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感知价值与地方认同对乡村旅游偏好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立国 宋薇 黄志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1,共8页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SOR理论,基于江西省5个典型乡村旅游地共893份问卷,研究游客乡村旅游偏好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游客的文化感知价值对乡村旅游偏好行为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游客的商品感知价值和地方认同感对乡村旅...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SOR理论,基于江西省5个典型乡村旅游地共893份问卷,研究游客乡村旅游偏好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游客的文化感知价值对乡村旅游偏好行为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游客的商品感知价值和地方认同感对乡村旅游偏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认同感在游客的感知价值与乡村旅游偏好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为正向.因此,乡村旅游地应该通过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强化旅游者的地方认同感,促使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地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增强游客的乡村旅游偏好,以促进乡村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文化感知价值 商品感知价值 乡村旅游偏好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中和时空分异与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国 朱海 +2 位作者 叶炎婷 贺焱 宋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636,共12页
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对于旅游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全国尺度以30个省份为分析单元,在承接团队前期关于旅游业碳达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土地利用数据、碳吸收系数和灰色预测模型分别测算与模拟了近20年和未来4... 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对于旅游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全国尺度以30个省份为分析单元,在承接团队前期关于旅游业碳达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土地利用数据、碳吸收系数和灰色预测模型分别测算与模拟了近20年和未来40年各省旅游业碳汇,通过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反映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业碳汇之间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索旅游业碳中和指数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未来40年,我国省域旅游业碳汇总体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多数省份的旅游业碳汇不断增长。东北部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区的旅游业碳汇较为富余,华东地区的山东、江苏和上海等省份的旅游业碳汇则相对匮乏。(2)不同情景中,低碳情景下的旅游业碳中和实现情况最好,有云南、四川和青海等7个省份在2060年之前实现了旅游业碳中和,而中等情景和基准情景下均仅有黑龙江和云南2个省份能够如期或提前实现。其中,西部和北部沿边省份的旅游业碳中和实现情况都要优于其它地区。(3)各省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在未来40年的等级分区大致呈现出从Ⅰ级区逐步向Ⅴ级区转变的趋势,我国总体旅游业碳赤字率由2030年的96.67%逐渐降至2060年的76.67%。(4)未来40年,我国省域旅游业碳中和指数在空间上总体处于集聚态势,热点和冷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且演化趋势较为稳定。其中,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华南和东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研究有效探讨了旅游业碳中和研究的理论与范式,并为中国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中和 多情景模拟 时空演变
下载PDF
自愿机制下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碳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10个森林公园464份样本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丁晨希 王立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以森林旅游地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自愿机制下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意愿5个构念构成的碳补偿行为意愿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PLS-SEM)进行验证,结论为:... 以森林旅游地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自愿机制下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意愿5个构念构成的碳补偿行为意愿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PLS-SEM)进行验证,结论为:自愿机制下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对其碳补偿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年营业收入对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碳补偿参与态度、碳补偿参与动机都分别对环境焦虑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碳补偿参与态度对碳补偿参与动机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地 经营者 碳补偿 偏最小二乘法 结构方程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国栋 王立国 +2 位作者 朱海 张典 江国华 《旅游论坛》 2022年第6期49-61,共13页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 红色旅游是江西省旅游业的重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并求权确定因子权重,从自然、社会以及旅游开发3个角度构建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点-轴系统”理论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探讨其优化布局,研究发现: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呈现集聚分布,优质与良好开发适宜区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江西省应构建“四心、三点、九极、两主轴、六次轴、五分区”的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战略体系,以期通过合理的开发适宜性研究,实现旅游开发带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GIS空间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特征 开发适宜性评价 江西省
下载PDF
地方依恋对乡村旅游地农户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以环境感知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4
5
作者 贺焱 王立国 魏祎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245-251,共7页
以江西省乡村旅游地为例,利用577份有效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存在较高的地方依恋情感,其中农户的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农户环境责任行为,而地方认同不能直接... 以江西省乡村旅游地为例,利用577份有效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存在较高的地方依恋情感,其中农户的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农户环境责任行为,而地方认同不能直接影响农户环境责任行为;环境感知在地方依恋的2个维度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环境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据此,可以通过不断增强乡村旅游地环保宣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普及,增强农户地方依恋情感以及环境感知度,提高农户环境责任行为水平,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环境责任行为 环境感知 乡村旅游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菁 王立国 +2 位作者 黄婧轩 黄志萍 秦乾翔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7-234,共8页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户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农户秸秆还田的意愿和了解程度对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中农户与周边村民和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将绿色农产品卖给游客的意愿、政府宣传力度和合作社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家庭从事旅游业人数和文化程度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影响极显著。因此,在村组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建立农田保护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推动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农户 秸秆还田行为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农户低碳能源使用意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薇 王立国 黄菁 《萍乡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6-40,47,共6页
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地的经营主体,其低碳能源的使用意愿既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也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江西省5市17个旅游村落的538份调查问卷,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乡村旅... 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地的经营主体,其低碳能源的使用意愿既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也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江西省5市17个旅游村落的538份调查问卷,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乡村旅游地农户低碳能源使用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旅游影响下农户低碳能源使用意愿较高;农户的个体特征和资源禀赋情况会显著影响其低碳能源使用意愿;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农户的低碳能源认知并对其进行政策规范对增强农户的低碳能源使用意愿具有显著作用。据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农户的个体特征和资源禀赋情况,从提升农户的能源认知和政策规范两大方面大力提倡和引导农户使用低碳能源,为推动乡村旅游地的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 使用意愿 资源禀赋 能源认知 政策规范 农户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农户农膜回收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魏祎 王立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农膜回收行为的采纳是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业耕作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西省577位乡村旅游地农户的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膜回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对农膜回收的使用较少... 农膜回收行为的采纳是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业耕作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西省577位乡村旅游地农户的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膜回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农户对农膜回收的使用较少但了解较深且采纳意愿较高;文化程度、从事农业为主兼旅游业、家庭总人口等7个因素对农膜回收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从事旅游业、居住时长、务农时长等6个因素则对农膜回收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根据以上结论,从政府角度提出加强信息传递,树立环保意识、提供直售机会,刺激环保生产、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回收意愿等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膜回收 农户行为 乡村旅游地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下乡村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2 位作者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6-1572,共17页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①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②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③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景观 景观格局演变 乡村旅游 驱动力 婺源县
原文传递
江西省域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立国 朱海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7,共10页
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域内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景点呈现出非均衡性的集聚型分布态势,中部和北部地区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 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江西省域内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景点呈现出非均衡性的集聚型分布态势,中部和北部地区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形成“两超多强”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受到地形、坡度、河流水系、土地利用类型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酒店密度影响力最强,本地人口密度影响力最弱,不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将增强其影响程度;江西省目前存在2个一级旅游核心点、5个二级旅游核心点以及“一横两纵”的3条旅游发展轴,但赣南、赣东南和赣西北地区的旅游发展薄弱,未来要向南延伸现存的2条纵向旅游发展轴,并再形成2条横向旅游发展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空间格局 PO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BRT的森林旅游地游客碳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照 王立国 +1 位作者 程时雨 黄婧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2,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气候频繁,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碳补偿的展开将带来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游客,其行为意愿对于碳补偿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255位江西省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有效...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气候频繁,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碳补偿的展开将带来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游客,其行为意愿对于碳补偿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255位江西省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有效问卷调查及访谈,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游客碳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职业、文化程度、气候变化感知度、是否知道森林具有固碳作用、对森林碳汇及其交易渠道的了解程度、是否认为旅游碳排放减少有利于生态环境等因素与森林旅游地游客碳补偿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补偿 游客 影响因素 增强回归树(BRT) 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国栋 王立国 +1 位作者 张典 江国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双碳”目标下旅游低碳转型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计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下而上”法对江西省2000—2019年旅游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运用非期望产出Su... “双碳”目标下旅游低碳转型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计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下而上”法对江西省2000—2019年旅游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旅游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活动及废弃物处理是江西省旅游业主要碳源,碳排放总量从56.23万t增加到516.72万t,呈持续上升状态。(2)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发展趋势,且存在“北高南低”地带性差异。(3)江西省Malmquist指数均值为1.22,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呈持续改善状态,其动态趋势受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指数双重影响。(4)规模、结构、质量、开发创新、环境、行业技术与行业投资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江西省
下载PDF
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增强回归树(BR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照 王立国 王屏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6期22-28,共7页
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户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探寻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的影响因素,对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江西省5大森林公园周边乡镇的453户农户的调查,利用调查所得数据,运用增... 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户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探寻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的影响因素,对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江西省5大森林公园周边乡镇的453户农户的调查,利用调查所得数据,运用增强回归树(BR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经营的各因素的影响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所调查地区的农户森林碳汇经营的意愿不太高,农户的森林碳汇经营管理程度有待加强;农户森林碳汇经营意愿主要受到森林碳汇经营管理预期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家庭特征次之,个人特征和森林碳汇认知水平较弱;未来信心、政策落实、成本态度、补偿形式、积极性影响、文化程度、碳汇功能认知是影响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农户 影响因素 增强回归树模型 江西省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观鸟旅游游客重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时雨 王立国 +1 位作者 金杰锋 黄慧琴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观鸟旅游是游客生态认知和行为的重要表现,提高观鸟旅游的游客重游率有利于提高游客对候鸟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及意识。本文以鄱阳湖湿地候鸟保护区吴城为例,在对游览区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该游览... 观鸟旅游是游客生态认知和行为的重要表现,提高观鸟旅游的游客重游率有利于提高游客对候鸟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及意识。本文以鄱阳湖湿地候鸟保护区吴城为例,在对游览区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该游览区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吴城保护区内游客重游意愿较强;与游客重游意愿呈显著相关关系的10个因素分别为服务满意度>专业讲解需求>性别>候鸟种类认知>白鹤认知水平>解说体系满意度>常住地>对鸟类的认知收获>有无子女>职业;多数游客对候鸟及其保护有一定的认知度,观鸟后有一定的鸟类认知收获,对旅游地各方面相对满意。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增强游客的重游意愿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鸟旅游 重游意愿 影响因素 鄱阳湖湿地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多情景演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立国 朱海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3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双碳”目标下区域旅游业需要积极响应,其重点和难点是碳排放的预测。本文运用终端消费并结合旅游发展系数测算了江西省2000至2019年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借助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 “双碳”目标下区域旅游业需要积极响应,其重点和难点是碳排放的预测。本文运用终端消费并结合旅游发展系数测算了江西省2000至2019年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借助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和情景分析法,对旅游业碳达峰时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间,江西旅游业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71.365×104吨增长到2019年的2342.456×104吨,年均变化率为21.09%,旅游投资规模是该时期旅游业碳排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未来影响江西旅游业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碳排放强度,其影响系数达到0.810,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投资额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3)不同情景下江西旅游业碳排放的达峰时间不同,基准情景下预计在2035年左右,年均变化率为–0.88%,在中等和低碳情景下分别在2030年和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11%和–1.58%,表明政府低碳政策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将产生影响,并促进江西旅游行业提前5到1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这为政府出台旅游低碳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可为区域旅游业提前实现碳达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全国旅游业“双碳”的预测研究提供支撑,也为其旅游业碳中和的实现提供了计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碳达峰 多情景预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多情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业碳达峰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海 王立国 +2 位作者 贺焱 宋薇 叶炎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6,共8页
在“双碳目标”下,旅游业碳达峰的实现对实现旅游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省域为尺度,通过“自上而下”法测算各省2000-2019年旅游业碳排放,利用STIRPAT模型,结合不同情景模拟各省2020-2060年旅游业碳排放及其时空演... 在“双碳目标”下,旅游业碳达峰的实现对实现旅游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省域为尺度,通过“自上而下”法测算各省2000-2019年旅游业碳排放,利用STIRPAT模型,结合不同情景模拟各省2020-2060年旅游业碳排放及其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近20年,中国人均旅游碳排放逐渐降低,低人均旅游碳排放和高人均旅游碳排放的省份分别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和北部沿边地区、西南地区。2)在“双碳目标”下,未来40年,不同情景中各省人均旅游碳排放各异,且随着时间序列不断降低,低碳情景会促进碳达峰时间的提前。低碳情景中有18个省可在2030年前实现旅游业碳达峰,中等情景中有4个省可以实现,基准情景中则无。东部地区实现碳达峰普遍较早,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晚,东北地区最晚。新冠疫情将导致各省旅游业碳达峰提前实现,并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约束程度。3)旅游碳排放强度是影响未来40年各省旅游业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且各省旅游碳排放强度影响力各异。据此提出政策启示,为各省旅游业碳达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达峰 情景预测 时空特征 省域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预测、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焱 王立国 +2 位作者 朱海 宋薇 詹欣悦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3年第6期1329-1343,共15页
文章通过建立拓展的STIRPAT模型,设置不同情景对长江经济带未来旅游业碳排放进行预测,将Tapio脱钩模型和LMDI分解法相结合,分析历史和未来时期长江经济带旅游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 文章通过建立拓展的STIRPAT模型,设置不同情景对长江经济带未来旅游业碳排放进行预测,将Tapio脱钩模型和LMDI分解法相结合,分析历史和未来时期长江经济带旅游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增幅有下降趋势,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中部低东西高”的格局;在不同情景下,未来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在不同时期出现峰值;历史时期长江经济带碳排放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基准情景下未来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未达到强脱钩状态,中等和低碳情景下于不同时期实现了强脱钩;碳排放强度是促进历史时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碳排放强度和投资效率是未来时期脱钩的主要驱动因素。据此,为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提出低碳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预测 STIRPAT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旅游业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江西省旅游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海 王立国 《中国生态旅游》 2022年第4期617-631,共15页
旅游业“双碳”目标的达成已成为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在测算旅游业碳排放与碳汇的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和GM灰色预测模型,结合不同情景对旅游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展开预测。... 旅游业“双碳”目标的达成已成为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在测算旅游业碳排放与碳汇的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和GM灰色预测模型,结合不同情景对旅游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展开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碳汇均呈现出增长态势,碳排放由前期平缓增长转为后期快速增长,碳汇则为持续平缓增长,20年间两者的年均变化率分别为21.09%和9.11%。(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将对江西省旅游业碳达峰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在基准情景、中等情景和低碳情景中,江西省实现旅游业碳达峰的时间差异较大,分别约为2035年、2030年和2025年。(3)预测江西省未来旅游业碳汇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在采取低碳情景的相关政策下,江西省旅游业能够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建议江西省旅游业从确保旅游碳减排和推进旅游生态化两方面采取措施,以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双碳”目标 碳排放 碳汇 情景预测 江西省
原文传递
森林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比较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立国 丁晨希 +1 位作者 彭剑峰 李文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0-238,共9页
以11个森林公园旅游业经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LS-SEM方法,建构了不同机制下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机制下旅游经营者碳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同,且各因素相对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11个森林公园旅游业经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LS-SEM方法,建构了不同机制下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机制下旅游经营者碳补偿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同,且各因素相对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环境敏感度因素中的气候变化感知和生态环境感知、参与态度因素中的前景认知和成效认知态度、参与动机因素中的个人情感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机制下的显著水平不同;经营者个体特征因素对其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通过培养旅游经营者的环境敏感度、构建完善不同机制下的旅游碳补偿体系、引导经营者重视并投入到旅游碳补偿行动等措施,长效推进旅游碳补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补偿意愿 旅游经营者 生态补偿 行为意愿模型 环境敏感度 气候变化感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