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菁 龙字文 +2 位作者 佘仲露 史锋厚 沈永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2,69,共8页
通过研究育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培育南京椴容器苗的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为南京椴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随机... 通过研究育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培育南京椴容器苗的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为南京椴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草炭、腐熟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按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通过对比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苗木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研究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南京椴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光合特性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的协同作用对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基质中草炭比例的增加、容器规格的增大,南京椴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基质配比中,V(草炭)∶V(腐熟杨树皮)∶V(腐熟鸡粪)∶V(珍珠岩)=3∶0∶1∶1基质培育苗木理化性质指标表现较好,其培育的苗木苗高、地径、根系体积、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等指标值均高于其他基质配比。不同规格容器中,容器口径为10.8 cm、高度为15 cm培育的苗木苗高、地径、根系总体积、一级侧根数等指标值均为最大,同时,该容器培育的苗木叶片中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光合速率均为最高值。基质配比(V(草炭)∶V(腐熟杨树皮)∶V(腐熟鸡粪)∶V(珍珠岩)=3∶0∶1∶1)和容器规格(口径为10.8 cm,高度为15 cm)为最佳育苗组合,适宜培育南京椴1年生的容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容器育苗 基质配比 容器规格 苗木生长
下载PDF
4个北美冬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应激反应及耐旱性比较
2
作者 李雪霞 钟颂正 +2 位作者 陈茜 狄晶晶 陈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及抗氧化机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分数均逐渐增加。干旱强度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也大,其中,Os的相对电导率、Gd的丙二醛质量分数的增幅最大。干旱胁迫也导致了活性氧的激增,特别是重度干旱情况时,4个品种体内的活性氧质量分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H_(2)O_(2))显著增加,其中,Gr的H_(2)O_(2)与Os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质量分数增幅最大。干旱情况,各品种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强,抗氧化物(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质量分数也都出现显著增加,其中,Gr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质量分数3个指标在严重干旱情况时,上升幅度更加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5.4%、274.3%、174.8%,说明Gr的AsA-GSH循环在抗氧化系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其体内的应激反应与活性氧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而,Gr更加耐旱些。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耐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Gr、Rp、Os、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品种 干旱胁迫 胁迫应激 耐旱性比较
下载PDF
不同质量分数生长素对Cd胁迫的香樟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泽锟 张辰阳 +7 位作者 汪洋 艾艳梅 徐晓阳 冯今萍 洪婉悦 宋兰萍 李小平 周际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1年生香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探究了在Cd质量分数为20 mg·kg^(-1)胁迫时施加不同质量分数(5、10、40 mg·kg^(-1))的吲哚乙酸(I...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以1年生香樟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探究了在Cd质量分数为20 mg·kg^(-1)胁迫时施加不同质量分数(5、10、40 mg·kg^(-1))的吲哚乙酸(IAA)对香樟幼苗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1年生香樟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施加吲哚乙酸可有效缓解Cd对香樟的胁迫,主要表现为吲哚乙酸可增加香樟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抗坏血酸质量摩尔浓度、谷胱甘肽质量摩尔浓度。外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吲哚乙酸对香樟幼苗Cd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施加10 mg·kg^(-1)吲哚乙酸对香樟Cd胁迫的缓解作用最显著,与仅Cd污染处理未施加IAA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显著增加60.67%、58.58%、60.13%,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抗坏血酸质量摩尔浓度、谷胱甘肽质量摩尔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57.7%、34.89%、22.22%、28.55%、66.03%。外源吲哚乙酸通过缓解由Cd污染导致的氧化胁迫,增强香樟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香樟抗逆境胁迫能力,减少Cd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CD胁迫 吲哚乙酸 光合作用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水鸟潜在适宜栖息地分布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小燕 周轶尘 +4 位作者 张增信 张佳敏 朱斌 田佳西 邱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7,126,共9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极危物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4种水鸟为代表,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BCC-CSM2-MR全球气候模式,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典型越冬水鸟的潜在适宜栖息地变化。结果表明:在1970—2000年,白额雁、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长江干流沿岸、鄱阳湖、洞庭湖及太湖等湿地区,其中,小天鹅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广,白鹤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少。海拔、坡度、植被及气候因素是影响越冬水鸟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海拔对白额雁和白鹤的影响最大,坡度对东方白鹳和小天鹅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子。除地形和植被因子外,气温是影响白额雁的主要环境变量,而降水则是影响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的主要环境变量。在SSP2-4.5中排放情景下(SSP2-4.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稳定在4.5 W/m^(2)),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大,且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和极危物种白鹤的高适生区面积最大;在SSP5-8.5高排放情景下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少(SSP5-8.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达到8.5 W/m^(2)),而数量相对较多的白额雁和小天鹅的高适生区面积分布最广。总体看,SSP2-4.5中排放情景是对所有越冬水鸟最有利的,未来越冬水鸟的中、高适生区均有向东部鄱阳湖流域及长江口一带扩散的趋势,且低适生区面积将持续上升。虽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对越冬水鸟生存相对有利,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预警,应加大气候变化对水鸟栖息地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适宜栖息地分布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丛分类及群落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浩 赵荣 +4 位作者 解雷 方炎明 丁晖 陈水飞 郑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3,39,共6页
研究区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四新村附近区域,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9.6 hm 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试验地,以2018年对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复查的物种分布及地形因子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物种分布与地形因子结合,使用多元回归树(MRT)将样地内群落划分;... 研究区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四新村附近区域,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9.6 hm 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试验地,以2018年对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复查的物种分布及地形因子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物种分布与地形因子结合,使用多元回归树(MRT)将样地内群落划分;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Anosim),确认多元回归树群丛划分准确性;应用置换相似性百分比(PER-SIMPER),分析群丛之间差异性和群落构建机制;综合研究结果对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丛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样地内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结合重要值与指示值,群丛命名为群丛A——“红毒茴+檵木-闽楠+福建含笑”群丛(Illicium lanceolatum+Loropetalum chinense-Phoebe bournei+Michelia fujianensis associations)、群丛B——“米槠-毛锥+甜槠”群丛(Castanopsis carlesii-Castanopsis fordii+Castanopsis eyrei associations)、群丛C——“赤楠-米槠+毛锥”群丛(Syzygium buxifolium-Castanopsis carlesii+Castanopsis fordii associations)、群丛D——“樟叶泡花树+凸脉冬青-米槠+少叶黄杞”群丛(Meliosma squamulata+Ilex kobuskiana-Castanopsis carlesii+Engelhardtia fenzelii associations);经非度量多维标度、相似分析表明,4个群丛间差异显著;依据4个群丛的置换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相对于生态位限制模型和限制扩散模型,生态位-扩散限制模型的E值(零相似性百分比与经验相似性百分比之间的平方偏差之和的对数)较小,说明监测样地群落构建主要受生态位分化与扩散限制两者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森林群落 群丛 群落构建
下载PDF
毛竹入侵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江思源 程雪飞 +4 位作者 张金池 唐瀛洲 聂晖 王宇浩 刘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6,122,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毛竹入侵杉木人工林对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通过测序共获得698500条有效序列,2325个OTUs,分属于14个门、49个纲和375个属。结果显示:(1)子囊菌...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毛竹入侵杉木人工林对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通过测序共获得698500条有效序列,2325个OTUs,分属于14个门、49个纲和375个属。结果显示:(1)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毛竹入侵后变化较大,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变化较小;圆孢霉属(Staphylotrichum)、木霉属(Trichoderma)和小菇属(Mycena)相对丰度均随着毛竹入侵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中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和Myrmecrid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有毛竹入侵的林分;毛竹纯林中沙蜥属(Saitozym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和杉竹混交林。(2)毛竹入侵后形成的杉竹混交林表层土壤真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D指数最高;随着入侵程度加深,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有所升高。(3)环境因子能够影响表层土壤中真菌的相对丰度,青霉属(Penicillium)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木霉属、小菇属与土壤中铵态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沙蜥属(Saitozyma)、木霉属与土壤自然含水量和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毛竹入侵杉木人工林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入侵 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杉木人工林
下载PDF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截留磷素能力及适宜宽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颖 吴永波 +2 位作者 李文霞 吕建 孟亦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6,41,共7页
以中山杉林、杨树林、中山杉—杨树林3种太湖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缓冲带宽度对富营养物质磷素的截留效果差异,为确定缓冲带适宜宽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林缓冲带径流水中的磷酸根质量浓度没有特定的空间趋势... 以中山杉林、杨树林、中山杉—杨树林3种太湖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缓冲带宽度对富营养物质磷素的截留效果差异,为确定缓冲带适宜宽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林缓冲带径流水中的磷酸根质量浓度没有特定的空间趋势,总磷、可溶性总磷随宽度增加质量浓度减少,研究区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达78.2%。土壤总磷质量分数随宽度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得出径流水中的总磷去除率达80%时,最佳人工林缓冲带为43.64 m宽的杨树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 宽度 总磷 可溶性总磷 磷酸根 有效磷
下载PDF
草甘膦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侯文军 邹明 +1 位作者 李宝福 俞元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6-79,共4页
为探究施用草甘膦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福建省漳州市林下国有林场4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6块20 m×20 m样地。2015年、2016年连续2 a对其中3块样地施用草甘膦清除灌木和杂草,每年施2次,施用时间分别... 为探究施用草甘膦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福建省漳州市林下国有林场4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6块20 m×20 m样地。2015年、2016年连续2 a对其中3块样地施用草甘膦清除灌木和杂草,每年施2次,施用时间分别为当年的5月和9月。草甘膦成分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水按质量1∶50配制而成,每次施用量1500 kg·hm-2。3块对照样地不施用草甘膦,采用人工除草,其他抚育内容和方式与处理组一致。2017年5月采集土样,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草甘膦后,处理组各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其中>0~2 cm土层为2.50 mg·g-1·h-1,较对照组的3.20 mg·g-1·h-1下降了21.88%,差异显著(P<0.05)。>0~2 cm土层纤维素酶活性为1.04 mg·g-1·h-1,较对照组的1.32 mg·g-1·h-1下降了21.21%,差异显著(P<0.05)。>0~2 cm土层酸性磷酸酶活性为1.74 mg·g-1·h-1,较对照组的2.07 mg·g-1·h-1下降了15.94%,差异显著(P<0.05);>2~5 cm土层酸性磷酸酶活性为1.49 mg·g-1·h-1,较对照组的1.92 mg·g-1·h-1,下降了22.40%,差异显著(P<0.05)。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桉树人工林施用草甘膦后,土壤表层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不利于林地的养分循环,应设法控制草甘膦的施用量,减少对土壤酶活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桉树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银杏GbSAD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新亮 蔡金峰 +1 位作者 王欢利 曹福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共6页
以悬浮培养的银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研究了Gb SAD基因在高盐和不同外源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外施100μmol·L^(-1)水杨酸(SA)后,Gb SAD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外施100μmol·L^(-1)脱落酸(ABA)、40... 以悬浮培养的银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研究了Gb SAD基因在高盐和不同外源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外施100μmol·L^(-1)水杨酸(SA)后,Gb SAD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外施100μmol·L^(-1)脱落酸(ABA)、40μmol·L^(-1)乙烯利(ETH)、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 JA),Gb SAD表达量未呈现显著变化;外施200 mmol·L^(-1)氯化钠(Na Cl),Gb SAD表达量小幅度降低。Gb SAD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基因在根、茎、叶、雄花和雌花中均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SAD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发现,Gb SAD与其他被子植物的序列相似度较高,表明Gb SAD在进化上较保守。将银杏Gb SAD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并诱导表达。结果表明,Gb SAD蛋白在1 mmol·L^(-1)IPTG的诱导下,培养2 h即能实现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及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GbSAD基因 非生物胁迫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不同致病力松材线虫的繁殖能力和移动能力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丽华 林丽 +3 位作者 蒋鹏 王立超 徐武 叶建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79,共4页
通过黑松和马尾松接种明确不同松材线虫虫株的致病力,进而对不同致病力虫株的繁殖力、移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虫株AMA3C28和USA的致病力显著强于C14-5和OKD-1,AMA3C28和USA接种35 d后,黑松枯萎率均达100%,而马... 通过黑松和马尾松接种明确不同松材线虫虫株的致病力,进而对不同致病力虫株的繁殖力、移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虫株AMA3C28和USA的致病力显著强于C14-5和OKD-1,AMA3C28和USA接种35 d后,黑松枯萎率均达100%,而马尾松枯萎率分别为75%和20%;C14-5和OKD-1对黑松和马尾松无致病作用或有极弱的致病作用。接种35 d后,AMA3C28和USA在黑松苗内的增殖能力显著强于C14-5和OKD-1。在灰葡萄孢培养条件下,AMA3C28和USA的繁殖力、雌雄性别比例显著高于OKD-1;强致病力虫株AMA3C28和USA雌成虫尾部均为指状钝圆,而弱致病力虫株OKD-1和C14-5雌成虫中分别28%和2%尾部具有尾尖突。AMA3C28和USA在黑松茎段内迁移能力显著强于C14-5和OKD-1。因此,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的繁殖力及移动能力可能与其致病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树 致病力 繁殖力 移动能力
下载PDF
容器类型和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窦全琴 汤文华 潘平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类型(火箭盆、美植袋、加仑盆)和容器规格(15 cm×30 cm、20 cm×35 cm、30 cm×40 cm)双因素试验设计,...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类型(火箭盆、美植袋、加仑盆)和容器规格(15 cm×30 cm、20 cm×35 cm、30 cm×40 cm)双因素试验设计,在生长季末测定各项生长指标,以期筛选适宜于生产的容器类型和规格。结果表明:容器类型和规格均对薄壳山核桃幼苗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也有一定影响。在同一类型容器中,大规格优于中规格和小规格;在同一规格容器中,加仑盆优于美植袋和火箭盆。在9个组合中,大规格加仑盆所培育出的苗木质量最高,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优;从生产成本等经济角度出发,则选择大规格美植袋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容器类型和规格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建 吴永波 +2 位作者 余昱莹 茆安敏 陈欢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146-154,共9页
以太湖流域构建的平缓坡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三种植物密度(400株·hm^(-2)、1000株·hm^(-2)和1600株·hm^(-2))的河岸缓冲带对不同深度径流水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以及河... 以太湖流域构建的平缓坡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三种植物密度(400株·hm^(-2)、1000株·hm^(-2)和1600株·hm^(-2))的河岸缓冲带对不同深度径流水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以及河岸缓冲带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率。研究结果表明,1600株·hm^(-2)杨树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能力最强,在40 m缓冲带处三个土层的平均去除率达72.86%和71.81%,而400株·hm^(-2)缓冲带去除效果较差;在同一土层,土壤铵态氮的截留率大小随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000株·hm^(-2)杨树人工林缓冲带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截留效果最好,截留率为32.48%和44.41%, 1600株·hm^(-2)缓冲带其次, 400株·hm^(-2)缓冲带的截留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缓冲带 林分密度 去除率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光合性能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燕红 吴永波 +1 位作者 刘璇 朱嘉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38,共7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高温、干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南林895杨(PopulusבNanlin-895’)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温、干旱单因子和复合胁迫使杨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气...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高温、干旱单一或复合胁迫对南林895杨(PopulusבNanlin-895’)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温、干旱单因子和复合胁迫使杨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最大荧光(F_m)、PSII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下降、初始荧光(Fo)升高,中度干旱胁迫使胞间CO_2摩尔分数(Ci)、水分利用效率(WUE)先降后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P_n主要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重度高温、重度干旱和复合胁迫末期SOD、POD活性下降显著,P_n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复合胁迫对P_n、T_r具有叠加效应。复合胁迫对P_n、G_s、Ci、T_r、F_v/F_m、SOD的胁迫效应大于单一胁迫;杨树幼苗在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条件下受害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杨 高温胁迫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组培快繁再生体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瑞敏 沈瑒 +4 位作者 陈颖 冯凯 张涛 陈燕琼 杨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28,39,共7页
以‘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再生技术体系,并对不定芽发生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5 mg·L^-1 TDZ+1.5 mg·L^-1 ... 以‘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高原之火’北美海棠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再生技术体系,并对不定芽发生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5 mg·L^-1 TDZ+1.5 mg·L^-1 NAA,诱导率高达80%,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达60%,每块愈伤组织芽数最高达18.8个;不定芽增殖与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1 BA+0.5 mg·L^-1 IBA及1/2MS+1.0 mg·L^-1 BA+1.0 mg·L^-1 IBA,增殖系数达3.4,每瓶正常不定芽数达10.2个;芽苗在1/4MS+1.0 mg·L^-1 IBA+0.15%活性炭培养基上不定根诱导率最高,达86.7%;生根小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80%;叶片不定芽诱导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不定芽的发育起源为混合型,一种为外起源,一种为内起源,内起源为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之火’北美海棠 组织培养 叶片再生体系 组织细胞学
下载PDF
遮阴对少叶花楸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洋 陈云 +2 位作者 张晓晨 熊中人 陈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1年生少叶花楸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遮光方式设置遮阴度为0、25%、36%、50%、76%、92%6种处理,测定少叶花楸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少叶花楸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结果表明:在6种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 以1年生少叶花楸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遮光方式设置遮阴度为0、25%、36%、50%、76%、92%6种处理,测定少叶花楸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少叶花楸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结果表明:在6种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遮阴使少叶花楸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减小,胞间CO_2摩尔分数增大;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和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均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大,分别比全光照增加了62.16%、131.37%和83.95%,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比全光照减小了30.45%和28.57%;遮阴使叶片光能转换效率、有效量子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增大,最大值分别比全光照增加了6.85%、22%、17.14%和24.59%,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比全光照减小了60.54%。综合表明,适度遮阴诱发了少叶花楸幼苗的光合和生理适应机制。因此,在少叶花楸的引种和栽培过程中,适当遮阴有利于提高其苗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少叶花楸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依据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杉木材积建模与造材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秀云 孙圆 +4 位作者 刘晨曦 姚睿涵 周春国 曹林 曹福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造林树种,杉木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不仅能够提供经济价值也能够改善单一化种植导致的生态问题,为该树种建立合适的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种出材率能有助于复合经营方式的精准决策。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研究区... 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造林树种,杉木人工林的复合经营不仅能够提供经济价值也能够改善单一化种植导致的生态问题,为该树种建立合适的一元材积表、计算材种出材率能有助于复合经营方式的精准决策。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研究区,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立木点云数据,提取并计算立木参数,建立一元材积模型和削度模型,编制一元材积表和材种出材率表。结果表明:激光点云所提取的胸径与实测胸径所拟合的线性模型斜率为0.9921,R^(2)为0.9821;研究区最优杉木一元材积模型为指数模型,该模型R^(2)为0.9563,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5%以内,编制一元材积表可用于研究区杉木的立木材积估计;研究区最优杉木削度方程为改进4参数的Schumacher模型,模型的R^(2)为0.9368,并以单木结果推算林地单位面积平均径级材种出材量并编制材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复合经营 激光扫描 一元材积表 削度方程 材种出材率
下载PDF
华北低山丘陵区核桃叶片水分含量的高光谱估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庆梅 张劲松 +2 位作者 孟平 汪贵斌 杨洪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74,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核桃(JuglansregiaL.)水分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水分管理措施、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以华北低山丘陵地区5年生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脱水试验探究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化与水分状况改变的关系,系统分析了350~2500nm波段随机组合... 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核桃(JuglansregiaL.)水分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水分管理措施、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以华北低山丘陵地区5年生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脱水试验探究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化与水分状况改变的关系,系统分析了350~2500nm波段随机组合而成的反射率参数(R)、比值光谱指数(RSI)、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和差值光谱指数(DSI)与叶片含水量(EWT)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光谱指数的快速、无损诊断核桃叶片水分含量估算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核桃叶片的高光谱反射特征随含水量改变呈明显规律性变化,在760~2500nm范围内,叶片光谱反射率随水分的降低而增高;基于双波段的光谱指数(NDSI、RSI和DSI)模型拟合度大于单波段的反射率参数;一阶导数处理后的光谱指数对叶片含水量的估算能力大于同一类型的原始光谱指数;基于一阶导数处理的光谱指数dRSI(1310,1405)和dNDSI(1310,1405)模型拟合度R2=0.737(P<0.01)验证结果显示,(V-R2)分别为0.829和0.830,模型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因此,dRSI(1310,1405)和dNDSI(1310,1405)模型均可用于核桃叶片含水量的定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反射率 核桃 叶片含水量 光谱指数 估算模型
下载PDF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李元 吴小芹 +2 位作者 陈婷婷 孙婷玉 王艳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为使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胚性细胞保留幼年特征,阻止长期继代发生遗传变异,以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马7-6及全172-1-1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探讨超低温保存(冷冻保护剂、预处理时间、... 为使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胚性细胞保留幼年特征,阻止长期继代发生遗传变异,以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马7-6及全172-1-1细胞系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探讨超低温保存(冷冻保护剂、预处理时间、解冻温度)对愈伤组织存活的影响,并对恢复生长的愈伤胚性维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预处理36~48h,以2.5%~10.0%DMSO、0.4~0.5mol·L-1蔗糖和15%PEG作为冷冻保护剂,经30~35℃解冻后,两细胞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活性较高,愈伤恢复生长率达100%,所需恢复生长的时间也相对较短(马7-6细胞系23d;全172-1-1细胞系15~19d)。超低温保存后的愈伤与正常增殖的愈伤组织在外观及显微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且低温保存后的愈伤组织仍具有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马尾松 超低温保存 预处理时间 冷冻保护剂 解冻温度
下载PDF
观赏海棠自由授粉子代花色特征及选优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全全 张龙 +2 位作者 李丽娟 周婷 张往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59,77,共5页
以69株观赏海棠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X-Rite色差计测定其始花期(S_(1))、盛花期(S_(2))、末花期(S_(3))3个阶段花色,研究子代群体的花色关系及动态变化规律,探寻海棠花色育种规律并初步选择海棠观花优株。结果表明:子代群体花色... 以69株观赏海棠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X-Rite色差计测定其始花期(S_(1))、盛花期(S_(2))、末花期(S_(3))3个阶段花色,研究子代群体的花色关系及动态变化规律,探寻海棠花色育种规律并初步选择海棠观花优株。结果表明:子代群体花色在CIECLH色空间中呈现规律性的位点分布及变化,亮度值(L^(*))不断上升,饱和度(C^(*))先增加后减少,分布于红色区域(色调角(h^(*))为0°<h^(*)≤30°)的子代数目逐渐减少。子代群体可以划分为3大色系及6个子色系,分别为白色系(包括亮白色系、白色系)、粉色系(包括粉红色系、粉白色系)、紫红色系(包括紫红色系、红色系)。依据亮度、色彩鲜艳度、稳定性,从白色系中选出4株超过资源圃平均水平的子代,子代19-5最优;粉色系中选出6个超过资源圃平均水平优株,子代4-87的色彩最稳定鲜艳;紫红色系中选出5个优株,子代1-126花色最好,但末花期褪色,子代7x-2色彩较为稳定。自由授粉扩大了观赏海棠子代的遗传效应,对花色育种的改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自由授粉 花色 优株选择
下载PDF
凤阳山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美玲 赵友朋 +5 位作者 张金池 王宇浩 孟苗婧 刘鑫 李翀 谢德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9-75,共7页
2016年8月份,在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300~1400 m选取4种主要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研究对象,每种林分设置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S”型方法在每个标准样地内布设5个样点,按照2个土层深度(h)0<h≤1... 2016年8月份,在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300~1400 m选取4种主要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研究对象,每种林分设置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S”型方法在每个标准样地内布设5个样点,按照2个土层深度(h)0<h≤15 cm、15 cm<h≤30 cm分别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有机碳质量分数、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矿质结合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分析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竹林外,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减少趋势,存在表层富集现象。在0<h≤15 cm土层,常绿阔叶林转化为竹林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竹林(P<0.05);杉木林、竹林的土壤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5),常绿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层深度对土壤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5)。从垂直剖面看,4种林分在0<h≤30 cm土层,矿质结合态有机碳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11.18 g·kg^(-1))、针阔混交林(9.76 g·kg^(-1))、竹林(9.45 g·kg^(-1))、杉木林(8.25 g·kg^(-1))。在15 cm<h≤30 cm土层,常绿阔叶林、杉木林,与竹林的土壤pH差异显著(P<0.05),杉木林与竹林之间的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均差异显著(P<0.05)。在15 cm<h≤30 cm土层,土壤总氮质量分数与土壤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土壤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森林类型由常绿阔叶林部分转化为杉木林和竹林后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总氮质量分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密度,对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中的细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产生影响,所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阔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杉木林 竹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