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外部验证 被引量:7
1
作者 罗雅菲 戴凯 +5 位作者 李志兵 熊芊卉 熊瑶 宋志芳 熊文俊 田清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破裂(C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构建实用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独立的外部验证。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2020年9月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破裂(C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构建实用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独立的外部验证。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2020年9月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CR患者126例和非CR患者339例,将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纳入的患者作为建模组(CR组:86例,非CR组:228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的患者作为验证组(CR组:40例,非CR组:11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R的危险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的加权赋分建立CR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在验证组中检验该模型的价值。结果:建模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3岁(OR=2.446,95%CI:1.017~5.881,P=0.046)、女性(OR=2.614,95%CI:1.155~5.917,P=0.021)、收缩压≤120 mmHg(OR=2.569,95%CI:1.121~5.887,P=0.026)、心率≥100次/min(OR=2.532,95%CI:1.055~6.073,P=0.03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NPAR)≥2.2(OR=3.328,95%CI:1.463~7.570,P=0.004)、肌酐≥106μmol/L(OR=2.744,95%CI:1.178~6.392,P=0.019)、Ca^(2+)≤2.2 mmol/L(OR=3.059,95%CI:1.369~6.835,P=0.006)、行急诊PCI(OR=0.442,95%CI:0.198~0.989,P=0.047)、口服β受体阻滞剂(OR=0.268,95%CI:0.118~0.607,P=0.002)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9个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后建立了预测模型,总分为9分,患者评分≤4分归为低风险和评分≥5分归为高风险。本研究预测模型的AUC(0.906,95%CI:0.865~0.948,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χ^(2)=14.297,P>0.05),外部验证中AUC(0.785,95%CI:0.696~0.875,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χ^(2)=1.7,P=0.989),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对C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高龄、女性、收缩压低、心率快、NPAR升高、肌酐升高、Ca^(2+)浓度降低是AMI后CR的危险因素,行急诊PCI、口服β受体阻滞剂是其保护因素,基于这9个变量建立了CR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一线临床医务工作者早期识别高危CR患者,积极实施干预措施,制定正确治疗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