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盆化擦浴模式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王蒙蒙 冷夏华 +1 位作者 谌欢 吴洁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93-95,99,共4页
目的分析ICU患者采用无盆化擦浴模式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住院并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传统组(n=50,传统盆式擦浴),新型组(... 目的分析ICU患者采用无盆化擦浴模式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住院并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传统组(n=50,传统盆式擦浴),新型组(n=50,无盆化擦浴)。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新型组导管感染率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患者皮肤均菌落数更少,治疗成本更低,擦浴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采用无盆化擦浴模式预防CLABSI效果明显,同时还可降低皮肤菌落数量,缩短擦浴时间,节省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无盆化擦浴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CLABSI) 护理 病原菌
下载PDF
奥美拉唑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熊申生 陆鹏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使用奥美拉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ICU 80例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奥美拉唑的使用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0mg/d,静滴,1次/d)3d、5d...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使用奥美拉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ICU 80例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奥美拉唑的使用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0mg/d,静滴,1次/d)3d、5d、7d、15d。每8h抽取胃管内胃液,用pH精密试纸测定患者胃液pH值,实验开始后头3d每日留1次痰细菌培养和胃液细菌培养。结果使用奥美拉唑3d、5d、7d、15d各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10%、5%。各组VAP发生率分别为30%、35%、40%、45%。与其它组比较,使用奥美拉唑15d.组胃液pH值更高(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更低(P<0.05),但VAP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随着胃液pH值增加,VAP发生率增加,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适当时间的奥美拉唑能够保持胃液pH维持在适当程度,可以使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ICU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伟 陶然 +2 位作者 熊盟 詹亚琨 程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SAP伴AL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大黄组和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生...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SAP伴AL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大黄组和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生大黄组加用生大黄3 g·kg-1·d-1(开水200 mL煎煮30 min,分2次经鼻空肠注入,保留1h)治疗;生大黄加微生态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常乐康胶囊,每粒0.42 g,每次1粒,每日2次)经鼻空肠管注入;两组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氧合指数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30 d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后7 d、14 d血浆内毒素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逐渐升高,14 d生大黄加微生态组和生大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毒素(μg/L):19.16±1.90比21.20±1.05,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369.50±5.45比341.50±7.36,APACHEⅡ评分(分):11.84±0.60比13.00±0.86,P<0.05或P<0.01〕。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生大黄组延长(d:5.63±1.75比5.02±1.54),器官损害数(个:2.08±0.74比2.70±1.11)、感染部位数(个:1.93±0.64比2.23±0.83)、胰腺假性囊肿数(个:1.22±0.34比1.63±0.11)及病死率〔10.0%(3/30)比13.3%(4/30)〕均较生大黄组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机械通气时间(d:13.40±1.76比15.60±1.28)及ICU住院时间(d:16.13±1.25比17.63±1.30)均较生大黄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SAP伴ALI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微生态制剂 肺损伤 急性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宛霞 陶少宇 +1 位作者 陶然 陈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7-899,共3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组( A组)30例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组( 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重度躁动和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组( A组)30例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组( 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重度躁动和谵妄发生率、镇静镇痛药物费用、ICU总费用(除外手术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留住时间、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及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重度躁动和谵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和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均比B组更少(P<0.05);虽然A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总费用(除外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多发伤患者能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重度躁动和谵妄的发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多发伤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声门下冲洗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其致病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陶少宇 彭代娇 +3 位作者 李宛霞 明良家 柳远飞 陈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9-1393,共5页
背景人工气道的建立损害了口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生理保护屏障,使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积聚在声门下和气管套管气囊之间,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的黏附和生长,杀灭多... 背景人工气道的建立损害了口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生理保护屏障,使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积聚在声门下和气管套管气囊之间,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的黏附和生长,杀灭多种致病菌。目的研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对VAP及其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综合ICU需行经口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引流组(A组)60例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引流组(B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下,A组每隔6 h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B组每隔6 h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观察终点为机械通气开始后第14天。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致病菌及耐药性。结果B组VAP发生率低于A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A组(P<0.05)。第3、6、9、12天,B组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均少于A组(P<0.05)。B组VAP患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低于A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MDR)、泛耐药(XDR)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中的菌落数,还能明显减少VAP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致病菌及耐药性,可作为VAP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声门下冲洗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斌 龚园其 +3 位作者 詹亚琨 胡东霞 许建宁 李国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64-266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 目的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患者心率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 SCVVHDF组患者体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120 h SCVVHDF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VHDF治疗能促进SAP合并ALI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住院病死率,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大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盛志勇 胡婧亭 +2 位作者 许建宁 陆鹏 李国平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生大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SAP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空肠营养管内分别注入生大黄50g及100g,每日两次,于第1,2,3,5d记录膀胱压力、肠... 目的探讨中药生大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SAP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空肠营养管内分别注入生大黄50g及100g,每日两次,于第1,2,3,5d记录膀胱压力、肠鸣音恢复时间、最早肛门排便时间,并检测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A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最早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晚于B组,差异显著(P<0.05)。A、B两组第1,2d的膀胱压力、MTL及VI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3,5d两组患者膀胱压力呈显著下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TL在第3,5d时间点,两组均明显升高,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VIP在第3,5d时间点,两组均呈下降趋势,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经鼻空肠营养管注入大黄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肠道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生大黄调节胃肠激素MTL及VI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 大黄 血浆胃动素(MTL) 血管活性肠肽(VAP)
下载PDF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重症创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伟 王丙节 +1 位作者 胡洪文 陶少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重症创伤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抢救
下载PDF
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致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陶少宇 黄孝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VAP致病菌谱和耐药菌谱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导管组)42例和观察组(可冲... 目的研究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声门下滞留物清除对VAP致病菌谱和耐药菌谱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导管组)42例和观察组(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于确诊VAP第1、3、5、7天采集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确诊VAP患者革兰阳性球菌菌株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较对照组有所减少,部分菌株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规范化声门下滞留物清除能够预防VAP,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此措施应纳入VAP的预防策略;声门下滞留物清除能减少致病菌检出率,并降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声门下吸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的三中点法和改良三中点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 何显炬 +4 位作者 徐乐娟 陶然 盛志勇 陶少宇 胡洪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安全、高效的新方法。方法将400例需要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分为传统组、三中组、超声组和改良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入路法、三中点法、超声引导下的三中点法和改良三中点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 目的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安全、高效的新方法。方法将400例需要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分为传统组、三中组、超声组和改良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入路法、三中点法、超声引导下的三中点法和改良三中点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结果超声组和改良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穿刺成功时间和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其余两组(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三中点法和改良三中点法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一针成功率高,提高了抢救效率,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中点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 超声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早期使用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冬英 熊晓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进行功能康复,于出院前测量两组患者肩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患侧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进行功能康复,于出院前测量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测量器和旋转器促进了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上肢功能 康复
下载PDF
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伟 何显炬 +1 位作者 徐乐娟 陶然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行超声定位锁...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可长期留置导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颅脑外伤危重患者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园其 程斌 李国平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0期982-983,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T操作简便快捷,对气管定位准确,整个手术过程只需3~15min,顺利者需3~...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DT操作简便快捷,对气管定位准确,整个手术过程只需3~15min,顺利者需3~5min,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切口感染少,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疤痕少。结论PDT适于在ICU中应用并推广。对于部分不能耐受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人,仍可进行P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 ICU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志勇 胡婧亭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外伤性肝脾破裂、行血管栓塞治疗的资料,总结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适应征、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血管介入栓塞在外伤性肝脾... 目的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外伤性肝脾破裂、行血管栓塞治疗的资料,总结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适应征、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血管介入栓塞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势,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有合并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技术 多发伤 肝破裂 脾破裂
下载PDF
短时间歇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斌 杨向意 +1 位作者 柳远飞 何显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20-3424,共5页
目的研究短时间歇静-静脉血液滤过(SIVVH)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急诊ICU收治的95例ARDS患者,分为SIVVH组和对照组,其中SIVVH组37例,对照组58例,SIVVH组接受常规治疗加SIVVH治疗,... 目的研究短时间歇静-静脉血液滤过(SIVVH)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急诊ICU收治的95例ARDS患者,分为SIVVH组和对照组,其中SIVVH组37例,对照组58例,SIVVH组接受常规治疗加SIVVH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和治疗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4、48、72、120 h SIVVH组患者心率与呼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 h SIVVH组患者体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72、120 h SIVVH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120 h SIVVH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VVH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VVH组28 d死亡率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VH治疗能促进ARDS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可能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凌菁 李冬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期124-125,共2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感染性休克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又称败血性休克,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感染性休克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又称败血性休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申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2期34-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疗效。方法选择ALI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3、7 d的血气分析变化,同时观察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疗效。方法选择ALI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3、7 d的血气分析变化,同时观察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与对照组(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早期应用有助于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肺损伤 急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18
作者 李冬英 程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护理。方法15例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均采取经鼻胃管恒温持续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混悬液,做好心理护理,保证营养管在位和通畅,测定消化道内物质残余量,观察腹部和排便情况,调整营养液的...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护理。方法15例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均采取经鼻胃管恒温持续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混悬液,做好心理护理,保证营养管在位和通畅,测定消化道内物质残余量,观察腹部和排便情况,调整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和量,做好口腔护理,采取半坐卧位,加强呼吸道的管理等。结果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消化系统和误吸等并发症。除1例因家属放弃转出ICU外,其余14例均安全脱机后转出ICU。结论做好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机械通气 营养支持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口渴管理安全策略饮少量冰水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小雪 何朝珠 +2 位作者 吴洁华 何亮 刘海佳 《护理学报》 2020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基于口渴管理安全策略,探讨饮少量冰水缓解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 目的基于口渴管理安全策略,探讨饮少量冰水缓解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口腔给予少量冰水,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棉签蘸水湿润口唇。收集并比较2组受试者口渴程度评分及呛咳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及口渴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渴评分为(3.30±0.88)分,低于对照组(6.50±1.25)分(P<0.01)。患者呛咳误吸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少量冰水可以有效缓解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渴症状,不增加呛咳及误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渴管理安全策略 冰水 经口气管插管 口渴 误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