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哲萃 王敏 +1 位作者 曾苏华 杜韫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22-025,共4页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某三甲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1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分析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某三甲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1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min步行试验测试数值、痰液清除效果、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6min步行试验测试数值、痰液清除效果、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及呼吸功能,减少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外科快速康复 呼吸训练 呼吸道管理
下载PDF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玲玲 谌秘 +2 位作者 邹田子 邵秀芹 范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了解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在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56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测评心理灵活性)、认知融合问卷、脑卒中康复动机量表... 目的了解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在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56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测评心理灵活性)、认知融合问卷、脑卒中康复动机量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心理灵活性总分为(27.78±12.0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认知融合、康复动机以及病耻感程度是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心理灵活性总变异的56.5%。结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灵活性较低,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干预,提高其心理灵活性,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期 心理灵活性 认知融合 康复动机 病耻感 影响因素 神经内科护理
下载PDF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玲玲 谌秘 邹田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5,共5页
目的调查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189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风后身体活... 目的调查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189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风后身体活动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期脑卒中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得分为10.00(6.00,14.00)分,日间过度嗜睡发生率为57.6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数量、睡眠质量、神经功能以及抑郁程度是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日间过度嗜睡总变异的31.30%。结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可结合相应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日间过度嗜睡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期 日间过度嗜睡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神经功能 抑郁 活动障碍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秀芹 郑茶凤 +1 位作者 李晓悦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871,共3页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范[1],研究报道临床护理路径涉及的病种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范[1],研究报道临床护理路径涉及的病种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区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2].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康复,不仅在于康复训练本身的成功与否,也与患者密切配合治疗护理有关.根据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特点,应用护理路径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积极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整个医疗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患者自我护理的同时,将路径化管理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卒中后 nursing 社区医疗服务 临床管理 个体化教育
下载PDF
学生标准化患者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国华 帅浪 孙伟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1]。康复治疗学主要培养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2]。1963年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标准化患者模拟(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 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1]。康复治疗学主要培养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2]。1963年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标准化患者模拟(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的正常人或患者,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与考核,担当被检查者、指导者、评估者等角色[3];国内外众多医学院校采取SP教学,运用角色互换、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与测评,取得较好成效[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标准化患者 康复治疗学专业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带教 技术人才 人口老龄化 临床症状 医学院校
下载PDF
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6
作者 孙伟铭 董香丽 +1 位作者 于国华 帅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带教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科实习的47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4)...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带教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科实习的47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2.366,P<0.05)。实验组康复治疗方案的设计、康复评定工具的选取、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分也均优于对照组(t>2.082,P<0.05)。结论标准化患者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可提高康复治疗学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格教学 标准化患者模拟 康复治疗学 实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国华 吴芬 李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评定表》、失语症筛查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排除失语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系统训练包括松弛训练、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构音... 目的探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评定表》、失语症筛查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排除失语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系统训练包括松弛训练、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构音类似运动训练、构音训练、韵律训练、视、听觉反馈的训练以及低频电刺激结合发声训练。治疗1个月后再次采用《构音障碍评定表》进行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的评定。对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患者在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构音器官运动:治疗后在最长发音时间、头部控制、唇力度、舌外伸范围、灵活度方面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或P<0.05)。构音检查:治疗后较治疗前50单词检查[(22.84±14.81)个比(30.83±14.97)个,P<0.01)]、142个音节复述检查均明显提高[(52.42±43.49)个比(70.27±49.36)个,P<0.05)],文章正答率亦明显提高[(0.38±0.32)%比(0.52±0.31)%,P<0.05)]。结论采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语言康复治疗 构音器官运动 构音
下载PDF
居家康复护理早期改善老年人吞咽功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慧颖 邵秀芹 +2 位作者 全爽 米同舟 石艳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49-2952,共4页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护理在改善老年人吞咽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位居家老人进行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对存在吞咽障碍者进行吞咽护理管理和康复功能训练,6个月后评估口腔卫生、误吸风险、吞咽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7例老人存在...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护理在改善老年人吞咽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位居家老人进行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对存在吞咽障碍者进行吞咽护理管理和康复功能训练,6个月后评估口腔卫生、误吸风险、吞咽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7例老人存在吞咽障碍,6个月后死亡6例,共纳入31例。干预后吞咽障碍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口腔卫生状况、误吸风险等级、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查和评估居家老人的吞咽功能,采取有效居家康复护理,从口腔卫生到摄食训练指导,将预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有助于降低误吸的发生率,促进吞咽功能,提高老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康复护理 吞咽功能
下载PDF
PRO-KIN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的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华平 全莉娟 冯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66-67,69,共3页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压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常伴有不同程度平衡能力的减弱或丧失,而平衡能力与脑卒中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以及其发生跌倒的概率有很大关系[1].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仪
下载PDF
早期随访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茶凤 杨阳 +3 位作者 邵秀芹 杨初燕 邓科穗 宋慧敏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出院后的早期随访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抽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出院后1月和3月各随访1次,观... 目的探讨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出院后的早期随访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抽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出院后1月和3月各随访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出院后3d、7d、15d共3次随访,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得分、3个月再次入院率及对随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运动功能和对随访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随访,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随访 运动功能 再入院率 满意度
下载PDF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帅浪 冯珍 +2 位作者 于国华 张军 李俊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手术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系统的康复治疗将其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康复组术后采取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和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 目的评价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手术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系统的康复治疗将其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康复组术后采取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和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复治疗。比较2组术后1、3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2组在治疗1、3个月后膝关节ROM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P<0.01,P<0.05),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3个月膝关节ROM较治疗1个月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ROM的恢复在早期1个月内是恢复的关键时期,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膝关节ROM,改善其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康复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茶凤 路千里 邵秀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康复延伸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纳入观察组,双号纳入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治疗时间段内由治疗师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康... 目的探讨稳定期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康复延伸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纳入观察组,双号纳入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治疗时间段内由治疗师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师、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康复目标,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在非治疗时间段内由责任护士在病房进行康复延伸训练。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周时分别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比较2组患者ADL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周时观察组MBI评分分别为(50.90±6.23)、(72.30±5.83)分,对照组分别为(39.50±3.77)、(56.90±6.69)分。观察组治疗3、6周的MBI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且2组治疗6周均高于治疗3周时的MBI评分(P<0.001)。结论康复延伸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的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稳定期 康复延伸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手外伤术后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5
13
作者 帅浪 冯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多种物理因子结合作业治疗,对30例手外伤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评价治疗前与治疗两疗程后患手普渡手精细运动(PPT)和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治疗两疗程后,...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多种物理因子结合作业治疗,对30例手外伤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评价治疗前与治疗两疗程后患手普渡手精细运动(PPT)和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治疗两疗程后,患者患手、双手及组装运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TAM也明显增加(P<0.01)。临床疗效评定,优8例(26.7%),良14例(46.7),中6例(20.0%),差2例(6.3%),优良率为73.3%。结论早期正确的物理因子配合作业治疗能极大改善手外伤术后的功能障碍,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术后 康复 物理因子 作业治疗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珺 万慧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1期19-21,36,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GHS)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GHS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GHS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运动想象训练。2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GHS)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GHS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GHS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运动想象训练。2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估患侧上肢功能,采用双肩关节半脱位X线照片法(AHI)评定肩关节复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VAS、MBI指数及GHS复位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FMA、VAS、MBI指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但肩关节复位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GH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但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对GHS的治疗不优于单独的常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评定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秀芹 尹秀玲 +2 位作者 冯珍 胡伟红 刘炎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SCI)康复护理评定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SCI康复护理评定表分为评估项目和阶段性评定两部分。评估对象为70例SCI患者及其家属,评估项目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专科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评定。在评估记...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SCI)康复护理评定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SCI康复护理评定表分为评估项目和阶段性评定两部分。评估对象为70例SCI患者及其家属,评估项目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专科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评定。在评估记录中使用打钩、打分的方式,必要时用简洁的文字补充说明。结果 SCI康复护理评定表可全面地记录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康复过程,护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有循证依据,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帮助家属掌握护理知识,有利于康复护理的质量控制。结论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康复护理评定表科学、客观、准确,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评定表
下载PDF
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肌痉挛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秀玲 邵秀芹 +1 位作者 刘玲玲 冯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2期82-83,8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SCI)肌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SCI肌痉挛患者按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面系统康复评定后,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SCI)肌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SCI肌痉挛患者按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面系统康复评定后,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2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疗效评定。结果 Ashworth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频率分级:治疗前2组痉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7,P=0.612,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Z=2.452,P=0.01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加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SCI肌痉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痉挛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系统康复治疗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帅浪 冯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1期40-41,4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周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肘关节周围骨折经治疗后制动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经骨外科处理后...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周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肘关节周围骨折经治疗后制动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经骨外科处理后,行患肢功能训练。对2组治疗前后肘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肘关节ROM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治疗组肘关节ROM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肘关节ROM治疗3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ROM的恢复在早期1个月内是恢复的关键时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肘关节 功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简小霞 邵秀芹 +4 位作者 刘洪双 郑茶凤 李墨逸 邹田子 鄢茵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探讨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肠道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将60例pDOC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探讨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肠道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将60例pDOC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比较2组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意识状态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表(GCS)和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及便秘和腹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第2周,观察组BSFS、GCS、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便秘、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可调节pDOC患者肠道功能,减少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耳穴按摩 探针刺激 胃肠道功能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情景模拟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在脑卒中康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茶凤 路千里 +1 位作者 鄢茵 邹田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在脑卒中康复技能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0日-2019年5月2期老年介护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学员均由相同的2位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授课及考核,教师按照培...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在脑卒中康复技能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0日-2019年5月2期老年介护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学员均由相同的2位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授课及考核,教师按照培训计划授课,概述部分2组均采取PPT多媒体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而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法授课。结果 结业时实验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双向教学10个维度评价方面有7个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情景模拟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脑卒中康复延伸技能培训及考核中,学员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教师标准化病人 脑卒中 技能培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老年人Colles骨折系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0-851,共2页
Colles骨折是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0%.多数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经手法整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因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骨折后对疼痛的恐惧.以及不正确的功能训练等,... Colles骨折是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0%.多数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经手法整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因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骨折后对疼痛的恐惧.以及不正确的功能训练等,可导致骨折再移位、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废用性肩一手综合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系统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老年人 松质骨骨折 桡骨远端 石膏固定 手法整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