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左强 张军一 +4 位作者 郑航 李黎波 饶芬玲 罗荣城 李金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0 8例肺癌患者、4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 14 5例正常人血清中 12种肿瘤标志物 (CA199,NSE ,CEA ,CA2 42 ,CA12 5 ,CA15 3 ,AFP ,ferritin ,free PSA ,...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0 8例肺癌患者、4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 14 5例正常人血清中 12种肿瘤标志物 (CA199,NSE ,CEA ,CA2 42 ,CA12 5 ,CA15 3 ,AFP ,ferritin ,free PSA ,PSA ,β HCG及HGH)的水平。 结果 肺癌组的芯片阳性率为 83 .3 3 %( 90 / 10 8) ,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 ( 5 2 .0 8% ,2 5 / 48)和健康组 ( 2 8.97% ,42 / 14 5 ) (P <0 .0 0 1) ;肺癌不同分期组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Ⅳ期肺癌组阳性率最高 (P =0 .0 48) ,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5 19) ;不同分期之间CA199、CEA以及CA2 42血清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41,P =0 .0 18和P =0 .0 0 2 ) ;CEA阳性率以腺癌组最高 ,与其它组织学类型肺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7) ;NSE阳性率以小细胞肺癌组最高 (P <0 .0 0 1) ;联合检测在提高诊断敏感性的同时 (P <0 .0 0 1) ,特异性有所下降 (P <0 .0 0 1)。结论 运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 ,鉴别病理类型以及监测疗效均有一定的意义。由于该法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偏低 ,更适合于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 检测 肺癌 诊断 血清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强 李爱民 +3 位作者 缪景霞 蔡红兵 卢惠芳 罗荣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1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14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1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14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tin、free-PSA、PSA、β-HCG及HGH)的水平。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78.76%,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45.83%)和健康对照组(28.97%)(P<0.05)。除胰腺癌之外,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05)。联合检测对临床Ⅰ、Ⅱ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5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由于该法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偏低,所以更适合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轴 蛋白芯片 消化道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蔡红兵 罗荣城 +3 位作者 徐萌 李爱民 石敏 缪景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配合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综合治疗计划予以规则化疗及常规止呕药物,实验组自化疗结束后第一天开始口服补中益气汤,至化疗后2周结束。结果:实验组患者精神、体力、食欲、睡眠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腹部...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配合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综合治疗计划予以规则化疗及常规止呕药物,实验组自化疗结束后第一天开始口服补中益气汤,至化疗后2周结束。结果:实验组患者精神、体力、食欲、睡眠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腹部不适、恶心、便秘等症状发生率也较低,2周后差异则更加明显。结论:中药配合化疗能减轻化疗的全身毒副反应,从而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化疗 毒副作用 中药 恶性肿瘤 临床观察 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γ对乳腺癌细胞Her2/neu表达及^(131)I-Herceptin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范义湘 罗荣城 +2 位作者 方永鑫 严晓 吕成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3-446,共4页
背景与目的:利用Herceptin对Her2/neu的靶向特性,将放射性核素131I联结到Herceptin进行放免靶向治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方法之一。而肿瘤摄取标记抗体的量与肿瘤细胞靶位分子的表达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IFN-γ上调乳腺癌细胞系Her2... 背景与目的:利用Herceptin对Her2/neu的靶向特性,将放射性核素131I联结到Herceptin进行放免靶向治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方法之一。而肿瘤摄取标记抗体的量与肿瘤细胞靶位分子的表达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IFN-γ上调乳腺癌细胞系Her2/neu的表达,以提高131I-Herceptin在乳腺癌细胞系的结合,及131I-Herceptin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MCF-7、SKBR-3和BT-474,实验组以终浓度为500U/ml的IFN-γ诱导培养48h,对照组加入不含IFN-γ的等量培养液。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3种细胞Her2/neu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Iodogen法对Herceptin进行131I标记,以高压液相层析法(HPLC)测定131I-Herceptin的放射化学纯度(RCP),以非竞争性饱和结合法测定3种细胞诱导前后131I-Herceptin的结合率(B/T)。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评价诱导后131I-Herceptin对3种细胞杀伤效应的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Her2/neu表达率、MFI、B/T及克隆形成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MCF-7细胞Her2/neu基础表达率为(8.5±1.9)%,诱导后升高至(15.2±2.7)%(t=3.515,P<0.05),MFI从38±7升高至121±17(t=7.823,P<0.01);SKBR-3细胞和BT-474细胞的基础表达率分别为(98.9±1.1)%和(98.1±0.9)%,诱导后分别为(99.7±0.9)%和(99.5±1.2)%,无明显改变(P>0.05),但MFI分别从952±125、1020±98增高至1608±201(t=4.802,P<0.01)和1968±192(t=7.614,P<0.002)。131I-Herceptin在MCF-7、SKBR-3和BT-474的基础结合率分别为(5.2±1.4)%、(35.8±4.5)%和(37.2±3.6)%,诱导后分别升高为(12.3±3.4)%、(48.9±7.1)%和(59.5±8.7)%,对131I-Herceptin的结合倍增比分别为2.4、1.4和1.6倍。实验组3种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0±4)%、(23±5)%及(19±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3)%、(37±6)%、(34±5)%](t=6.574、3.105、3.323,P<0.05)。结论:IFN-γ可以上调乳腺癌细胞系Her-2/neu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对131I-Herceptin的结合量,因此也提高了131I-Herceptin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细胞系 HER2/NEU 干扰素Γ 表达诱导 ^131I放射免疫效应
下载PDF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生物化疗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罗荣城 姚广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肿瘤的生物化疗是指肿瘤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肿瘤生物化疗模式一经出现,即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为肿瘤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还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就生物化疗方案适应证的扩大、生物化疗独有的&qu... 肿瘤的生物化疗是指肿瘤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肿瘤生物化疗模式一经出现,即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为肿瘤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还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就生物化疗方案适应证的扩大、生物化疗独有的"无效不更方"、靶向治疗逆转化疗耐药、生物化疗的疗效预测、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生物化疗的最新临床研究以及生物化疗的疗效评价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管中窥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物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化疗 逆转耐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军一 左强 +4 位作者 廖旺军 李爱民 卢惠芳 罗荣城 张鸣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 76例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 ,5 8例良性肝病患者和 14 5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 6种常见肿瘤标记物 (CA199,CEA ,CA2 4 2 ,AFP ,CA12 5及CA15...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 76例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 ,5 8例良性肝病患者和 14 5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 6种常见肿瘤标记物 (CA199,CEA ,CA2 4 2 ,AFP ,CA12 5及CA15 3)的水平。结果 PHC组的阳性率为 82 .89% ,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 ( 4 1.38% )和健康查体组 ( 4 .83% ,P <0 .0 0 1)。不同分期PHC之间联合检测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Ⅳ组阳性率最高 (P =0 .0 11) ,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5 0 6 ) ;不同分期之间AFP血清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35 ) ;肝细胞癌及混合癌AFP阳性率高于胆管癌 (P =0 .0 18) ;联合检测在提高诊断敏感性的同时 (P <0 .0 0 1) ,特异性有所下降 (P <0 .0 0 1)。结论 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记物可以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临床分期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荣城 尤长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生物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第四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体细胞疗法与细胞因子疗法,肿瘤疫苗与树突状细胞,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放射免疫靶向治疗,肿瘤基因治疗和生物化疗。现对这些治疗方法和存在问题及展望做一综述。
关键词 生物治疗 基因治疗 体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疗法 肿瘤疫苗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罗荣城 左强 +3 位作者 张军一 廖旺军 李爱民 秦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 4 6 9例恶性肿瘤患者 ,13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 14 4 8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 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 (CA199,NSE ,CEA ,CA2 4 2 ,CA12 5 ,CA15 ...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该检测系统测定分析 4 6 9例恶性肿瘤患者 ,13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 14 4 8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 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 (CA199,NSE ,CEA ,CA2 4 2 ,CA12 5 ,CA15 3,AFP ,Ferrtin ,free PSA ,PSA ,β HCG及HGH)的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为 81.4 5 % ,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 (5 0 .0 0 % )和健康查体组 (2 9.77% ) (P <0 .0 5 )。除胰腺癌之外 ,联合检测对其余 14种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 (P <0 .0 5 )。结论 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同时也可以作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普查手段之一 ,尤其对肿瘤高危人群的防癌普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恶性肿瘤 生物芯片
下载PDF
若干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郑航 左强 +1 位作者 张军一 罗荣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AFP、TPA、TPS、CA199和CE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85例PHC、19例肝转移癌、35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AFP、TPA、TPS、CA199和CEA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 目的:探讨AFP、TPA、TPS、CA199和CE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85例PHC、19例肝转移癌、35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AFP、TPA、TPS、CA199和CEA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AFP对PHC的诊断价值最高;TPA、TPS和CA199在PHC和肝转移癌患者血清中均有高水平表达;CEA对PHC无诊断价值,但对肝转移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FP联合检测TPA、TPS或CA199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敏感性,但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AFP联合CEA可以用于PHC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联合TPA或TPS有助于早期发现PHC的远处转移,联合TPS和CA199适合于无明显症状的门诊患者和PHC高危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甲胎蛋白类/分析 组织多肽抗原/分析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分析 糖类抗原19-9/分析 癌胚抗原/分析 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 肝癌诊断 临床评价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航 左强 罗荣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ELISA法测定分析50例PHC患者、17例肝硬化患者、16例肝炎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CA199、AFP和CEA的水平。结果采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P及... 目的研究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ELISA法测定分析50例PHC患者、17例肝硬化患者、16例肝炎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CA199、AFP和CEA的水平。结果采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P及CEA等3项指标对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8.00%,特异性为82.19%;而采用ELISA法结果为78.00%和75.3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2.95%(相关系数r=0.842,P<0.001)。结论蛋白质芯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且较传统方法快速方便,可以作为检测标志物的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ELISA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在晚期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金标 郑航 +2 位作者 尤长宣 何本夫 罗荣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99,共2页
0引言肺癌患者发现时多属晚期,目前化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故化疗疗效的评价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肿瘤标志物在疗效预测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大。
关键词 晚期肺癌 CYFRA21-1 CEA 化疗 疗效监测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对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化疗疗效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旭坚 罗荣城 +2 位作者 陈逢生 陈晓华 张宾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8-1419,142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HER-2过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联合紫杉醇治疗后随访期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情况,探讨CEA对其生物化疗疗效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HER-2过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hercep... 目的通过研究HER-2过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联合紫杉醇治疗后随访期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情况,探讨CEA对其生物化疗疗效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HER-2过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herceptin联合紫杉醇生物化疗2周期后血清CE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影像学评价的生物化疗客观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生物化疗2周期后,临床获益率(CBR)为81.9%。在CEA下降的60例患者中,临床获益为51例(85.0%),无效为9例(15.0%);在CEA升高的23例中,临床获益为8例(34.8%),无效为15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99,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的变化对监测HER-2过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生物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胚抗原 生物化疗 疗效监测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彦芝 韩亚光 +2 位作者 罗荣城 杨海青 姜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3-1514,1517,共3页
目的建立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及生化指标。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接种肿瘤细胞前后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分养大鼠抑郁症模型,制备大鼠肿瘤相关性抑郁模型。采用开场试验检测大鼠的行为性抑... 目的建立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及生化指标。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接种肿瘤细胞前后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分养大鼠抑郁症模型,制备大鼠肿瘤相关性抑郁模型。采用开场试验检测大鼠的行为性抑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同时监测体质量、皮下肿瘤大小,糖水消耗试验。结果大鼠接受慢性应激后出现显著的抑郁,表现为在中央区域活动显著减少,总的活动路程减少,休息时间延长和活动时间缩短,在停止应激后的第12d抑郁仍维持较高程度。抑郁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抑郁模型组海马5-HT分别为(239.6±11.4)、(237.9±14.4)、(196.7±17.2)ng/g均低于肿瘤对照组(292.9±20.2)ng/g;4组大鼠均生长肿瘤。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动物模型,荷瘤鼠存在明显的行为性抑郁及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是研究抑郁对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影响的理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抑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及其他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宁 郑大勇 +2 位作者 陈斌 申鹏 罗荣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研究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他人类常见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HCC组织、33例HCC癌旁组织以及其他人类常见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结果(1)GPC3... 目的研究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他人类常见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HCC组织、33例HCC癌旁组织以及其他人类常见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结果(1)GPC3蛋白在HCC、肺鳞癌、癌旁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表达,而在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宫颈癌、胆管细胞癌组织中无表达;(2)36例HCC组织及33例HCC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6.7%(24/36),3.0%(1/3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3)HCC组织中GPC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GPC3蛋白在HCC、肺鳞癌组织中表达,而在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宫颈癌中表达沉默,GPC3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多种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肺癌 GPC3
下载PDF
贝伐单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斐 李军 罗荣城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关键词 VEGF 贝伐单抗 肿瘤治疗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置PICC管肿瘤患者的感受与需求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小平 缪景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调查置PICC管肿瘤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让患者能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方法:对168例置PICC管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4部分21个问题,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结果: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感染、疼痛、局部出血、堵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 目的:调查置PICC管肿瘤患者的感受与需求,让患者能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方法:对168例置PICC管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4部分21个问题,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结果: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感染、疼痛、局部出血、堵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淋浴和更衣。需求是置管前应进行指导、宣教和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论:PICC管是一项新的技术,将会受到工作人员的欢迎和患者的接受,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各自的心理、生理反应,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给予优质的个体化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管 患者 感受与需求
下载PDF
Iressa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涛 罗荣城 +2 位作者 张军一 左强 饶芬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Iressa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例临床B~期肺腺癌患者经过1~3个月的Iressa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Iressa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例临床B~期肺腺癌患者经过1~3个月的Iressa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水平的变化。结果:Iressa治疗后明显缓解(CR+PR)病例TPS血清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进展病例(PD)则显著升高(P>0.05),稳定病例(SD)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CEA、Cyfra21-1及NSE血清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治疗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比较中,仅SD组与PD组之间TP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疗效和治疗前TPS血清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各组之间其余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PS血清水平改变量在不同疗效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监测肿瘤标志物TPS血清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晚期肺腺癌患者Iressa疗效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化疗前TPS血清水平高低不能作为预测Iressa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治疗 肿瘤标记 生物学 @易瑞沙 IRESSA治疗 血清肿瘤标志物 水平变化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患者 癌胚抗原(CEA) 肺腺
下载PDF
Syndecan-1——肿瘤微环境的重要调节者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静 杨洋 罗荣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SYNDECAN-1 肿瘤微环境 调节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bevacizumab对VEGF促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骋 崔斐 +1 位作者 陈斌 罗荣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观察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KDR的表达;ELISA检测HepG2培养上清液中... 目的:观察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KDR的表达;ELISA检测HepG2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浓度;人重组VEGF(rhVEGF)和bevacizumab分别处理HepG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VEGF表达量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中VEGF、Flt-1和KDR蛋白均呈阳性表达。rhVEGF可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在0~100ng/ml区间其促进增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bevacizumab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浓度为0.1、1、10、20μg/m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76%±1.15)%、(26.83±1.20)%、(31.87±1.30)%、(28.20±1.28)%。rhVEGF可促进HepG2细胞中VEGF的表达,而bevacizumab能抑制VEGF的表达。结论:Bevacizumab可能通过阻断VEGF的促增殖作用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株 BEVACIZUMA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M_2-PK的检测及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左强 罗荣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M2-PK 检测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