例全基因序列,4例为C型,1例为B型。分属于C2,C2,C2,C1和B2亚型。3例C2亚型与日本、马来西亚基因亚型的进化距离最近,C1株与马来西亚和泰国2例携带者的病毒株进化距离最近。B2株与印度尼西亚华裔基因亚型的病毒株进化距离最近。结论深圳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亚型有C2,C1,B2,以C2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进化树分析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 献血者
原文传递
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杜鹏 郑欣 +5 位作者 许晓绚 王镇 曾劲峰 王文敬 黎诚耀 叶贤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全基因序列巢武-PCR扩增以及病毒载量的测定,对检测的病毒序列做基因分型和与HBV野毒株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DNA+检测率为1:2652(32/84865),这类标本的ALT均正常(〈40);其中OBI检出率为1:3031(28/84865),28例OBI中22例为B基因型、4例为C基因型、2例未能确定基因型。OBI血清型分类中21例为adw、4例为adr、1例为ayr、2例未确定。所有OBI标本的病毒载量为〈10~1701(中位数116)IU/mL。BCP/PC区有35.7%(10/28)的标本出现G1896A突变,B型标本在MHR第1个袢状结构区(aa124-aa137)氨基酸的置换频繁。结论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着相对较高的OBI;其OBI标本中BCP/PC区的碱基突变以及B型的主要亲水区(MHR)氨基酸的置换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血清型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深圳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静脉吸毒人群HCV gt3感染者中的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茹 黄杰庭 +6 位作者 杜荣松 钟惠珊 王敏 廖峭 单振刚 戎霞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针对广东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流行的HCV gt3建立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以期获得HCV gt3全基因组序列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0例病毒滴度>10~6 IU/mL以及10例病毒滴度<10~6 IU/mL的标本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方法的探讨。... 目的针对广东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中流行的HCV gt3建立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以期获得HCV gt3全基因组序列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0例病毒滴度>10~6 IU/mL以及10例病毒滴度<10~6 IU/mL的标本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方法的探讨。通过样品均质化、过滤和核酸酶消化等前处理,对R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对不同滴度的标本采用不同的建库方法。采用"比对到HCV参考序列"和"宏基因组"2种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将分型结果与前期NS5B和E1进行比较。结果磁珠法比柱提法获得的HCV RNA产出量高(79.428%vs 38.462%),富集法获得的"HCV reads/reads"的比例远远大于直接建库法(P<0.05),当病毒滴度>10^6 IU/mL时,用富集法和直接建库法获得的基因组覆盖度无差异(P>0.05)。当病毒滴度<10^6 IU/mL时,富集法获得的基因组的覆盖度远远大于直接建库法(P<0.05)。获得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基因分型与NS5B和E1的基因分型一致。结论对于HCV gt3的NGS测序方法,RNA提取采用磁珠法,对于病毒滴度>10^6 IU/mL的标本,采用直接建库法可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而对于病毒滴度<10^6 IU/mL的标本,只有采用富集法才能获得全基因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二代测序技术 全基因组 基因分型 静脉吸毒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突变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静娜 李婷婷 +4 位作者 王镇 刘莹 王文敬 黎诚耀 李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C区)变异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中的作用。方法:从2例献血者OBI的样品中扩增得到C区基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C区突变型质粒,检测各突变型质粒在Hu H7细胞中HBs Ag和HBe Ag的水平。Balb/c小鼠高压...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C区)变异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中的作用。方法:从2例献血者OBI的样品中扩增得到C区基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C区突变型质粒,检测各突变型质粒在Hu H7细胞中HBs Ag和HBe Ag的水平。Balb/c小鼠高压尾静脉注射突变型质粒检测其血清HBs Ag和HBe A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HBc Ag的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HBV-RNA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相比,C区突变型显著性下调HBe Ag和HBc Ag的表达水平,对HBs Ag表达水平和HBV-RNA的水平无显著性作用。结论:OBI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C区变异改变HBV病毒的HBe Ag和HBc Ag的表达水平,对OBI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CAG HBSAG HBEAG HBV—RNA
下载PDF
狨猴血清中重组人5型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亚纯 李婷婷 +3 位作者 王一琳 张玲 朱海 黎诚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构建表达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最佳实验方法,分析小型灵长类动物普通棉耳狨猴体内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为评价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实验动物基础数据。方法利用ADMax包... 目的构建表达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最佳实验方法,分析小型灵长类动物普通棉耳狨猴体内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为评价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实验动物基础数据。方法利用ADMax包装系统,首先构建穿梭质粒p DC315-Luc-GFP,将所得的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p BHGloxΔE1,3Cre共转染293A细胞,进行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的包装。通过3次空斑形成实验筛选出单克隆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量扩增单克隆腺病毒后用Cs Cl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浓缩纯化。采用TCID50法测定纯化后病毒滴度,并挑选进行中和实验的最优病毒滴度。将合适病毒滴度的r Ad5/Luc/GFP与狨猴血清混合预孵育后感染293A细胞,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及流式细胞术,对14只普通棉耳狨猴血清中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PCR、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穿梭质粒p DC315-Luc-GFP构建成功;GFP检测结果证明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包装扩增成功,病毒滴度可达6.9×1011.5PFU/m L。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检测14只狨猴的中和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Kappa=0.811),化学发光法或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狨猴比率分别为28.6%(4/14)或21.4%(3/14),化学发光法检测得其中2只狨猴中和抗体滴度为1/16,另2只为1/32,而流式细胞术检测得滴度均为1/16。结论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快速,准确,适用于多物种的方法,其灵敏度略高于以GFP为报告基因的流式细胞术(7.2%)。普通棉耳狨猴体内Ad5血清阳性率较低,有望应用基于此型或其他型别腺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棉耳狨猴 腺病毒5型 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中和试验
下载PDF
HCV NS3 ATPase/helicase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与功能
6
作者 边奕鑫 赵烁贤 +10 位作者 朱少美 曾劲峰 付涌水 王元占 杜鹏 张玲 李婷婷 王文敬 周元平 Jean-Pierre Allain 黎诚耀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71,共1页
目的制备针对HCV NS3解旋酶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识别抗原表位及潜在生物学功能,为HCV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材料。方法制备截短型重组HCV NS3解旋酶(rNS3,aa1192-1459,1b型),免疫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on Blot筛... 目的制备针对HCV NS3解旋酶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识别抗原表位及潜在生物学功能,为HCV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材料。方法制备截短型重组HCV NS3解旋酶(rNS3,aa1192-1459,1b型),免疫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on Blot筛选抗rNS3的单克隆抗体。采用29条重叠7个氨基酸的16肽和9条短肽,通过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测定单抗识别表位。采用HCV(JFH1克隆,2a型)感染huh7.5.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单克隆抗体对天然抗原构象的识别特性。结果以rNS3筛选,共获得29株ELISA阳性单克隆抗体,其中27株Weston Blot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识别 天然抗原 细胞免疫 Weston 识别特性 ATPASE 荧光染色法 解旋酶 截短 短肽
原文传递
茂名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艳 孙亚纯 +2 位作者 车火娇 麦永平 吴剑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60-361,364,共3页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人群特征,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HCV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操作人员进行HCV抗体检测。对初次检测具反应性标本采用双孔进行复试确认,对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人群特征,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HCV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操作人员进行HCV抗体检测。对初次检测具反应性标本采用双孔进行复试确认,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为0.74%;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及医务人员感染率相对较低;重复献血者HCV感染率明显低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茂名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献血条件的小于35岁人群HCV感染风险较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宜加强对于公务员和医务人员之外的群体进行HCV知识的宣教和防控,有效控制人群HC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新型丙型病毒肝炎病毒core及NS3抗原的研发及制备
8
作者 赵烁贤 边奕鑫 +1 位作者 翁壮峰 黎诚耀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70,共1页
目的建立大规模生产与纯化工艺,为献血者HCV感染筛查或临床诊断提供新一代免疫测定新型抗原。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我国HCV流行株(基因型1b)中分离core与NS3全长基因。采用重组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分别表达HCV core与NS3的表达... 目的建立大规模生产与纯化工艺,为献血者HCV感染筛查或临床诊断提供新一代免疫测定新型抗原。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我国HCV流行株(基因型1b)中分离core与NS3全长基因。采用重组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分别表达HCV core与NS3的表达质粒与重组病毒。利用重组慢病毒感染293A或Huh7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 Blot和ELISA方法测定细胞表达的core或NS3蛋白抗原特性。结果构建了pTY-CMV-core和pTY-CMV-NS3慢病毒表达质粒,包装出了高病毒滴度的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免疫荧光能检呈强阳性,Western Blot分析可见预期大小分子量的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肝炎 NS3 CORE 免疫荧光 免疫测定 表达质粒 临床诊断 慢病毒感染 流行株 全长基因
原文传递
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72例HCV感染特征及检测效果评价分析
9
作者 高艳 孙亚纯 +2 位作者 李婷婷 陈龙菊 陆超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测定茂名地区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献血者中不同感染状态比率及其分子特征,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趋势,评价ELISA法检测血液HCV的效果。方法对本地区献血者中抗-HCV检测呈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 目的测定茂名地区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献血者中不同感染状态比率及其分子特征,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趋势,评价ELISA法检测血液HCV的效果。方法对本地区献血者中抗-HCV检测呈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中病毒载量,同时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核酸片段,进而将血液标本分为病毒自然清除(RNA-/抗-+)与病毒血症(RNA+/Ab抗-+)2种状态,并分析2种状态在献血者性别方面的差异。HCV RNA阳性标本通过分析5’-NCR序列进行基因分型。比较ELISA与NAT检测方法的符合性。结果72份抗-HCV呈反应性的标本中,病毒自然清除50份(69.4%),病毒血症22份(30.6%)。22份PCR定量阳性标本中基因分型阳性17份,其中基因1型占17.6%(3/17),基因2型占11.8%(2/17),基因3型17.6%(3/17),基因6型47.1%(8/17),无法准确定型5.8%(1/17)。试剂A检测呈反应性标本中核酸确认阳性标本占32.3%;试剂B为54.5%。女性病毒血症的比例(2/19)比男性(20/53)低27.2%(χ2=9.637,P<0.05)。结论茂名地区献血者HCV感染病毒自然清除率约为69.4%,HCV基因型中6型为主要基因型,女性献血者更容易清除病毒。现行2遍ELISA检测策略安全有效,但同时存在特异性不高的弊端,实施ELISA加NAT检测的策略,更能保证血液的安全和降低检测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病毒自然清除 病毒血症 特征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46a、miR-155、Ets-1以及IRAK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龙瑞文 周烨 +5 位作者 吕蔚然 马彩琴 雷秀珍 罗诗玲 李长征 黎诚耀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PBMC中miR-146a、miR-155、Ets-1和IRAK1的表达水平及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收集RA高活动期患者23例、低活动期患者21例和健康志愿者22例,采用qRT-PCR检测PBMC中miR-146a、miR-155、Et... 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PBMC中miR-146a、miR-155、Ets-1和IRAK1的表达水平及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收集RA高活动期患者23例、低活动期患者21例和健康志愿者22例,采用qRT-PCR检测PBMC中miR-146a、miR-155、Ets-1、IRAK1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RA患者PBMC的miR-146a、mi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活动组高于低活动组(P<0.05)、低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PBMC的Ets-1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活动组显著低于低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低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PBMC的IRAK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活动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低活动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高活动组与低活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RA患者中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沉正相关(r=0.319,P=0.042)而与血红蛋白负相关(r=-0.386,P=0.017);Ets-1与CRP负相关(r=-0.408,P=0.007);IRAK1与RF、DAS 28、总补体负相关(r=-0.513,P=0.001;r=-0.332,P=0.029;r=-0.49,P=0.015)。研究结果显示,RA高活动组患者PBMC中miR-146a、miR-155表达升高,Ets-1、IRAK1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RA发病过程的调控;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miR-146a、miR-155和Ets-1、IRAK1参与RA发病的关系有待后续大样本研究证实,且相关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IR-146A MIR-155 ETS-1 IRAK1
原文传递
2009—2015年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茹 杜荣松 +5 位作者 王敏 黄杰庭 廖峭 单振刚 戎霞 付涌水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献血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进化距离。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2015年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献血者的HCV RNA阳性标本共44份,对其进行HCV E1基因的巢式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通过MEGA ...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献血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进化距离。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2015年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献血者的HCV RNA阳性标本共44份,对其进行HCV E1基因的巢式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通过MEGA 7.0对上述标本进行基因分型,采用p-distance对广东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感染的HCV的进化距离进行计算,并分析广东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基因分布差异。结果共获得少数民族献血者40条HCV E1基因序列,经分析其基因型主要为1b(13个)和6a(12个),其他依次为3a(5个)、3b(4个)、1a(3个)、2a(2个)和4a(1个)。相对于1b(χ^2=13.2,P<0.01)、3b(χ^2=4.37,P<0.05)、3a(χ^2=6.0,P<0.05)、2a(χ^2=10.98,P<0.01)和6a(χ^2=11.15,P<0.01),亚型4a在少数民族中的分布远远高于其在汉族中的分布。相对于1b(χ^2=19.07,P<0.01)、3b(χ^2=4.51,P<0.05)、3a(χ^2=6.86,P<0.01)、2a(χ^2=11.42,P<0.01)和6a(χ^2=15.69,P<0.01),亚型1a在少数民族中的分布远远高于其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少数民族感染的HCV进化距离远远大于汉族感染的HCV进化距离(t=-10.01,P<0.01)。结论广东地区少数民族感染的HCV基因型分布和汉族的基因型分布不同,并且,少数民族感染的HCV之间的进化距离大于汉族感染的HCV进化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进化树 基因型 进化距离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疟色素提取技术在拉曼光谱检测疟疾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品 顾大勇 +2 位作者 孙肖霄 邵超鹏 董瑞玲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1-94,10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疟色素提取方法,提高拉曼光谱技术检测疟疾的灵敏度。方法利用皂素的破膜特性提取疟色素,采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通过软件处理拉曼信号,用化学计量法比对分析。结果疟色素提取物与阳性对照的拉曼光谱共有...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疟色素提取方法,提高拉曼光谱技术检测疟疾的灵敏度。方法利用皂素的破膜特性提取疟色素,采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通过软件处理拉曼信号,用化学计量法比对分析。结果疟色素提取物与阳性对照的拉曼光谱共有峰的相对位移频率、相对峰强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阴性对照没有相关性,检测的最小虫血率为0.1%。结论皂素可用于疟色素提取。疟色素提取物拉曼光谱检测能有效区分疟原虫感染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素 拉曼光谱技术
原文传递
羊布鲁氏杆菌OMP31的真核表达及其应用分析
13
作者 罗佩芳 何作萍 +4 位作者 胡飞环 黄建锋 翁云层 王文敬 黎诚耀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282,共6页
为了获得可在细胞内表达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31(OMP31)基因的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试验从羊布鲁氏杆菌M5-90疫苗株PCR获得OMP31基因,连接至p Zero Back/blun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测序鉴定正确的基因亚克隆到p HAGE-CMV-MCS-IZs Green表达载... 为了获得可在细胞内表达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31(OMP31)基因的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试验从羊布鲁氏杆菌M5-90疫苗株PCR获得OMP31基因,连接至p Zero Back/blun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测序鉴定正确的基因亚克隆到p HAGE-CMV-MCS-IZs Green表达载体上,双酶切鉴定,构建含正确OMP31基因的表达载体p HAGE-OMP31,与包装质粒ps PAX2和包膜质粒p MD2.G共转染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包装;获得的Lentivirus-OMP31感染293FT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IFS)鉴定OMP31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LentivirusOMP31体外感染布鲁氏杆菌的宿主细胞模型单核细胞THP-1和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JEG-3,Western-blot和IFS鉴定OMP31基因的表达,并利用流式细胞(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构建了能够在细胞内表达OMP3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 HAGE-OMP31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二者感染细胞后表达的OMP31蛋白可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初步鉴定,OMP31蛋白在JEG-3细胞内表达能引起细胞凋亡。说明载体p HAGE-OMP31和慢病毒Lentivirus-OMP31可作为用于研究OMP31与布鲁氏杆菌感染相关性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外膜蛋白31(OMP31) 慢病毒系统 真核表达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Treg细胞对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恒 胡飞环 +5 位作者 张国侠 田艳君 张立杰 刘佰玲 王文敬 黎诚耀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不同方案治疗前后Treg细胞的变化,分析Treg细胞诱导的免疫抑制对慢性期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目的观察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不同方案治疗前后Treg细胞的变化,分析Treg细胞诱导的免疫抑制对慢性期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三科住院的35例慢性期布病患者[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45.37±20.16)岁]为病例组,根据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标准治疗组(15例)和免疫增强剂组(20例),疗程为20d;另选择30例医院健康体检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5.53±11.38)岁]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布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人群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1.69±0.38)%、(3.12±0.86)%、(3.05±1.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9,P<0.05);与对照组比较,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P均<0.05);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1.69±0.38)%、(3.06±0.76)%、(2.85±0.89)%]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4,P<0.05);与对照组比较,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P均<0.05);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期布病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治疗方案间及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提示Treg细胞诱发的免疫抑制可能使宿主机体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残余布鲁菌,进而造成慢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属 免疫 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HCV及HIV二联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容莹 王文敬 +2 位作者 黎诚耀 沈磁石 郑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8-191,214,共5页
目的建立多联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方法,为我国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逆转录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QRT-PCR)检测HCV、HIV病毒,在成功扩增定量单一病毒的基础上,通过主要调整Mg(2+)离子、dNTPs、Taq的浓度等优化反... 目的建立多联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方法,为我国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逆转录实时荧光PCR定量方法(QRT-PCR)检测HCV、HIV病毒,在成功扩增定量单一病毒的基础上,通过主要调整Mg(2+)离子、dNTPs、Taq的浓度等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同时检测两种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方法(一步法双检),并分析双检体系的扩增灵敏度。结果通过优化筛选反应条件,使用QRT-PCR方法成功扩增双模板HCV/HIV RNA,且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较高,能达到HCV RNA 20IU/ml与HIV RNA 80IU/ml的检测灵敏度。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能同时检测两种病毒核酸的QRT-PCR方法,为后续研究HBV、HCV、HIV多联荧光病毒核酸检测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荧光病毒核酸检测 HCV HIV 血液筛查 灵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