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小美 熊雪丹 +1 位作者 李茵 张智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方法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科责任护士11名(均具有单独值班资格)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建立耳鼻咽喉科的护理交接班内容及其护理交接班的考核表,比...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方法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科责任护士11名(均具有单独值班资格)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建立耳鼻咽喉科的护理交接班内容及其护理交接班的考核表,比较在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责任护士对当前住院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护理重点内容掌握、交接班的漏项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以后,参与研究的责任护士能熟练掌握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交接班的漏项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应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具有明显针对性,交接班流程得以规范,大大提高了接班者接受有效信息效率,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SBAR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下载PDF
南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秋桢 王琨 +3 位作者 罗璝 罗英 刘月辉 杨春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1-562,共2页
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分布特点有很大区别,了解和分析南昌地区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地区AR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对南昌地区959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 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变应性鼻炎(AR)变应原分布特点有很大区别,了解和分析南昌地区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地区AR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对南昌地区959例AR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Rhinitis Allergic Seasonal) 变应原(Allergens)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下载PDF
RNAi沉默CCR3对变应性鼻炎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
3
作者 廖兵 杨春平 +8 位作者 易韵 刘月辉 朱新华 刘建国 汪美群 刘轲 陈旭波 张皓 田小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CC趋化因子受体(CCR)3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分为对照组(经鼻滴入CCR3siRNA对照试剂)、干预组(CCR3siRNA)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各12只,另...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CC趋化因子受体(CCR)3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分为对照组(经鼻滴入CCR3siRNA对照试剂)、干预组(CCR3siRNA)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各12只,另取12只小鼠经鼻滴入生理盐水进行正常对照(正常组)。收集小鼠外周血、鼻黏膜和骨髓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鼻黏膜观察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CCR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5、IL-3、类胰蛋白酶和组胺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水平。取体外培养的小鼠嗜碱性粒细胞,加入CCR3siRNA(CCR3siRNA组)、CCR3siRNA对照试剂(CCR3siRNA对照组)和PBS液(空白组)进行培养,计算脱颗粒百分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和干预组鼻黏膜结构被破坏,黏膜及黏膜下层肿胀;外周血、鼻黏黏膜和骨髓CCR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组胺、类胰蛋白酶、IL-3和IL-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外周血和骨髓中CD34^(+)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P<0.05)。干预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与空白组和CCR3siRNA对照组比较,CCR3siRNA组脱颗粒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CCR3siRNA能够下调变应性鼻炎小鼠CCR3表达,减轻超敏反应,利于鼻炎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趋化因子受体3 嗜碱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孙秋桢 叶斐 +2 位作者 王琨 杨春平 刘小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穴位迎风和印堂穴进行治疗,2组均治...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穴位迎风和印堂穴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8周。采用鼻炎患者症状评估量表(TNSS)、鼻炎患者伴随症状评定量表(TN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NSS、TNNSS、RQLQ、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3、4、8周,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总接受度均为100.0%。结论相对于常规针刺,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对患者的鼻部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蝶腭神经节 针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水花 涂欣悦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变应性鼻炎(AR)的一线治疗方法,而AR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并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治疗结果。文章探讨患者自身、免疫治疗方案以及健康教育不足或缺失等导致AIT治疗依从性低的相关原因,总结针对患者和家属的...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变应性鼻炎(AR)的一线治疗方法,而AR患者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并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治疗结果。文章探讨患者自身、免疫治疗方案以及健康教育不足或缺失等导致AIT治疗依从性低的相关原因,总结针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干预、优化免疫治疗方案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A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对策,以期为提高AR患者治疗依从性水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护理 依从性 综述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26突变导致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柏雪 徐凯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缝隙连接蛋白26(Cx26)是耳蜗中最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之一,由GJB2基因编码,对耳蜗的发育与听力形成至关重要,Cx26突变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学界曾普遍认为钾离子循环障碍是引起耳聋的主要机制,但近年的研究发现GJB2基因突变... 缝隙连接蛋白26(Cx26)是耳蜗中最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之一,由GJB2基因编码,对耳蜗的发育与听力形成至关重要,Cx26突变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学界曾普遍认为钾离子循环障碍是引起耳聋的主要机制,但近年的研究发现GJB2基因突变相关听力损失中的钾离子循环障碍与耳蜗的病理表型并不直接相关,而耳蜗的发育障碍与氧化应激系统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总结了Cx26突变引起相关听力损失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钾离子循环障碍、内耳发育障碍、氧化应激系统失衡等。阐明Cx26突变导致听力损失的病理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26 遗传性耳聋 氧化应激 听力损失
下载PDF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红 贺桂风 +2 位作者 刘建国 李霞蓉 刘月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明确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屋尘螨疫苗安脱达SQDerp(安脱达DerP,爱尔开-阿贝优公司,霍斯霍尔姆,丹麦)皮下注射免疫治疗4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观察... 目的:明确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屋尘螨疫苗安脱达SQDerp(安脱达DerP,爱尔开-阿贝优公司,霍斯霍尔姆,丹麦)皮下注射免疫治疗4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病例均完成了研究。其中显效5%(2/40),有效67.5%(27/40),无效27.5%(11/40),总有效率72.5%(29/40)。不良反应中1级反应9次(0.97%);2级反应21次(2.27%);3级反应3次(0.32%);无4级反应,没有一个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住院。结论: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显著改善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及体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疫苗 螨属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红兵 刘建国 +1 位作者 罗贵 刘月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慢性鼻-鼻窦炎病人行鼻内镜手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的作用。方法176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在术中及术后wk 1及wk 2复查时术腔加用布地奈德明胶海绵贴铺。除此之外,其他治疗均...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慢性鼻-鼻窦炎病人行鼻内镜手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的作用。方法176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在术中及术后wk 1及wk 2复查时术腔加用布地奈德明胶海绵贴铺。除此之外,其他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术后复查6 mo以上,鼻内镜下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上皮化时间为(5.7±s 1.1)wk,对照组为(7.4±1.6)wk,差异非常显著(P<0.01)。半年内治疗组81例上皮化,对照组85例上皮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后局部应用布地奈德,能明显促进窦腔黏膜上皮化,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鼻黏膜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9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柳佳丽 罗英 万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5-2516,共2页
2008年.Dardalhon和Veldhoen先后在NatureImmunology杂志上提出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9、IL-10为主的新型效应性CD4+T细胞——Th9细胞.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为IL-9。IL-9作为一种新的促炎因子.目前国内外对于其... 2008年.Dardalhon和Veldhoen先后在NatureImmunology杂志上提出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9、IL-10为主的新型效应性CD4+T细胞——Th9细胞.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为IL-9。IL-9作为一种新的促炎因子.目前国内外对于其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IL-9在CRSwNP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L-9在CRSwNP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慢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 CD4+T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IL-10 效应因子 促炎因子
下载PDF
不做乳突切开的听骨链重建术对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重建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春林 张立涛 +7 位作者 唐世雄 欧阳天斌 张建华 陈星 李吉 罗英 杨春平 杨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9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手术最佳方法。方法采集我院慢性中耳炎患者106例,评价不做乳突切开的听骨链重建术(术式1)与完壁式乳突开放听骨链重建术(术式2)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过程,并根据镫骨、咽鼓管、鼓膜张肌腱功能是否异常,采用logis...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手术最佳方法。方法采集我院慢性中耳炎患者106例,评价不做乳突切开的听骨链重建术(术式1)与完壁式乳突开放听骨链重建术(术式2)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过程,并根据镫骨、咽鼓管、鼓膜张肌腱功能是否异常,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疗效分层分析。结果术式1和2的听力改善率分别为85.7l%、68.00%(x^2=4.73,P<0.05);治愈干耳率92.86%、88.00%(P>0.05);耳鸣持续率10.71%、18.00%(P>0.05);疼痛数字评分1~3分者85.71%和36.00%(x^2=29.56,P<0.0001);手术时间<2.0 h者89.29%和24.00%(x2=46.32,.P<0.0001)。分层分析显示正常人群中在镫骨、咽鼓管、鼓膜张肌腱功能,术式1相较于术式2而言,疗效OR分别是2.91、3.08和3.33;异常人群中OR分别为3.27和2.89、1.33。结论不做乳突切开的听骨链重建术,能达到提高听力目的,清除病灶,手术时间较短,是治疗部分中耳炎患者的一种合适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 胆脂瘤 中耳 中耳炎 临床方案
下载PDF
经鼻内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红兵 刘月辉 +1 位作者 罗英 张少容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0例鼻眼相关疾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中慢性泪囊炎13例,额筛窦囊肿1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尖异物1例,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结果 经6个月至2年... 目的 探讨内镜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0例鼻眼相关疾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中慢性泪囊炎13例,额筛窦囊肿1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眶尖异物1例,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结果 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慢性泪囊炎13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鼻窦囊肿12例均治愈;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例,2例好转;眶尖异物1例,术中未能取出异物;鼻腔-筛窦-眼眶肿瘤1例治愈。结论 内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具有直视、术野清楚、损伤小、恢复快及面部无瘢痕等优点,能够同时处理鼻腔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疾病/外科学 眼眶疾病/外科学 内镜术
下载PDF
AKT2 S100A4及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应超 张少容 +2 位作者 李里香 罗英 刘月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AKT2、S100A4及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5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中AKT2、S100A4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三... 目的:探讨AKT2、S100A4及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5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中AKT2、S100A4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AKT2、S100A4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24/50)、52.0%(26/50)、74.0%(37/50),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8.0%(2/25)、0(0/25)、36.0%(9/25),P均<0.01;AKT2和S100A4的表达均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MMP-9的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三者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T分期无关(P均>0.05);鼻咽癌组织中AKT2和S100A4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AKT2与S100A4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AKT2、S100A4及MMP-9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可具有重要作用,AKT2和S100A4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而促进鼻咽癌的发展及转移,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对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肿瘤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AKT2 S100A4 MMP-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磁共振下内耳与听觉中枢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科亮 肖新兰 +2 位作者 龚良庚 张少容 刘月辉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68-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突聋与内耳及听觉中枢血供的关系。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共26耳),健康对照者20例(共40耳)。所有受试者均经电测听力初诊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血管成像(MRA)和内耳水成像(FIESTA... 目的探讨突聋与内耳及听觉中枢血供的关系。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共26耳),健康对照者20例(共40耳)。所有受试者均经电测听力初诊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血管成像(MRA)和内耳水成像(FIESTA)。结果①对照组20例中(共40耳),常规MRI、DWI、PWI均表现为正常。FIESTA序列中,有5例(7耳)表现为听神经与小血管关系相贴近,未见明显听神经受压迂曲、变形。②所有病人常规扫描及DWI均呈正常表现,排除听觉中枢皮层梗塞和脑干梗塞。③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中(共26患耳),其中8(8/20)例(共12耳)在FIESTA中表现为相应的听神经脑池内段与小血管关系密切,其中相靠近4耳,密切接触6耳,血管明显推移神经2耳。PWI显示有7(7/20)例病人出现颞叶脑局部血流量较对侧下降(12.5%-46.5%),脑血容量正常。结论突发性耳聋与内耳及听觉中枢的血供关系密切,改善其血供有利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磁共振 内耳
下载PDF
Th17/Treg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春平 罗英 刘月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685-2687,共3页
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发生源于变应原特异性Th细胞的分化发生偏移,最终使体内Th1和Th2反应平衡失调,表现为以Th2反应为主。但有研究发现,变应性疾病的一些实验和临床现象并不能完全用Th1/Th2失衡理论来解释;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TH17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中鼻甲部分切除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红兵 张少容 +1 位作者 罗英 刘月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2期83-83,85,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后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术前均有嗅觉障碍,排外变应性因素(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阴性,特异性及总IgE正常),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部分切除中鼻甲,其中保留中鼻甲组28例,切除...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后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术前均有嗅觉障碍,排外变应性因素(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阴性,特异性及总IgE正常),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部分切除中鼻甲,其中保留中鼻甲组28例,切除中鼻甲组34例。术后半年对患者嗅觉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术后嗅觉均有明显改善,2组间改善率分别为89.28%、85.29%(P>0.05)。结论中鼻甲部分切除对术后嗅觉恢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炎 慢性 中鼻甲 部分切除 嗅觉 鼻内镜
下载PDF
IL-33及其受体ST2L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云艳 罗英 +3 位作者 万俊 杨春平 杨影 何榕洲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30-832,共3页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表现在鼻黏膜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反应。Th1/Th2的免疫失衡在AR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33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是变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多种炎性疾病中重要的调控因子。...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表现在鼻黏膜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反应。Th1/Th2的免疫失衡在AR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33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是变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多种炎性疾病中重要的调控因子。IL-33作为一种警报素,主要由受损的组织、细胞分泌和释放,尤其是受损的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IL-33结合其受体ST2L可激活多种免疫细胞,产生Th2型细胞因子,促发及维持Th2极化,加重AR的免疫炎症反应,是研究和治疗AR的新靶向。本文就IL-33及其受体ST2L的生物学功能及在A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变应性鼻炎 ST2L Th2型反应 哮喘 综述
下载PDF
丙酸氟替卡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冰斌 刘月辉 +1 位作者 朱新华 刘建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蛋白及其mRNA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重塑过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R组和FP治疗组,...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蛋白及其mRNA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重塑过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R组和FP治疗组,每组各40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取鼻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R组和FP治疗组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而FP治疗组鼻黏膜于第8周开始表达明显下降,与A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AR鼻黏膜重塑过程中,FP可有效降低重塑过程中的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从而抑制其重塑过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变应性鼻炎 重塑 丙酸氟替卡松
下载PDF
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的个性化手术方案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冰斌 张少容 +1 位作者 戴春富 刘月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4-1129,共6页
目的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临床极其少见,目前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尚无共识;本方通过总结对该病的治疗经验,探讨不同分期的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 目的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临床极其少见,目前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尚无共识;本方通过总结对该病的治疗经验,探讨不同分期的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0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中耳神经内分泌性腺瘤(MEANTs)患者共6例。所有资料均采集于患者住院病历和随访结果,随访及资料采集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结果2例T1N0M0的患者施以了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1例(病例3)T1N0M0的患者初次治疗采取了鼓室探查并肿物切除,于术后第38个月复发,二次手术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3例T2cN0M0的患者施以了颞骨侧切除术。平均随访时间为75.7个月(25-165个月),除病例3外,其他患者在随访期间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MEANTs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肿瘤的分期而定。由于肿瘤具有潜在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特性,术后长时期的随访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类癌 中耳腺瘤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 颞骨侧切除术
下载PDF
硫酸铜及顺铂鼓室内给药对大鼠内耳铜离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俐华 刘伟 +5 位作者 任基浩 黄芸 王曼 杨春平 朱新华 刘月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 了解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 protein 1,CTR1)在大鼠内耳的表达情况及硫酸铜和顺铂鼓室给药对CTR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非处理组);Ⅱ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 目的 了解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 protein 1,CTR1)在大鼠内耳的表达情况及硫酸铜和顺铂鼓室给药对CTR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非处理组);Ⅱ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溶液(0.5mg/ml)的明胶海绵;Ⅲ组为双耳圆窗龛放置顺铂溶液(1mg/ml)的明胶海绵;Ⅳ组双耳圆窗龛放置硫酸铜溶液(0.02mg/kg)的明胶海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耳蜗冰冻切片行CTR1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耳蜗组织中CTR1的表达情况;提取各组耳蜗组织总蛋白,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CTR1蛋白表达水平;提取耳蜗组织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CTR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Ⅳ组大鼠的耳蜗各回Corti器、螺旋神经节、血管纹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均有CTR1表达,CTR1的平均光密度值呈降低趋势;各组耳蜗组织均有明显的CTR1表达,Ⅰ-Ⅳ组CTR1蛋白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532±0.031、0.394±0.024、0.234±0.030和0.191±0.015,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耳蜗组织均有明显的CTR1mRNA表达,Ⅰ-Ⅳ组光密度值分别为0.508±0.035、0.391±0.022、0.240±0.023和0.186±0.021,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R1在大鼠内耳有丰富的表达,其表达量可随鼓室内顺铂浓度增高而下降,且鼓室内给予硫酸酮其表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转运蛋白1 顺铂 硫酸酮 耳蜗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基因及基因敲除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泉龙 朱新华 刘月辉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期-,共4页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多基因控制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关于AR发病机制基因水平的研究,比较明确的主要集中在Toll样受体相关基因、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等。基因敲除技术作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多基因控制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关于AR发病机制基因水平的研究,比较明确的主要集中在Toll样受体相关基因、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等。基因敲除技术作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疾病的基因研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Toll样受体相关基因、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等AR易患基因,可能为治疗AR找到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易患基因 基因敲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