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研究型大学海洋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为例
1
作者 程斯宇 王德军 刘青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9期90-94,共5页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海洋学科教育因自身专业特点和使命,更须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立足于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改革的使命。海洋科学与...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海洋学科教育因自身专业特点和使命,更须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立足于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改革的使命。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入融合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和元素,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提出了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系特色的思政育人“业”字形模型。该模型以“城市、学校、院系”为基础,树立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双支柱”,采取“结对子”“三区融合”等创新发展手段,揭示了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系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对创新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海洋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立德树人的融通--南方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德军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1期54-58,共5页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立德树人的融通,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科技类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传...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立德树人的融通,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科技类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立德树人而忽视科技创新,现代教育重视科技创新而在立德树人方面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新时代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科技创新和立德树人的融通。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新兴的理工科大学,致力于回答“钱学森之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践行“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建校十年来,发展迅速,从办学理念、体制模式、制度设计和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立德树人 融通 育人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接受心理特征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混合式教学探索
3
作者 马俊军 王贞贞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98-103,共6页
探索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对大学生接受心理特征的概括与分析,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点多、线长、面广”的课程特点,选择Blackboard作为线上教学平台,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混合... 探索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对大学生接受心理特征的概括与分析,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点多、线长、面广”的课程特点,选择Blackboard作为线上教学平台,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层面的设计,探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和主导,继而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接受心理特征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BLACKBOARD平台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4
作者 兰美荣 卢黎歌 《高校辅导员》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强烈呼唤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教师成长确立奋斗目标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对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强烈呼唤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教师成长确立奋斗目标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对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方向的正确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师道思想的精华,厚积历史的底蕴;注重榜样激励,实现思想引领和行为塑造;构建数字教育平台,提升人工智能的赋能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教师成长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精神笔谈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黎歌 武星星 +4 位作者 李迎霞 吴凯丽 隋牧蓉 李英豪 兰美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78,共32页
【主持人语】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意志、品性的内在灵魂体现和心理现象表征。优秀的精神品质,于个人而言,是长期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信念的坚守与沉积;于社会而言,是旗帜、榜样、先进能量的体现。
关键词 精神品质 心理现象 内在灵魂 主持人 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 榜样
下载PDF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学习探析——基于线上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滕明政 张宏旭 +1 位作者 宋钰 刘佳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课程学习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与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不同,研究生课程学习具有积极性相对偏低、拓展任务相对较重、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而突发公共事件又加剧了这些难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 课程学习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与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不同,研究生课程学习具有积极性相对偏低、拓展任务相对较重、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而突发公共事件又加剧了这些难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线上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们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对策之一。线上教学具有授课地点灵活、授课面广、授课画面清晰易读等优势,但也存在教学平台不稳定、外界干扰因素较多、学生自控能力有限等问题。对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根据研究生特点强化学术供给,运用互动提高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合理布置并及时批改课后作业,积极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创造良好学习环境,选择合适学习方法,主动加强沟通联系,保质保量完成作业。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提升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助力实现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研究生 课程学习 线上教学
下载PDF
理论运用的限度:中共党史研究方法反思对谈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树基 王奇生 +1 位作者 黄道炫 徐进 《苏区研究》 2019年第6期5-12,共8页
近十几年来,曹树基、王奇生、黄道炫等一批优秀的学者,开始从他们原先专长的领域转向中共 党史研究,使后一领域的研究更为活跃和深入。毫无疑问,这样一股不小的潮流显示了中共党史研究 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研究的眼光和方法也极... 近十几年来,曹树基、王奇生、黄道炫等一批优秀的学者,开始从他们原先专长的领域转向中共 党史研究,使后一领域的研究更为活跃和深入。毫无疑问,这样一股不小的潮流显示了中共党史研究 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研究的眼光和方法也极具启发性。有鉴于此,2018年12月在厦门大学一 次会议期间,南方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徐进对曹树基教授、王奇生教授和黄道炫研究员作了一次访谈, 请他们分别就跨领域研究的差异、打通不同研究时段和领域的重要性、理论运用与史料解读、革命 史研究如何推进等主题阐述其研究心得。本刊特此专门刊发,以供学界分享,并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树基 革命史 研究心得 黄道 青年学者 厦门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红霞 滕明政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27-135,共9页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学界对"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地研究,涉及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研究等方面。然而,当前在高...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学界对"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地研究,涉及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研究等方面。然而,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关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研究成果同质化突出、深度性不够;研究成果偏重形而上、操作性不强;研究成果偏重一般性、特殊性不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教师主导性 学生主体性
下载PDF
短视频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势、困境及对策探究
9
作者 滕明政 刘祥龙 《文化软实力》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精炼、形式多样、易于分享、感官刺激强、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数字化媒介,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视...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自信。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精炼、形式多样、易于分享、感官刺激强、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数字化媒介,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视听冲击力,扩大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群体,提升了受众的深度参与感,重构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适配性,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红色文化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短视频创作者缺乏专业培训与指导、短视频内容质量与观众期待不相符、短视频平台审核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为此,要通过实施创作者专业培训、建设专业化创作团队、加强与官方机构合作等途径提升创造者水平;通过提高内容制作标准、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增强内容的互动性等方法提高作品质量;通过强化内容审核、建立奖惩机制、创建专属频道等措施营造良好生态,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广泛认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红色文化传播 创作者素养 内容质量 平台监管
下载PDF
香港“去殖民化”的文化政治进路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晗旭 徐海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48,共8页
“去殖民化”是香港当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政治课题。香港的殖民认同是经英国长期经营,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不断强化的结果。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从主权和法理等层面实现了“去殖民化”,但仍然面临着社会制度、话语权方面身... “去殖民化”是香港当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政治课题。香港的殖民认同是经英国长期经营,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不断强化的结果。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从主权和法理等层面实现了“去殖民化”,但仍然面临着社会制度、话语权方面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去殖难题,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殖民主义”问题已经演变为“后殖民状况”,这使得殖民问题由单纯的文化问题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香港“去殖民化”需重新确立国家认同,拒绝精神文化漂泊,掌握自己完整历史的书写权与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去殖民化 本土主义 后殖民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滕明政 李小月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2年第5期148-160,共13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是开展思政课的主渠道,因此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非常重要。学者们研究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意义、问题、原因以及对策等内容,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是开展思政课的主渠道,因此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非常重要。学者们研究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意义、问题、原因以及对策等内容,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但也存在感性认识稍多、理性认识稍少,应然研究略多、实然研究略少,“守土”意识较强、统筹意识较弱,义务要求偏多、权利保障偏少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创新、实证分析以及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立德树人 教师
下载PDF
对主题教育工作中“重实践”的思考
12
作者 兰美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21,共7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简称:主题教育)工作,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对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自觉运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重大举措。“重实践”是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坚持马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简称:主题教育)工作,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对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自觉运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重大举措。“重实践”是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重实践”是理论要义;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重实践”是逻辑起点;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重实践”是重要经验;深入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实践”是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重实践”是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 重实践
下载PDF
群众路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契合性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玮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确保民主实践不偏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使党的...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确保民主实践不偏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使党的领导能够通过民主程序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结合。这既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确保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文斌 郑昌平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通过教育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关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目标之实现,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本文分析了共同富裕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通过教育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关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目标之实现,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本文分析了共同富裕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对教育公平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历程,根据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和教育公平呈现出的新内涵特点,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教育公平 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新时代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向、困境与应对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俊军 王贞贞 《行政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残疾人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点人群,持续推进新时代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满足残疾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新... 残疾人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点人群,持续推进新时代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满足残疾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取向已然明确:实现党和国家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顶层规划,解决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前新时代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建设模式有待更新、理论支撑有待强化、人才队伍有待扩充、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的困境。为此,应从明确党政部门权责归属、形成立体交叉运转模式、深化中国特色学理研究、扩容专兼结合人才队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方面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残疾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
16
作者 滕明政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2,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等四重价值。它们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等四重价值。它们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调适了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比例,扩大了国家治理主体的范围;在实践中锻造了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有力武器,打破了西方话语垄断,不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中国“挨骂”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治国智慧,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未来征途上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理念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实践上推进了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家治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话语权 全球治理
下载PDF
对比观念、共同认知与政策制定——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玄 陈思丞 孟庆国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66,190,共20页
论文提出,如果为一个新观念确定一个既定政策观念作为其对比观念,那么就能推动这个新观念转化为政策,因为这样会使新观念更容易融入政策领域的共同认知。论文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展示从观念阐释到政策制定的机制。已有理论强调的意... 论文提出,如果为一个新观念确定一个既定政策观念作为其对比观念,那么就能推动这个新观念转化为政策,因为这样会使新观念更容易融入政策领域的共同认知。论文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展示从观念阐释到政策制定的机制。已有理论强调的意义冲突、话语结构化、政策形象三类因素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它们对土地托管案例解释力不足,所以论文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土地托管政策制定发生的重要原因,是2013年开始由山东省供销社主导创造的新的观念阐释,它将土地托管阐释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对比观念,即不流转土地也能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观念 政策制定 共同认知 观念分类系统 观念阐释
下载PDF
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如何推动政策创新?——基于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变迁的历时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思丞 施瑞祺 +1 位作者 刘婧玥 董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45,M0006,共21页
过往研究关注政府组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中政策企业家对于推动政策创新的影响。然而,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未被相关研究所涉及。论文基于2000—2016年间山东省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变迁,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即农... 过往研究关注政府组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中政策企业家对于推动政策创新的影响。然而,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未被相关研究所涉及。论文基于2000—2016年间山东省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变迁,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即农村供销合作社)中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创新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在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其所处的组织结构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政策企业家能够基于嵌入性组织多元、多层级的网络制度关系,凭借其充分信息和制度合法性形成广泛的子系统行动者网络,进而通过协同各方和各层级的行动者来推动理念的实践与论证,在经历信念形成、利益赋予、联盟扩张和创新涌现四个阶段后,推动政策创新的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过去往往因混合了政府、企业等不同组织性质而受到诸多批判。论文发现了嵌入性组织新的优势领域,即嵌入性组织促进了超出自身的更大范围的政策创新的产生。我国应加强嵌入性组织的改革与建设,提升嵌入性组织在各类公共政策中的参与程度,从而基于其充分的信息与制度合法性的优势来推动高质量的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企业家 嵌入性组织 政策创新 制度关系 农业生产托管
下载PDF
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兰美荣 卢黎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
思政课本质问题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学遵循的规律性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思政课本质,就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特定语境中,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建立在已经确立了价值和... 思政课本质问题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学遵循的规律性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思政课本质,就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特定语境中,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建立在已经确立了价值和目标论域本质基础之上,侧重于阐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要讲清楚思政课的“七大道理”。在哲学语境中,讲道理中的“道”与“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讲道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现实语境中,“思政课讲道理”本质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政课应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重点在观念层面解决教师对思政课的重视问题、在战略层面解决教师的适应问题、在战术层面解决教师用心教的问题、在实施层面解决教师的保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 讲道理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后殖民认知偏见与港人国家认同建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晗旭 常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心理结构对社会集体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香港地区回归前,港英政府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基于偏见认知的社会心理结构。香港地区回归后,由于西方势力的介入及反对派的长期错误引导,香港地区在文化教育层面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 心理结构对社会集体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香港地区回归前,港英政府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基于偏见认知的社会心理结构。香港地区回归后,由于西方势力的介入及反对派的长期错误引导,香港地区在文化教育层面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文化相疏离,港人对内地的了解和融入存在诸多障碍。从后殖民主义和社会心理学视域来看,香港地区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文化和民生保障方案,在集体心理认知层面打破以文化偏见、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偏见以及身份认同偏见为主要要素的“后殖民”心理症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中国香港 国家认同 偏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