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异位骨化前体细胞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丛彬 唐博 肖海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创伤性异位骨化(traumat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THO)是由可诱导的前体细胞、适宜诱导的软组织环境和诱导骨化的信号通路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就可诱导的前体细胞及其在THO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可... 创伤性异位骨化(traumat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THO)是由可诱导的前体细胞、适宜诱导的软组织环境和诱导骨化的信号通路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就可诱导的前体细胞及其在THO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可诱导的前体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肌腱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和肌卫星细胞等,这些细胞在调控THO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缺乏特异性高的标记物。文章旨在为寻找前体细胞特异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异位骨化 前体细胞 组织微环境 软骨细胞
下载PDF
第一腕掌关节置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博 肖海军 李丛彬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4期180-183,195,共5页
第一腕掌关节置换作为晚期第一腕掌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因其术后可立即消除疼痛、保持拇腕掌骨的稳定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并改善拇指力量等特点,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并发症和假体失效情况较为普遍。然而,随着对第... 第一腕掌关节置换作为晚期第一腕掌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因其术后可立即消除疼痛、保持拇腕掌骨的稳定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并改善拇指力量等特点,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并发症和假体失效情况较为普遍。然而,随着对第一腕掌关节炎的了解加深和假体设计不断更新,最近的研究显示,第一腕掌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比以往明显提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第一腕掌关节置换中解剖、生物力学、假体材料、手术技术、围术期评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腕掌关节置换 第一腕掌关节炎 关节假体 生物力学 术后并发症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异位骨化早期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石伟哲 肖海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异位骨化(HO)为创伤、烧伤和整形手术等的严重后遗症,晚期可致关节活动受限。近年随着人工关节广泛应用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普及,HO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方法。该文就近年早期检测HO的血液指标... 异位骨化(HO)为创伤、烧伤和整形手术等的严重后遗症,晚期可致关节活动受限。近年随着人工关节广泛应用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普及,HO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方法。该文就近年早期检测HO的血液指标、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诊断 血液指标 影像学 基因
下载PDF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异位骨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2 位作者 薛锋 石伟哲 赵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 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的作用,为临床选择预防异位骨化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90.0 ± 8.5) g,切断右后肢跟腱制备跟... 目的 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剂预防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的作用,为临床选择预防异位骨化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90.0 ± 8.5) g,切断右后肢跟腱制备跟腱异位骨化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术后第1天开始,A、B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10 mg/ (kg·d),C、D组分别给予吲哚美辛2、10 mg/(kg·d),E组每天给予2 mL生理盐水,共10周。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5、10周摄右后肢侧位X 线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10周取右侧跟腱行组织学观察,并结合X线片结果评定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COX2和BMP-2在跟腱局部表达水平。 结果 实验期间共5只大鼠死亡,其中B组2只、C组1只、D组2只;其余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示B组跟腱组织体积最小、质地软,无软骨样组织;E组跟腱组织体积最大、质地硬,可见软骨样组织。 结合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0周A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80.0%(8/10),B组为25.0%(2/8),C组为88.9%(8/9),D组为50.0%(4/8),E组为100%(10/10);B、D组与E组比较(P=0.002,P=0.023)、B组与C组比较(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D组COX2表达量显著低于E组(P 〈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BMP-2表达量显著低于A、C、E组(P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按照10 mg/(kg·d)剂量给予塞来昔布能有效降低大鼠跟腱断裂后异位骨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大鼠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跟腱异位骨化模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伟哲 肖海军 +1 位作者 薛锋 吴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通过观测创伤早期大鼠异位骨化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探讨MMP-9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的价值。方法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135.0±6.5)g,随机分为两组(n=66)。实... 目的通过观测创伤早期大鼠异位骨化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变化,探讨MMP-9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的价值。方法取4~5周龄雄性SD大鼠132只,体重(135.0±6.5)g,随机分为两组(n=66)。实验组通过钳夹并切断跟腱制备异位骨化模型,对照组仅暴露跟腱。术后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2、3、4、5、6、7、8d两组各取8只大鼠,取跟腱组织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取血清及跟腱组织分别行ELISA及RT-PCR检测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通过两组剩余10只大鼠术后5、10周x线片及术后10周组织学观察结果,诊断异位骨化形成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跟腱无明显变化,呈正常跟腱结构;实验组随时间延长,跟腱断端硬度逐渐增加,出现大量不规则结缔组织及软骨细胞,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深染阳性。各时间点实验组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P-9蛋白含量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根据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0周实验组大鼠跟腱组织均发生异位骨化,对照组均无异位骨化发生。结论在大鼠跟腱异位骨化早期,MMP-9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对预测异位骨化发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异位骨化 细胞外基质 大鼠
原文传递
尺骨鹰嘴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江 肖海军 +2 位作者 薛锋 张东 石伟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脱位的效果,对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手术治疗20例鹰嘴骨折-脱位,14例采用尺骨解剖钢板固定,6例使用张力带,5例在内固定后发现仍不稳定再加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20例获随访15~3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脱位的效果,对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手术治疗20例鹰嘴骨折-脱位,14例采用尺骨解剖钢板固定,6例使用张力带,5例在内固定后发现仍不稳定再加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20例获随访15~30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Broberg&Morrey评分:优6例,良5例,一般6例,差3例。15例出现关节异位骨化表现(75%),严重2例,中度5例,轻度8例。结论依据鹰嘴骨折一脱位类型与损伤机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治疗,有利于鹰嘴形态和力线以及肘部稳定性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很高。应当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骨折 脱位 尺骨解剖钢板 张力带 内固定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跟腱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喻都 肖海军 +3 位作者 薛锋 潘明芒 鞠金勇 唐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lα,HIF-lα)在大鼠跟腱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早期表达情况,探讨HIF-lα及低氧微环境在创伤后异位骨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取8~10周龄雄性SD大鼠140只,体质量(210.1±...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lα,HIF-lα)在大鼠跟腱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中早期表达情况,探讨HIF-lα及低氧微环境在创伤后异位骨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取8~10周龄雄性SD大鼠140只,体质量(210.1±10.6)g,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70)。实验组通过跟腱钳夹、切断法制备创伤后异位骨化模型,对照组仅暴露跟腱,跟腱不作任何处理。术后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于2、3、4、5、6、7、8、10、12、14 d两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跟腱及周围组织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以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HIF-l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两组剩余大鼠于术后10周摄X线片,取跟腱及其周围组织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综合评价异位骨化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 d实验组1只大鼠死亡,其余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及组织学染色观察示: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跟腱及其周围组织无明显变化,呈正常跟腱结构;实验组大鼠跟腱断端萎缩,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随时间延长,跟腱断端出现硬结,且硬度不断增加,有大量不规则结缔组织及软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实验组HIF-lα基因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HIF-lα呈阳性。结合术后10周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均发生异位骨化,对照组无异位骨化发生。结论大鼠跟腱创伤后异位骨化早期,HIF-lα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局部低氧微环境在创伤后异位骨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异位骨化 跟腱 大鼠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喻都 肖海军 +1 位作者 石伟哲 鞠金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7例。男2例,女5例;年龄61~83岁,平均74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1例;受伤至确诊时间4~12周,平均6.7周。肩关节...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7例。男2例,女5例;年龄61~83岁,平均74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1例;受伤至确诊时间4~12周,平均6.7周。肩关节恐惧试验及Dugas征阳性。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50.7±8.4)°,外展(44.5±3.3)°,外旋(35.8±4.8)°,内旋达T6、T11、L4各1例及T10、T12各2例。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51.2±8.3)分,Neer评分为(45.4±7.3)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肩关节均未出现再脱位。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恐惧试验及Dugas征均呈阴性,肩关节主动前屈上举达(117.5±13.1)°,外展(72.0±4.6)°,外旋(39.0±3.4)°,内旋达T6、T10、T12、L3各1例及T11 3例。除内旋(Ζ=—1.732,P=0.083)外,其余方向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46,P=0.000;t=—30.614,P=0.000;t=—2.802,P=0.031)。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4±4.3)分,Neer评分为(84.0±4.8)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6,P=0.000;t=—29.518,P=0.000)。结论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能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轻中度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16
9
作者 潘明芒 薛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9期966-968,共3页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退变性疾病,也是老年患者腰椎手术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对其治疗方案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腰椎融合术是临床常用的...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退变性疾病,也是老年患者腰椎手术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对其治疗方案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腰椎融合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金标准",但融合后的腰椎丧失了活动度,不能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容易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等并发症,目前对于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多不主张采用。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指无腰椎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案 轻中度 退变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腰椎融合术 腰椎手术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数字化设计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明芒 薛锋 +3 位作者 柴雷子 丁亮 唐果 吕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联合数字化技术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男,28岁,体重64 kg,身高172 cm)行腰椎CT平扫及Mimics三维重建,观察腰椎骨性组织、硬膜囊及神经根的解剖结... 目的探讨影像学联合数字化技术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男,28岁,体重64 kg,身高172 cm)行腰椎CT平扫及Mimics三维重建,观察腰椎骨性组织、硬膜囊及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在Mimics软件中模拟手术操作置入最佳工作通道,切除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及上关节突前上缘骨赘,对腰椎侧隐窝进行减压。结果穿刺路径上的解剖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腰背筋膜浅层、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椎管和侧隐窝。通过该穿刺通道,可以充分显露侧隐窝,适当调整管道方向,可以实现对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内侧缘、上关节突前上缘骨赘以及突向侧隐窝的椎间盘组织的切除。结论影像学联合数字化技术经椎板间隙交叉入路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是可行的,为内镜下微创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临床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管减压 内窥镜 微创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佳良 黄晓燕 +2 位作者 肖海军 丁亮 黄俊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05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0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术中采用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克氏针固定分离的舟月骨。结果 10例均顺...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05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0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月分离,术中采用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克氏针固定分离的舟月骨。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1.6个月。1例开放性损伤术后出现切口红肿疼痛、渗液,经酒精纱布湿敷换药后2周好转,术后3~4周切口愈合;其余9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满意,舟月间隙恢复,4例出现力量减弱,2例出现腕关节疼痛,1例出现活动受限;末次随访时按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3例,可3例,差1例。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常合并舟月分离,特殊的查体和影像学资料可协助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极大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舟月分离 舟月韧带 腕关节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