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每日启用前不同预排放时间水样细菌污染监测结果:一项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甄静 陈刘吉 +5 位作者 张洋洋 黄子怡 刘海霞 李贤煌 黄茜 马久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究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每日启用前不同预排放时间水样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预排水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8—12月对江西省4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消化内镜中心纯化水设备生产的水,以及末端使用点不同预排放时间(预排放前... 目的探究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水每日启用前不同预排放时间水样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预排水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8—12月对江西省4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消化内镜中心纯化水设备生产的水,以及末端使用点不同预排放时间(预排放前,预排放1、3、5、10 min)的终末漂洗水进行现场采样,采用倾注法和滤膜法对采集后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学培养,并且对不合格水样进行细菌鉴定。结果采集48份纯化水设备生产水样,合格率为100%。采集480份末端水样,预排放前合格率为0,预排放1、3、5、10 min合格率分别为0、21.88%、55.21%、73.96%。4所医疗机构不同预排放时间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着预排放时间的延长,4所医疗机构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预排放时间终末漂洗水总体菌落数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预排放5、10 min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合格水样中检出藤黄微球菌、少见贪铜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环境污染菌。结论随着预排放时间的延长,终末漂洗水细菌污染程度显著下降。各级医疗机构每日启用终末漂洗水需要进行预排放,预排水时间应至少持续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内镜 终末漂洗水 预排放时间 细菌污染
下载PDF
“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久红 何怀纯 +2 位作者 万小雪 彭春艳 喻国花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7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的管理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学习,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诊查类别、就诊环境、诊查内镜、物品、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果营造了一个整洁、规范、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了就诊等侯秩序,提高了患...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消化内镜中心的管理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学习,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诊查类别、就诊环境、诊查内镜、物品、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果营造了一个整洁、规范、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了就诊等侯秩序,提高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论"五常法"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消化内镜中心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消化内镜中心管理 应用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中心气溶胶产生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贤煌 周梦娇 +6 位作者 毕正琴 张云 田信 黄子怡 张洋洋 黄茜 马久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4-950,共7页
内镜诊疗操作的侵入性和清洗消毒操作的开放性等特点,使内镜中心已成为气溶胶产生的重点区域,医务人员长期气溶胶暴露后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消化内镜中心的气溶胶来源、医务人员暴露风险以及防控策略... 内镜诊疗操作的侵入性和清洗消毒操作的开放性等特点,使内镜中心已成为气溶胶产生的重点区域,医务人员长期气溶胶暴露后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消化内镜中心的气溶胶来源、医务人员暴露风险以及防控策略等多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内镜医务人员防范职业暴露,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借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消化内镜 职业暴露 防控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37所医院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现况调查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荣攀 李贤煌 +4 位作者 毕正琴 胡露 周梦娇 黄茜 马久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超声探头 消毒 灭菌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净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久红 李贤煌 +4 位作者 张云 田信 周梦娇 毕正琴 黄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3-630,共8页
目的评价轴流风柜机械通风、排风扇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3种方式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的效果。方法试验分为轴流风柜机械通风(A组)、排风扇机械通风(B组)、自然通风(C组)3组。采集某院两个病区3组通风方式下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静... 目的评价轴流风柜机械通风、排风扇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3种方式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的效果。方法试验分为轴流风柜机械通风(A组)、排风扇机械通风(B组)、自然通风(C组)3组。采集某院两个病区3组通风方式下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静态环境(清洗消毒工作停止12 h)通风2 h前后,动态环境(清洗消毒工作进行中)工作起始状态0 h以及持续通风1、2、4、6 h的空气,检测空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微生物、戊二醛的含量,比较3种通风方式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的效果。结果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在静态环境下,3组通风方式通风2 h后,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A、B组通风2 h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消毒室在工作起始状态0 h时,3组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通风1、2、4、6 h时,总体及任意两组间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A组在动态环境下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较低且波动范围小,其中颗粒物含量在100万级洁净室规定范围内。B、C组在持续通风1、2、4 h时戊二醛含量均超出最大安全接触限值0.175 mg/m3,其中C组在4~6 h(午休期间)的戊二醛含量仍超出最大安全限值。结论3种通风方式中,轴流风柜机械通风方式能有效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的气溶胶,建议引入轴流风柜通风方式,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消毒室 内镜 消化内镜 机械通风 气溶胶 净化效果
下载PDF
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万小雪 黄茜 +1 位作者 袁建辉 马久红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2000例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1月-6月918例为常规护理,回顾性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次数;风险管理组7月-12月1082例治...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2000例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1月-6月918例为常规护理,回顾性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次数;风险管理组7月-12月1082例治疗期间进行风险管理,观察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结果有5个指标间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呛咳/呃逆、体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发生率风险管理组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消化内镜 无痛 微创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江西省45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彭春艳 王晓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为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相关信息。方法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要求,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表,按医院等级分层抽样调查4... 目的了解江西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为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相关信息。方法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要求,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表,按医院等级分层抽样调查45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所医院中有44所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97.78%);43所医院能做到清洗消毒流程的规范化(95.56%),37所医院将内镜的诊疗与清洗分室进行(82.22%),34所医院防护用品齐全(75.5%)。40所医院使用了多酶洗液(88.89%),但能做到一镜一换的只有25所医院(55.56%),活检钳灭菌率为100.00%,但仅有20所医院(44.4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医院能做到内镜的规范清洗消毒,但也存在部分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胃镜及附件的检查负荷过重,内镜及活检钳的配置数量与工作量相比还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化内镜 消毒 调查报告
下载PDF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小雪 马久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266-267,共2页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结果 117例患者中116例在内镜下闭合成功,1例不成功,转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116例内镜下闭...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结果 117例患者中116例在内镜下闭合成功,1例不成功,转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116例内镜下闭合成功患者中有1例术后当天出现急性腹膜炎转外科手术治疗且痊愈。结论对于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内镜下治疗可使穿孔完全闭合,避免外科手术。而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及基础护理,术中娴熟准确配合医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穿孔 内镜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内镜诊疗患者护理安全风险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久红 黄茜 +2 位作者 阳桂红 刘林林 龚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对内镜诊疗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和流程改进,减少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诊疗安全。方法:根据质量管理讨论会的记录,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归纳并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关键因素和根本原因,并制定可行的护理防... 目的:对内镜诊疗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和流程改进,减少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诊疗安全。方法:根据质量管理讨论会的记录,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归纳并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关键因素和根本原因,并制定可行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分析出了内镜诊疗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落实了护理评估,采取了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优化改进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功能,强化了安全核查。结论:紧抓安全风险防范关键环节,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优化流程并制定有效措施,有效地杜绝了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保障了患者检查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安全风险 防范 鱼骨图分析法
原文传递
急诊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燕霞 黄茜 马久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成功率达96.30%。结论治疗性ERCP术后乳头出血重在预防,术后一旦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是最直观、简便且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 十二指肠乳头 出血 急诊内镜
下载PDF
染色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断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燕霞 黄茜 马久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索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220例,行染色放大内镜复查。内镜下观察完成后,对高度可疑部位病变取1~5块组织进行活检并作出内镜下良... 目的探索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灶220例,行染色放大内镜复查。内镜下观察完成后,对高度可疑部位病变取1~5块组织进行活检并作出内镜下良恶性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不同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9%、94.47%、89.01%,Kappa值为0.705(P<0.05)。结论染色放大内镜作为一种新型诊断用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但染色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染色放大内镜 一致性
下载PDF
模拟训练器在内镜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茜 马久红 +2 位作者 龚琳 阳桂红 刘林林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4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探讨模拟训练器在内镜护理培训及知识技能获得中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内镜护理培训方案,以内镜模拟训练操作为主,在实践模拟操作中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对27名学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并对模拟培训前后的学员公信力进行评分。结果模拟培... 目的探讨模拟训练器在内镜护理培训及知识技能获得中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内镜护理培训方案,以内镜模拟训练操作为主,在实践模拟操作中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对27名学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并对模拟培训前后的学员公信力进行评分。结果模拟培训前后的学员公信力评分结果显示培训后均分较培训前高,除"对提高您的其它操作技能有帮助"项无差异外,其他项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模拟训练器在内镜护理培训中得到学员的肯定,值得临床教学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训练器内镜护理培训 公信力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瘤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阳桂红 马久红 +4 位作者 何怀纯 彭春艳 万小雪 龚琳 刘林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2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EUS-FNA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2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EUS-FNA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患者身体移动;熟练掌握穿刺针的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手术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注意并发症的防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均手术穿刺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病理学检查结果:胰腺癌25例,胰腺囊腺癌7例,胰腺假性囊肿30例。结论精确娴熟的护理配合是EUS-FNA手术成功和避免发生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穿刺活检 护理配合
下载PDF
钳子管道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久红 毕正琴 +3 位作者 张云 周梦娇 李贤煌 黄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评价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8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患者使用后的胃镜41条,清洗消毒后采用管腔检测仪目测法观察内镜... 目的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评价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8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患者使用后的胃镜41条,清洗消毒后采用管腔检测仪目测法观察内镜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有无残留组织胶内镜组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和菌落数分布情况。结果41条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使用后的钳子管道,清洗消毒后28条有组织胶残留,发生率为68.29%。组织胶残留部位以距离钳子管道出口0~2 cm处为主(23条),组织胶残留形状多呈块状(23条)。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为46.43%(13条),13条无组织胶残留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两组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03)。残留组织胶内镜组和无组织胶残留内镜组的菌落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01)。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重复清洗消毒合格率为53.57%(15条),与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593)。残留组织胶内镜重复清洗消毒后菌落数与首次清洗消毒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5,P=0.236)。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发生率高,导致钳子管道清洗消毒不合格率及细菌检出率高,降低了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 钳子管道 组织胶 微生物检测 管腔检测仪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春艳 马九红 +2 位作者 何怀纯 万小雪 阳桂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及护理。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病人行内镜下切除术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结果5例病人均行十二指肠镜下切除术,切除后均置入胆管支架,其中1例同时置入胰管支架。3例切除后1个月复查内镜未见腺...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及护理。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病人行内镜下切除术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结果5例病人均行十二指肠镜下切除术,切除后均置入胆管支架,其中1例同时置入胰管支架。3例切除后1个月复查内镜未见腺瘤并取出支架,随访半年无复发;2例1个月后复查内镜仍有病灶残留,行内镜下高频电灼除,分别随访2个月和2年未见复发。1例术后第2天创面出血,内镜下止血后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下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治疗方法,它要求操作者有较高的内镜操作水平,同时术中医护的默契配合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 内镜下切除 护理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在胆管取石困难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怀纯 马久红 +3 位作者 阳桂红 彭春艳 万小雪 龚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在胆管困难取石中的有效性及护理配合。方法对368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壶腹周围憩室、扁平样乳头,异位乳头、毕Ⅱ式吻合术后、凝血功能障碍、胆管十二指肠瘘、胆总管下段狭窄等)行ERCP的患者,分...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在胆管困难取石中的有效性及护理配合。方法对368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壶腹周围憩室、扁平样乳头,异位乳头、毕Ⅱ式吻合术后、凝血功能障碍、胆管十二指肠瘘、胆总管下段狭窄等)行ERCP的患者,分别选用直径1.0、1.4 cm的柱状扩张气囊行EPBD,或EST小切开+EPBD,用网篮取石。对胆总管下段有狭窄、结石较大者先碎石,再分次取出。同时做好精心而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 368例患者中一次性完成取石271例,2次完成取石64例,胆总管下段狭窄取出部分结石后放置塑料支架30例,大结石嵌顿网篮无法套取而改为外科手术3例。乳头口少量渗血3例,经处理后止血;术中小穿孔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EPBD或EST小切口+EPBD能有效地扩张乳头口,在壶腹周围憩室、扁平样乳头、异位乳头、毕Ⅱ式吻合术后、凝血功能障碍、胆管十二指肠瘘及胆总管下段狭窄等相对困难取石的患者中,即减少操作时间与机械碎石器的使用,而且取石成功率高,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总胆管结石 取石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内镜面罩在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小雪 马久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9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面罩在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检查中B组采用内镜专用面罩供应纯氧(6-8 L·min^-1),A组采用鼻导管给氧(3-5 L·min^-... 目的:探讨内镜面罩在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检查中B组采用内镜专用面罩供应纯氧(6-8 L·min^-1),A组采用鼻导管给氧(3-5 L·min^-1),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意识消失后开始检查。观察2组检查过程中低氧血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率为100%。B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3.3%比33.3%),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除少数病例偶有呛咳、躁动外,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镜面罩给氧可明显减轻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时SpO2的下降,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内镜面罩 肥胖症 血氧饱和度 护理
下载PDF
单腔内镜联合外置尼龙绳结扎装置在ESD创面荷包缝合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林林 彭春艳 +5 位作者 万小雪 何怀纯 阳桂红 黄茜 朱振华 马久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7期3013-3014,共2页
目的评估单腔内镜联合外置尼龙绳结扎装置和双腔内镜分别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单腔镜下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和29例双腔镜下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在创面大... 目的评估单腔内镜联合外置尼龙绳结扎装置和双腔内镜分别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单腔镜下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和29例双腔镜下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在创面大小、穿孔例数与荷包缝合时间等情况。结果单腔镜组创面直径大小为2.2±0.4cm,双腔镜组创面直径大小为2.3±0.5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腔镜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5±0.8min,显著短于双腔镜组3.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腔镜组操作时间为11.6±4.5min,显著短于双腔镜组的14.9±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闭合率均为100%。结论单腔胃镜联合外置尼龙绳结扎装置即可完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创面荷包缝合操作简便、缩短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创面缝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 荷包缝合 单腔镜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清创术后内镜灭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久红 周梦娇 +4 位作者 李贤煌 毕正琴 何荣攀 胡露 黄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4-970,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 目的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对于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的内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更有效。对内镜的微生物学监测不能仅局限于钳子管道的监测,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需监测副送水管道,以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包裹性坏死 内镜下清创术 内镜 多重耐药菌 过氧乙酸 环氧乙烷
下载PDF
内镜透明帽在食管入口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怀纯 马久红 +2 位作者 阳桂红 彭春艳 万小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0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透明帽在食管入口异物取出中的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在内镜先端部装一透明帽,通过透明帽推开异物周边黏膜,配合异物钳将嵌顿异物松动后取出。结果本组281例,268例顺利取出,13例异物巨大嵌顿,未能取出。结论内镜透明帽在食... 目的探讨内镜透明帽在食管入口异物取出中的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在内镜先端部装一透明帽,通过透明帽推开异物周边黏膜,配合异物钳将嵌顿异物松动后取出。结果本组281例,268例顺利取出,13例异物巨大嵌顿,未能取出。结论内镜透明帽在食管入口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食管 内镜透明帽 取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