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腹部外科感染的菌群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黎庆森 厉周 +2 位作者 陈卫东 刘武 邵日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8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常见细菌感染构成与耐药情况,提高基层医院腹部外科感染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96例腹部外科感染患者手术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6例标本78例培养阳性,腹部外科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大部... 目的分析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常见细菌感染构成与耐药情况,提高基层医院腹部外科感染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96例腹部外科感染患者手术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96例标本78例培养阳性,腹部外科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大部分细菌对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基层医院腹部外科感染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最好根据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 细菌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纳米载银磷酸锆抗菌聚氨酯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邹兆伟 史福军 +4 位作者 黄宗海 贺艳 李强 陈飞 崔春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05-408,共4页
背景: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能,且易加工成形,但聚氨酯制造的人工器官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入侵。目的:观察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聚氨酯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RHA-2,... 背景: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能,且易加工成形,但聚氨酯制造的人工器官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入侵。目的:观察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聚氨酯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RHA-2,按0%(空白对照组),0.5%,1%,1.5%,2%,2.5%,5%比例添加到聚氨酯中。采用薄膜密着法检测抗菌聚氨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分析比较抗菌剂添加比例与聚氨酯抗菌性能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聚氨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抗菌剂添加比例0.5%~5%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0.23%,91.32%,95.23%,99.19%,99.87%,99.9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6.70%,86.96%,92.92%,95.43%,99.34%,99.87%,显示抗菌性能随抗菌剂添加比例的上升而明显提高。表明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添加赋予了聚氨酯优异的抗菌性能,且从抗菌角度出发,推荐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在聚氨酯中的添加比例不应低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 聚氨酯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春晖 朱卉娟 +4 位作者 黄淑馨 俞金龙 黄宗海 叶丽丽 罗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84-30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0例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腔镜乳癌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0%(18/20),准确率9...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0例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腔镜乳癌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0%(18/20),准确率94.4%(17/18),平均检出淋巴结数15.75枚,术后随访全组无明显伤口瘢痕,美体效果满意,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借助腔镜行乳癌根治术,可提高手术效能及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保乳 改良根治性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魏杨辉 吴爱国 +3 位作者 张卫星 黄耀 刘娟 张宗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93-20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2年度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脐组和脐周组,每组各100例。经脐组取脐切口,脐周组取脐周切口,... 目的探讨经脐切口与脐周切口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2年度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脐组和脐周组,每组各100例。经脐组取脐切口,脐周组取脐周切口,均使用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曲马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对伤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曲马朵用量、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伤口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组1例(1%)发生脐部感染,脐周组3例(3%)发生脐部感染,均无伤口疝、血肿形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0,P=0.312)。两组均无套管针插入造成器官伤害。结论经脐切口和脐周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无区别,经脐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替代方案,而且更容易操作,并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双自杀基因系统对乳腺癌细胞体外特异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宗海 孔恒 +4 位作者 俞金龙 厉周 宋慧娟 杜江 车小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Ad-VEGFP-CD/TK)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靶向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TK体外感染表达VEGF的MCF-7细胞和不表达VEGF的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Ad-VEGFP-CD/TK)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靶向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TK体外感染表达VEGF的MCF-7细胞和不表达VEGF的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感染率,并以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受感染细胞CD/TK的表达,然后给予前药GCV和5-FC,用MTT法观察该体系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电镜观察细胞的病变;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内DNA含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结果:腺病毒对两种细胞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转染Ad-VEGFP-CD/TK的MCF-7细胞有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而乳腺上皮细胞无表达。MTT法检测显示表达VEGF的MCF-7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不表达VEGF的乳腺上皮细胞对前药不敏感。在感染复数为100时,电镜下可见用药组MCF-7细胞有凋亡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药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峰;且随着前药浓度的升高转基因细胞内Caspase-3活性逐渐升高。结论:VEGF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体系选择性杀伤人乳腺癌细胞MCF-7并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内Caspase-3活性升高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腺病毒 凋亡
下载PDF
胆管上皮细胞分泌的VEGF-A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道及其微循环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强 余元龙 +3 位作者 胡泽民 陈宏 吴爱国 朱晓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在胆道及其微循环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为积极预防和治疗胆道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胆道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受体均为雄性SD大鼠。... 目的探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在胆道及其微循环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为积极预防和治疗胆道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胆道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受体均为雄性SD大鼠。供肝分别经历0min(对照组)和10min(实验组)热缺血后,进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分别于供肝冷保存后(即0h)以及术后6h、24h、3d、7d、14d、30d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测定血清ALT、GGT、TBIL。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A表达情况。分别标记胆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统计汇管区胆管数、血管数以及胆管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A 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GGT和TBIL较对照组升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30d和14d才降至正常。实验组汇管区胆管数及血管数均在术后14d达到最高值,且明显多于对照组。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VEGF-A、VEGF-AmRNA表达在术后24h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而胆管上皮细胞VEGF-A、VEGF-A mRNA表达持续升高,直到术后7d才达到峰值,并且实验组表达水平均强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的表达。结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VEGF-A增加,并且可能在促进胆管及胆管周围血管丛的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缺血 再灌注损伤 胆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肝移植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腹部穿透伤伴网膜、肠管脱出的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明德 方驰华 +2 位作者 陈铁军 何邹骏 史学深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穿透伤网膜、肠管脱出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86例网膜、肠管脱出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穿透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首次治疗方法分为3组:有剖腹指征立即行剖腹探查4 4例(组Ⅰ) ;无剖腹指征行保守治... 目的 探讨腹部穿透伤网膜、肠管脱出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86例网膜、肠管脱出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穿透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首次治疗方法分为3组:有剖腹指征立即行剖腹探查4 4例(组Ⅰ) ;无剖腹指征行保守治疗16例(组Ⅱ) ;腹腔镜诊治2 6例(组Ⅲ)。结果 组Ⅰ发现脏器损伤36例,阴性剖腹8例;组Ⅱ保守治疗成功12例,中转剖腹4例,但其中1例为阴性剖腹;组Ⅲ腹腔镜探查阴性6例,腹腔镜手术处理损伤13例,中转剖腹7例。全组无腹内脏器损伤的比率为31.4 0 %(2 7/86 )。结论 腹部穿透伤合并网膜、肠管脱出并不意味着腹内脏器损伤,剖腹探查会出现较高的阴性探查率,选择性保守治疗有一定的风险,采用腹腔镜处理是一种较好的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穿透伤 肠管脱出 剖腹探查 腹腔镜
下载PDF
Survivin siRNA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与对Surv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六成 黄宗海 +3 位作者 孔恒 陈飞 李强 历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与生存素(Surv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Survivin siRNA,以不同浓度转染BEL-740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Western-Blot检测BEL-7402细胞Survivin mRNA及...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与生存素(Surv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Survivin siRNA,以不同浓度转染BEL-740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Western-Blot检测BEL-7402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BEL-7402细胞转染FAM荧光标记的siRNA后,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表达。分别以10、30、50nmol/LSurvivin siRNA转染细胞后,MTT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80±1.71)%,(54.50±1.16)%,(66.79±1.10)%,RT-PCR测得的Survivin mRNA表达分别为0.42±0.02,0.28±0.01,0.12±0.01,Western-Blot测得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为0.55±0.04,0.32±0.02,0.21±0.02,三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Survivin siRNA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呈上升趋势,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Survivin siRNA能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与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抑制蛋白类/治疗应用 基因 肿瘤抑制
下载PDF
壳聚糖凝胶对醋酸诱导大鼠直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小平 黄宗海 +1 位作者 胡立春 楼彩霞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检测壳聚糖凝胶对醋酸诱导的大鼠直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麻醉,以4%醋酸棉签经大鼠肛门置入直肠1 min,深度3 cm,制备大鼠直肠损伤模型3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经肛门给予壳聚糖凝胶1 575 m... 目的检测壳聚糖凝胶对醋酸诱导的大鼠直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麻醉,以4%醋酸棉签经大鼠肛门置入直肠1 min,深度3 cm,制备大鼠直肠损伤模型3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经肛门给予壳聚糖凝胶1 575 m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痔疮膏1 575 mg·kg-1,连续6 d,给药后30 min,1,4,6 d,各组分别处死大鼠3只,解剖大鼠,肉眼观察大鼠直肠损伤情况,观察各组之间在给药各时间段的直肠病理学形态差异。结果给药组用药30 min,1,4,6 d后,大鼠直肠黏膜损伤计分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上皮组织坏死、间质充血、出血、水肿、腺体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明显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轻,修复速度较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快,并且没有较明显的瘢痕出现。结论壳聚糖凝胶可明显减轻4%醋酸造成的直肠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凝胶 损伤 直肠 醋酸
下载PDF
创伤时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荣剑 林洪武 +3 位作者 彭咏梅 张立 叶祥燕 黄宗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时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92例创伤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选择素即有表达,创伤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目的:探讨创伤时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92例创伤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选择素即有表达,创伤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创伤可导致血清中P-选择素大量表达,这与创伤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和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P-选择素 休克
下载PDF
腹腔镜切除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腹腔脑脊液假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应方 方驰华 黄宗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5-155,共1页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分流管梗阻、感染、分流过度,而并发腹腔脑脊液假性囊肿罕见.以往多采用穿刺引流或剖腹切除囊肿.但穿刺引流后囊肿很快复发,而且反复穿刺增加了腹腔感染的机会;开腹手术虽然切除彻底,但手术创伤大...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分流管梗阻、感染、分流过度,而并发腹腔脑脊液假性囊肿罕见.以往多采用穿刺引流或剖腹切除囊肿.但穿刺引流后囊肿很快复发,而且反复穿刺增加了腹腔感染的机会;开腹手术虽然切除彻底,但手术创伤大.我们首次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切除, 同时松解了腹腔内粘连,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避免了传统手术后再次肠粘连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囊肿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脊液 腹腔镜切除 并发症 常见 穿刺引流 机会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华霖 吴爱国 刘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氟尿嘧啶治疗 临床疗效观察 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联合化疗 紫杉醇 恶性肿瘤 联合治疗 中晚期
下载PDF
探讨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及成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春晖 祝火盛 +3 位作者 俞金龙 余洋 朱卉娟 黄淑馨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改革及取得的成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进行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改革,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及...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改革及取得的成效。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进行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改革,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及探讨。结果:教学方法改革进展顺利,根据教学水平评估结果,3届教学均达到优秀标准。结论:医学专业兼职班主任教学方法更好的满足了医学院校的教学要求,更适合当前医学教育的需求,可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兼职班主任 教学方法
下载PDF
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纪术峰 吴爱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与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TE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PTEN蛋白表达减低者占47.7%(21/44),阳性表达者占52.3%(23/44)。PTE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是否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雌激素状态及局部是否复发相关(P<0.05)。PTEN与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236,P=0.122)。结论:乳腺癌患者PTEN蛋白低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PTEN对乳腺癌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人乳腺癌中,VEGF可能是PTEN的主要下游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短发夹RNA沉默S100A4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雷 吴爱国 +1 位作者 纪术峰 杨华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靶向S100A4的sh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100A4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水平以及增殖水平和凋亡率的变化。经过脂质体介导将S100A4shRNA表达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G418筛选... 目的观察靶向S100A4的sh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100A4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水平以及增殖水平和凋亡率的变化。经过脂质体介导将S100A4shRNA表达载体转染入MCF-7细胞,G418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裸鼠体内成瘤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S100A4-shRNA表达载体。所构建的S100A4-shRNA表达载体能够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并且可以显著降低MCF-7细胞增殖水平以及诱导细胞进入晚期凋亡;稳定转染S100A4-shRNA表达载体的MCF-7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而实验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论S100A4-sh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增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100A4 SHRNA 增殖
原文传递
双自杀基因系统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16
作者 孔恒 黄宗海 +2 位作者 俞金龙 厉周 李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974-1978,共5页
目的探讨VEG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体系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靶向治疗作用以及该体系能否诱导体内外MCF-7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表达VEGF的MCF-7细胞和不表达VEGF的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TK感染之,荧光显微... 目的探讨VEG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体系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靶向治疗作用以及该体系能否诱导体内外MCF-7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表达VEGF的MCF-7细胞和不表达VEGF的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TK感染之,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感染效率。RT-PCR方法检测受感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给予前药GCV和5-FC后于倒置显微镜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含量的变化。建立荷人乳腺癌的裸鼠动物模型,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携带双自杀基因和报告基因(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复数为100时,95%以上的受感染MCF-7和乳腺上皮细胞中有GFP表达。RT-PCR检测发现MCF-7细胞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而乳腺上皮细胞无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用药组细胞出现凋亡征象;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药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在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余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在透射电镜下可见治疗组多量的凋亡细胞。结论体内外实验均表明VEGF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体系靶向性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治疗 转录启动子 细胞凋亡 乳腺癌 腺病毒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患者黏附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陈荣剑 林洪武 +1 位作者 彭咏梅 黄宗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与脏器黏附分子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P-选择素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患者(骨骼肌、脾脏、小肠)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选择...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与脏器黏附分子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P-选择素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患者(骨骼肌、脾脏、小肠)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选择素即有表达,创伤休克患者血清及脏器中P-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创伤可导致P-选择素大量表达,这与创伤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和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P-选择素 黏附分子
下载PDF
KIS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爱国 张华霖 +1 位作者 陈海金 刘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研究K ISS-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人乳腺癌组织中K ISS-1 mRNA及其蛋白m etas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的K ISS-1 mRNA及m etastin阳性表达率... 目的研究K ISS-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人乳腺癌组织中K ISS-1 mRNA及其蛋白m etas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的K ISS-1 mRNA及m etastin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与乳腺癌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K ISS-1基因表达降低与人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人乳腺癌转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蛋白质/代谢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供体凋亡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的免疫耐受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金敏 高毅 +3 位作者 潘明新 孔凡东 姚坤厚 王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418-3422,共5页
背景:作者先前已成功建立小动物移植模型,并验证了受者经供体凋亡细胞预处理后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目的:验证60Co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供者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能性,为不作常规免疫抑制处理成年大动物的移植免疫... 背景:作者先前已成功建立小动物移植模型,并验证了受者经供体凋亡细胞预处理后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目的:验证60Co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供者淋巴细胞预输注诱导猪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能性,为不作常规免疫抑制处理成年大动物的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提供可行的途径。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4-06/2007-0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研究所完成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版纳小型猪16只为供体组,西藏小型猪16只为受体组,五六月龄,体质量15~17kg,雌雄不拘,共行原位肝移植手术16只次。方法:将受体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空白对照组受体猪无特殊处理;供体淋巴细胞预处理组受体猪在术前7d经耳静脉注射60Coγ射线处理过的供体淋巴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应用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60Coγ射线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并与正常淋巴细胞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受体猪移植术后的存活时间,术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非转流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16例。①60Coγ射线体外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P<0.01)。②两组受体猪移植术后中位存活时间相同。③移植术后3d,两组病理活检均呈急性中、重度排斥反应;术后6d,两组均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④两组移植术后肝功能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及总胆红素、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均为肝细胞破坏表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可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60Coγ射线体外处理过的淋巴细胞预输注未能够诱导小型猪同种异体肝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耐受 脱噬作用 雏型 疾病模型 动物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宏胜 刘胜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LC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6例胆囊良性病变且肝功能正常需行胆囊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LC前1 d、术后第1、3、7天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LC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6例胆囊良性病变且肝功能正常需行胆囊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LC前1 d、术后第1、3、7天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ALB)和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ALT、AST、TBIL在术后第1天较术前升高,术后第3天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ALB在术后第1天较术前降低,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在术后各时间点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后患者肝功能降低了,但可迅速恢复,免疫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免疫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