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与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美英 熊艳 +3 位作者 秦淑兰 赖晓阳 蔡霞 王春枝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5例糖尿病病人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病人中35例(28%)有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100例(80%)有神经电生理异常,其中周围神经病变37例(29.6%)、皮肤...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5例糖尿病病人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病人中35例(28%)有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100例(80%)有神经电生理异常,其中周围神经病变37例(29.6%)、皮肤交感反应(SSR)异常91例(72.8%)。病程越长神经病变发生率越高。结论糖尿病病人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且与病程有关。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SSR检查是其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脑电诊断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晓春 刘希娟 +6 位作者 丁勇民 宋小华 刘燕玲 叶春风 李国林 刘洋 龚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9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讨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ESES)的脑电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脑电图棘慢波指数(SWI)≥50%并完成治疗的癫痫患儿30例(A组16例:50%≤SWI<85%;B组14例:SWI≥85%),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C... 目的探讨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ESES)的脑电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脑电图棘慢波指数(SWI)≥50%并完成治疗的癫痫患儿30例(A组16例:50%≤SWI<85%;B组14例:SWI≥85%),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C、D 2组,每组15例,行不同疗程(C组6个月,D组12个月)激素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心理损伤评估,并随访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 2组治疗前均有程度不一的神经心理损伤,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较正常值低,以VIQ下降最显著,B组VIQ和FIQ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VIQ、FIQ较激素治疗前均有增高(P<0.05),其中ESES消失者VIQ、FIQ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C、D 2组间神经心理损伤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反应大于C组(P<0.05)。结论 SWI≥50%定为ESES的脑电诊断标准有助于ESES的合理诊断,早期干预;激素治疗ESES安全有效,疗程6个月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棘慢波指数 神经心理损伤 激素
下载PDF
N-乙酰天门冬氨酸在神经变性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莉琴 王春芝 唐震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049-3050,共2页
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指由于神经元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中枢系统疾病,它们可能具有相类似的发病机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NAA)是神经系统的特... 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指由于神经元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中枢系统疾病,它们可能具有相类似的发病机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NAA)是神经系统的特定代谢产物,通常被作为脑内神经元变化的一个标志物。本文拟综述NAA对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天门冬氨酸 神经变性病 诊断价值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N-乙酰天门冬氨酸 神经变性疾病 神经元变性 神经元变化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神经传导速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莉琴 王春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38-3839,共2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最普遍的成人运动神经元病,1869年由Charcot首次报道.是一种快速进展的、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变性病,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神经元。这种广泛的神经元退化会导致肌无力、萎缩及痉挛。ALS...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最普遍的成人运动神经元病,1869年由Charcot首次报道.是一种快速进展的、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变性病,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神经元。这种广泛的神经元退化会导致肌无力、萎缩及痉挛。ALS病程是分阶段的,病因及发展过程形式多样,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缓解其进展,利鲁唑也只能延长2~3个月的生命,80%~90%的患者从出现症状开始平均2~3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元病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退化 大脑皮质 变性病 肌无力
下载PDF
额、颞叶非惊厥性癫疒间持续状态1例报告
5
作者 周玉珍 丁勇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0-430,共1页
现报告1例额、颞叶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
关键词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颞叶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肺动静脉瘘致反常脑栓塞一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左佩 李艳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5,共3页
肺动静脉瘘(PAVF)是一种绕过肺毛细血管直接将肺循环与体循环连接起来的血管畸形,可单发或多发,下叶较上、中叶多见,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劳累后呼吸困难、发绀、咯血、栓塞等,可通过胸部X线、胸部CT、胸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PAVF导致... 肺动静脉瘘(PAVF)是一种绕过肺毛细血管直接将肺循环与体循环连接起来的血管畸形,可单发或多发,下叶较上、中叶多见,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劳累后呼吸困难、发绀、咯血、栓塞等,可通过胸部X线、胸部CT、胸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PAVF导致的反常性栓塞卒中通常伴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引起反常脑栓塞的不伴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单纯性肺动静脉瘘较少见。作者报道1例不伴HHT的单纯PAVF导致的反常性脑栓塞患者,该患者因突发右上肢无力且病情逐渐进展入院,MRI提示脑梗死,为查明栓子来源及确定治疗方案,对患者完善发泡实验及肺动脉CTA,结果显示为少见的单纯PAVF,治疗上行肺动脉封堵术并抗凝治疗后好转出院,提示当临床医师未明确栓子来源时,应将PAVF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反常栓塞 右向左分流
下载PDF
脑膜癌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7
作者 刘桂凤 周玉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脑膜癌(MC)是指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弥漫性播散或呈多数局灶性浸润,并可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而颅内并无肿块形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一种特殊类。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最常见的脑神经受累... 脑膜癌(MC)是指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弥漫性播散或呈多数局灶性浸润,并可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而颅内并无肿块形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一种特殊类。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最常见的脑神经受累症状是复视,最常受累的脑神经是外展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 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芬 丁勇民 +1 位作者 罗新明 张明 《癫痫杂志》 2018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可引起反复...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癫痫患者中OSAS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两病共患具有治疗难及预后差的特点。夜间反复呼吸暂停会导致睡眠片段化和睡眠剥夺,可能是导致癫痫患者难治的原因之一。现对癫痫合并OSA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关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