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胰岛素凝胶剂促进大鼠皮肤溃疡愈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冼苡 周雪雪 曾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24-126,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Wi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复制溃疡72个,随机将溃疡分为复方胰岛素凝胶治疗组(A组)、凝胶基质对照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 目的:研究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Wi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复制溃疡72个,随机将溃疡分为复方胰岛素凝胶治疗组(A组)、凝胶基质对照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溃疡面积、溃疡愈合速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在伤后头10天内,A组溃疡缩小最明显,愈合速度明显快于B组、C组。伤后14天,A组溃疡基本愈合,皮肤结构完整、上皮化较厚;而B、C组溃疡仍未完全愈合,皮肤结构不完整、上皮化较薄。结论:局部应用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有促愈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胰岛素凝胶剂 溃疡愈合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胶原及其产物在皮肤老化及皮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佳曼(综述) 兰海梅(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皮肤被覆于体表,作为人体对抗外界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损伤的同时,也易因各种损伤、疾病或皮肤本身的衰老而产生各种皮肤损害、外观改变。
关键词 皮肤修复 皮肤老化 应用 产物 胶原 有害因素 皮肤损害 损伤
下载PDF
皮肤病血毒丸与丹参酮联合治疗95例痤疮临床资料分析
3
作者 齐庆 谢婷 +3 位作者 李勇 李东海 查旭山 赖宽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4期45-45,共1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血毒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课题组收治的19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比较2组方案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8%;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血毒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课题组收治的19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比较2组方案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8%;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4%。结论:丹参酮联合血毒丸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皮肤病血毒丸 痤疮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致免疫应答及与皮肤病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青峰 曾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相关疾病影响了全世界约半数人的健康。Hp能激活各种炎症细胞并诱发I型T辅助细胞(Th1)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产生多种致病因子,进而产生多种酶和毒素与部分皮肤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皮肤病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温炬 陈宝田 +5 位作者 林中方 曾抗 兰海梅 阮一民 马静 冯洁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 目的:探讨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消风散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组(40例)在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1)治疗组4周后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消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消风散治疗组前后患者血清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散 慢性荨麻疹 IGE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学标 王娜 曾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量的NF-κB活化,但SLE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经雷公藤处理后,活动期SLE患者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非活动期SLE患者相当(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LE的发病机制复杂,雷公藤可能仅在某些环节抑制了NF-κB的表达,在SLE治疗中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雷公藤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胰岛素促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周雪雪 曾抗 周冼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608-60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愈合 胰岛素 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 生理学家 20世纪 医学科学 物质代谢 细胞增殖 抗炎作用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携带乙肝病毒的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华 曾抗 周再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甘草酸苷 乙肝病毒
下载PDF
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学标 王媛 白璐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40,246,共5页
目的从Th17/Treg、IL-17及RORγt mRNA表达3方面进行研究,探讨Th17细胞在SLE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6例活动期SLE患者、16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ELISA法检测IL-17... 目的从Th17/Treg、IL-17及RORγt mRNA表达3方面进行研究,探讨Th17细胞在SLE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6例活动期SLE患者、16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ELISA法检测IL-17及RT-PCR法检测RORγt mRNA表达,并探讨它们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活动期SLE患者组Th17/Treg、IL-17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及正常对照组;非活动期SLE患者组RORγ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Th17/Treg、IL-17水平无显著差异。SLE患者Th17/Treg、IL-17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与和SLEDAI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存在着Th17细胞高表达现象,阻断Th17细胞分化的上游或下游均可能减轻SLE的免疫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17细胞 RORΓT IL-17
原文传递
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IgE检测及过敏原筛查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晓亮 曾抗 +1 位作者 周再高 李淑姣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为了解广州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过敏原之间的关系。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并对过敏原的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在食物组中主要对螃蟹、虾(66.88%)和鳕鱼、带鱼、金枪鱼(62.4... 为了解广州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过敏原之间的关系。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并对过敏原的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在食物组中主要对螃蟹、虾(66.88%)和鳕鱼、带鱼、金枪鱼(62.42%)过敏,在吸入组中主要对尘螨、粉螨(64.97%)和点青霉、交链孢霉(62.42%)过敏,慢性荨麻疹患者对3种(36.94%)或4种(26.75%)过敏原同时过敏所占的比例最高。慢性荨麻疹患者往往对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过敏原类别与当地的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IGE 过敏原 血清特异性IGE IGE检测 患者 筛查分析 体外检测试剂盒 广州地区 交链孢霉
下载PDF
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庆 李东海 +3 位作者 查旭山 李勇 谢婷 赖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招募慢性荨麻疹患者11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 目的观察分析养血祛风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标准招募慢性荨麻疹患者11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19例,总显效率66.1%,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显效率55.4%(P<0.05)。结论抗组胺药物联合养血祛风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荨麻疹 养血祛风法
下载PDF
ALA-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皮损中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黎倩 彭学标 +1 位作者 江丽芬 曾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ALA-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前后尖锐湿疣皮损区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Fas)的表达,探讨其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5例尖锐湿疣患者ALA-PDT治疗前后皮损区Bax,Bcl-2及Fas mRAN的表达。结果:35... 目的:通过检测ALA-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前后尖锐湿疣皮损区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Fas)的表达,探讨其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5例尖锐湿疣患者ALA-PDT治疗前后皮损区Bax,Bcl-2及Fas mRAN的表达。结果:35例患者皮损区在ALA-PDT治疗前后均可检测到Bax、Bcl-2和Fas mRNA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Fas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04),Bax mRNA表达水平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264)。结论:ALA-PD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它可诱导细胞表面凋亡蛋白Fas的表达及减少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尖锐湿疣细胞的凋亡,其凋亡途径包括线粒体介导的凋亡(内源性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外源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凋亡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齐庆 赖宽 +3 位作者 谢婷 查旭山 李东海 李勇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3期18-18,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联合清热凉血法中药复方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0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91.7%,高于临床对照组(P<0.05)。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联合清热凉血法中药复方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0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91.7%,高于临床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优势好,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湿疹 清热凉血法
下载PDF
特比萘芬口服联合复方酮康唑霜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向齐 陈小勇 +2 位作者 刘向农 曾抗 孙乐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0-471,共2页
足癣是演习部队常见的真菌病。根据足癣临床表现不同,临床上常分为3型,即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和浸渍糜烂型。笔者在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特比萘芬(兰美抒)250mg/d口服1周联合复方酮康唑霜外用1周(简称“1+1”联合... 足癣是演习部队常见的真菌病。根据足癣临床表现不同,临床上常分为3型,即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和浸渍糜烂型。笔者在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特比萘芬(兰美抒)250mg/d口服1周联合复方酮康唑霜外用1周(简称“1+1”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足癣,并与常规外用复方酮康唑霜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特比萘芬 酮康唑
下载PDF
斑秃患者血清白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刘萍 曾抗 李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788-789,共2页
为研究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33例活动期斑秃患者、23例稳定期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8和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斑秃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活动期和... 为研究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33例活动期斑秃患者、23例稳定期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8和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斑秃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18和TNF-α在斑秃发病的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白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清IL-18 ELISA检测 患者 血清TNF-α 自身免疫机制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尖刀片扎孔法夹除多发性脂囊瘤65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刘萍 江丽芬 +1 位作者 李莉 曾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脂囊瘤 刀片 皮肤科门诊 临床资料 皮损分布 花生仁
下载PDF
MTT法和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检测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向齐 刘向农 +4 位作者 曾抗 兰海梅 孙乐栋 陈胜平 牛高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活力的变化并探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检测的适用性。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假照射组)、300J/m2、600J/m2、900J/m2紫外线照射后24h组(每组6个样本)。600J/m2紫外线照射后4h组、8h组、12h组...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活力的变化并探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检测的适用性。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假照射组)、300J/m2、600J/m2、900J/m2紫外线照射后24h组(每组6个样本)。600J/m2紫外线照射后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每组6个样本)。血球计数板计算HaCaT细胞数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活性测定HaCaT细胞活性。结果:MTT法显示300J/m2、600J/m2、900J/m2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24h后光密度(OD)值明显较0J/m2组低;WST-1法各组OD值明显比0J/m2组低。MTT法显示600J/m2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8h、12h、24h、48h、72h后OD值明显比0J/m2组低。WST-1法显示600J/m2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4h后OD值较0J/m2组低;600J/m2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8h、12h、24h、48h、72h后OD值明显比0J/m2组低。WST-1法的OD值与细胞计数、MTT法OD值呈正相关。结论: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加大和照射后时间延长,HaCa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的活力下降,WST-1代谢活性亦降低,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aCaT细胞可对WST-1进行代谢,适用于该细胞增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下载PDF
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炬 陈宝田 +2 位作者 曾抗 兰海梅 林中方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加味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片、赛庚啶片、雷尼替丁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加味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片、赛庚啶片、雷尼替丁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6.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41.7%,对照组为6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加味消风散 嗜酸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佳曼 梁燕华 曾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52-253,259,共3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物质代谢情况。方法: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代谢缺陷检测。结果: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均未发现代谢缺陷。结论: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不存在系...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物质代谢情况。方法: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代谢缺陷检测。结果: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均未发现代谢缺陷。结论: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不存在系统代谢异常,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代谢障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庆 李勇 +3 位作者 赖宽 谢婷 查旭山 李东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89.6%,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8%(P<0.05)。结论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湿疹 养血祛风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