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成竹 章剑波 +4 位作者 李慧丽 李艳艳 王海鸥 叶飞 田颜清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0期22-25,共4页
文章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课程特点出发,从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三方面探索实验课程教学。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道德规范、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科学素养、创新科学思维等思政元... 文章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课程特点出发,从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三方面探索实验课程教学。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道德规范、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科学素养、创新科学思维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 翻转课堂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教学探索实践
2
作者 李艳艳 李慧丽 +3 位作者 章剑波 钟锦辉 卢周广 任富增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2,共5页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是培养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依据《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出发,开展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实践...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是培养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依据《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出发,开展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实践。通过《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战场,于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材料合成 材料表征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微课和雨课堂融合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艳艳 叶飞 +1 位作者 廖成竹 章剑波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0期185-186,共2页
通过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的特点,针对《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为实验课程教学... 通过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的特点,针对《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为实验课程教学引入信息化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雨课堂 混合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下载PDF
“101计划”背景下基于OBE-CDIO理念的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艳艳 任富增 +4 位作者 廖成竹 李慧丽 王海鸥 叶飞 卢周广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9-1544,共6页
在“101计划”背景下,针对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成果导向不显著、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和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引入OBE-CDIO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回答了“培养什么... 在“101计划”背景下,针对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成果导向不显著、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和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引入OBE-CDIO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木质活性炭净水实验项目的实践表明,基于OBE-CDIO理念的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材料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计划” OBE-CDIO教育理念 材料专业 实验教学
下载PDF
Al-Y-Zr原位共掺杂提高4.53 V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5
作者 胡大林 任潘利 +2 位作者 张昌明 杨明阳 卢周广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48,共7页
钴酸锂是一种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实际的容量远低于其理论容量(274 mAh/g)。提高钴酸锂的充电截止电压能够有效提高其放电容量,但钴酸锂在高压条件下结构不稳定性,导致其循环寿命明显降低。本工作提出一种Al-Y-Zr... 钴酸锂是一种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实际的容量远低于其理论容量(274 mAh/g)。提高钴酸锂的充电截止电压能够有效提高其放电容量,但钴酸锂在高压条件下结构不稳定性,导致其循环寿命明显降低。本工作提出一种Al-Y-Zr原位共掺杂的策略,以提高钴酸锂在4.53 V的循环性能。通过将Al-Y-Zr掺杂的Co_(3)O_(4)、Li_(2)CO_(3)、MgO按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并混合均匀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Co(1-a-b-c-d)AlaZrbYcMgdO2正极材料,并探究了原位共掺杂对高电压钴酸锂循环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明掺杂前后晶体均为六方相层状结构,扫描电镜(SEM)说明了掺杂元素对晶体颗粒粒径的调控作用。循环前后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Al-Y和Al-Y-Zr共掺杂能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电荷转移阻抗(Rct)的增长。扣式电池及软包电池测试结果都表明Al-Y和Al-Y-Zr前驱体共掺杂能够显著提升循环性能,后者提升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电压钴酸锂正极的应用,为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高电压 共掺杂 循环性能
下载PDF
Mo元素强化CoCrNi中熵合金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设计及变形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子垚 苏鸿宏 +7 位作者 吴诗昶 侯毅熙 庞大为 汪鑫 蒋成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并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在微纳米层次研究其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656 MPa与1123 MPa,延伸率达到了38%。Mo元素添加提供析出相强化作用,同时降低合金层错能,使内部产生高比例的退火孪晶。在塑性变形阶段,异质结构导致合金内部产生非均匀变形,激发大量层错和变形孪晶,引发异变诱导硬化,提高了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强韧性。因此,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向CoCrNi中熵合金中引入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的方式为提高其强度提供了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中熵合金 异质结构 异变诱导强化
下载PDF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特邀)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衡 李贵新(指导) 梅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及相关物理现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为设计新型光学功能器件提供了重要思路。从线性和非线性光学范畴综述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及相关物理现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为设计新型光学功能器件提供了重要思路。从线性和非线性光学范畴综述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在线性光学部分,讨论了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的光学性质、介电常数近零模式、载流子的电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在非线性光学部分,讨论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在非线性折射率调控、非线性频率转换以及时变ENZ材料中的非线性光学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光学特性 等离激元 非线性光学 透明导电氧化物
下载PDF
开关型捕收剂强化微细粒浮选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龙秋容 卢斌达 +4 位作者 姜峰 张毓芳 温志森 倪梦茜 徐政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细粒高效分离仍是当今浮选技术面临的世界难题。选择性疏水团聚是提高微细粒矿物浮选性能的有效途径。本综述通过研究微细粒浮选的性能,提出采用疏水性团聚的途径解决微细粒浮选难的思路,并提出采用金属离子络合剂三乙烯四胺(TETA)和油酸(OA)通过极性基静电相互作用,组装成伪双子型结构的微细粒氧化铜浮选新型pH响应开关型捕收剂TETA-2OA(T-OA)。该捕收剂通过诱导疏水性团聚来增大微细粒氧化铜矿物表观粒径,降低微细粒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用量,实现微细粒CuO和SiO2的有效分离。本综述总结了悬滴表面张力测定法表征新型开关型捕收剂T-OA性质及T-OA浮选微细粒CuO单矿物的最新结果,最后对新型开关型捕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捕收剂 疏水性团聚 微细粒浮选 氧化铜矿
下载PDF
Impact of atomization methods on aluminum alloy powder characteristics and 3D printing performance in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process
9
作者 Gang RUAN Yu-dong LIANG +2 位作者 Gan LI Ying JIN Xing-gang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5年第4期1057-1074,共18页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gas atomized(GA)and rotating-disk atomized(RDA)aluminum alloy powders produced on industrial scale for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process was carried out.The pow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gas atomized(GA)and rotating-disk atomized(RDA)aluminum alloy powders produced on industrial scale for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process was carried out.The powder characteristics,the printing process window,and the quality,microstructure,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rinted part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DA powder is superior to the GA powder in terms of sphericity,surface quality,internal defects,flowability,and apparent density,together with a larger printing process window during the L-DED parts fabrication.Besides,the resultant parts from the RDA powde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ccuracy,lower internal defects,more uniform and finer microstructure,and more favor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those from the GA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otating disk atomization gas atomization AlSi10Mg powder powder feedstocks
下载PDF
面向高温介电储能应用的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董久锋 邓星磊 +2 位作者 牛玉娟 潘子钊 汪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88-203,共16页
介电储能电容器以其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现代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新兴产品,如混合动力汽车、并网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井下油气勘探等,对于介电储能电容器的高温储能性能提出了更高... 介电储能电容器以其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现代电子和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新兴产品,如混合动力汽车、并网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井下油气勘探等,对于介电储能电容器的高温储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的高温介电储能研究中的代表性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电介质材料储能的物理机理,并对电介质材料的几种电导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接下来介绍了目前提高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高温储能性能的几种方法,包括纳米复合改性和相关的层状结构设计,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化学交联处理等;最后对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在高温储能应用领域中尚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介电材料 高温 能量密度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材料标准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大华 徐洪礼 +1 位作者 王朝阳 邓永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19-427,共9页
电极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辅助功能材料之一,虽然本身没有容量,但却是维持电极完整性的关键,决定了电极涂层的附着力和电极的柔韧性,并会影响到电极浆料的流变特性等工艺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电极黏结剂相关的国内标准,对锂离子... 电极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辅助功能材料之一,虽然本身没有容量,但却是维持电极完整性的关键,决定了电极涂层的附着力和电极的柔韧性,并会影响到电极浆料的流变特性等工艺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电极黏结剂相关的国内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的相关特性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电极黏结剂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黏结剂 标准解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超构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萱 邓俊鸿 +3 位作者 唐宇涛 张学才 欧阳敏 李贵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51,共10页
在线性光学范畴下,光学超构材料等人工结构材料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在控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面拥有更多自由度。例如,利用人工设计的功能单元可在亚波长尺度对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从而实现超透镜、负折射、隐... 在线性光学范畴下,光学超构材料等人工结构材料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在控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面拥有更多自由度。例如,利用人工设计的功能单元可在亚波长尺度对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从而实现超透镜、负折射、隐身衣等新奇光学效应。通过调控超构材料中光的几何相位、局域电磁增强等物理机制,可实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显著增强,为实现非线性微纳光学光源及其应用开启了新的大门。围绕近年来光学超构材料在光学频率转换、超快光开关与光调制、以及非线性相位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非线性光学超构材料在未来应用中的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超构材料 光学超构表面 非线性光学 光学频率转换 光开关与调制 非线性光学几何相位
下载PDF
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暾 刘宽 +4 位作者 李阳 廉盟 胡子贤 刘萱 李贵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8-985,共18页
光学超构材料是由亚波长功能单元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材料,拥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颖光学特性。利用光学超构材料可以灵活调控光波的传播特性,可实现负折射、隐身、单向传输等新奇的光学现象。传统的光学超构材料通常具有固定的几何结... 光学超构材料是由亚波长功能单元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材料,拥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颖光学特性。利用光学超构材料可以灵活调控光波的传播特性,可实现负折射、隐身、单向传输等新奇的光学现象。传统的光学超构材料通常具有固定的几何结构和不变的材料特性,其光学性能难以改变,限制了光学超构材料器件的可调谐性。近年来,人们通过特殊材料或者结构来设计光学超构材料,实现了对光波的动态调控。本篇综述主要围绕活性材料(如变容二极管、液晶、相变材料、石墨烯等)和结构重构(微机电系统、柔性可拉伸材料等)这两种调控机制,介绍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于不同调控机制的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的特点,阐述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在未来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超构材料 光学超构表面 可调谐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材料学综合实验”项目引导式教学法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化 卢周广 +3 位作者 王海鸥 李艳艳 任富增 叶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以《材料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分析了项目引导式教学法的特点、在项目引导式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以及如何在项目引导式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建设的问题,初步探索与研究了实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点及实施路径,并结合教学实践,... 以《材料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分析了项目引导式教学法的特点、在项目引导式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以及如何在项目引导式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建设的问题,初步探索与研究了实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点及实施路径,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项目引导式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痛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引导式教学 思政教育 实施路径
下载PDF
石墨烯基材料在高性能锂金属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信 黄润青 +4 位作者 牛树章 徐磊 张启程 Abbas Amini 程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728,共18页
由于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商用锂离子电池(LIB)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锂(Li)金属具有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密度(0.59 g cm^(-3)),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锂电池最具前途的负极... 由于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商用锂离子电池(LIB)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锂(Li)金属具有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密度(0.59 g cm^(-3)),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锂电池最具前途的负极之一,如Li-S和Li-O_(2)电池。然而,由于固态电解质界面层的不稳定,导致锂枝晶生长不可控和库伦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石墨烯基材料(GBMs)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已被证明可以显著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利用石墨烯基材料来保护锂金属负极的各种策略,并详细讨论了在锂金属保护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文中还讨论了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用于锂金属负极中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锂金属负极 枝晶生长 表面化学 能量储存
下载PDF
“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材料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艳艳 叶飞 +1 位作者 章剑波 程化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166-167,共2页
基于“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要求,针对材料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及英文教学等方面对于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兼具“科学”与“工程”特色,不断革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融入... 基于“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要求,针对材料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及英文教学等方面对于实验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兼具“科学”与“工程”特色,不断革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及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对于工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并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有机电极材料过渡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掌学谦 卢周广 黄苇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大、结构可设计性强、加工使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的研究中。有机电极材料在氧化还原过程会产生具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程度影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大、结构可设计性强、加工使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的研究中。有机电极材料在氧化还原过程会产生具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程度影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调控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性,从而优化有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对有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了分类介绍,阐明了材料结构、自由基中间体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有机电极材料 过渡态 自由基中间体 调控
下载PDF
低维微纳尺度体系声子热传导和热调控:来自芯片散热的非平衡统计物理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天麟 丁亚飞 +4 位作者 韦宝杰 杜建迎 沈翔瀛 朱桂妹 李保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1-177,共37页
半导体芯片发展路线图上的一个障碍是“热死(heat death)”,也就是大量热量的产生而导致芯片被烧毁.所以散热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半导体工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芯片里的热传导包含一维和二维材料中声子热传导以及声子通过不同材料间的... 半导体芯片发展路线图上的一个障碍是“热死(heat death)”,也就是大量热量的产生而导致芯片被烧毁.所以散热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半导体工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芯片里的热传导包含一维和二维材料中声子热传导以及声子通过不同材料间的界面热传导.本文总结了过去30年来一维、二维和界面声子热传导的主要理论和实验进展,重点介绍了一维体系声子热传导发散的物理机制以及反常热传导和反常扩散之间的关系.本文还简要讨论了与此相关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从给定的哈密顿量出发是否能够推导出宏观输运行为.本文从微观图像的角度讨论了调控声子热传导的几种方法:纳米声子晶体,纳米热超材料,界面和声子凝聚等.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声子热传导,还简要地介绍了其他声子热输运现象,包括热导量子化、声子热霍尔效应、手性声子,以及声子与其他载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本文讨论了声子热传导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声子在量子信息和技术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输运 芯片散热 非平衡统计物理
下载PDF
材料专业开放性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化 卢周广 +2 位作者 叶飞 王海鸥 田颜清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为了使设计性实验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性实验必须在内容上和课程组织上具备足够的开放性。本文以具体实验教学为例,从设计思路,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对设计性开放实验的教... 为了使设计性实验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性实验必须在内容上和课程组织上具备足够的开放性。本文以具体实验教学为例,从设计思路,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对设计性开放实验的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顺利开展设计性开放实验应有三要素,一是开放的实验主题,学生可自由的发挥同时能够在教学实验室完成;二是开放的实验室以及指导教师弹性的工作时间;三是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输出都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性 开放实验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材料学综合实验课程项目引导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化 卢周广 +2 位作者 王海鸥 叶飞 李艳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5期129-131,144,共4页
近年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引导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颇受青睐。如何设计与实施项目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结合材料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从构建“四位一体”实验教... 近年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引导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颇受青睐。如何设计与实施项目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结合材料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从构建“四位一体”实验教学新体系、实验内容模块化和项目化等方面,探讨分析了项目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引导式教学 模块化 项目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