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雨课堂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徐颜美 王小中 +4 位作者 胡龙华 谭立明 章白苓 章海斌 吕娇凤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86-488,共3页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基于MOOC平台推出的有效地将教师课件PPT和学生手机微信结合起来的一种混合式教学工具。本文以四年制检验专业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本中的第十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内容为例作为...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基于MOOC平台推出的有效地将教师课件PPT和学生手机微信结合起来的一种混合式教学工具。本文以四年制检验专业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本中的第十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内容为例作为雨课堂教学实践,针对教学改革实践及实践效果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教学改革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下载PDF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宋丽云 宋丽青 +2 位作者 戴薇 曾频频 谭立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信号素3A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HCA587/MAGE-C2蛋白联合CFA和CpG佐剂的免疫应答及抗肿瘤效应
3
作者 焦薇 谭媛芳 +3 位作者 陈惠媛 范秋颖 尹艳慧 陈娟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究HCA587/MAGE-C2蛋白在不同免疫策略下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及在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HCA587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弗氏不完全佐剂(IFA)、不同剂量CpG ODN 1826(CpG)联合免疫C57BL/6J小鼠,比较不同方案诱... 目的:探究HCA587/MAGE-C2蛋白在不同免疫策略下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及在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HCA587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弗氏不完全佐剂(IFA)、不同剂量CpG ODN 1826(CpG)联合免疫C57BL/6J小鼠,比较不同方案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脾细胞产生IFN-γ的频率;ELISA检测抗HCA587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术分析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将B16-HCA587肿瘤细胞皮下接种于C57BL/6J小鼠右侧胁腹部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免疫比较方案中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最强的策略进行治疗;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结果:HCA587蛋白联合CFA和50μg CpG免疫方案诱导出能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脾细胞频数最多,诱导抗HCA587的IgG抗体滴度最高,诱导出的IFN-γ^(+)CD4^(+)T细胞比例最高(P<0.05)。肿瘤治疗模型中,HCA587蛋白联合CFA和50μg CpG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26),但Log-rank检验显示其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佐剂CFA和50μg CpG联合组成的HCA587蛋白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能诱导强大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并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抗原蛋白疫苗临床前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587蛋白 佐剂 IFN-Γ CD4^(+)T细胞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应用评价
4
作者 曹莉萍 王小中 +2 位作者 邬艳 况连英 刘静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评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LC-MS/MS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的检测体系,并进行性能验证。收集疑似PA患者共58例,分别取卧位和立位... 目的评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LC-MS/MS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的检测体系,并进行性能验证。收集疑似PA患者共58例,分别取卧位和立位进行采血检测血浆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1,比较LC-MS/MS法与免疫分析法(CLIA)在卧位和立位条件下筛查PA的效能,并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LC-MS/MS法在性能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和定量下限;LC-MS/MS法与CLIA法的结果呈中等程度正相关性;筛查PA时LC-MS/MS法在卧位和立位条件下的曲线下面积均优于CLIA法,特别是在卧位条件下,LC-MS/MS法的AUC达到了0.85,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结论LC-MS/MS法在筛查PA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预测价值,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需考虑其设备和操作技术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1
下载PDF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廷婷 刘宇晗 +3 位作者 李旭 李小航 陈四梅 谭立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ELISA检测122例RA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THRC1水平。应用DAS28-ESR将RA患者分为非活动性RA组和活动性RA组,Spearman相关系数和二元L...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ELISA检测122例RA患者和6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THRC1水平。应用DAS28-ESR将RA患者分为非活动性RA组和活动性RA组,Spearman相关系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THRC1浓度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性RA组CTHRC1浓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性RA组(P<0.001),且与复合疾病活动度评分及大多数指标呈正相关;②血清CTHRC1水平诊断活动性RA组和非活动性RA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HRC1是与RA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为1.010(1.001~1.012)。结论:RA患者CTHRC1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因此,CTHRC1可能成为评估RA疾病活动性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 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
下载PDF
自制ISCOMATRIX与CpG联合的HCA587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应评估
6
作者 谭媛芳 陈惠媛 +4 位作者 焦薇 范秋颖 邵国青 熊祺琰 陈娟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1-7,F0003,共8页
目的确定自制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ATRIX)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有效剂量,并探讨其与CpG联合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免疫效力和肿瘤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透析法将Quil A、胆固醇和磷脂制备成ISCOMATRIX,经磷钨酸负染并采用透射电子... 目的确定自制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ATRIX)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有效剂量,并探讨其与CpG联合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免疫效力和肿瘤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透析法将Quil A、胆固醇和磷脂制备成ISCOMATRIX,经磷钨酸负染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制ISCOMATRIX的结构。建立小鼠免疫模型,将联合CpG的HCA587蛋白疫苗与不同剂量的自制ISCOMATRIX佐剂混合,经尾根部皮下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产生IFN-γ的脾细胞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CA587特异性抗体水平。在小鼠右侧胁腹部皮下接种B16-HCA587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将小鼠分为HCA587蛋白疫苗治疗组(接种100μL包含CpG与最佳剂量的自制ISCOMATRIX的HCA587蛋白疫苗)与PBS对照组(注射100μL的无菌PBS),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结果自制ISCOMATRIX佐剂呈典型的蜂窝状结构,直径20~30 nm,大小均一。12、36μg(QuilA浓度分别为0.012%、0.036%)的自制ISCOMATRIX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与商品化ISCOMATRIX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显著高于CpG+36μg ISCOM对照组与PBS组(均P<0.0001);5μg与18μg自制ISCOMATRIX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细胞频数,高于CpG+36μg ISCOM对照组与PBS组(均P<0.0001),但低于商品化ISCOM组(P=0.004)。12、18与36μg自制ISCOMATRIX组的血清HCA587抗体水平与商品化ISCOM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BS组相比,12μg自制ISCOMATRIX组1×10^(4)倍稀释血清的抗体滴度显著升高(P=0.0062)。与PBS对照组相比,HCA587蛋白疫苗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减缓,且第35天测量时肿瘤大小显著较小(P=0.0181)。结论以12μg自制ISCOMATRIX作为佐剂联合CpG制备的HCA587蛋白疫苗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并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肿瘤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ATRIX) 自行制备 CPG HCA587蛋白疫苗 免疫效应
下载PDF
萎缩性舌炎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
7
作者 严佳敏 陈娟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B12、叶酸在南昌地区萎缩性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萎缩性舌炎的关系,为萎缩性舌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诊治的萎缩性舌炎患者7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来院行口腔... 目的研究维生素B12、叶酸在南昌地区萎缩性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萎缩性舌炎的关系,为萎缩性舌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诊治的萎缩性舌炎患者7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来院行口腔体检的同年龄段正常人17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同时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细胞分析中MCV(红细胞平均体积)、HG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数)三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M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BC和HG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种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维生素B12水平较对照组低,叶酸水平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维生素B12两周后疼痛指数及病损面积较初诊时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维生素B12与叶酸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维生素B12与叶酸无相关性(P>0.05)。结论萎缩性舌炎患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叶酸水平升高,且维生素B12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维生素B12可以改善萎缩性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舌炎 维生素B12 叶酸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6 位作者 谭立明 余建林 吴洋 蒋永清 陈娟娟 李华 余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8,84,共6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3例RA患者根据双能X线检测的骨密度(BMD)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检测各组受试者RF、anti-CCP、CRP、ESR及骨代谢六项等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各指标水平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①RA患者血清RF、anti-CCP、CRP及ESR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显著升高;②骨质疏松和骨量减低组CRP、ESR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两项骨代谢指标水平较RA骨量正常组显著升高,且OP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116(1.013-1.230)、1.775(1.191-2.645)、4.356(1.741-10.898)和9.448(1.040-85.802)。结论 RA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炎症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可作为判断RA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对RA患者疾病发展和病程进行监测,并进行及时的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血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9
作者 曾婷婷 谭立明 +4 位作者 田永建 吴洋 余建林 段新旺 余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 目的评价炎症相关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硬化的预测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1例AIH患者基于血常规检测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指标与AIH肝硬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IH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IH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异常,且AIH肝硬化和慢性AI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硬化患者RDW、MPV及NLR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15.75%(14.20%~17.60%)、(11.75±1.30)f L和2.60(1.76~3.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RDW和MPV是AIH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49(1.128~1.614)和1.465(1.044~2.056),两者诊断AIH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和0.675。结论 RDW和MPV水平升高与AIH肝硬化发生相关,对AIH病程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细胞与补体C3比值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余建林 吴洋 +4 位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谭立明 段新旺 余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NC3R)在评估SLE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SLE初诊患者共189例,包括高疾病活动度组42例、低疾病活动度组147例。电阻抗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水平;比较高、低疾病活动度组间NLR、NC3R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评价其与SLE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高、低疾病活动度SLE的价值。结果高疾病活动度组与低疾病活动度组间的NC3R、NLR、C3、N、NC4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度评分与NC3R(rs=0.367,P<0.01)、NLR(r_s=0.281,P<0.01)、NC4R(r_s=0.273,P<0.01)具有相关性。NC3R、NLR、NC4R诊断高活动度SLE的AUC分别为0.726、0.718、0.678;敏感性分别为0.690、0.500、0.619,特异性分别为0.741、0.857、0.755。结论 NC3R、NLR可以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1
作者 谭立明 蒙仪妹 +13 位作者 隆婷婷 管晓琳 吴思凡 郑葳 付慧颖 王巧花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徐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4例ACLF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4例慢性戊型肝炎患者和6...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4例ACLF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4例慢性戊型肝炎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胶乳免疫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中PCT、DD和CRP水平,并分析其对ACLF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ACLF组PCT、DD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CLF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PCT、DD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感染组PCT、DD和CRP阳性率分别为93.24%、78.38%和89.19%,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检测指标中,PC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最高,分别为93.24%和90.00%;(4)PCT、DD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715和0.755,其中PCT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PCT、DD和CRP水平在早期诊断ACLF并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感染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分子诊断实验室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云龙 张健 +5 位作者 魏艳秋 贾晓娟 李小燕 谭立明 刘文军 杨利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3-679,共7页
核酸检测因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动植物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然而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了检测准确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止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案对于实验室正常运... 核酸检测因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动植物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然而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严重影响了检测准确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止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案对于实验室正常运转及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比较了几种不同清除核酸污染的方法,确认了84消毒液和PCRguard试剂可有效清除液体中及不同材质表面的核酸污染。另外,84消毒液和PCRguard试剂配合使用,可很好地解决核酸气溶胶污染。研究结果对于分子诊断实验室日常预防核酸污染及清除已发生的气溶胶污染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PCR 气溶胶 核酸污染
原文传递
血清CER、HA和FT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谭立明 叶舒慧 +11 位作者 华蕾 郭斌 赵永雷 张皓承 胡泽宇 曹梓超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陈娟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ER,化学发光法检测HA和FT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受试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ER、HA、FT3及其他相关指标水平,对CER、HA、FT3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结果重度CHB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HB组、肝硬化组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CC组FT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ER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r=–0.202,P=0.004)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r=–0.200,P=0.006)呈负相关,HA与二者呈正相关(r=0.491,P<0.001;r=0.514,P<0.001),FT3与二者呈负相关(r=-0.246,P=0.001;r=–0.361,P<0.000)。FT3、HA和CER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31、0.826和0.668,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CER+HA+FT3、HA+FT3、CER+HA和CER+FT3。结论CHB患者血清CER、HA、FT3水平与其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ANCA、IgG4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立明 吴思凡 +13 位作者 郑葳 钟彩舟 付慧颖 王巧花 隆婷婷 管晓琳 蒙仪妹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陈娟娟 李华 曹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0-2415,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67例,AILD未合并血管炎患者170例、非AILD患者132例及健康体检者4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IgG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67例,AILD未合并血管炎患者170例、非AILD患者132例及健康体检者4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4,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硬化性胆管炎(PSC)合并血管炎患者ANCA阳性率最高为68.97%,与非AILD、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C合并血管炎IgG4水平最高为(131.17±123.66)mg/d L,与AILD未合并血管炎组、非AILD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SC合并血管炎IgG4水平AUC=0.845,P<0.01,95%置信区间为0.737~0.952,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NCA、IgG4检测对于AILD合并血管炎患者的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对PSC合并血管炎鉴别诊断意义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IGG4
下载PDF
发现1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非脱羧勒克菌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凤 邓林强 +5 位作者 钟桥石 杭亚平 刘衍伶 丁慧 陈艳慧 胡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非脱羧勒克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用E-test条检... 目的探讨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非脱羧勒克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用E-test条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 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采用接合试验、S1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方法分析其携带质粒的特征。结果临床分离非脱羧勒克菌菌株对亚胺培南、除氨曲南外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敏感;接合试验使受体菌E.coli J53获得与非脱羧勒克菌相似的耐药谱。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阳性,PCR扩增及测序表明该菌株同时携带blaNDM-1、blaTEM和aac(6')-Ib,而接合子仅携带blaNDM-1;S1-PFGE示非脱羧勒克菌具有3个质粒。结论非脱羧勒克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为携带blaNDM-1基因造成,该基因可能存在于100 kb左右的可接合传递的质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脱羧勒克菌 碳青霉烯酶 接合 基因型 blaNDM-1
下载PDF
HLA-B27基因亚型与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建林 谭立明 +6 位作者 蒋永清 吴琼 陈娟娟 李华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表达及亚型分析,评价其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AS患者74例,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65例,腰椎盘间盘突出...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表达及亚型分析,评价其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AS患者74例,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65例,腰椎盘间盘突出(LIDH)51例,脊柱结核(ST)50例,骨关节炎(OA)53例。选取40例作为健康对照,应用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HLA-B27抗原;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技术对HLA-B27基因亚型进行分型。结果AS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RA、LIDH和ST疾病及健康对照组(P<0.007);30~<40岁年龄组男性人群HLA-B27阳性率高于女性人群(P<0.05);AS患者HLA-B27基因亚型以B2704为主。结论南昌汉族人群中AS患者HLA-B27基因亚型以B2704、B2705为主,且B2704是AS的发病易感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HLA-B27抗原 关节炎 类风湿
下载PDF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小红 林晋 +1 位作者 郜秋芳 王小中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PTCP)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6月发现的6例涂片示血小板聚集的患者分别用EDTA-K_2、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管静脉采血,血细胞分析用稀...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PTCP)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6月发现的6例涂片示血小板聚集的患者分别用EDTA-K_2、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管静脉采血,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CELLPACK DCL)稀释末梢血,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并用草酸铵稀释液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并涂片镜检,比较不同检测条件下血小板计数的差异。结果 6例中有5例患者EDTA-K_2抗凝管血小板计数较对应的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管以及仪器稀释法、手工法明显偏低,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异常,血涂片镜检发现血小板聚集,提示存在EDTA-PTCP现象。结论 EDT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应结合涂片镜检、更换抗凝剂等方法复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土地戈登菌致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艳华 钟桥石 +5 位作者 杭亚平 陈艳慧 方雪瑶 肖艳萍 曹星卫 胡龙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37,共3页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 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疾病[2]。本文报道1例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的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出土地戈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戈登菌 血流感染 白血病
下载PDF
201例AIDS初诊患者的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数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长华 刘宇晗 +2 位作者 郑扬云 胡廷婷 周显凤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分析首次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AIDS)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CD3+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的表达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艾滋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例首次确诊未经治疗的AIDS患者作为未治疗组,均... 目的分析首次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AIDS)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CD3+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的表达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艾滋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例首次确诊未经治疗的AIDS患者作为未治疗组,均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数量及HIV-1病毒载量,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水平。选择同期210例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治疗组和79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健康组,均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数量,与未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⑴3组人群之间的CD3+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未治疗组的病毒载量、CD3+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不同CD4+T细胞分组之间,病毒载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⑷年龄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CD3+、CD4+T、CD8+T细胞均与年龄、病毒载量呈负相关,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呈正相关。结论未治疗的患者CD4+T细胞低于治疗的患者和健康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而CD4+T细胞呈下降趋势。因此HIV-1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在艾滋病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T细胞 CD8+T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mad2检测作为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潜在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洋 谭立明 +10 位作者 陈娟娟 李华 应后群 蒋永清 吴琼 于国芳 田永建 余建林 曾婷婷 颜玲仙 刘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基因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联合抗纺锤体抗体(anti-nuclear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antibody,MSA)和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检测对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基因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mad2)联合抗纺锤体抗体(anti-nuclear mitotic spindle apparatus antibody,MSA)和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检测对诊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SCLC、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和115例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PN)患者用荧光定量PCR(qt-PCR)法检测mad2基因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MSA,ACA的表达。结果:mad2基因在SCLC,NSCLC患者中均有表达;和NSCLC相比,mad2在SCLC中表达量更高(P<0.05);mad2诊断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诊断价值中等;相关性分析中MSA、ACA与SCLC的OR值分别为6.94和5.60;一致性分析中mad2基因联合MSA诊断的Kappa值为0.49;mad2联合ACA诊断的Kappa值0.42;并联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83.31%,特异性为79.34%,约登指数为0.62;串联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65.32%,特异性为93.35%,约登指数为0.59。结论:mad2在SCLC组中的表达量高于NSCLC组及肺结节组,在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ad2检测联合MSA及ACA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对SCLC的早期检测、临床诊断及潜在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MAD2 抗纺锤体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